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09 19:02:07| 人氣1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晚安,祝你好運」(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二戰結束的五○年代,共產風潮席捲全球,資本主義領頭的美國亦處於驚恐之中。在強迫選邊站的政治氣氛下,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 McCarthy)帶頭走向極端,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之風,在1950年到1954年的美國政壇,興起一陣腥風血雨。即使是講求民主自由的美國,也在此一階段進入白色恐怖時期,據估計有上千萬民眾接受過忠誠調查,以確保排拒共產主義的滲透。

在反共為無限上綱的政治氛圍下,「寧可錯殺一百」的極端主義使得人人自危,從政府官員到市井小民,即使和共產活動毫無瓜葛,也必須應付他人毫無根據的指控。麥卡錫在1950年2月9日的林肯紀念會上,「爆料」宣佈手上握有政府之中205人的名單,指控他們已在政府各部門建立共產間諜網,使得許多公務員在無端指控下遭監控、解僱或囚禁,但事後證明根本沒有這份名單。這段期間,麥卡錫以謊言捏造的方式,隨意指控他人,用以挽回自己每下愈況的聲勢,造成許多戕害民眾自由人權的情事案件,言論與新聞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抑制。此時新聞輿論成為重要的一權,試圖平衡政府權力的不當傾斜。本片描述1953到1954年CBS新聞節目團隊,主持人Edward R. Murrow和製作人Fred Friendly等,以弱勢的新聞節目力抗麥卡錫的過程,雖然壓力重重,每每承受停播和開除的威脅,但仍對推翻麥卡錫集團,做出不可抹滅的重要貢獻。
本片以黑白影片的形式呈現,從電視機的出現,到麥卡錫的倒台,特意突顯電視節目欲跳脫單純的娛樂功能,進展到對政治風氣具導正功能的社會價值。片中像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道具,盡力符合當天同一份報紙的頭版報導內容,讓時空彷彿回到肅穆的五○年代,分不清真假。雖然最後該節目仍舊逃不出停播的宿命,但Murrow具新聞正義的風骨,製作團隊不畏高層施壓的豪情,讓後世津津樂道。

對比於現代媒體的興盛,新聞正義已不再是電視媒體所追求的,新聞從業人員堅持正義的風範不再,與本片所述的事件相比有如天壤之別。權力使人腐化,現代媒體因權力過大而產生各種弊病,如新聞報導不當等於未審先判、預設立場妄下結論、只求獨家不予求證等問題,讓媒體的地位一落千丈。值此媒體亂象雜陳之際,本片若能喚回部份新聞從業人員的良心,可謂余願足矣。


出處: http://www.zulu.idv.tw/film/index.php?p=182

台長: 祖魯
人氣(15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