神農氏,華夏太古三皇之一,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嘗遍百草,教人醫療與農耕。也因為此兩項重要貢獻,被世人尊稱為「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為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祇,不但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
傳說神農氏的樣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體除四肢和腦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內臟清晰可見。神農氏嚐盡百草,只要藥草是有毒的,服下後他的內臟就會呈現黑色,因此甚麼藥草對於人體哪一個部位有影響就可以輕易地知道了。後來,由於神農氏服太多種毒藥,積毒太深,終於身亡。神農氏有一條神鞭,名為赭鞭,用來鞭打各類花草,可令到花草的藥、毒、寒、熱等特性顯露出來。(依《神農本草經》 劇毒的草藥傳說是斷腸草。)
《神農本草經》,簡稱《本經》,是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作者不詳,約成書於秦漢時期。書內記載的藥物凡365種,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書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為《神農本草經》做注,並補充《名醫別錄》,編定《本草經集注》共七卷,把藥物的品種數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種。清朝孫星衍將《神農本草經》考訂輯復,成為現在通行本。
《神農本草經》為中國現存較早的藥物學重要文獻,本書把藥分為三品:認為無毒的稱上品為君,毒性小的稱中品為臣,毒性劇烈的稱下品為佐使。
《漢書·藝文志》登載了「《神農黃帝食禁》七卷」與「《神農》二十篇」兩種文獻,前者歸屬於「經方家」,後者則為「農家」,東漢的班固解釋「《神農》二十篇」為六國時期諸子擔心諸侯荒怠農事,故託言是神農所作,成書於西漢之前的「《神農》二十篇」並不是登載各種草石功效的《神農本草經》。
清人孫星衍認為這部書或有可能源自神農、黃帝之時,當時雖無文字,但藥石知識相傳不絕,經過歷代名家修訂、增補(例如:吳普的《神農本草》六卷),屢有闕佚,今本遠非古本之舊。
大致上,西漢已有「本草」之名,亦有託言「神農、黃帝」之食禁書、經方家言,這雖為今本《神農本草經》之濫觴,但已非古本《神農黃帝食禁》面貌。
《本草經集注》是南北朝時道士陶弘景在系統整理《神農本草經》並總結之前藥學經驗基礎上編寫的一部醫書。結合《神農本草經》和《名醫別錄》兩書並注釋而成。
《本草經集注》在《神農本草經》365種藥物的基礎上增加到了730種藥物。並且首創了按照藥物性質分類的方法。,為以後的本草書籍所繼承。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南朝南齊南梁時期道士、醫學家、哲學家(道家學者)和文學家。他精通棋術,善於彈琴,也是個書法家。梁武帝禮聘不出,但朝遷大事輒就諮詢,時人稱爲山中宰相。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是道教茅山宗的開創者。
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曆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本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藥,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爲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另著有《真誥》、《真靈位業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藥總訣》等。
陶弘景出身於南朝士族家庭。堯帝陶唐的後代,七世祖陶浚,三國時吳國的鎮南將軍,後降晉為尚書。祖父陶隆,好武功,解藥性。父陶貞寶,字國重,文武全才。自幼聰明異常,十歲時獲得葛洪《神仙傳》,日夜研讀,萌發養生之志。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爲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30歲左右時拜陸修靜弟子孫游岳為師,成為上清派傳人。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
