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9-09 14:43:05| 人氣6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利比亞政府軍發言人:利民族團結政府隊伍正向的黎波里以南推進,哈夫塔爾軍隊正遭受失敗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利比亞政府軍發言人:利民族團結政府隊伍正向的黎波里以南推進哈夫塔爾軍隊正遭受失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開羅2019年9月9日電

利比亞西部的政府軍發言人穆罕默德∙卡努努對衛星通訊社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隊伍正在的黎波里以南實施攻勢行動,哈里發∙哈夫塔爾的部隊正遭受失敗。 

這位發言人表示:“民族團結政府的部隊在利比亞空軍支援下,根據已製定的戰鬥計劃正向的黎波里以南全線推進。”  卡努努還表示,“哈夫塔爾的部隊正遭受完全失敗”,儘管此前其指揮官發出很快要對利比亞首都發動決定性猛攻的聲明。

利比亞國民軍指揮官哈里發∙哈夫塔爾4月4日下令進攻的黎波里,“驅逐恐怖分子”。的黎波里效忠民族團結政府的武裝部隊宣布啟動“憤怒火山”反擊行動。目前,在利比亞首都地區仍在持續著陣地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雙方在的黎波里交戰以來,已有超過1000人死亡,5500多人受傷。

2011年卡扎菲政權被推翻後,利比亞局勢陷入持續動盪,國內出現雙重政權:一方是位於東部城市圖卜魯格、經民選產生的議會,另一方是2016年在聯合國和歐洲的支持下在首都的黎波里的成立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東部政權不承認的黎波里政府,並與利比亞國民軍合作。



佔領也門亞丁的分離主義分子打算幫助哈夫塔爾奪控的黎波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開羅2019年8月13日電

數天前佔領亞丁城的也門分離主義分子宣稱願意幫助利比亞國民軍司令哈夫塔爾的部隊奪控的黎波里。

南方過渡委員會副主席哈尼∙本∙布里克在推特上寫道:“這些天哈夫塔爾元帥正在對卡塔爾和土耳其支持的恐怖主義隊伍採取果斷行動。”

布雷克寫道:“我們願意幫助我們在利比亞的弟兄,為其提供我們對付那些以合法性為掩護的武裝分子的(戰爭)知識和經驗。只是地點有所不同,他們都有共同的資助方——卡塔爾和土耳其。”

利比亞國民軍發言人艾哈邁德·阿里-米斯馬里聲明說,陸軍元帥哈里發·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宣布從周六到下週一宰牲節期間實現停火。

利比亞國民軍是利比亞的主要武裝力量,基本上由以前參與推翻格達費的民兵和叛變政府軍組成,內部嚴重分裂,中央政府未能強力掌控政府部隊,甚至有指揮官不理政府命令擅自發起軍事行動。此外,不隸屬政府的民間武裝勢力林立。利比亞在2011年有2萬名民兵,至2014年已增至30萬人。大量武器流入民間,幾乎每個家庭都擁有槍械。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 通稱利比亞,是北非的一個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積175.95萬平方公里。  利比亞地區曾先後屬於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及鄂圖曼帝國;1912年義大利王國戰勝奧斯曼帝國,使利比亞成為義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利比亞於1951年獨立,建立了聯邦制的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取消聯邦制,改名利比亞王國;1969年,反對君主制的利比亞綠色革命爆發,革命的發動者自由軍官組織領導人格達費成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2年後加入了阿拉伯聯邦共和國;1977年聯邦解散後更名為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和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但政權實質未變;2011年,爆發反對格達費政權的利比亞內戰,格達費政權覆滅,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亞的國號為「利比亞」;2013年,內戰後組建的利比亞國民議會又改國號為「利比亞國」。

利比亞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開採與輸出國之一。石油是經濟支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天然氣開採和液化天然氣廠規模很大。還有鋼鐵、石油加工、電力、紡織、食品加工等工業。利比亞在2010年的平均每日石油產量超過150萬桶,2011年大跌至只有46萬桶,2012年回升至近140萬桶,2013年又再下跌,2015年跌至只有40萬桶。



