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1 13:41:38| 人氣9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悲慨”,人有七情,何以悲獨具審美性?】 “移花就境—與詩書畫印通賞”--*羊城晚報-藝術*+最深處最安靜的柔和音樂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悲慨”,人有七情,何以悲獨具審美性?】 --*羊城晚報-藝術*

羅韜:“移花就境——《廿四詩品》與詩書畫印通賞” 第十九品-悲慨 

大風捲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
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淺解:

悲痛慨嘆  引論:  對悲的審美,是中西相通的。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都以《悲愴》為題,寫出了他們最傑出的作品。而“二十四品”中,特標“悲慨”一品。  人有七情,何以悲獨具審美性?貝多芬講:唯其痛苦,才有歡​​樂。但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唯其痛苦,始有所悟。悲慨,不是悲情,它是痛定思痛,是大悲過後的那一聲慨嘆;它必有超越一己利害之感慨在。 

悲慨往往連續著生之迷惘與死之哀傷。悲是最有涵容性的情感:人往往會——樂極而轉悲,悲盡而生美。西方心理學認為:人感受到美好事物,就覺得胸悶,心跳,或眼含熱淚。法國現代批評大師夏多布里昂說:讀詩至美處,真淚方流。  所以悲慨成為美的重要標尺:畫以荒寒為極境,樂以哀傷為至美,詩以悲慨為一品,劇以悲劇為最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D_vJ6UTIrI

       最深處最安靜的柔和音樂-1:28:23



                        *詩之悲慨*  

1.登幽州台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最早充分抒發悲慨之情的詩歌當數宋玉的《悲秋》,但就境界之高來說,它不如陳子昂這四句詩。  陳子昂登上有千年曆史的幽州台,憑高弔古,一種孤獨感湧上心頭。這種孤獨,是人類最深刻最不可逾越的孤獨。凡人的孤獨是“左不見親人,右不見友朋”,而陳子昂的孤獨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歷史的孤獨。“念天地之悠悠”,這既是空間的感受又是時間的感受。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葦草,孤獨脆弱而深思;但中國的“葦草”,他孤獨脆弱但思接古今。這種悲慨,超出個人,超出時代,而生出一種崇高感,這是悲慨的最高境界。 

林同濟曾對藝術的“意境”作過分析,一層是嘆老嗟卑,第二層是感時憂世,最高層是“宇宙感”。而“宇宙感”又分兩種:一是感到無窮時空的“微茫”處,一是感到生化天機的“微妙”處。而陳子昂這首詩,就是感受無窮時空的微茫處的典型作品。

  


2.連州陽山歸路》-南宋.呂本中 

稍離煙瘴近湘潭,疾病衰頹已不堪。 
兒女不知來避地,強言風物胜江南。 

呂本中的詩,在“南渡”以前,都寫得清新自然。這首詩是“南渡”以後之作,平易是一貫的,但多了一重悲慨。這時因避亂來到所謂煙瘴之地嶺南,又逃往湖南途中,在連州寫下這首詩。老病遭逢離亂,這種悲情,在兒女面前是不忍說出來的;待到了湖南見到兒女,說什麼好呢?只好說,嶺南的風光勝過江南。以喜景說悲情,其悲轉深一層。



3.《新建青山拜陳撫部丈墓》-清.*梁鼎芬*  

枕中魂魄常經處,今曉衝泥上此台。肅肅高松非世物,疏疏寒雨助人哀。 
丈夫一瞑曾何顧?山徑馀花有未開。欲去仍留腸已斷,衰遲真恐不重來。 

陳石遺說,梁鼎芬詩多悲慨。 這是梁鼎芬於1908年拜祭陳寶箴墓時寫下的。這時戊戌變法失敗剛好十年,陳寶箴已經死去八年。梁鼎芬是張之洞最重要的幕僚,與陳寶箴同屬維新派中的穩健派。按陳寅恪的分析,主張維新變法的人中,其實是分成兩大類的,一類是康梁、“六君子”等少壯分子,一類是張之洞、陳寶箴這樣富有經驗的大員。梁鼎芬與陳寶箴,當然心心相印。 

開頭兩句,表達了對陳氏長久的牽念,和今日上墳的急切。頷聯寫即目情景,高松軒昂,如見死者氣節;細雨蕭蕭,如助生者哀情,寫來情景交融。頸聯令人想起陳三立的《述哀》詩:“渺然遺萬物,浩蕩去不還”,陳寶箴死得很突然,對於身後的世界,有一種一無反顧的決斷感,但將開未開的山花,好像還有所等待一樣!而我,面對這一切,悲不自勝,我也已經老了,恐怕已經沒有重來憑弔的機會了。真不勝夕陽晚鐘之感。 