梁武帝禮聘不出,但朝遷大事輒就諮詢,時人稱爲「山中宰相」。弘景為人,《梁書·處士傳》稱陶弘景:「圓通謙謹,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又作渾天象,高三尺,刻有二十八宿度數,七曜行道,用於天文曆法。大同二年去世,時年八十一歲(一說八十五歲),顏色不變,屈申自如,香氣滿山,數日不散。諡「貞白先生」。
陶弘景也是著名的醫學家,對中醫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心得經驗,比較全面地總結了如何養生,著有《養性延命錄》。增補了葛洪的《肘後方》。陶弘景對中醫藥物分類法做了改進創新。著有《本草經集注》、《名醫別錄》、《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等。陶弘景提出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他是道教中上清派的領袖人物,但兼修儒、佛、道。「他仿照佛經的格式編纂道經,他全面承襲佛教的科儀、咒術、梵唄等宗教形式,系統地改造了道教,如仿《佛說四十二章經》造出旨在規範道教戒律的《真誥》。」
《南史·陶弘景傳》載其臨終遺令:「既沒不須沐浴,不須施床,止兩重席於地,因所著舊衣上加生裓裙及臂衣 ,冠巾法服,左肘錄鈴,右肘藥鈴,佩符絡左腋下,繞腰穿環,結於前,釵符於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車馬。」
姚思廉《梁書》說他:「善辟穀導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壯容。深慕張良之為人,云『古賢莫比』,曾夢佛授其菩提記,名為勝力菩薩。乃詣酇縣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葛洪(284年-363年),字稚川,號抱朴子,人稱葛仙翁,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晉朝時代的醫學家、博物學家和製藥化學家,煉丹術家,著名的道教人士。他在中國哲學史、醫藥學史以及科學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葛洪284年生於句容縣,家中原為吳國世族。其祖吳系曾經在三國孫吳擔任大鴻臚,叔祖父是三國時方士葛玄(亦稱葛仙翁),他曾跟隨左慈學習練丹及長生之術,是南方的道教領袖。父親葛悌,入晉後,曾為邵陵太守。葛洪是家中第三子,13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生性寡慾,不好榮利,窮覽典籍,尤好深線導養之法。他本來想成為一個儒者,博覽了經史子集,但是後來對神仙導引之法產生了興趣,師從葛玄弟子鄭隱學習煉丹術。他取字稚川,別號抱朴子,以示抱樸守質,不為物慾所誘惑之志。
西晉太安二年(303年),葛洪參加了平息在揚州石冰領導的農民起義有功,被任命為伏波將軍,又賜關內侯。晉惠帝光熙元年(306年),鎮南將軍劉弘任命嵇含為廣州刺史,嵇含推薦葛洪當他的參軍。葛洪先至廣州,但嵇含遇害後,他遂至羅浮山隱居。在廣州多年感到「榮位勢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去其不可留也。」(《抱朴子外篇·自敘》),於是隱居於廣東省羅浮山中採藥,煉丹,對許多病例做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後葛洪拜南海太守鮑玄為師,學習煉丹術,受《石室三皇文》。又娶鮑玄之女,擅長灸法的鮑姑為妻。
愍帝建興二年〈313年〉,葛洪回到鄉里,但仍然隱居不仕。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寫成《抱朴子》內外篇。成帝咸和元年(326年),受王導之召,補州主簿,後遷諮議將軍。成帝咸和七年,聽說交趾郡(今越南)出產丹砂,向成帝要求出任句屚縣令,得到成帝的同意,遂舉家南行。至廣州時,刺史鄧嶽將他留下,葛洪於是隱居在羅浮山煉丹。最後在此過世。葛洪晚年在杭州葛嶺(葛嶺因此得名)結廬煉丹,現當地仍有抱朴道院,殿內正中供奉葛洪祖師像。
《抱朴子》分為內外兩篇,後來被作為道教經典。其中外篇主要是對葛洪生平的自述和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而內篇是葛洪對道家思想和丹道修鍊方法的闡述。內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貨之事」,並具體記載了煉丹方法,為現存歷史時期較早的煉丹術著作; 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思想基本上是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其他著作留下的有、《夢林玄解》、《神仙傳》和《肘後救卒方》等,其他大多數著作都已失傳。
《抱朴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災卻病,屬於道家。其內容可以具體概括為: 論述宇宙本體、論證神仙的確實存在、 論述金丹和仙藥的製作方法及應用、討論各種方術的學習應用、論述道經的各種書目,說明世人修鍊的廣泛性。