公元前2世紀成為古羅馬及羅馬帝國領土。

7世紀成為阿拉伯帝國一部分。

16世紀中葉起屬於奧圖曼帝國。

19世紀時利比亞地區由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兩個省份組成。

1911年至1912年,意土戰爭爆發,義大利以戰機襲擊,壓倒性戰勝奧斯曼帝國,從此利比亞淪為義大利王國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政府多次鎮壓暴動,並從意屬利比亞入侵英屬埃及。北非戰場時成為德軍、意軍和英軍的戰場。

1922年,利比亞達到世界最高溫攝氏58度。

1951年12月24日,獲得英國及法國同意,在聯合國安排之下宣告獨立,由伊德里斯一世國王領導,建立伊德里斯王朝,國號稱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

1963年取消聯邦制,改名利比亞王國。

1969年8月31日,由格達費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革命。

1969年9月1日,伊德里斯王朝被推翻,國王被罷免,定名「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根據《的黎波里憲章》,與埃及、蘇丹結成阿拉伯民族革命同盟。

1977年3月2日,改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86年,更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民眾國」為格達費政權自創名稱及政體,英文意為(State of the Masses)。

1988年12月21日,發生洛克比空難,利比亞政府被指包庇涉案行兇者,1991年聯合國在英國、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下對利比亞實施包括空中封鎖、武力禁運、經濟和外交制裁等一系列制裁。

1999年,利比亞同意移交兩名疑兇給聯合國受審。

2003年9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3票贊成、2票棄權的表決結果通過第1506號決議,決定解除聯合國因1988年洛克比空難和1989年法國聯航空難事件而對利比亞實施的長達11年的制裁。

2011年2月,爆發反對格達費政權的反政府示威,政府以武力鎮壓回應。2月27日,反對派在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成立「全國過渡委員會」。3月19日,依照聯合國安理會1973號決議展開了空襲利比亞。8月26日,全國過渡委員會進駐首都的黎波里。9月16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利比亞在聯合國席位由全國過渡委員會取代格達費政權,同時過渡委員會將席位名稱由「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Libyan Arab Jamahiriya)更改為「利比亞」(Libya)。10月20日,前領導人格達費死亡。

2012年8月8日,全國過渡委員會移交政權予利比亞國民議會。9月11日,為抗議污辱伊斯蘭教的電影,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遭到來自原利比亞反對派的伊斯蘭武裝團伙襲擊,美國大使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死亡,這是美國外交機構近三十年來遭遇的最嚴重的破壞。

2013年1月8日,利比亞國民議會將國號改為「利比亞國」(State of Libya)。

2014年8月4日,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取代國民議會成為新的立法機構,但利比亞國民議會並沒有解散。下半年,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與宗教保守勢力支持的利比亞國民議會爆發第二次內戰,伊斯蘭國趁虛而入擴大影響力,多方混戰。

2015年12月17日,在聯合國協調下東部的國民代表大會與西部的國民議會代表共同簽署《利比亞政治協議》,同意共同組成民族團結政府。

2016年1月,民族團結政府成立。8月,民族團結政府與東部大國民代表大會(利比亞國民軍)再次內戰。

2019年4月,利比亞國民軍攻入首都的黎波里郊區。



2012年7月7日舉行了首次國民議會選舉,自由主義政黨全國力量聯盟與伊斯蘭主義政黨公正與建設黨分別成為第一、第二大黨。8月8日,國民議會取代全國委員會成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國民議會主席穆罕默德·馬賈里亞夫成為臨時的國家元首。國民議會將負責組建新政府和制訂新憲法。 

2011年以後的利比亞實際上已陷入軍閥和武裝組織割據,中央政府未能建立一支有能力執行政府命令的軍隊而逐漸失去對國家的控制。根據2016年利比亞兩個立法機構所簽署的《利比亞和平政治協議》,利比亞國民議會和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共同組成民族團結政府,成立以總統委員會為首的聯合政府。利比亞總理法耶茲·薩拉傑兼任利比亞總統委員會主席。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利比亞外長表示2018年利比亞總統選舉或於2018年中期舉行。本次是後格達費時代的利比亞第四次全國性選舉,選舉200個名國民代表大會議員和利比亞總統,本次大選由聯合國促成。 

選舉原定於2018年12月10日在利比亞進行,及後改至2019年初進行。

台長: 幻羽
人氣(652)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略窺當今世局風雲 |
此分類下一篇:--21世紀核能面臨的未來挑戰-- *克里斯·巴拉努克*
此分類上一篇:【德國,法國在二战後重返世界強國之列】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