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根本沒有時間,時間只是我們定義自己的存在而假想的概念?】
來源:*宇宙探索*
如果你從甲地到乙地,你會覺得這是一個連續的動作,但是根據量子力學的說法,所有的運動只是一連串通過空間的微小抖動。目前還沒有人想出要怎麼把量子力學的理論套在時間上,但是有些科學家就快想到了,如果他們成功的話,我們就得接受一種奇怪的新概念。在每一個短暫的刹那間,時間都會不斷反復地誕生。
物理學家菲道克跟我們一樣會感覺到時間的流動,她從一個小女孩變成一個大學生,現在她成了倫敦帝國學院的物理學家。她曾經說過,我們最基本的體驗就是對於時間的體驗,我們能夠察覺時間的經過,時間似乎是會流動的。要理解我們的人生,就是根據已經發生而且無法改變的過去事件,還有尚未發生,並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事件,以及難以捉摸卻分開了過去跟未來的現在。
這個道理看似顯而易見,但是它卻違反了解釋宇宙原理的最佳科學理論。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牢牢地結合在一起,所有會存在的時間,早就存在於所謂的“時空”區域。我們一輩子從生到死,正是窺見了自己在這裏的獨有路徑,只有走過這張凍結的時空地圖。
但是菲道克認為宇宙不是凍結的區域,它是時間和空間的量子顆粒逐漸堆出來的產物。菲道克曾經說過,在我們眼中,時空是平滑而連續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很大,而我們用大尺度的觀點看事情,想像下我們有一個方塊,比如說,我們用方糖代表一塊時空,從遠處看,方糖是一塊固體,但是如果我們把方糖放大,再觀察它更基本的結構,就會發現它是由顆粒組成的,時空是顆粒的模型就依照同樣的道理,從基本的微小尺度來看它是由顆粒組成的,從大尺度來看,它是平滑而連續的,看不出有顆粒的性質。
那麼時空的顆粒有多小?小到難以理解,大概是一百萬兆找兆分之一秒,物理學家認為這是最小的量度單位。菲道克認為時空就是由這種細微的顆粒大量聚積而成的,她把這些顆粒稱為時空原子。
菲道克還說到,時空原子結合了兩種概念。第一,時空基本上是原子,從極小的尺度來看是一顆顆的。第二則是因果律的概念,也就是說,先有因才有果,比如說,如果我聽到巨大的聲音,我會嚇一跳,或許還會打翻咖啡杯,這裏的因就是聲音,果就是打翻咖啡杯。
根據相對論堅持的說法,所有的時空早就存在了,不管你從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角度來看,咖啡杯都會被打翻,但是在菲道克的眼中,宇宙是一組事件的集合,這些事件會不斷增加,她把這些相連的事件順序成為因果組,我們在觀察因果組時,會感覺到時間的流動。因果組會因為新的時空原子累積而增長,這些新的時空原子的生成,可能就是我們所知的時間流動。
我們體驗到的現在,就是這種新的時空原子的生成,舊的原子並未消失,它只是堆積在所謂的過去裏,未來尚未形成。一旦時空原子生成,並且存在,它就會形成過去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才會覺得過去是固定的,是已經發生,不可改變的。
~∴~∴~∴~∴~∴~∴~∴~∴~∴~∴~∴~∴~∴~∴~
【時間與宇宙,時間是人類最完美的錯覺】
來源:*尋龍小分隊*
現代科學,一直在追問宇宙,想要瞭解宇宙,掌握宇宙,如人們對物質的追問一樣,想要找到物質到底由什麼構成,並認識到了物質是由更小的物質組成,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希格斯玻色子等,直到去探求上帝粒子,想要找到最基本的物質一樣。對時間人們不禁也要進行追問,時間到底是什麼。愛因斯坦在相對論公式中計算出時間是可以相對的,環繞地球飛行的衛星所攜帶的銫原子鐘,與地球表面銫原子鐘的時間變化不一樣,有著極其微小的差別,並且早已通過實驗證明與相對論公式計算的結果一致。雖說差別微小,但日積月累,就會形成較大的時間差,所以在衛星和全球定位系統中都要考慮到相對論的影響,並對時間進行調整校對,確保與地球表面的時間應用同步防止出錯。那麼時間為什麼會變快變慢呢,在我們的印象中,大家的時間流逝速度好像是一樣的啊。
