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5 11:26:55| 人氣1,2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茶~緣~天地心。。*~超遜偵探~UOD之113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茶泛指可用於泡茶的常綠灌木茶樹的葉子,以及用這些葉子泡製的飲料,後來引申為所有用植物花、葉、種子、根泡製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種藥材泡製的「涼茶」等,在中國文學中亦稱雷芽。有些國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葉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

「茶」字出於《爾雅‧釋木》:「檟,苦荼(即後來的「茶」字)也。」。茶的古稱還有荼、詫、茗等。

由於中國各地方言對「茶」的發音不盡相同,中國向世界各國傳播茶文化時的叫法也不同,大抵有兩種。比較早從中國傳入茶的國家語言依照漢語比較普遍的發音叫「cha」,或類似的發音,如阿拉伯、土耳其、印度、俄羅斯及其附近的斯拉夫各國,以及比較早和阿拉伯接觸的希臘和葡萄牙。俄語和印度語更叫「茶葉」(чай、chai)。

而後來由於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先後佔據台灣,從閩南語中知道茶叫「te」,或類似的發音,所以後來了解茶的西歐國家將茶稱為「te」,尤其是相距很近,互相之間完全可以用自己語言交談沒有問題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對茶的名稱卻完全不同。

「茶」字主要在中唐以後被普遍使用,此前多使用「荼」(tú/ㄊㄨˊ)字。「荼」是由表示草本植物的草字頭和表示「苦味」的「余」字組成,本來指的是苦味的植物苦菜(齒緣苦蕒菜,Ixeris dentata)。茶從原産地雲南地區往四川、江南以及長江流域傳播,推定當時使用「荼」,不過其他的借用字也存在,一共加起來的話有10種以上的字被使用。關於「茗」字,現代漢語對茶也有「茗」的稱呼,比如「茗茶」這個詞。

中國自古有神農發現茶葉的傳說,成書於前公元2世紀《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相傳神農嚐百草後感到不適,躺於樹下。見到一種開白花的植物,便摘下嫩葉咀嚼而治好。到殷周時,茶不僅用作藥物,而且開始成為飲料,因此後人便開始喝茶的習慣。成書於公元前8世紀的《詩經》中亦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據陸羽《茶經》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的記載。此外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還出土了公元前4000年的古茶樹。

中國俗語中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亦都表明茶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在古中國和平盛世的時候,茶也開始成為了文人雅士們的其中一個消遣,和「琴棋書畫詩酒」並列。

能製作茶的只有茶樹春季發出的嫩芽,中國的茶品質最好的在每年4月上旬的清明以前採摘,稱為「明前茶」,只是剛抽出尚未打開的嫩芽尖,叫做「蓮心」,因為很輕,所以產量低,價格也昂貴;在清明以後至4月下旬穀雨以前採摘的茶,為「雨前茶」,已經打開一片嫩葉和抽出的另一個新芽,叫「旗槍」,形狀類似一支槍和一面旗;穀雨以後至5月上旬立夏以前採摘的茶叫「三春茶」,由於有兩面小葉和中間一個嫩芽,所以叫「雀舌」;立夏以後一個月內採摘的茶質量較差,是「四春茶」也叫「梗片」,一般用於製作較低級的加工茶。再以後茶葉老化,不能用於製作飲用茶。

         

世界五大茶葉進口國為英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美國和埃及,進口量佔世界總進口量的60%左右。英國是非產茶國家,但茶葉進口量位居世界首位,全國77%的人有飲茶習慣;美國是茶葉傳統消費大國,德國、法國消費呈增長趨勢;埃及、巴基斯坦茶葉消費增長快速;俄羅斯歷來是茶葉消費大國,95%的居民有飲茶習慣,消費以紅茶為主,2000年進口茶葉15萬噸,茶葉消費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五個茶葉主要生產國的茶葉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80%左右。印度、斯里蘭卡、肯亞是世界三大紅茶生產國和出口國。世界綠茶出口19萬噸,佔世界茶葉貿易量的14%。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綠茶出口國,其次為越南、印尼等國;世界綠茶主要進口國有:摩洛哥、烏茲別克、日本、馬里、阿爾及利亞、塞內加爾等。

世界10大產茶國中,唯有肯亞的平均產量較好。另一個很小的產茶國玻利維亞其平均產量卻四倍於肯亞。茶葉源於中國,生活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地方,在中國有18個省種植生產茶,如浙江的西湖龍井,福建的武夷山岩茶,安溪鐵觀音,安徽的祁紅,黃山毛峰,河南的信陽毛尖,貴州的都勻毛尖、湖南的君山銀針、雲南的普洱茶和滇紅等等。

茶本身具有獨特的清香,這種清香來自茶葉中所含有的萜類揮發油成分。這些香氣成分,已知有協調情緒的作用。揮發油成分的保存與茶葉的加工工序有著密切的關係,據研究這種香氣成分在烏龍茶和紅茶中的含量要比綠茶多,分析認為這是由於萜類揮發油在新鮮茶葉內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不易揮發,烏龍茶和紅茶在加工過程中工序較多,使糖苷鍵在一定程度上水解釋放出遊離的萜類物質所至。