《抱朴子·外篇》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屬於儒家的範疇,也顯示了作者先儒後道的思想發展軌跡。其內容可具體概括為:論人間得失,譏刺世俗,講治民之法; 評世事臧否,主張藏器待時,克己思君; 論諫君主任賢能,愛民節慾,獨掌權柄;論超俗出世,修身著書等。 總之,《抱朴子》將玄學與道教神學,方術與金丹、丹鼎與符、儒學與仙學統統納為一體之中,從而確立了道教神仙理論體系。
葛洪提出了修仙必須積累善行,建立功德,慈善為懷。《抱朴子》中強調人不能單純地從修鍊方術入手,人生的抱負也不能僅僅是遁隱山林,要想真正修鍊成仙還要建功立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主張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解脫和煉得肉體飛升,既做到立時濟世,又得超凡入聖。如他說:「上士得道於三軍,中士得道於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他認為修鍊既可以保德致長生,也可以治世致太平。通過修鍊還可以獲得長生,身體不傷,是最大的孝道。
他一生的主要活動是從事煉丹和醫學,既是一位儒道合一的宗教理論家,又是一位從事煉丹和醫療活動的醫學家。葛洪敢於「疑古」,反對「貴遠賤今」,強調創新,認為「古書雖多,未必盡善」,並在實際的行醫、煉丹活動中,堅持貫徹重視實驗的思想,這對於他在醫學上的貢獻是十分重要的。葛洪閱讀大量醫書,並注重分析與研究,在行醫實踐中,總結治療心得並搜集民間醫療經驗,以此為基礎,完成了百卷著作《玉函方》。由於卷帙浩繁,難於攜帶檢索,便將其中有關臨床常見疾病、急病及其治療等摘要簡編而成《肘後救卒方》3卷,使醫者便於攜帶,以應臨床急救檢索之需,故此書堪稱中醫史上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
他對以前的神仙思想進行了總結,證明神仙長生的實存性,在道教歷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他發現了汞的氧化還原反應。他是第一個將狂犬的腦子敷在狂犬病人傷口上來醫治狂犬病的人。
寧波靈峰寺有一座葛仙殿,葛仙殿供奉的是葛洪的塑像。東晉咸和二年(327年),葛洪來到這裡煉丹。在他隱居靈峰山的時候,瘟疫流行,葛洪廣采草藥,製藥布施,使眾多百姓起死回生。每年陰曆正月初一到初十是靈峰寺香火最旺的日子,因為傳說中初十是葛仙翁的生日,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紀念這位懸壺濟世的仙人。
葛洪認為,“玄道”雖是從內心中領悟獲得的,卻要靠外在來持守。有生命的人誰不想長壽呢?然而榮華富貴誘惑著人的心志,嬌媚的容顏、玉潔的肌膚迷惑著人的眼睛,悠揚的樂聲擾亂著人的聽覺,愛憎利害攪擾著人的精神,功名利祿束縛著人的身體。所有這些都是不請自來、不用學習便人人都會迷戀的事情。然而樂極生悲,盈滿必虧。如果對感官享樂和物質享受過分貪求,就會身為物欲所牽累,使人陷入對身外之物無止境的追逐之中,各種煩惱也就隨之而來,最終導致損傷壽命。《暢玄》指出了誘惑對人體健康的各種傷害,美妙的音樂、清商流徵能損害人的聽力;絢爛耀眼的鮮花能損害人的視力;濃郁的美酒能擾亂人的性情;妖冶的女色能伐絕人的性命。除此而外,葛洪還列舉了傷身的其他13種情況:《抱樸子》——“十三傷”
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
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
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汲汲所欲,傷也;久談言笑,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弩,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臥,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不交,傷也。
意思是說,才學如果達不到而用力思考可傷身;體力不能勝任而強做某事可傷身;悲哀憔悴可傷身;喜樂過度可傷身;急於得到某物可傷身;說話過多或過久、大笑可傷身;睡覺沒有規律。可傷身;強力拉弓引弩可傷身;飲酒醉到嘔吐可傷身;飽食之後立即睡覺可傷身;跑跳過急以致氣喘乏力可傷身;過喜過悲可傷身;性生活不正常可傷身。這些損傷在最初人們不會察覺,但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損傷性命。
葛洪強調:“養生以不傷為本,此要言也。”既然各種誘惑傷身伐命,那麼遏止想要外視的眼睛、去除損害視覺的美色、堵塞欲聽音樂的耳朵、遠離損害聽力的聲音便是人們必須要做的事情。葛洪深感於此,所以提出了“寡欲”的具體要求。善於養生的人要先祛除六個方面的危害,然後才可以長命百年。那麼,這六方面的危害又指的是什麼呢?