時間到底是什麼?一些科學家也在不停的追問。要我說,它就是一種錯覺,是一種感性的記憶錯覺,或者說是人類生存進化的高度適應,是對現象變化的記憶。宇宙中萬事萬物都在不停的運動,不停的變化,而時間就是對這種變化所帶來的人類記憶感性錯覺,仿佛就在昨天,其實昨天早已不存在,仿佛歷史像長河一樣,其實長河早已消失,只有一個橫切面。以日月輪回,銫原子鐘衰變來計量的時間都是人類為了更好的把握自然,把握萬物變化,來更好更方便的生存,生活,工作。
對萬物變化的描述,就離不開引入一個在某一環境下大家都認同的感性記憶錯覺,在古代這個錯覺就是日月變化,在現代這個錯覺就是銫原子鐘的衰變,以及還要使用的日月變化。因為銫原子鐘衰變和日月變化,在地球表面基本上是大家都認為等同的記憶過程。所以定義了並引入了一個這樣相同的時間t,幾百年來地球表面的科學家們,從經典力學變化到微觀世界變化都要引入這樣的t,百年前還好,這個t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幫助人們發現運動力學等經典物理學公式,準確無誤的描述了日常變化,幫助人們進入工業時代,社會得到極大進步,甚至在天體力學,宏觀變化中到相對論公式及現象的發現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近年來,微觀世界,量子力學領域的進一步研究,發現t好像失靈了一般。不是說宇宙中不存在超光速的存在麼,但量子糾纏仿佛根本就不考慮這一點,糾纏的量子態資訊的傳遞仿佛不受時間限制一樣。這不禁讓人苦惱,讓人接受不了。其實是人們將時間看的太重要,太過於習慣時間的存在,對它戀戀不捨,甚至將之作為宇宙基本元素來研究。
其實不用苦惱,因為時間其實是一種錯覺,是萬物變化後,人類對變化記憶的感性錯覺,而它根本就不存在,不存在過去,不存在未來,只有正在變化的現在,萬物與我同在,都在這一刻變化演化著。
圍繞地球高速飛行的太空船上的原子鐘衰變比地球上的原子鐘衰變的慢,不光原子鐘衰變的慢,人類的細胞中的原子也衰變的慢了,所以細胞衰變的慢,與地球上的人相比仿佛老的慢了一樣,回到地球後仿佛來到了未來一樣。這是變化速度的不同,導致人們會有這樣的驚訝。為什麼高速運行的飛船與地球上事物變化速度會不同呢,這是因為事物高速運行,用極限誇張的假設飛船速度接近光速,那麼地球上的人看飛船仿佛只是一道光,沒有了物質,E=m乘以c的平方。品質完全轉化為能量,就會釋放巨大能量。E=1/2m乘以v的平方。假如E不變,當速度逐漸變大,品質就要逐漸變小,當物質完全變成能量態,沒有了物質的變化,那麼這個變化所帶來的感性記憶錯覺就不存在了。也就是所謂的時間仿佛停止了。
當然高速運行的飛船上的人,並感覺不到自己老的慢了,只有跟地球上的人對比才能發現,但飛船上是感覺不到的,除非飛船上也有一個小飛船以超高速度運行,在飛船內來回轉圈的飛,那麼這個小飛船上的小人,如果停下來回到飛船上就會發現自己與飛船上的人相比,飛船上的人老的快了,如果這個高速運行的小飛船內,還有一個小小飛船,裏面還有小小人,那麼當大家都去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飛船上的人,與小人,與小小人三個人不一樣的衰老速度,直到大家都以光速運行,物質不在變化,時間不再存在。
在量子世界,量子態物質品質小之又小,但卻無處不在,仿佛會在任何一點,仿佛在高速運動,表現的更多的是能量態,在能量態中物質基本不存在了,物質的變化不存在了,沒有了變化的對比,就沒有了時間,當我們還習慣於生活在萬物變化的物質世界時,突然來到能量世界,仿佛一切都不適應了,沒有了變化沒有了時間錯覺的限制,我們從物質界來到能量界,物理定律又要推翻重新建立,仿佛我們變成了新生兒,要重新認識一番,這個時候就存在了物質界所謂的超光速,再也沒有了時間錯覺。沒有了時間t,v=L/t,就失去了意義,沒有了速度的限制,自然會有超光速。
