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0-01 11:48:24| 人氣1,1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音樂中的「以悲為美」是怎麼回事?】--*通識學習*+ 優美的中國音樂

推薦 1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關圖片

【音樂中的「以悲為美」是怎麼回事?】--*通識學習*-發表于文化

古人早期崇尚正樂,要求「哀而不傷」「不淫不悲」     

先秦時期,占主導、統治地位的音樂是「正樂」「雅樂」。樂的形成與禮、與教化是緊密地結合地一起的。以周公、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者建立了古代社會的禮樂制度並影響至今。孔子提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最高審美理想,對不符合其「中和」之美,失之哀樂的鄭衛之聲極力排斥。 

「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八音克諧。」(引自《尚書》)古雅樂,成為儒家倡導的主要音樂理想。因為先王制樂,「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而是為了節制人慾,教化善惡,使之恢復人之正道。因此,可以知音察變,「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引自《樂記》),德音教化人民,以移風易俗。淫、悲之曲都是不應存在的,是「亂世之音」「亡國之音」。這種否定悲樂,以雅正為美的思想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以悲為美」審樂觀的形成的歷史與心理原因 悲的本義,是傷心、哀痛的意思,《說文》:「悲,痛也。」 

相關圖片

1.歷史原因

「以悲為美」的審樂觀在漢代開始形成。這與漢朝一統天下,並建立起強大的、綿長的帝國直接相關。也與古代中國多戰亂、人生多不盡如人意有關,故魏晉以後,「以悲為美」的傾向更見突出。 

楚漢戰爭的雙方,項羽、劉邦均是楚人。劉邦取得天下、漢朝建立後,楚地音樂自然登堂入室,出現在祭祀、宴享等正規場合,整個社會上層瀰漫著一種崇尚楚歌楚舞的風氣。楚樂源於楚音,楚音先天有著「以悲為美」的審美特性,這與楚地發達的巫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宋玉《對楚王問》中,以「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記敘了當時的楚樂。「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引進商音、克去羽音,然後摻雜分布面較廣的征音。商音,五音之一,其聲悲涼哀怨。漢代俗樂與漢代人的生活一樣,豐富而多變,情以為恣,欲以為極,或慷概傷懷,或愁腸百轉,或婉轉多情。「以悲為美」的音樂觀,逐漸成為漢人內心的審樂觀。史書中多處有漢人對「悲樂」的記錄。

漢武帝時廣陵王劉胥犯罪,他自知大禍臨頭,設宴與太子、后妃、臣下告別,一曲楚歌,引得眾人失聲痛哭。東漢桓帝聽到楚地琴曲,常油然而生悲愴之心。就連高祖衣錦還鄉,一曲《大風歌》,唱出的也是劉邦多年征伐、廝殺、變幻無定的生活,唱出榮歸故里的劉邦對人生的更深層體悟,慷慨傷懷,泣下數行,這是一種曠遠雄闊的悲涼。由此可見,楚歌楚舞特別適於表達悲傷之情。

2.國人民族性格特點 

「多感慨」甚至「多愁善感」特點在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中比較突出。從社會環境上來看,自古以來,天災人禍,政局多變,戰爭不斷,矛盾不斷,生離死別,人命如草,人生無常等等,不一而足。從個體而言,常言所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也並不很過分。再堅強的人骨子裡也可能是脆弱的,或都有脆弱的一面。所以國人多感慨。

更值得注意的是,經科學家研究,從人種的角度看,黑人多數帶有「堅強」基因;白人,比如在孟菲特研究中的紐西蘭人,有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的遺傳背景,其中1/3的人攜帶「堅強」基因,1/6的人攜帶「脆弱」基因,其餘的人則同時具備長、短兩種基因拷貝,屬於中度危險群體;以中國人、日本人和朝鮮人為代表的亞洲人,則多帶有「脆弱」基因。

 3.心理依據

孔子曰「樂之所至,哀亦至焉。」以悲哀為主的音樂,表現「別有幽愁暗恨生」的悲劇情感更直接,更淋漓盡致,因此占據了音樂中的主流地位。錢鍾書先生在其《管錐編》中也特別談到漢魏之際「以悲為美」現象,並指出類似的看法在西方文藝史上同樣存在。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認為,最美的音樂總伴隨著憂鬱。這似乎可以說是一個規律,即較之表現歡快之情的作品,那些帶有悲愁、憂鬱、感傷色彩的樂曲、詩詞更容易打動聽眾或讀者的心靈,給他們以強烈的震撼,或經久不絕的回味。 