“六害”一害名利,二害聲色,三害貨財,四害滋味,五害佞妄,六害詛嫉。
要驅除“六害”就必須做到以下六個方面:一要淡泊名利;二要禁止刺耳的聲音和淫色;三要降低對財物的欲望;四要降低對滋味的追求;五要除去不合理的妄想;六要去掉嫉妒的心理。同時,還要做到“十二少”。
養生的“十二少”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
葛洪意識到,單純依靠空泛的說教是難以達到戒欲目的的,所以他根據人們避禍求福的普遍心理,促使人們調整心態。他強調,只要人能祛除誘惑羡慕的心理,將其收歸到正常心態上來;祛除不切實際的想法,放棄損害真理的做法,淡薄喜怒的影響,丟掉做惡事的打算,就會不請福而福自來,不除禍而禍自去了。
古人的戒欲理論在今天也很有現實意義。人如果能節制各種欲望,就不會有投機鑽營、爭名逐利、貪污盜竊、行賄受賄、敲詐勒索、坑蒙拐騙,甚至圖財害命、喪盡天良的事情發生。自然界博大無邊,人的欲望也無止境。如果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盡的名利就會患得患失,勞心傷神,從而損害健康。
《菜根 譚》云:“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無欲,天地也不能轉動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況一切區區事物乎?”做人不要過分追求感官享樂和物欲貪求,只有擺脫世俗的功名利祿和俗情物欲,擯除外物的誘惑,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志存高遠,達到理想的自由境界。
華佗(東漢朝永嘉元年~東漢朝建安十三年,西元145~208年),名敷,字元化。沛國樵人(今安徽亳州),著名東漢中醫。東漢末年在中國誕生了三位傑出的醫學家,史稱“建安三神醫”。其中,董奉隱居廬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跡,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每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醫家,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鑒真,日文又稱鑒真(がんじん),中國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傳人,日本佛教律宗開山祖師,著名醫學家。日本人民稱鑒真為“天平之甍”,意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時代文化的屋脊(意為高峰)。
錢乙,字仲陽。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約生於宋明道元年(西元一O三二年),卒於政和三年(西元1113年)。錢乙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皇甫謐,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人。生於東漢建安二十年(西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晉太康三年(西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歲。提起皇甫謐,人們可能立刻想到他編撰的《針灸甲乙經》。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編撰了《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王叔和生於達官貴族家庭,宗族中數代是權勢顯赫的貴族,亦有名震當時的文人學士。由於家庭優越的生活及學 習環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薰陶。他從小興趣廣泛,少年時期,已博覽群書,通曉經史百家。後因戰事頻繁,時局動盪,為避戰亂,隨家移居荊州,投奔荊州刺史劉表。當王叔和僑居荊州時,正值張仲景醫學生涯的鼎盛時期,加上王叔和與仲景弟子衛汛要好,深受其薰染,逐漸對醫學發生興趣,並立志鑽研醫道。
許胤宗,一作引宗,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卒于唐武德九年(626),享年九十餘歲。許氏乃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人,曾事南朝陳,初為新蔡王外兵參軍、義興太守;陳亡後入仕隋,曆尚藥奉禦,唐武德元年(618)授散騎侍郎。許氏以醫術著名,精通脈診,用藥靈活變通,不拘一法。西元6世紀中,他曾用藥物薰蒸法為陳國柳太后治病。時太後患風病不能言語,口噤不能服藥,他以黃芪防風湯置於太后床下,薰蒸使藥氣如煙霧,入病人腠理而奏效。當晚太后能言。許胤宗因此被任命為義興太守。許氏還善於治療骨蒸病(類似肺結核病)。唐武德年間(西元 618—626年)關中(今陝西中部)一帶骨蒸病流行,患者大批死亡,諸醫束手無策,然經許氏診治者多獲全愈。
