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唸書、寫作業的時候,就如見鬼一般!想盡一切藉口,能躲則躲、能賴必賴⋯
一甲子過了之後
等到某天想要知道生活中的某個重點時⋯
果然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回家已經64天,30年來⋯
第一次覺得台灣熱爆了!同時也是第一次覺得澳洲冷斃了!
每個早晨醒眼後,就是不想離床起身⋯
室內只有個位數的低溫,就是賴床的最佳藉口
自從開始獨活,生命中不需要再扛為人子女的責任之後
生活,就已經到了200%的「隨心所欲」
要不是覺得今年特別冷,整天都在盼望日暖風和的時光快點到
我也不會想到去翻查日記⋯找出
「去年的第一道暖風是何日吹起的」
也更不會想到⋯ 為了要能夠預知天暖花開的時刻
花甲老嫗居然會重新開始在網路上找資料、做筆記
原來⋯
要等到「雨水」後的「三五」
才能喜見「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
今年2019的0903那一天,南半球也許有機會可以在前後院中
覓尋(發現)到酢漿草開出了紫花。那就⋯
意味著「春」已現形
功課沒有白做的道理,筆記略為整理了南北半球的「24節氣」對比表。(如下)
在此,由衷感謝網路上,各位大德早已整理完整的相關資訊和內容
也感謝各路無名英雄,你們發展的相關App程式
讓人信手捻來、快速找到需要的訊息
⋯ 感恩 無比 ⋯
-----------------------------------------------------------
南北半球的節氣對比表
2019年
|
北半球
|
南半球
|
北半球
|
南半球
|
一月05、20
|
23/小寒
|
11/小暑
|
24/大寒
|
12/大暑
|
二月04、19
|
01/立春
|
13/立秋
|
02/雨水
|
14/處暑
|
三月06、21
|
03/驚蟄
|
15/白露
|
04/春分
|
16/秋分
|
四月05、20
|
05/清明
|
17/寒露
|
06/穀雨
|
18/降霜
|
五月06、21
|
07/立夏
|
19/立冬
|
08/小滿
|
20/小雪
|
六月06、21
|
09/芒種
|
21/大雪
|
10/夏至
|
22/冬至
|
七月07、23
|
11/小暑
|
23/小寒
|
12/大暑
|
24/大寒
|
八月08、23
|
13/立秋
|
01/立春
|
14/處暑
|
02/雨水
|
九月08、23
|
15/白露
|
03/驚蟄
|
16/秋分
|
04/春分
|
十月08、24
|
17/寒露
|
05/清明
|
18/霜降
|
06/穀雨
|
十一月08、22
|
19/立冬
|
07/立夏
|
20/小雪
|
08/小滿
|
十二月07、22
|
21/大雪
|
09/芒種
|
22/冬至
|
10/夏至
|
2019年
|
北半球
|
南半球
|
北半球
|
南半球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