一年後,張之洞死,梁鼎芬扶柩歸葬;兩年後,清亡,梁鼎芬就把殘餘歲月都用在為光緒的崇陵種樹上了。 

相關圖片

4.憶故居》-現代.*陳寅恪*  

渺渺鐘聲出遠方,依依林影萬鴉藏。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破碎河山迎勝利,殘餘歲月送淒涼。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 

陳寅恪詩也多悲慨。此詩寫於抗戰勝利的1945年,當時可謂萬民慶賀,但陳寅恪卻寫下了這首不合時宜的詩。當時他因眼疾住在醫院,心情當然不好,而根本還在於他對國家前途不樂觀。此詩所反映的悲慨之情,正緣於他“國身通一”的襟懷。 

起兩句是眼下景象,似隱含不祥之氣,這是詩人的心境的投射。頷聯境界一拓,更顯蒼茫而孤獨,有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淒苦。戰爭八年,河山破碎,日本慘敗,中國慘勝。所以頸聯更為當時人所傳誦。而結兩句,“松門松菊何年夢?且認他鄉作故鄉”,則是對戰後中國走向的憂慮。這個“松門松菊”、“故鄉”,既是先人廬墓,更是文化的原鄉。

這是陳寅恪特有的文化符號,他所憂心的,是中華文化本位的喪失,這與五十年代所寫“北歸難覓舊巢痕”,“不知何處覓家鄉”、“何處寰中似故鄉”一樣,其實是對“神州陸沉”的深憂。這時,他已預言自己將歸鄉無地。果然,他最後終老嶺南,更令人慨嘆的是,此後確實經歷了“一邊倒”學蘇聯的痛史。 

陳寅恪的確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不相信社會進化論。在他看來,結束帝制,不是什麼新時代開始,抗戰勝利,也不是翻開新的一頁。他最警惕的,是萬民歡呼進步的過程中,實隱含著嚴重的退化。悲慨,在陳詩中有很深的歷史內涵。

 


                       *悲慨之畫*  

1.五代-*李成*《讀碑窠石圖》-- 李成是五代畫家, 是唐王室後裔,其文化眼光自異於其他畫家,他是北派畫家中學養最好的一位。這幅《讀碑窠石圖》,是很能反映李成一貫風格的作品,以蟹爪狀勾出一片寒林,氣氛蕭索,一樹殘碑,引得一個老人躬身細讀;當年的豐功偉業,如今只剩斷碣殘碑,立於蒼煙落照,只贏得幾聲嗟嘆,幾聲低泣。整個作品,真是一片荒寒。 

李成的這種荒寒格調,對後來倪雲林有極大的影響。當然,李成是荒寒中更近悲慨,倪瓚則是荒寒中有更顯沖淡。

 


2.清.*吳歷*《興福廠感舊圖》-- 吳歷是“清初六家”之一,他在康熙年間即受洗入天主教,曾居住澳門,傳教江南,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標誌人物,受到史學家陳垣先生的關注,專門為他創作年譜,成為今天研究吳歷的重要史料。 

《興福廠感舊圖》是吳歷受洗之前的作品,這是懷念他的好友默容和尚而作的,寒木蕭疏,寒鴉點點,一庵如故,孤鶴徘徊,唯是物是人非,琴在人亡。整個圖用青綠山水畫出,秀潤蒼涼。長長的題跋,與畫景互為宣發,寄託了作者的哀思,這是一篇以畫的形式寫出的誄文。 



3.現代-*黃般若*《木屋之火》-- 在“實境”一品中,我介紹過黃般若受黃賓虹到香港寫生的影響,從摹古中走出來,在反映香港風光題材上作了探索。他多次以火燒木屋,以火迫遷的慘景作為創作題材,上幅《木屋之火》列入實境一品,這幅則列入悲慨一品,因為這幅的抒情性更強。表現黑煙,在傳統國畫中是極少的,但黃般若畫來,一方面大膽用墨,敢黑,又富有層次,黑而不滯,且用筆雄渾,出鋒鮮明,濃煙沖天,這是風助火勢,更見出作者的悲憫之情。真是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是一幅充滿人道精神的傑作。 



                          *悲慨之書法*  

1.(東晉)王羲之《頻有哀禍帖》-- 對於王羲之的書法,如果只作為字帖看,而不是把它作為心靈之跡看,我們就會矮化王羲之。如果我們不從悲慨一品去體會,我們也理解不了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深度。 