甄權,約生於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貞觀十七年(643),享年102歲。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人,因母病,與弟甄立言,精究醫術,專習方書,遂為名醫。甄權于針灸術造詣尤深,兼通藥治。甄權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一卷;撰有《針經鈔》三卷、《針方》、《脈訣賦》各一卷,《藥性論》四卷。
孫思邈,出生於西魏時代,生於581年卒於682年,是個百歲老人,孫思邈的年齡現今有六種說法:最小的101歲,第二種說法是120歲,第三種說法是131歲,第四種說法是141歲,第五種說法是165歲,甚至還有168歲的說法。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藥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莊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
孫思邈(541年或581年—約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耀縣)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據新唐書載,他7歲就學,日誦千餘言,精通百家學說,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周圍的百姓都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歲時立志學醫,終身勤奮不輟。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十八歲之後就「志於學醫」,最後終有所成。
相傳,孫思邈曾經作過唐太宗的御醫,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與之,都被他婉拒,上元元年他稱病退隱山中,唐高宗以良馬賜之。
孫思邈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收集藥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
孫思邈重視醫德修養,詳論醫德規範。他特別強調醫家的職業道德。特別是《備急千金要方》中的「大醫習業」和「大醫精誠」兩篇,系統的論述了醫德規範。其內容大致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是技術要精湛,第二是品德要高尚。《千金要方》卷首以顯著地位論述了《大醫精誠》與《大醫習業》,把醫德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上,強調為人治病,不分「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皆一視同仁。還強調以德養性、以德養身。較之漢晉醫家,孫思邈對醫德的論述,可以說是最全面的了。而這些基本醫療道德,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他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但尊古而不泥古。他將《傷寒論》的內容較完整地收集在《千金翼方》之中。在他一生行醫的過程中,他十分重視婦人與兒童疾病的診治,他認為這是關係人類繁衍的大事,故曰:「先婦人小兒……則是崇本之意也。」在針灸學方面,他不僅強調針藥並用,還創設了新的穴位,創製彩色經絡圖,還常配合按摩、灸治。同時,他還是食療治法的積極倡導者。他反對魏晉時期盛行的服石求長生的風氣,倡導積極養生,強身長壽。
孫思邈將道教內修理論和醫學、衛生學相結合,把養生學也作為醫療內容。認為人若善攝生,當可免於病。只要「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體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孫思邈還對煉丹、服食以求長生成仙的道教方術作了探索。
臨終時,孫思邈遺囑「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並遺有大量的醫書,人尊其為「孫藥王」。在陝西耀縣藥王山,有祭祀孫思邈的藥王廟,並在每年農曆二月二日有"二月二藥王廟會"。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今台灣仍有祭祀孫思邈之廟宇,並稱之「孫天醫」,每年農曆正月初四為其祭典,稱之為「孫天醫真人聖誕」。
孫思邈為治療腳氣病,自百餘種古方中,選出數十種藥方,依據不同的證候用方,並將這些案例及方藥載於《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對於腳氣病的防治,後人常說孫氏主張用榖白皮煮水去渣後用以「煮米粥常服防之」,「即不發」。榖白皮是褚樹皮,而不是米糠皮。腳氣病的病因正是飲食長期缺乏維生素B引起的。在一些傳說的故事中,還具體到孫思邈對病人「嚴太守」觀察,發現了他的飲食習慣,找出了腳氣病的病因,提出「用穀皮(褚樹皮)煮粥常吃以預防腳氣病」,還有的故事把榖白皮誤傳為穀皮、米糠皮。
事實上,孫思邈列出為腳氣病列出了幾十種藥方之一。其他藥方包括:「三白草味甘辛寒有小毒,主水腫腳氣」,「蓖麻子葉主腳氣風腫不仁」,「白楊皮味苦無毒,主毒風腳氣腫」,「豺皮性熱,主冷痹腳氣」,「伏火石硫黃,救腳氣除冷癖理腰膝」等各種植物、動物、礦石,還有胡麻葉、蒴根、大麻、烏豆、桑白皮、生豬肝,等等。甚至還有烏牛尿(體弱者混合牛奶)這樣的動物排泄物。後世的一些人為了說明孫思邈找到了腳氣病的治療方法,而故意只挑其中的「穀皮」(其實是五升褚樹皮)、豬肝等維生素B含量高的,而不提烏牛尿、豺皮這樣的東西。
