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4-17 12:15:19| 人氣6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油價戰大輸家!+「黑金」武器!令世界顫抖的三次石油危機+OPEC+同意減產 盼美國等產油國跟進拉抬油價☆☆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伊朗發現新油田儲量估達530億桶| 國際| 新頭殼Newtalk

                     ☆☆ 國際石油歷史性減產難改油價頹勢 ☆☆ 

                                        專欄作家 徐立凡   

石油戰還沒有結束,只不過將換一種形式繼續。驚心動魄的國際原油價格戰打了近一個月後,終於在4月13日凌晨宣告結束。

由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其他主要產油國組成的OPEC+宣布達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協議,包括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自2020年7月起減產770萬桶/日至年底;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減產580萬桶/日。

這份協議讓國際石油工業避免了崩潰。但參加了這次國際石油戰的相關各方,未必能就此鬆一口氣。石油不是簡單的能源商品,它同時也是金融產品和信用品。把這些潛在價值都包括進來后,才能估算這份協議的價值有多大,對於國際金融市場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減產協議的有效期長達兩年,由此保證了石油生產國不會在兩年內再度大打出手,這是可以令各方滿意的一面。但額度最高的首輪減產,也不過970萬桶/日,並沒有達到預期。

石油和國際資本市場之間的關聯渠道很大程度體現在美國的高收益債上。高收益債就是風險大但信用相對垃圾的債券。許多美國頁岩油氣企業的崛起,不依靠銀行的間接貸款,而更多地依賴於發售與勘探、開採頁岩油氣相關的高收益債券。故事夠好、運氣夠好就能讓企業和投資者都滿意。

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公司2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20年至2024年,北美與探勘業務相關的債券有860億美元到期。其中多數屬於高收益債。3月份的石油戰把國際油價打到20至30美元一線后,美國與頁岩油氣企業相關的高收益債出現大面積違約的風險,投資者不計代價贖回,引發其他投資者恐慌,這是美股連續熔斷的內因之一。

違約不會即時發生,但可能在數年裡的任何時間都出現。這是最恐怖的。這一幕2014年上演過一次。當時布倫特原油從100美元跌到30美元一線,到2016年美國高收益債大面積違約。沒有這件事,美國頁岩油氣的擴張還會再快些。

OPEC+減產後,是不是美國頁岩油氣就穩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雷就排除了?不是的。關鍵還是看減產後國際油價能不能回到美國頁岩油氣的成本價。美國頁岩油公司每桶油成本最低的28.66美元,最高的78.3美元,大致平均成本在50美元。而OPEC+減產後國際油價回到30美元目前還很難。如果美國頁岩油企業還是虧損,高收益債違約風險就還很大,並會牽連到美股和國際資本市場。

基於金融市場還會受美國高收益債牽連的原因,可以說石油戰還沒有結束,只不過將換一種形式繼續。

首先是國際油價目前還不能企穩。不管減產保價協議設計得多好,但需求才是決定性因素。沒有需求,加之此前油價下跌導致各主要需求國石油庫存普遍上升,至少目前需求不會突然上升。減產協議實際上能影響的就是主要產油國虧多虧少的問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油價頹勢。

其次是看美國頁岩油能承受多長時間。在OPEC+減產協議中,美國承諾減產160萬至200萬桶,其中包括承擔墨西哥不情願減掉的30萬桶額度。這能為美國頁岩油企業挽回多大損失還是未知數。

特朗普說,減產協議將拯救美國數十萬個就業崗位,這是要打折扣的政治表態,主要是向美國石油工人顯示政績,不能偏信。下一輪石油戰最大的變數是,如果國際油價上不去,會不會轉成新的地緣政治危機。說實話,減產協議遠不如限制幾個主要產油國的生產能力來得有效。美國疫情還沒有管好,最近卻多次宣稱委內瑞拉、伊朗的威脅,意圖昭然若揭。

硝煙遠未散去,這就是OPEC+達成減產協議后的真實情況。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4月17日電俄羅斯外交部17日表示,俄外長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重申兩國願繼續協作抗擊新冠病毒疫情以及化解石油市場危機。 

俄外交部指出:“作為俄美總統4月9日、10日、11日和12日電話會談的延續,兩國外長就全球疫情形勢和石油市場的不穩定性交換了意見。雙方重申願繼續協作,以盡快攻克這些嚴峻的挑戰。”

Oil price jumps on fear of Iranian retaliation against U.S. | Euronews

     ☆☆油價戰大輸家!每桶油出口稅收不到1美元 俄國預算吃緊☆☆ 

                                  2020-04-16 16:09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他產油國日前達成協議,同意共同減產每日約1000萬桶,油價大戰暫時停止,然而國際油價卻未見起色。《彭博》指出,低價原油的痛苦才剛剛開始打擊俄羅斯的預算,5月每桶原油將收不到1美元的出口稅。 

