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02 22:52:17| 人氣21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禪七修行系列~2016春末~附錄~《大乘掌珍論》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七修行系列~2016春末~附錄~《大乘掌珍論》1

大乘掌珍論內容主要在以因明論法,破斥外道、小乘、大乘有宗等謬見,以確立中觀自立論證派之空義。首先敍述造論緣起,次以著名的掌珍比量,即‘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此一論式,提出全論的綱要,再舉諸師之謬,並加以論破。最後以‘諸心慧境現,智者由不取,慧行無分別,無所行而行’之頌,勸勉行者觀有為無為所破能破法性空之理,以證得無分別慧;修六波羅蜜等聖行,以趣入菩提。

大乘掌珍論卷上

清辯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普為饒益一切有情。正發無上菩提大願。等觀世間。常為種種不正尋伺。紛擾暴 風亂心相續。邪見羂網之所羂網。生死樊籠之所樊籠。無量憂苦毒箭所射。諸有所行皆離明慧。故我依止如淨虛空。絕諸戲論寂靜安樂。勝義諦理悲願纏心。不忍見彼眾 苦所集。為欲解脫自他相續煩惱固縛住無退壞。踰於金剛堅固輪圍。增上意樂誓處無邊。生死大海不憚其中。所受無量眾苦災橫。發金剛喻不壞精進。為正開覺如是觀察。要證出世無分別智。方能正知先所未了。一切有情聚根勝解界行差別。及能破裂自 他相續所起一切有習無習眾苦根本煩惱羅網。亦能為他起真誓願。堅固受持大士戒行。然證出世無分別智。要須積習能壞一切邪見眼瞙無倒觀空安膳那藥。如是積習無倒觀空安膳那藥。要藉能遣一切所緣自性聞慧。由是或有依廣文義正決擇門。已入法性數復勤修勝進加行。於廣文義決擇現前。甚大劬勞心生懈倦。或有雖復未入法性而是利根。為欲令彼易證真空速入法性故。略製此掌珍論。  

                     真性有為空  如幻緣生故   

                     無為無有實  不起似空華   

於自他宗計度差別雖有眾多遍計所執。然所知境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以諸愚夫不正覺了勝義諦理有為無為無顛倒性。妄執諸法自性差別。增益種種邪見羂網。如世有一無智畫師畫作可畏藥叉鬼像。或女人像。眩目亂意謂為實有。執實有故自起驚怖。或生貪染。於彼境界眾多計度。增長分別諸見羂網。若正覺知勝義諦理 有為無為無顛倒性。爾時如世有智畫師。不執彼有真實自性。非如前說。有為無為境 界差別邪見羂網。以自纏裹如蠶處繭。彼非有故。無分別慧趣入行成。   

為顯斯義先辯有為。以諸世間於此境上多起分別故說是言。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 故。此中世間同許有者。自亦許為世俗有故。世俗現量生起因緣亦許有故。眼等有為世俗諦攝。牧牛人等皆共了知。眼等有為是實有故。勿違如是自宗所許。現量共知。故以真性簡別立宗。真義自體說名真性。即勝義諦。就勝義諦立有為空。非就世俗眾緣合成。有所造作故名有為。即十二處。唯除法處一分虛空。擇非擇滅及真如性。此中復除他宗所許虛妄顯現。幻等有為若立彼為空立已成過故。若他遍計所執有為。就勝義諦實有自性。今立為空。且如眼處。一種有為就勝義諦辯其體空。空與無性虛妄顯現門之差別。是名立宗。眾緣所起男女羊鹿諸幻事等。自性實無顯現似有。所立能 立法皆通有。為同法喻故說如幻。隨其所應假說所立能立法同。假說同故。不可一切同喻上法皆難令有。如說女面端嚴如月。不可難令一切月法皆面上有。隨結頌法說此 同喻。如是次第由此半頌。是略本處故無有失。所立有法皆從緣生。為立此因說緣生故。因等眾緣共所生故。說名緣生。即緣所起緣所現義。為遮異品立異法喻。異品無 故遮義已成。是故不說於辯釋時。假說異品建立比量亦無有過。   

雲何此中建立比量。謂就真性眼處性空。眾緣生故。諸緣生者。皆就真性其自性 空。牧牛女等尚所共了。如有威神呪術藥力。加彼草木塊塼等物。眾緣所現男女象馬宮殿園林水火等相。誑惑愚夫種種幻事。若彼自性少有實者應非顛倒。   

