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8 10:10:54| 人氣4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行菩薩行》*釋濟群*法師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行菩薩行》*釋濟群*法師

1.菩薩行的內容

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慈悲和智慧兩大品質。所以,宗喀巴大師在《道次第》中特別強調: 

方便與慧,隨學一分,不能成佛。故須轉入修成佛之方便,然彼亦須一不錯之方便。途徑若錯,任幾許努力,果仍不生,如欲取乳而製其角也。又雖認為不錯,若支分不全,亦費力無果。譬同種子水土等,若隨一不具,苗即不生。此《修次中編》所說也。

若爾,何為全而不錯之因緣耶?《大日經》雲:“秘密主,彼一切種智者,是從大悲之根本生,是從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此中悲者,如前已說。菩提心者,世俗、勝義二菩提心。方便者,施等皆圓滿也。此蓮花戒所說。 

世間任何成就都離不開方法,成佛也是同樣,否則,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關於此,宗大師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就像擠牛奶,應該在牛的乳房去擠,如果在牛角用力,無論費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時間,也是不可能有收穫的。佛法是心地法門,這就需要了解心行的運作規律,再輔以正確方法,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否則,非但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因為心是非常微妙的,就像充滿岔路和陷阱的迷宮,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把幻影當做境界,把迷妄當做究竟。 

所以,《道次第》特別告訴我們:修行有兩個關鍵,一是方法正確,二是內容完整。成佛究竟要成就什麼?一是成就解脫,獲得出離生死、解脫輪迴的能力,這就需要以空性慧為因。二是成就慈悲,成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品質,這就需要以菩提心為因。

怎樣才能成就空性慧?有人開始修行就強調無分別,並以分別等同於顛倒執著,其實這是不對的。在學佛之初,首先就要學會分別,當然是正確而非錯誤的分別。否則的話,以什麼來調整心態,糾正偏差呢?作為凡夫來說,我們現前的心行狀態是建立於無明之上,是和空性不相應的。如果不以分別進行取捨,進行調整,是不可能在這種顛倒狀態下見道的。所以,學佛的常規途徑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由此而能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八正道也特別強調正思維的作用,在契入空性前,這種思維是貫穿始終的。直到心行接近空性時,才需要進入無分別。因為分別只是調整心行的方法,而無分別智才是契入空性、現證實相的力量。但這種無分別不是憑空而有的,必須以分別為前提,以正思維為前提。如果開始就想不分別,那就是古德所呵斥的籠統、顢頇,是盲修瞎煉。

在修習解脫的同時,還要成就慈悲。因為佛陀是福智兩足尊,具備圓滿的福德和智慧。這種福德的成就,來自佛陀多生累劫的修行。本生故事記載,佛陀在因地時,以各種身份廣行利他事業,甚至數數捨身,最終圓滿福德資糧。“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沒有福報,在世間將寸步難行。修行同樣離不開福報,否則,即使有心學佛,也往往會有各種障礙。或者要為生存奔波,沒有時間;或者病魔纏身,沒有精力;或者天生愚癡,沒有能力,等等。除了自身條件以外,還要有緣聽聞正法,有緣得到善知識的引導,這些都需要福報。在那些邪教信徒中,有不少也是一心向道,力求解脫,但由於缺乏福德因緣,結果誤入歧途,斷送法身慧命。

《道次第》中,宗大師特別批評了不重聞思和輕視修福兩種錯誤觀點,認為這是學佛誤區,不能將學人導向無上菩提。在成佛路上,方便與慧有如車之兩輪,必須齊頭並進方可,所謂“方便與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

2.菩薩行的特徵

此處所說的菩薩行,主要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波羅蜜為梵語音譯,意為到彼岸。也就是說,六度是幫助我們抵達成佛彼岸的六種行為。其實,這些內容在人天乘或聲聞乘也有涉及,但他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只是人天善法,只能導向解脫,無法成為佛果資糧,故不可稱為波羅蜜。 

那麼,菩薩所修六度有什麼不共之處呢?《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告訴我們:

云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捨一切時所有身語意業。如是由種性故、願故、意樂故、事故、自體故,顯施波羅蜜多相。種性者,謂菩薩法性。願者,謂菩提心。意樂者,謂悲導心。事者,謂舍諸所有。自體者,謂身語意業。