《彭博》據俄羅斯財政部數據計算,下個月每出口1桶石油的出口稅將低於1美元,此稅收與4月相比將下降87%,顯示出原油大崩盤的衝擊。俄羅斯財政部的1位代表向《彭博》表示,這種出口稅收入水準是俄羅斯自2002年施行新機制以來最低。 

俄國的年度預算參考油價高低來編列,而石油出口稅水準是每個月基於烏拉爾原油(Urals)重新計算的,此機制讓俄國免受國際油價下跌的立即衝擊。烏拉爾原油是俄國主要的出口混合油,今年1月在每桶55美元到60美元間,然而從3月中到4月中,平均價格僅剩每桶19美元。 

石油和天然氣約佔俄羅斯40%的總收入來源,歷史新低的石油出口稅水準正敲響該國警鐘,同時還要負擔對抗武漢肺炎的額外數十億美元支出。俄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週三在政府會議上稱,減產協議仍符合俄羅斯經濟及其預算的最大利益。 

俄國在協議中被分配到5、6月每日減產250萬桶,產量將降到2003年水準。牛津能源研究所(Oxford Institute for Energy Studies)週一報告指出,鑒於地質條件難度,此減產量對俄國石油工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國際能源署(IEA)週三的月度報告則說,OPEC+協議雖能支撐油價,但石油需求萎縮程度太大,大到「沒有可行的減產程度」。IEA預計,4月可能是今年需求下跌最大的月份,而到今年夏天全球儲油設施將用盡空間。

華爾街日報》曾引發石油危機、動搖全球經濟的OPEC,如今可能「壽終正寢 ...

    ☆☆「黑金」武器!1973-1990年令世界顫抖的三次石油危機☆☆

                              由 歷史講壇 發表于歷史 

石油被稱為「黑色的金子」,是百業之母。石油的用途,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加工成各種成品油(如汽油、柴油、航油、燃料油、潤滑油等)外,它還是化工產品重要的基礎原料,目前約有5000多種化工產品的原料來自於石油及天然氣,特別是有機化工的8種基本原料有7種來自於石油,其中的乙烯是與鋼鐵、水泥並稱的工業化三大基礎材料之一;同時,石油還對農業生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化肥、農藥、農機等都對石油有很高的依賴度。石油能為我們帶來財富,但同樣它的出現,讓世界顛覆。     

第一次危機(1973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10天,阿拉伯幾個主要產油國宣布,將海灣地區石油價格提高17%。阿拉伯世界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而發動的石油戰正式打響,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這次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全球經濟危機,並對此後的世界經濟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等12個阿拉伯國家向以色列發動「齋月戰爭」,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為配合戰爭,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戰爭爆發當天,敘利亞首先切斷了一條輸油管,黎巴嫩也關閉了其南部重要的石油輸送港口西頓。10月7月,伊拉克宣布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屬巴斯拉石油公司中美國埃克森和莫比爾兩家聯合擁有的股份收歸國有。     

10月16日,科威特、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伊朗決定,將海灣地區的原油市場價格提高17%。國際石油市場一片恐慌,標誌著第一次石油危機的開始。10月17日,阿爾及利亞等10國參加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宣布,立即減少石油產量,決定以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為基礎,每月遞減5%;對於美國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國家的石油供應,逐月減少5%。 

10月18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的阿布達比酋長國決定完全停止向美國輸出石油。接著利比亞、卡達、沙烏地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產國也都先後宣布中斷向美國出口石油。短短三天,阿拉伯各產油國連續採取了三個重要步驟,給西方國家來了個措手不及。 

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武器,沉重打擊了嚴重依賴石油的世界經濟。當時,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減少了200萬桶,許多工廠因而關門停工。正在受到能源危 機困擾的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並採取了一系列節省石油和電力的緊措施,其中包括:減少班機航次,限制車速,對取暖用油實行配給,星期 天關閉全國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戶外燈光廣告等,甚至連白宮頂上和聯合國大廈周圍的電燈也限時關閉。尼克森總統還下令降低總統專機飛行的正常速度,取消了他周末旅行的護航飛機。     

美國國會則通過法案,授權總統對所有石油產品實行全國配給。美國國防部的正常石油供應幾乎有一半中斷,美國在歐洲的駐軍和地中海的第六艦隊不得不動用它們的戰時石油儲備。 

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而發動石油戰爭的阿拉伯國家卻因此增強了經濟實力,據統計,僅提價一項,就使阿拉伯國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億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億美元。 

這次危機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已開發國家組成了國際能源機構,應對可能出現的石油危機。這個機構要求成員國必須保持相當於前一年90天進口原油的儲備量。 

第二次危機(1978年) 

1978年12月,伊朗發生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場每天短缺500萬 桶,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1/10,致使油價動盪和供應緊張。到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頓,從每天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打破了當 時全球原油市場上供求關係的脆弱平衡。隨著產量劇減,全球市場上每天都有560萬桶的缺口。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終於使油價創下每桶41美元的紀錄,從而釀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致使尚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的經濟危機中恢復元氣的世界經濟再一次陷入大規模的嚴重經濟危機。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此次危機成為上世紀70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誘因。     