一些古代故事中說,一個人進到一個山洞,從洞中出來,在洞中仿佛經歷了一天,外面的世界卻過了幾年。其實是一樣的道理,當進入能量態的空間,物質態相對變弱,萬物變化都慢了。
~∴~∴~∴~∴~∴~∴~∴~∴~∴~∴~∴~∴~∴~∴~
【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共存的,意味著我們能回到過去也能前往未來?】
來源:*宇宙探索*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過去無法改變,而未來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可能發生,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模糊了我們對時間的概念,他曾說過,過去,現在跟未來的差別只是我們頑固堅持的幻覺。如果所有的時間點都已經存在,我們是否能讓時光倒流?
克雷格卡倫德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他是研究物理跟認知科學的哲學家,他想知道為何我們感受不到真正的時間,一般人認為我們的大腦指揮被動地接受一連串的資訊,其實我們都沒看到表像背後的現實。當你看時鐘指標走動的時候,只要你的注意力以改變,大腦就會讓時間出現暫停的假像。當你看向秒針的時候,秒針似乎突然暫停了,你在照鏡子時,也可以感覺到時間暫停,輪流盯著左右眼看,你就不會看到眼珠轉動,大腦會產生各種時間的錯覺。
大腦會扭曲時間,好讓我們快速瞭解這個世界,並且記得重要的事件,如果我們的時間概念已經能夠被扭曲,那麼現實是什麼?
愛因斯坦試圖用相對論解釋時間的原理,在他眼裏,時間是一種維度,就跟空間的三個維度一樣,因此他認為,世上並沒有單一的“現在”。空間沒有單一的“這裏”,時間也是一樣。比如這裏是北京,但世上還有上海,紐約,倫敦等地,只是我們看不到這些地方,但是它們的確存在。同理,所有的時間點都是並存的,所有的時間點都跟空間的三個維度並存。
根據愛因斯坦的時間觀,想想你划船時的動作,你下水,划船,上岸其實都是同時存在的動作,物理學家將這種所有時空並存的現實觀稱為“塊體宇宙論”,它就像一塊蛋糕一樣,假設蛋糕的一端是宇宙大爆炸,而另一端是宇宙的末日,所有事件都在這塊蛋糕裏,有的事件可能是你的生日,有的事件可能就是現在,有的事件可能是你的忌日,所有事件都在裏面。當然,我們無法一次看到整塊宇宙,我們感受到的宇宙是一片片的“現在”,位於它後面的蛋糕是“過去”,位於它前面的蛋糕就是“未來”。而每個觀測者都有各自切蛋糕的方法,如果把蛋糕切成過去,現在跟未來,那把刀就是他們的“現在”,每個人的“這裏”都不一樣,同理,每個人的“現在”也不一樣,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各自有一片獨特的“現在”。
想像你有一片“此時此地”的蛋糕,這片蛋糕可能會有夜空和半人馬座阿爾法的光芒,但這道光得經過四年才會被你看到,所以你的“現在”蛋糕其實包含了半人馬座阿爾法的過去,如果有人在半人馬座阿爾法看著地球,他的“現在”蛋糕就會包含四年前的地球事件。而愛因斯坦認為沒有哪一種切蛋糕的方法特別好,不管你怎麼切都可以,每一片蛋糕都會包含時空流動裏的不同事件。
光在一瞬間就可以繞地球一圈,因此大腦會讓我們以為世上有個單一的“現在”,大腦還會騙我們以為時間是流動的,其實過去,現在跟未來是共存的。這是因為大腦會串連每個“現在”的片段,就像電影的影格一樣。我們的記憶是單向性的,不會有未來的記憶,我們會從小孩變成大人,這一連串的身份(從小孩到大人)會隨著時空變化,所以我們覺得時間是流動的,因為過去的我造成了現在的我,其實塊體的一切都不會動,我們對時間的感覺似乎是扭曲的,甚至是編造出來的,那我們能不能換個角度看時間?