也就是說,菩薩所修的六度,一一都要貫穿種性、願、意樂、事、自體等相。

一是種性,即具備菩薩種性,有樂於助人的禀賦。菩薩之所以能廣行六度,利益大眾,正是建立在這一種性的基礎上。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人生來具有菩薩心腸,當別人遭遇困難時,就會主動扶貧濟困,施以援手,根本不需要多加考慮。反之,有些人雖然在學佛後覺得應該幫助他人,但真正要做的時候總是非常勉強,需要特別努力地說服自己。這就是由不同種性造成的,或者說,是由不同生命起點造成的。

二是願,即以菩提心為依止。菩薩所修布施等六度,都是以菩提心為因,是本著“我要利益一切眾生,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痛苦”的願望來修習。如果為了獲取個人名聞利養而幫助他人,即使在客觀上能使對方得到利益,但並不屬於菩薩行。

三是意樂,即以悲導心。菩薩修習六度,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憫之心。而世人的善行往往是有雜質的,比如布施,或是要顯示財富,或是要誇耀品行,或是乾了壞事心懷歉疚等等,很少是純粹的悲心使然。所以,雖然世間也有很多人在布施,在利他,但離真正的菩薩行還是有距離的。 

四是事,即舍諸所有,為利他甘願捨棄一切,包括寶貴的生命。或許有人會心存疑惑:佛陀不是總告誡我們人身難得,當倍加珍惜嗎?為什麼又讚嘆舍諸所有,甚至獻出生命呢?這麼說是有前提的,必須是為了利他而捨,為了成就菩薩行而捨,決非一時的魯莽或衝動,而是經過抉擇後的正確取捨。即使具備這個前提,也還要量力而行。對已證得生死自在的大菩薩來說,捨身固然是如棄敝履,毫不足惜。但對尚未達到這一境界的初發心菩薩來說,還需要利用這個色身精進修學,上求下化,不可輕易捨棄。

五是自體,即身語意業,菩薩所修的利他善行包含身語意三業,或是以行動幫助他人,使對方從中獲益;或是以愛語稱讚他人,使對方心生歡喜。這樣的言行,都是要出自真誠的利他願望。

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特徵,所做的一切才屬於菩薩行。否則,即使修習施等六度,往往還是停留於人天善行,無法上升為佛果資糧。


3.菩薩行的修習

從廣義上說,一切從菩提心出發,並能給眾生帶來安樂、利益的行為都是菩薩行。但從修學角度來說,主要可以圍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進行。



【布施的修習】

布施有三

一是財布施,其中又有內財和外財之分。外財即物質財富,這也是社會大眾最為熟悉的布施方式。內財則是以自己的勞動,甚至色身所有來幫助眾生,如無償獻血、骨髓捐贈和器官捐贈等。

二是法布施,即以佛法開導眾生,幫助他們了悟生命真相。眾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明煩惱,就是生死輪迴。所以,法布施才是對他們最究竟的幫助。《金剛經》中,反復以較量功德說明了這一原理。因為財富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暫時的,而法施則能從根本上解決生命的核心問題,使眾生獲得自新、自救、自力更生的能力,其作用是長久的。作為佛弟子,能夠參與法布施,是迅速積累功德法財的捷徑。而從世間法來說,教導眾生獲得技術技能,具足謀生能力,也是屬於法布施的範疇。

三是無畏施,即給予眾生安全感,為之消除恐懼。如佛法提倡的五戒,在規範自身行為的同時,就能起到無畏施的效果。如果我們不殺生,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欺凌傷害;如果我們不偷盜,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巧取豪奪;如果我們不邪淫,他人就不必擔心家人和你一起時被騙失身;如果我們不妄語,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的花言巧語所蒙蔽;如果我們不飲酒,他人就不必擔心你失去理智。一個嚴持五戒的佛子,大家和你在一起是很有安全感的。當然,無畏施不僅是指這些,還包括對眾生積極主動的救助。當眾生遇到恐懼或危難時,作為一個菩薩行者,決不能見死不救,而要盡力幫助他們從中解脫出來。這也是菩薩和聲聞的區別所在,聲聞戒的重點在於止惡,不要求必須行善,做了固然是好,不做也不會觸犯戒律。而菩薩戒則是止惡與行善並進,如果在眾生需要幫助時逃避責任,就是嚴重的犯戒行為,是需要加以對治的。