石油危機促使西方改變經濟戰略,調整經濟結構,以減少石油危機的影響。西方還被迫加快了新油田的勘探開發。由於各國積極開發油源,非歐佩克國家的原油產量在1982年超過了歐佩克組織。石油危機促進了節能與環保產業的發展。同時,到20世紀80年代前期,美、德及日本等國還逐步建立起大量的戰略性石油儲備。 

第三次危機(1990年) 

儘管各國防範石油危機的意識日益增強,但石油危機仍然無法完全避免。1990年海灣戰爭和2001年的「9·11」恐怖事件,也引發了國際石油價格的波動。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經濟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跌破2%.

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使原油價格在一天之內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很快穩定了世界石油價格。 

此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衝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 

這幾次石油危機具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都對處於上升循環末期、即將盛極而衰的全球經濟造成嚴重衝擊。歷史上的幾次石油價格大幅攀升都是因為歐佩克供給驟減,促使市場陷入供需失調的危機中。 

因油價在短時間內暴漲就判斷全球將出現石油危機,可能有點危言聳聽,但是過去30多年裡畢竟多次發生過油價飆升導致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嚴重情況。 

油價波動倒閉能源結構改革  回顧過去發生過的石油危機,也曾帶來積極的一面,首先危機引發了世界能源市場長遠的結構性變 化,迫使主要進口國積極尋找替代能源,開發節能技術。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價格促使廠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車:1990年美國汽車每加侖汽油的平均行駛里程 較1973年增長了40%.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歐佩克國家石油產量的增長,提高生產率。歐佩克的份額已經從原來的80%逐步降低到目前的40%左右。 

但是由於替代能源的發現和生產往往需要相當長時間,因此油價反覆無常的波動仍然是經濟增長的一大風險。

歷數歷次的石油危機,無不籠罩著戰爭的陰影,伴隨著政局的動盪,糾纏著西方與阿拉伯世界蔓延數十載的愛恨情仇,隨之而來的便是全球性的經濟增速放緩。對於剛剛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世界經濟來說,面對此次利比亞乃至整個中東的動盪局勢,宛如驚弓之鳥,油價金價震盪,原油供應中斷、世界經濟衰退之聲不絕於耳。

第四次石油危機是否真的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夜?東方西方在一輪又一輪的新仇舊怨,彼此之間唇齒相依又勾心鬥角,在這個互聯時代,所有人注定都將被裹挾其中,無所遁形。

肺炎疫情:油價股價暴跌背後的全球三大經濟衰退因素- BBC News 中文

         ☆☆OPEC+同意減產 盼美國等產油國跟進拉抬油價☆☆

                   2020-04-10 09:21 新聞引據:中央社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為首產油夥伴國9日同意減產石油超過五分之一 ,並表示預期美國等產油國也將加入他們行列,攜手拉抬因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危機而受重創的油價。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聯盟同意每天減產總計1千萬桶石油或占全球供給10%,在其他國加入減產行列共抗數十年來最嚴重石油危機後,預料再減產500萬桶石油。 

全球為對抗COVID-19疫情而停止飛航、縮減車輛使用和降低經濟活動,導致全球燃料需求每天遽減約3千萬桶,相當於全球供給30%。 

然而前所未見地每天減產1,500萬桶石油,仍不足以遏止全球油儲快速攀升,且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對油國組織未解決油市供應過剩問題提出威脅,幾未示意準備伸手支援。 

川普表示,美國石油產出因價格崩跌而下滑,警告沙烏地阿拉伯若不減產到足以幫助美國石油產業的程度,恐將面臨美國實施制裁和課徵關稅等手段。由於美國石油業成本較高,在價格崩跌之際,營運相當困難。 

油國組織和俄羅斯官員表明,這次危機之嚴重,須所有產油國攜手因應。 

俄羅斯財富基金執行長暨莫斯科首要石油協商代表之一的德米崔耶 (Kirill Dmitriev)9日告訴路透社:「我們期待非OPEC+聯盟的產油國共同參與這些措施,這種情形可能在明天20國集團(G20)會議期間就會出現。」 

OPEC+在9日會後,G20主要經濟體能源部長10日將參加由沙烏地阿拉伯主辦的會談。油國組織和俄羅斯消息人士表示,預料其他產油國將參與,以進一步每天減產500萬桶石油。 

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月跌創18年低點,9日維持每桶32美元左右,較去年底油價水準已經腰斬。

根據OPEC+文件,這個包括油國組織、俄羅斯和其他產油國的聯盟,今年5、6月將每天減產1千萬桶石油。 

聯盟成員將減產石油23%、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各減產250萬桶,伊拉克減產逾100萬桶。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