此外,人皆有同情之心,即孟子所講的「惻隱之心」,故對傷感情緒容易產生共鳴。 



此審樂觀下的音樂創作與欣賞 

西漢有《蒿里》《薤露》兩首輓歌,相傳是出於齊人田橫的門下客,意思是感嘆人的壽命如同薤葉上的露水一樣,易於消亡,到漢武帝時,經李延年加工、改造,廣泛流行,成為輓歌。活人也時唱此歌。東漢大將梁商大會賓客,酣飲歡極、酒闌倡罷,續以《薤露》之歌,座中聞者皆為掩涕。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魏晉以後,音樂中「以悲為美」的傾向更見突出。這一時期的創作偏於抒發哀怨之情,表現悲涼之感,相應地,在鑑賞上也就以悲為美,崇尚愁思之音。嵇康《琴賦》指出:「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歷世才士,並為之賦。頌其體制,風流莫不相襲;稱其材幹,則以危苦為上;賦其聲音,則以悲哀為主;美其感化,則以垂涕為貴。」這是就音樂中的器樂而言。器樂之外,聲樂也有類似的情況。阮籍的《樂論》集將「悲」之含義一分為二,一是以悲(悲哀)為樂(音樂),這一層意思應該是指音樂的素材而言,以憂傷內容為主題的音樂作品或音樂形式;二是以悲為美,這是就一種審美心理偏向而言,即判斷音樂是否美,取決於音樂是否足夠的「悲」。

其時文學作品中提到的音樂,都是響遏行雲的悲音。

如《古詩十九首》的《西北有高樓》:「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唱再三嘆,慷慨有餘哀。」

《東城高且長》:「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另曹丕《燕歌行》:「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王粲《公宴詩》:「管弦發徵音,曲度清且悲。」

魏武帝曹操如此雄才大略,創作的詩歌、音樂作品也多慷慨悲涼之作,如《短歌行》《薤露行》、《蒿里行》等。後兩首的題目直接是借用流行的兩首輓歌名稱。

《短歌行》起語便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無多。慨當以慷,幽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此歌為曹操酒後於船上當場橫朔賦詩而歌。他對文學、書法、音樂等都有深湛的修養。     


即便是盛唐時期,宮廷音樂「燕樂」歌舞大曲之外,以邊塞曲、送別曲等為代表的傷感式音樂同樣大量存在,更別說唐朝衰落後的時期了。《渭城曲》是盛唐詩人王維送朋友去西北邊疆時作的詩。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愁別緒。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唐風定》評曰:「風韻超凡,聲情刺骨,自爾百代如新,更無繼者。」

另有王翰的《涼州詞》等。明清時期更有《牡丹亭》《桃花扇》《紅樓夢曲》等代表性「悲劇」戲劇、戲曲作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曲《胡笳十八拍》《陽春白雪》《梅花三弄》《漢宮秋月》《夕陽簫鼓》《漁樵問答》《十面埋伏》《平沙落雁》《高山流水》《廣陵散》皆是傷感之曲,充溢感傷之味。 

相關圖片

古代如此,當代亦一脈相承。當今流行樂壇,傷感歌曲尤其是「傷感情歌」更是大行其道。

如龐龍的《兩隻蝴蝶》、黑龍《別再騙我》《回心轉意》、阿龍正剛《怎麼狠心說分手》、呂方的《朋友別哭》,劉德華的《冰雨》、劉若英的《後來》、東來東往的《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陳楚生《有沒有告訴你我很愛你》、賀一航《一個人的寂寞兩個人的錯》等等。

此類歌曲的歌詞都直白易懂,但因為直抒胸中的傷感情緒,真情實感,容易打動人心,旋律往往都比較簡單,易容易演唱,故流行度很高。還有一種歌曲值得注意,一看歌名應該是熱烈高興的歌曲,但其實歌詞內容同樣傳達了傷感,如鳳飛飛的《掌聲響起來》。整首歌以樸實的感情進行述說,表達了鳳飛飛對粉絲的感謝,對粉絲的愛,但更表達成功的背後都有苦澀的淚水,還有經過歲月洗禮、人生閱歷後的感慨。這首歌為很多人所喜愛,也被許多歌手所翻唱。   


大學校園的主題是愛情、就業等,那麼失戀、就業壓力、前程茫茫、離愁別緒等情緒便很容易讓傷感流行。流行的校園歌曲同樣往往帶有傷感的味道。



如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吳奇隆演唱的《祝你一路順風》,陳奕迅演唱的《十年》,張學友演唱的《祝福》,水木年華演唱的《一生有你》,光良演唱的《第一次》等。


「以悲為美」的特徵,與音樂這一藝術的抒情功亦直接關聯。從音樂的發展來說,由僅僅表達歡樂到能夠表達人的豐富的感情,這是音樂的一個重要發展。

李白言:「哀怨起騷人」,詩如此,音樂亦同此理,古今幾無二致。故阿炳的《二泉映月》永遠打動人心。

如果說早先的「以悲為美」還是一種不自覺的認同的話,那麼到魏晉以後,人生的悲劇性已然是深思熟慮後的認識。這一審美心理早已成為國人的內在心理結構的一部分。這也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的共通性的一部分。  「悲」是不同的人處於不同的環境中表現的一種自然流露的情感,它是人的情感世界中的重要的一方面。

「悲樂」「哀樂」或「傷感音樂」可以表現人的傷心、傷痛,如挫折、孤獨、苦悶、離愁別緒等;也可表現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傷感情懷;有時表現對生命的不確定與變幻無常的無奈,人的生存苦痛與殘酷這種更深層次的「悲」有時也出現。「以悲為美」真實生動地道出人類共通的感情,激起心靈上的「審美激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8dvj-cn64

     優美的中國音樂,竹笛音樂與雨聲-3:01:57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