對凡夫來說,布施的障礙主要在於我執。凡是我們得到的東西,總會貼上一個自我的標籤,進而產生執著,不願捨棄。所以,真正有布施習慣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我們貪著的這些又給我們帶來什麼了呢?因為貪著,總是要嚴密守護,唯恐失去,整日提心吊膽。一旦有所損失,就悔惱萬分,追悔莫及。且不說財富隨時可能轉換主人,即便我們在有生之年能牢牢抓住,臨終之時,也得兩手空空而去。如何讓財富對生命具有長遠意義?布施就是最好的途徑。

布施的利益主要表現為四點

第一,克服慳貪吝嗇。財富變化之所以會給我們帶來傷害,根源就在於內心的貪著受到衝擊。否則,一切變化都不過是世間常態,是一些抽象的數字變化。所以說,在布施財物的同時,也會將執著和煩惱一同捨棄,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布施能使眼前利益轉為長遠利益。一個人即使擁有千萬乃至億萬的家財,可實際的生活所需能有多少?有再多房子,不過睡一張床;有再多汽車,不過佔一個座。既然我們能享受的如此有限,為什麼不將這種眼前利益轉變為長遠利益?生活中,每個人的福報相差很大,這不是由於上天不公,而是來自往昔的不同積累。今生勤於播種,未來自然會繼續收穫,繼續得益。

第三,布施能使福德資糧迅速增長。對成佛的修行來說,福德和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如果不積累福德,即使證得阿羅漢果,也會缺乏道糧。更何況,菩薩還要廣行利他事業,這都需要相應的福報來成就。

第四,布施能成就慈悲的修行。我們本著悲心修習布施等六度,而在行善過程中,悲心又能得到增長,得到強化。這種行為和發心是互相增上的,如果說悲心是出生善行的種子,那麼,善行就是滋養悲心的甘露。

反之,不願布施則會使貪著和由此帶來的煩惱繼續增長。我們對財富、情感的執著有多少,由此帶來的傷害就有多少。所以我們要不斷思維布施給人生帶來的利益,思維不修布施的過患,令心安住於布施的意樂中。同時,在座下隨力隨分地實踐,或以財富救濟貧困,或以技能教人謀生,或以微笑給人信心,或以語言予人慰藉。總之,只要我們有布施之心,不論經濟條件如何,都有機會幫助他人,都有能力做一個對社會大眾有用的人。

【持戒的修習】

菩薩戒的內容,主要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相關內容前面已有介紹,此處不再重複。對於持戒的修習來說,真正的重點,是認識到持戒的利益和毀戒的過患。具備這一認知,持戒才會成為我們主動的選擇,而不是視之為約束。在不少人心目中,持戒無非是以很多條條框框來限制自己,無異於自討苦吃,甚至於,認為這是對人性的扭曲,是和當今社會提倡的個性解放、民主自由背道而馳的。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知道,再民主的社會都需要法律作為保障。如果國家沒有法律,似乎大家都能充分享受自由。但那樣的話,人類的劣根性就沒有任何約束,誰都可以殺人,都可以偷盜,都可以搶劫,如果說那樣的社會是“自由”的,不如說是人人自危、處處恐怖的,相信沒人想要那樣的“自由”。所以說,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為了約束,而是通過對行為的規範來保障大眾安全。

持戒的作用也是同樣。它能使我們止息惡行,止息生命的不良相續,從而淨化身心,擺脫煩惱。凡夫都處在貪嗔癡的狀態中,表面來看,似乎我想吃就吃,想花錢就花錢,想幹什麼就乾什麼,其實早已被慾望支配,被煩惱操縱,是不能自主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外界誘惑之所以會構成影響,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某種力量與之相應。如果沒有這些力量在蠢蠢欲動,任何誘惑都是無法生效的。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即使環境再寬鬆,只要我們內心還有煩惱,依然會被束縛,依然是不自由的。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需要自律。像儒家所提倡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是為了幫助人們培養自製力。這種自製力是源於對自身的尊重和愛護,是希望自己向聖賢看齊。當我們受持戒律後,開始也很難完全做到。此時戒體的力量還很弱,需要通過不斷持戒來強化。久而久之,就會從開始的刻意自製轉變為修養,轉變為人格。此時,外在誘惑和內在煩惱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無須刻意持戒,也能如法如律。

持戒不僅能幫助我們止息不良串習,更能長養慈悲。如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就是將六度四攝等善法通過法律條文固定下來,以此倡導善行,使慈悲種子得以增長。當我們真正認識到持戒的意義,認識到毀戒的過患,就會以歡喜心受持戒律。總之,戒律就是保障我們安全行進在菩提路上的心路規則,也是幫助我們獲得身心健康的行為矯正器。