故世尊言。一切法性非眼所見。諸緣生法皆無自性。諸有智者。若知緣生即知法 性。若知法性即知空性。若知空性即見智者。又作是言。諸緣生者皆是無生。由彼都無生自性故。若說緣生即說空性。知空性者即無放逸。此中一切不空論者。皆設難言。若立一切有為皆空。便無色等如緣兔角。現量智生理不成就。似色等緣諸現量覺亦應不生。然彼實有各別內證。是故汝宗憎背法性。便有違害現量過失。及有違害共知過失。撥無一切牧牛人等同所了知眼等體故。諸有智者。今當遣除朋黨執毒。住處中慧應共思議。我所立宗。為當違害自相續中所生現量。為當違害他相續中所生現量。若言違害自相續中所生現量。諸現量覺就勝義諦自性皆空。眾緣生故。如睡夢中諸現量覺非實現量。是故我宗且不違害自相續中所生現量。若言違害他相續中所生現量。非淨眼者顯彼眾多。眼瞖眩者所見不實。髮蠅月等是虛妄現。違害現量應正道理。是故我宗亦不違害他相續中所生現量。若總相說如愚夫等一切世俗所生現量。今此不遮世俗有故無容違害。言有違害共知過失。此亦不然。若言違害自論共知不應道理。自論許故。設違自論是違自宗。非是違害共知過失。若言違害他論共知亦不應理。一切論興皆為破遣他共知故。若言違害牧牛人等共所了知亦不應理。諸佛弟子立一切行皆 剎那滅。諸法無我亦無有情。諸勝論者。實異色等有異實等。諸數論者。覺體非思已 滅未生皆是實有。如是等類廣顯自宗所有道理。皆應說名違害共知然不應許。以於此 中就勝義諦觀察諸法非關牧牛人等共知。又立宗中以勝義諦簡別所立故定無容。如說 違害由此亦無違自宗過。   

有餘復言。性空論者。就勝義諦眼等處空。便有有法不成宗過。亦有所依不成因 過。此不應理。牧牛人等共所了知。極成眼等總為宗故。即說彼法以為因故。此似有 法不成宗過。亦似所依不成因過。   

有諸不善正理論者。作是難言。若就真性眼等皆空。眾緣生故。眼等既空雲何緣 生。若緣生者雲何體空。如是宗因更相違故。便成與宗相違過失。此若矯舉立宗過失 。方便顯因無同法喻。或不成過。如說聲是常一切無常故。此方便顯非一切故。不明了因有不成過。以聲攝在一切中故亦無同喻。如何是常而非一切。此不應理。緣生故。因及如幻喻皆共知故因喻並成。是故汝難終不能令智者意悅。有性論者復作是言。汝應信受眼根有性有所作故。諸無性者非有所作。如石女兒。眼有所作謂生眼識。如 所說因有勢用故。眼定有性。此若就彼非學所成。牧牛等慧所知自性。依世俗說。成立眼等有為有性。便立已成。若就勝義無同法喻。唯遮異品。所愛義成。不應道理。如計音聲常住論者。說聲是常所聞性故。瓶等無常非所聞性。聲既所聞是故性常。又依世間共知同喻有所作故成相違因。能立眼等皆是世俗言說所攝。自性有故。   

餘復難言。有為空者。若因若喻皆攝在中。種類同故闕比量過。今此頌中總說量 果。於觀察時及立量時。眼等一一別立為宗。故無此過。總立一切有為為宗亦無此過。緣生故因二宗皆許。非不成故。若說眼空其性空故。此所說因可有是過。亦非無喻幻等有故。若立所說喻中幻等以為宗者。便有重立。已成過故。有少智者作是難言。若立一切有為性空。因有為故其性亦空。是則此因有不成過。此似不成非真不成。如佛弟子立一切行皆無有我。由有因故。有難此因諸行中攝。亦無我故有不成過。又數論者立諸顯事以苦樂癡為其自性。與思別故。有難此因顯事中攝。亦以樂等為其性故有不成過。又勝論者立聲無常。所作性故。有難此因用聲為體亦無常故有不成過。如是等類諸敵論者。雖廣勤求立論者過。如所說理畢竟無能破壞他論。若有此理。何處誰能建立比量。壞我所樂所說道理。(續)

台長: 幻羽

幻羽
外道為一個佛教的翻譯名詞,與被稱為內道的佛教裏佛陀所說的教法相對,取名源於其所傳真理異於佛教的宗教組織。有關“外道”這個名詞,最原始的用法乃指稱“異教”、“非婆羅門系的異教徒”;而由此字延伸而來且今日為耆那教所專用的渡津者,其最初用法則單純指稱“宗派祖師”,並無任何貶低的意味,我們可在佛經《沙門果經》之中發現早期這樣的使用。而在西元前5~6世紀時的印度,在馬加馱國有六師外道之稱的自由思想家。
古印度沙門思潮時期,婆羅門教開始世俗化,並且權威開始受到挑戰,內部亦逐步演化出數論、瑜伽、勝論及正理論四派。在釋迦牟尼佛陀時代的印度,雖說主流社會信奉的仍是婆羅門教,但在當時仍然有對吠陀學說批判的自由思想家,提倡否定吠陀權威的學說。在後世有較大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與順世論這三個主要沙門教派,相對於正統的婆羅門教而言,他們被稱為非正統宗派。耆那教主張苦行,順世論則主張物欲享受,佛教主張中道。在後世佛教傳說中,這六師其後各有十六個弟子繼承,並繼而發展成為九十六種外道。
菩提道: 外道與附佛外道的區別: 佛教把佛陀所說的教法,符合因果實相正理的實證法道,佛弟子依之而修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故稱為內道。因此之故,佛教也稱為內教。意思是說,究竟的真理在我們的真心如來藏自性中,心外求法都是不究竟的。所以佛教把心外求法的種種宗教統稱為外道。而附佛外道為一貶義詞,指附會佛教、卻假造佛教教義以迷惑信徒的新興宗教。
2016-05-03 14:49:15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