“永嘉之亂”是士族知識分子的痛史,他們的故鄉被胡人蹂躪,被迫舉族南遷,客居江左。所以王羲之的信札,大多充滿悲慨。像《喪亂帖》、《頻有哀禍帖》、《姨母帖》、《遠宦帖》、《寒切帖》等等,都在“自然”與“悲慨”之間;它們都情見乎詞,形諸筆墨,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一個亂世士人的悲懷。都是無意於書而其書自高——這是高,不是工,高就高在書法是心靈的跡化。尤其將這些作品與他心情暢快時寫下的《快雪時晴帖》等比較,就更加讓我們感受到書法所蘊含的精神痛苦,這些“奈何奈何”的字樣,都帶著顫抖和悲憤。  

欣賞古典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形式技藝,而是要“尚友古人”,以古賢之心為心,通過作品,讓先賢的情感在我們的生命中活轉過來。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2.唐.*顏真卿*《祭侄稿》-- 顏真卿一門忠烈,在平定安祿山之亂的勘亂戰場上,兄弟子侄都為王前驅,兄顏杲卿、侄兒顏季明被殺。這是顏真卿滿懷悲憤寫下的祭侄文稿。運思下筆之際,隨情奔湧,滔滔而下,真是筆鋒滿醮情感。 

從“維乾元元年”到“稱兵犯順”,記述身份,事件起源,書跡都較為沈穩。從“爾父竭誠”開始,講顏氏家族都投入勤王,終致戰死,寫得鬱怒蒼茫。到“吾承天澤”以下,講到顏季明的頭骨迎回,為之招魂,沉痛至極。三大段,情感步步遞進,字跡亦隨之變化。漢人講,書為心畫,在這篇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對於顏真卿的正楷,從李煜米芾開始,時有異詞。唯有對《祭侄稿》,一致推崇。因為這幅作品得意在自然與悲慨之間,充滿顏真卿的人格力量,達到了書法的最高境界。 



3.現代.*弘一*絕筆-- 弘一法師由一個翩翩佳公子,終成戒律精嚴的高僧,他是二十世紀的一流人物。弘一晚年在東南弘法,但適值日軍進逼,幾度避兵。到1942年,中原大饑荒,而福建的漳平、長汀、崇安、霞浦等地均遭日機、日航的轟炸,哀鴻遍野,此時弘一示疾泉州,於圓寂前三天寫下了“悲欣交集”四字,飽含他對世間的悲憫之情,以及對自身終得解脫的欣悅。這四個字,含蘊無盡,讓人深思。

 


                         *悲慨之篆刻* 

1.清.*趙之*-“悲盦”印 -- 這方印的邊款:“家破人亡,更號作此。同治壬戌四月六日也。撝叔記”。壬戌的前一年辛酉年,正值太平軍起事,趙之謙避地福建,妻子、愛女留居故鄉紹興,未幾妻女均以貧病離世。趙夫人范氏,鶼鰈情深,但卻生逢喪亂之際,中途永訣,身為丈夫,病不能侍藥,死不能含斂,內心哀痛,可想而知。所以,他自此自號悲盦,用之終生。而此後的印作,苦語尤多。好友胡澍為他的印譜作序說:“辛酉遭亂,流離播遷,悲哀愁苦之衷,憤激放浪之態,悉發於此。” 



2.清.*趙之謙*、*錢式*等合作-“俯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印 -- 這兩方印由趙之謙、錢式、汪述庵三人相繼完成,它蘊含了清代同治年間江南士人的巨大哀痛。 

“俯仰未能弭,尋念非但一”是潘岳的詩;“如今是雲散雪消花殘月闕”則是《荊釵記》中的曲文。都是悼亡的名句。趙之謙為了寄託自己對於妻子的哀思,特別擬了這兩方印的印稿,囑託自己的愛徒錢式操刀。這位錢式是誰?是“西泠八家”之一的錢鬆的兒子。錢鬆一家死於太平軍之役,唯有次子錢式僥倖逃出,於福建遇到父執趙之謙,趙之謙哀憐備至,視如己出,而錢式身體薄弱而刻苦用功,聰穎異常。令人痛惜的是,這兩方印未刻完,錢式即因病夭亡,年僅十九歲,最後由汪述庵續成。 

3.現代.*齊燕銘*-“無咎”印 -- 1959年齊燕銘刻的“江山如此多嬌”印,我把它放在“精神”一品。六年後刻的這方“無咎”印,我把它置於“悲慨”品。 

1961年,齊燕銘出任文化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不久,毛澤東主席對文化部工作十分不滿,狠批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統治舞台,於1964年底點名批評齊燕銘,並於1965年4月將其撤職。

此印刻於是年8月,此時他被撤職四個月。此印語出《易》:”夕惕若厲,無咎“,反映的正是一種動輒得咎的不平。儘管他有意在款文上以談藝的方式來掩蓋他的真實心境。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