【忍辱的修習】

忍辱,能滅盡忿怒怨仇,令自他安隱,包括耐冤害忍、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三種。耐冤害忍,是忍耐冤家仇敵的傷害。安受苦忍,是忍耐艱苦的環境,如飲食粗陋、環境惡劣及修行過程中的各種考驗。諦察法忍,是對無常、無我等與日常觀念相距甚遠的真理安然認可,信解真是,心無妄動。

對世人來說,忍也是一大障礙。俗話所說的“士可殺不可辱”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之類,從佛法角度來看,都是完全錯誤的。所以不可辱,所以要報仇,無非是因為這個“我”受到了打擊,受到了傷害。如果認識到“我”不過是假名安立,是虛幻的,哪裡還有什麼侮辱需要忍耐,有什麼仇恨需要報復?當然,忍也要有智慧。如果一味硬忍,很容易會因此造成心理疾病。真正的忍,是“忍無可忍”。就像虛空包容一切,大地承載一切,它們不會覺得要排斥什麼,所以也不需要忍耐什麼。

《瑜伽師地論》論及忍辱時,讓我們作五種觀想

一是宿生親善想。想著眾生曾和我們互為親人,既然是對於親人,我們還有必要計較嗎?

二是隨順唯法想。生命只是五蘊的聚合體,是一大堆混亂情緒加上錯誤想法,其中並不存在什麼你我之分。在這樣的混亂中,人人都像煩惱波濤中的落水者,浪打向哪裡,就身不由己地沖向哪裡。所以,當他人對自己懷恨或加害時,我們要知道,這種嗔恨其實不能代表對方,只是煩惱的波濤在作怪,使雙方都成為這種情緒的受害者。這樣觀察的話,就能於對方心生同情,而不是因為自己受害而生氣,而委屈。當我們把其中的“你”、“我”抽掉,如實觀照一切時,就沒什麼非氣不可的理由了。

三是無常想。生命是無常的,不論誰是誰非,終歸都要死亡。你計較也是無常,不計較也是無常,何必為此費心,何必為此苦惱呢?

四是苦想。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都被種種痛苦所逼迫,包括環境帶來的痛苦,色身帶來的痛苦,煩惱交織的痛苦。正因為大家都在痛苦中,更應該互相體諒,互相扶持。一個狀態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是不會處處與人為難的。只有心懷怨恨,才會像隨時就要爆炸的火山那樣,一觸即發。如果我們和他計較,也將被巨大的憤怒燒灼,被蔓延的怒火點燃,結果只能是苦上加苦。

五是攝受想。作為發起菩提心的菩薩道行者,已經發願將一切眾生作為救度對象。所以,除了那些對他們有利的事,別的都不應該再做。

當我們面對逆境時,如果能從這幾方面進行思考,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事了。佛教所說的忍辱,不是生氣後再去忍耐,而是當下就以智慧觀照它、超越它。當內在的憤怒被解除之後,外在的敵人也就隨之消失了。為什麼會有敵人?就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怨恨。只要解除怨恨,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敵人。那樣,不僅我們自己安然自在,周圍的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祥和的氣息。否則,就會以怨報怨,使世界充滿仇恨和暴戾之氣,導致流血、衝突乃至戰爭。正像佛陀所說的那樣,唯有慈悲才能止息怨恨,化敵為友,而怨恨只能使矛盾不斷升級。

此外,我們還要克服修行過程中的種種考驗。聞法會懈怠,禪修會昏沉,拜佛會勞累,念佛會疲倦,其中有身體的障礙,也有心理的障礙,不少人就因此退卻了。但我們要想到,世人為了生存尚且要起早摸黑,奔波勞碌,其間還難免造作惡業。我們現在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脫,如果不付出一點代價,能有收穫嗎?尤其在初修階段,特別需要忍耐,需要和不良串習鬥爭。但這些努力將使我們擁有全新的人生,是非常值得的。有了這些認識後,就會對忍辱生起意樂,以正確的觀照面對怨家,面對逆境,面對修行中的種種考驗。

【精進的修習】

精進,就是遠離懈怠等不善行,出生無量善法並令其增長,包括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三種。披甲精進,就像勇士上陣要身披鎧甲,才能深入敵陣,所向披靡。《四十二章經》說: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戰。我們想在內心樹立佛法正念,但卻需要面對無始以來的串習,面對重重無盡的誘惑,如果沒有精進,很難從這些串習和誘惑中脫身而出。攝善法精進,就是在修習六度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饒益有情精進,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做利益眾生的善行。