茶葉中所含的維生素包括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以及脂溶性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其中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在茶中含量相對較高。一般而言,綠茶中維生素含量多,烏龍茶和紅茶中含量少。研究人員還在茶葉中發現14種類胡蘿蔔素,並知道β胡蘿蔔素對形成紅茶的風味有很大影響。

從茶葉的栽培、採茶、制茶,到品茶都有很多文化內涵的內容。從廣義上講,是以茶作為載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則是茶藝或是茶道,是茶的一種藝術文化。在悠長喝茶的歷史中,中國發展出獨特的喝茶文化。古有唐代茶聖陸羽所寫的《茶經》,康熙所命名的碧螺春等。除了講究茶葉收成季節、出產地,如雨前龍井,中國茶藝也注重水源、水溫以及茶具的選擇,如紫砂壺等。

中國各地由於氣候、地理、人文環境不同,風俗習慣不同,喝茶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區別。而擂茶是一種客家民族風味的特色食品,是廣東、廣西客家人的傳統美食之一。一般用小米、花生、芝麻、生薑、黃豆等食材經複雜手續加工而成,呈粉末狀。食用時沖入開水調勻成糊狀,或加入涼水在鐵鍋中煮開調勻。具獨特的香味,微咸,美味可口。



日本茶文化在公元9世紀時跟隨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並在日本得以傳承及發展。日本文化亦對泡茶非常講究,喝茶之道成為日本傳統中的重要禮儀。

日本製茶方式來源於中國唐代,和現在中國的製茶方式不同,將採摘的茶葉蒸氣殺青,然後乾製碾碎,製成綠茶末抹茶飲用。由於茶末表面積大,具有較大的表面張力,容易在水面漂浮,因此泡製時必須用竹子特製的茶帚攪拌,使其沉入水中,然後用竹舀將茶液舀出飲用。由於泡製茶葉的手續比較複雜,逐漸演化出一整套儀式,形成日本茶道的各個流派。

日本人喝的茶,除了綠茶為主的煎茶,還有混入炒香了的玄米與綠茶配搭而成的玄米茶,以及混和了小麥的麥茶。

英國人從1660年代開始進口茶葉。當時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布拉甘薩(Catherine of Braganza)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她把喝茶的愛好帶進英國宮廷。開始英國人從荷蘭進口茶葉,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首次直接從中國廈門進口茶葉運回倫敦。到1750年代,茶葉已經變成英國人的全民飲料。在英國和愛爾蘭,「茶」(tea)不僅指這種飲料的名稱,而是有下午便餐的意思,即下午茶(英國以外稱為high tea,在英國則是指晚便餐),名稱來自使用的「高」腳桌。英國人多喝紅茶,茶種包括英國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和格雷伯爵茶(Earl Grey),由中國傳入的茉莉茶,以及日本傳入的綠茶,也成了英國茶的標準部分。

英國人喝茶,頗成癡好,也十分隆重,早上一醒來,清晨6點,空著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點再喝一次「晨茶」,午飯後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飯後還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說,正規的,一天起碼4頓。英國人泡茶是泡茶葉末,連袋一起放在熱水杯裡,不是以水沖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熱水裡,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丟棄。家庭飲用時,由於茶葉很碎,通常茶壺裡還有個過濾杯,用開水沖下去,過濾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檸檬而喝。

土耳其人喝茶很普遍,土耳其茶(土耳其語:çay)屬於紅茶的一種。土耳其人最早喝咖啡,但是20世紀初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垮台之後,原來屬於土耳其的可以種植咖啡的阿拉伯地區脫離土耳其,土耳其不得不進口咖啡。而在土耳其本土的黑海東南岸地區可以種植茶樹,於是土耳其人逐漸開始喝本國出產的紅茶。

土耳其人的好客熱情,請喝茶更是他們的一種傳統的習俗。主人往往熱情的提供一杯土耳其茶、土耳其咖啡或是蘋果茶。土耳其茶起來較苦,雖然茶味濃濃,卻不是那麼討喜;土耳其咖啡香郁撲鼻,然而濃的化不開的感覺並不是每個初者都可以接受的。只有土耳其盛產的蘋果茶,可以說是老少咸宜,男女皆愛。酸酸甜甜的蘋果茶,濃濃的蘋果味加上茶香,尤其是在透著清寒的秋日,喝來格外的舒爽。而土耳其街上最多的不是咖啡廳,而是茶館,土耳其人便十分喜歡到茶館喝茶並談天說地。

茶葉可以用於烹飪,比如用樟樹葉和茶葉熏制的樟茶鴨,用龍井茶做的龍井蝦仁,用茶做的粥,茶葉蛋等。日本有不少以綠茶製作的食品。此外,現在一些西式甜品如蛋糕、布丁、雪糕亦會加入茶的成分。

珍珠奶茶(又稱波霸奶茶)是一種從台灣發祥的茶類飲用法,奶茶傳入台灣後,有人用大顆粒的粉圓(通常稱為波霸)加入奶茶中飲用,可以同時享受茶香及粉圓的口感。

                  

                   一瓣茶心多少風雨情   攝入日月精華多少境

                   淺品天地點滴和諧恩   滌盡凡塵斑斑恩怨心

                                          *幻羽*隨性捻題

台長: 幻羽
人氣(1,285)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