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08 10:07:12| 人氣5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棒喝”是啥?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宗,往往使人聯想到“棒喝”,好像禪宗與棒喝,是不可或分的事一樣,其實,棒喝只是禪宗宗師們教授法運用的一種,中國上古,教用樸教,演變而為夏楚(荊條)。禪宗自經過馬祖、百丈的改制,創立共同生活,集體修行的禪門叢林制度以來,凡是真有見地,真有修持的名師大匠的宗師們,他的會下往往聚居數百眾至千眾不等,所謂龍蛇混雜,凡聖同居,人多事雜的現象,就自然而然興起禪師們以“棒喝”逼攪參禪悟道了。

在唐、宋時代幾位大師們,喜歡手持禪杖,作為領眾的威信象徵,在必要時,也可用它作夏楚(荊條)的用途,還有手拿戒方的風氣。其實,禪師們的棒不是用來時常打人的,只在研討問題的時候,有時輕輕表示一番,作為賞罰的象徵,後世的宗門,以及學禪的人,若是在老師那裏碰了釘子,受了批駁,都叫它做吃棒

所謂,便是大聲的一叱,表示實罰的意思,和的作用是一樣的。禪宗的棒喝,是由於德山宣鑒禪師喜歡用,臨濟義玄禪師喜歡用,因此後世禪宗便有德山棒,臨濟喝,雲門餅,趙州茶風雅典故的流傳了。棒喝也形成了道法的禪運,包括有賞,有罰,乃至不賞不罰。這是一種最難運用的道法,如果不是真正具備高才大德的宗師,實在無法施展,所以在盛唐的時代,黃檗禪師便說:大唐國內無禪師!

有人問黃檗禪師:現在到處都有禪宗的宗師,怎麼說無禪師呢?黃檗便說:不道無禪,只道無師。因此他的弟子義玄禪師後來開創臨濟宗,便說出一個作禪宗宗師的才德和條件,如云: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先照後用,有人在。先用後照,有法在。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砭。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合水和泥,應機接物。若是過量人,向未舉已前,撩起便行,猶較些子。

臨濟禪師又有對於棒喝的說明,云: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兩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曰:“煦日發生鋪地錦,嬰兒垂發白如絲。”

問:“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

問:“如何是人境俱奪?”

師日:“並汾絕信,獨處一方。”

問:“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曰:“王登寶殿,野老謳歌。

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

台長: 幻羽
人氣(50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悟道緣 |
此分類下一篇:“六道輪回”是啥?
此分類上一篇:“打七”是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