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31 11:02:53| 人氣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性*+*禪*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性*

本性在佛教中的起源甚早,在《阿含經》中就有使用。在部派佛教的阿毘達摩論藏中,它與自性(svabhāva)通常被認為是同義字,在一般語句中可以互換使用。但是在談到心性本淨、自性清淨心時,只會使用本性(prakṛti)清淨。《大毘婆沙論》將《小空經》所說行空解釋為本性空,並列入十空。大乘佛教稱諸法本性為如或真如,對於如來藏學派,即是如來藏或佛性。

「佛性」最早出現於《大般涅槃經》,為如來藏學派的學說之一。傳入中國後,成為涅槃宗中心教義,也影響到漢傳佛教各宗教,如地論宗、天台宗、禪宗等,成為漢傳佛教中很重要的教義。

《涅槃經》說:「佛性有種種名,於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嚴三昧、獅子吼三昧」。

大乘佛教的二轉、三轉法輪經典即敘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此時的佛性一詞同如來藏義。

成佛之性:為禪宗所弘傳,依於如來藏法性而說:「一切眾生都有覺悟成佛的可能性。」但眾生因迷妄的深淺,而有賢愚、明昧的不同。 被等同於覺性、自性、本性、真如、實相、如來藏(梵語:Tathāgatagarbha)、圓覺等。 

「佛性」為大乘佛教「有宗」的核心思想,亦為中國禪宗弘揚「人人皆有成佛之性」所常用的名相,就因有此成佛之性,才可能經由修學成佛之道而成佛。但並非全部佛教教派皆認可之觀念。

漢傳佛教中,一派認為,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但是草木等無情之物則無佛性。另一派認為,佛性遍及一切,草木也有佛性,天台宗荊溪湛然有"無情有性"的說法。

三自性(梵語:tri-svabhāva),又稱三自相(梵語:tri-svalakṣaṇa),也就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簡稱為遍依圓或三性。

三自性是唯識宗的主要理論法義,唯識宗的主體思想即是唯識無境,三界萬法皆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阿賴耶識(又名一切種子識)所變現,世尊在許多經典中都說有三性。 

三自性係指一切有情生命中的三種重要法性,此三性必須依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前提才能存在。

1.遍計所執性為因執著而產生的幻象,部派佛教對此因而不論。

2.依他起性為自條件構成的現象,瑜伽行派著重的空觀。

3.圓成實性為絕對的真實,中觀學派對此高度理論化。

三者的比喻為看見月亮,認為上面有嫦娥或是嫦娥的圖案(遍計所執性)、月亮是由太陽的反射才發光(依他起性)、月亮原本就是圓的(圓成實性)。 

《大乘入楞伽》:「無明愛及業。諸心依彼生。以是我了知。為依他起性。妄分別有物。迷惑心所行。此分別都無。迷妄計為有。心為諸緣縛。生起於眾生。諸緣若遠離。我說無所見。已離於眾緣。自相所分別。身中不復起。我為無所行。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

三自性是唯識論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唯識宗把宇宙萬法分為三種性質,唐代義淨三藏撰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即稱「相宗以三性為宗」。

《楞伽經》中說:「五法三自性,以及八識聚,二種無我義,涵蓋諸大乘。」

                                       *禪*

禪宗注重實修與實證,其中坐禪為禪宗主要實踐方式。坐禪時,必須調節飲食、睡眠、身、息、心(調五事),並戒定慧三無漏學中實以定為中心。

禪宗認為,佛典浩如湮海,其中境界為超越世出世間法。非言語可及、推理可得,只有通過禪定才可證知。不過仍然有高僧反對坐禪,唐朝荷澤神會大師即極力反對坐禪。他認為坐禪沉空滯寂,不見自性。 

圭峰宗密將禪定分類為下列五種: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如來清淨禪)。而主要的修行法門為數息法門、觀心法門和圓覺法門。

1.數息法門即默數自己的呼吸。呼吸方法不須採用丹田,自然呼吸即可,只求細長松靜,也不須刻意調控。數呼吸時,單數呼氣或者吸氣之一。只從一數至十,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專心數息,排除雜念,記數分明,心依於息,息依於心,別無他想。即「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倘若剎那念起,進入於六塵境界,即當將心攝來,回到數息中。

2.觀心法門,則是先休心息處,讓所有的心緒煩惱一概放下,所過的善事惡事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內心直觀當下念頭,往來起滅。勿隨順,亦不斷除。只靜靜看著。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後起,仍是看著,妄念復滅,念若不起時仍如是看著。久久純熟,自然不會有念頭生由,即與般若相應。即使看著自己的妄心妄念,也能做到「知而勿隨」。