凡夫總是在惰性中。這種惰性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墮入一種不良習性。比如有些人喜歡吃,會到處尋覓美食;有些人喜歡玩,會到處遊山玩水;有些人喜歡賺錢,會想方設法地四處賺錢;有些人喜歡賭博,會不顧一切地流連賭場。雖然看起來很忙碌,甚至很辛苦,但都是屬於惰性,因為他們只是在不良習性的驅使下無法脫身。這種習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樣,具有強大的力量。人為什麼難以進入太空?就是被地球引力牢牢抓住,否則就可以在十方世界自在遨遊。人為什麼會被不良習性抓住?就是生命內在的惰性使然。我們要戰勝惰性,一方面是需要勇猛,另一方面,則需要相應的善巧。如果沒有善巧,我們想要爬到屋頂都很困難。但如果有善巧,有方法,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漫步太空。 

學佛,正是幫助我們掌握擺脫惰性的方法。然後還需要不斷精進,使所學方法產生作用。精進所要做的,就是止惡和行善。一方面,對已經生起的不善行為立即制止,對尚未產生的不良串習刻意防範。另一方面,已經修習的善行需要繼續努力,尚未生起的善行則應積極啟動。這就是三十七道品所說的“四正勤”的內容: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由此可見,精進是有特定內涵的,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稱為精進。唯有對止惡修善所做的努力,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精進。

進一步,我們還要認識到懈怠的過患。正是因為對改造生命的懈怠,才使我們流轉六道。如果不能改變這種現狀,生命將始終淪陷於此,如老象溺泥,不能自拔。而精進則是奮發向上的力量,能使我們擺脫惰性,走向解脫。認識到精進功德和懈怠過患,就要讓心安住在精進的意樂中,在座下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禪定和般若。

【禪定的修習】

禪定的修行也有三品。一是關於現法樂住的禪定,通過修禪,獲得身心輕安。二是通過修禪引發自身的解脫能力。三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益眾生,為饒益有情的靜慮。

凡夫的心,總是在散亂和掉舉之間搖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躁動不安。在我們心靈舞台,各種情緒和想法在不停跳動,此起彼伏,這就使得我們根本無法看清自己的心。就像一潭渾濁的水,因為淤泥重重,根本不知道水底有些什麼。而當我們希望專心思考時,又會有各種不請自來的念頭在干擾,使心不能穩定,無法生起觀照。

禪定的修行,是幫助我們把心安住在善所緣境,從而使其他妄念逐步平息。這樣的話,我們才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否則,那顆永不安分的心就會向外攀緣,即使獨處一室,第六意識也會不斷將內心的各種種子翻騰起來,製造混亂。所以說,禪定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內心的觀照力,才能開顯無漏智慧。就像因為沈淀而變得清澈的水,可以映照萬物,纖毫畢現。

禪定的修習,首先要了解到禪定的功德及散亂的過患,然後選擇善所緣作為禪修對境,通過不斷修習,獲得內心的專注力和穩定力,這是成就正念、開發空性智慧不可缺少的基礎。

【般若的修習】

般若,是徹見一切諸法實相的究竟智慧,也包括三種。一是通達空性的智慧,為無我慧。二是通達俗諦的智慧,掌握醫學、工藝等世間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三是利益眾生的智慧,也就是攝受眾生的方便。對於佛法修學來說,智慧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因為缺乏智慧,眾生才長時處於無明狀態,產生我執等迷亂感覺。

而生命本身是具有覺醒能力的。佛是覺者之意,代表生命的覺醒。般若慧的作用,一方面是幫助我們破除無明,消除心靈垃圾。一方面是引導我們正確修習菩薩行。如果沒有智慧引導,我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就會失去方向,只能成為普通的世間善行。唯有在般若智慧的引導下,五度才能得到昇華,才能成為佛果資糧。

般若的修習,同樣也是要了解到般若的功德及無明的過患,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然後將正見轉化成觀照般若的力量,最終成就實相般若。

修習六度,可以不斷消除凡夫心的雜染力量,通過布施對治貪著,通過持戒對治放逸,通過忍辱對治嗔恨,通過精進對治懈怠,通過禪定對治散亂,通過智慧對治無明,使智慧和慈悲逐漸圓滿。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