巢元方隋代太醫博士。創“補養宣導”法。廣泛運用導引法於醫療。撰《養生方導引法》,論述一千七百二十七鐘病候,大都附“補養宣導”法,“以代藥品”。如“風痹手足不隨候”,其“補養宣導”法:“左右拱手,兩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勞倦、風痹不隨”。對發展醫療體操有積極貢獻。
張文仲,洛州洛陽(今洛陽市)人。年輕時就與洛陽人李虔縱、京兆(今西安)人韋慈藏以醫術高明而聞名於世,曾任侍御醫、尚藥奉禦之職。他善療“風疾”,成為唐高宗、武則天時期宮廷內著名的御醫。《舊唐書·方伎傳》載,“自則天、中宗以後,諸醫咸推文仲(李虔縱、韋慈藏)等三人為首”。
王燾,生於西元670年 ,卒於西元755年。他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醫家,其著作《外台秘要》頗為後人稱讚。醫家王燾王燾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傑出的宰相之一。他為官清廉善諫,與魏征齊名,曾是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的老師。王燾的父親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駙馬,也被封了爵位。王燾的兩個兒子也都做了官,大兒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擔任了蘇州刺使。
宇陀--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西元708年出生於拉薩西郊堆龍·吉納的醫學世家。他的曾祖父洛哲希甯是藏王松贊干布的御醫,祖父齋傑加戓巴紮是藏王貢日貢贊和芒松芒贊的御醫。相傳宇陀三歲時,從父瓊布多傑學習藏文寫讀、讀經,五歲時隨父受“日露化學”和“藥師佛修習法”等藏傳佛教之開許儀軌。宇陀寧瑪·元丹貢布表現非凡的天賦,受到父親的悉心教育培養。
王冰,號啟玄子,曾任唐代太僕令。王冰年輕時篤好養生之術,留心醫學,潛心研究《素問》達12年之久。他著成《補注黃帝內經素問》24卷,81篇,為整理保存古醫籍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子和,名從正,字子和,號戴人,約生於西元1151年(金·天德三年),卒於西元1231年(金·正大八年),享年約80歲。金代睢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人。張子和是金代大醫學家,在醫學理論上有很多創見,對後世有很大影響,為金元四大家之一,是攻邪派的開山祖師。
宋慈,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南平地區)人,我國古代傑出的法醫學家,被稱為“法醫學之父”,著有《洗冤集錄》。西方普遍認為正是宋慈於西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
朱震亨,字彥修,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于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愈不必復診之例,故時人譽之為“朱一貼”。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西元1518年),卒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西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
明代傑出的醫學家張景嶽,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漢族,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是明代傑出的醫學家,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同名張景嶽,1945年12月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河南。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四川省文聯委員。
葉天士,名桂,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約生於清代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卒於乾隆十年(西元一七四五年)。晚年又號上律老人,江蘇吳縣(今蘇州市)人。清代名醫,四大溫病學家之一,與薛雪等齊名。
吳有性,字又可,江蘇震澤人,生活於明代末期,約在西元1587至1657年間。其生活時代正值明末戰亂,饑荒流行,致使疫病流行。他潛心鑽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為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