3.圓覺法門則是強調「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身心、事、物與及諸佛世界,有若夢幻空花,亂起亂滅,如是知幻即離,心無所取,亦無住著,猶如虛空,妄念無從而生。此時,心境湛寂,分明清晰,便是本來面目。 

以上三種法門,大小乘禪乃最上乘禪皆備。法無優劣之分,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即為良法。亦不須拘泥,可同時修二法或三法。禪坐的目的是為了達到「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觀)的境界,而且必須常修定慧,與佛法相應,方才為真正坐禪。而坐禪攝心至澄明境界時,即應忘卻坐禪,切不可自行得意或有分別心。

公案為禪宗獨特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廣義上的公案為古代考試題目,後特指為佛教高僧考驗僧眾的題目。由於公案的故事情節多彩,且其含義深參,因此禪師喜歡講述公案情節,以考聽者的佛教修行水平。從而對聞者的思維進行引導和分析,並給學生有個參悟機會。通常情況為禪師用極混擾人的話引人說話,普通僧眾若心隨話轉,落到能所對立,或名相,或常斷見上去了,即露馬腳,或被高僧揪住,甚至繼續逼迫,使錯誤昭顯,從而使人知錯而改。著名的禪宗公案典籍為《碧岩錄》、《五燈會元》等。 

參公案的風氣一直遠遠流傳,乃至當代,嵩山少林寺每年都舉行禪宗公案,引眾多僧侶及佛學愛好者討論學習。比如2009年辨禪比賽的決賽題目即為「達摩面壁,背向何處?」

至南北宋之際,曹洞宗門下宏智正覺禪師,鑑於臨濟宗叫人看話頭、看公案,流於空疏,故起而倡以靜坐為主的默照禪,但大慧宗杲認為曹洞宗只教人靜坐,不求妙悟,是「默照邪禪」,對此宗大加批評。宏智正覺門下也後繼無人,在南宋後,影響力就變得非常的小。 

臨濟宗楊歧派門下的大慧宗杲對當時的禪宗,提出兩大弊病:一種是好打高空,在公案及言語機鋒上逞能,另一則是只知靜坐觀心的「默照邪禪」。他進而提倡所謂的話頭禪〈又稱看話禪〉,要人以參趙州禪師的"無"字話頭。

「只這一(無)字,便是斷生死路頭底刀子也。妄念起時,但舉個無字,舉來舉去,驀地絕消息,便是歸家穩坐處也。」

「千疑萬疑,只是一疑。話頭上疑破,則千疑萬疑一時破,話頭不破,則且就上面與之廝崖。若棄了話頭,卻去別文字上起疑、經教上起疑、古人公案上起疑、日用塵勞中起疑,皆是邪魔眷屬。」 

大慧宗杲的話頭禪後成禪宗主流,但是到了明清之後,淨土宗興起,禪宗逐漸與淨土宗合流,形成一股新的趨勢。

隨著禪宗的弘揚,除眾多佛僧外,大量的文學家都有上佳的禪詩禪作,其中包括唐朝的王維、孟浩然,宋朝的蘇東坡等。 

禪宗中的經典繪畫汗牛充棟,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宋朝的廓庵師遠的十牛圖。其為中國佛教禪宗修行的圖示,並有許多版本。牧牛圖頌通常由頌與圖組成,頌自身有時又包括一短序。自宋代以來,這類作品很多,其中有三種很為時人留意。其作者分別為清居、廓庵、自得。清居的是五圖,廓庵的是十圖,自得的則是六圖。在這幾種作品中,廓庵的顯然最為完備,它包括圖、頌與序三部。亦有認為十牛圖為宋代廓庵師遠改作清居禪師八牛圖而成。現在流傳較廣的有宋朝廓庵師遠與普明禪師的版本各有十幅。其主要表達了禪宗的摒棄我執、心性妙圓的理念。

禪宗在明朝末年,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當時的禪師不拘於伽藍,也常常駐於天后宮、城隍廟等為住持,展現了台灣民間信仰的包容性,如關渡宮、松山慈祐宮、北港朝天宮等名廟均是禪宗僧人所建。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佛教的禪宗由日本傳入。在戰後,隨著國民政府到達台灣的外省移民,再度將中國系統的禪宗帶入台灣,如百丈山力行禪寺、十方禪林、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禪寺等。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