時間永遠不會停,但是大腦一次只能記住一個時刻,這個時刻就叫做“現在”,如果所有的時間點是共存的,我們能不能改變時間觀,或許還能看到未來?
~∴~∴~∴~∴~∴~∴~∴~∴~∴~∴~∴~∴~∴~∴~
【翹曲驅動、暗能量和光速旅行】
來源:*helloworld*
2008年8月以後的某個時候,美國國防部與數十名研究人員簽約,研究了一些非常非常先進的航太技術,包括從未見過的推進、升力和隱身等方法。
兩名研究人員帶回了一份34頁的推進類報告,標題為“翹曲驅動、暗能量和額外維度的操縱”。
作者認為,我們可能不會離破解更高、看不見的維度和消極的或“暗能量”的奧秘太遠,物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令人厭惡的力量,它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將宇宙推開。
“對高維空間的控制可能是技術控制的源頭,即暗能量密度,最終可能在發展外來推進技術中發揮作用;具體來說,а翹曲航行,”報告說,並補充道:“去我們太陽系內的行星要花費幾個小時的時間,而不是幾年,和旅行地方恒星系統將以周而不是幾十萬年。”
然而,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的理論物理學家肖恩·卡羅爾(Sean Carroll)研究並關注了該報告所涵蓋的主題,他有大量的冷水潑在報告的樂觀情緒上。
卡洛爾說:“這是一些理論物理學的碎片,它們的穿著似乎與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有關,但事實並非如此。”
“這不是瘋子。這不是Maharishi說的我們要用精神能量飛離地面——這是真正的物理。但這並不是一種很快就能與工程聯繫起來的東西,可能隨時都有可能。
廣義相對論,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首創,預言了宇宙中一些奇異而真實的現象,如時空的扭曲和引力波;凱西米爾效應,描述了量子“真空能量”的存在;而M理論,大概有7個額外維度(翹曲驅動可以利用的)可能會被我們熟悉的4個維度包裹起來,包括時間。
然後,它將這一工作結合起來,以利用這些特性來規避愛因斯坦的基本定律:沒有任何東西能比光在真空中傳播得更快。
該研究包括了一個不同目的地的表格,以及彎曲時空的速度達到光速的100倍的速度。
報告說,這種方法的作用是利用大量暗能量將一個額外維度擴展成一個“氣泡”。這樣的氣泡將會大到足以容納一艘大約100立方米的太空船,大約相當於半拖車的大小。
在飛船前方的一個時空收縮區域,加上它後面的擴張區域,將會推動氣泡,並在沒有技術超過光速的情況下,將一種時空管降落下來。
卡羅爾還說,“扭曲”的概念“不是瘋子”——墨西哥理論物理學家Miguel Alcubierre在1994年發明了這個概念。
卡羅爾說:“你不能跑得比光速還快,但你能想像的是,它能有效地扭曲時空,讓你看起來比光速還要快。”
例如,如果你想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你可以問問自己:“嗯,我能彎曲時空嗎?這樣,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就在我身邊,所以它需要一天的時間去那裏,而不是成千上萬年。”我能讓時空扭曲嗎?“答案是肯定的,你可以做到。”
但卡羅爾說,DIA報告的分析做得太過了。
他說:“有一種叫做翹曲驅動的東西,有額外的維度,有凱西米爾效應,還有暗能量——所有這些都是真的。”
“但在我們有生之年或未來1000年裏,任何人都不可能製造任何利用這些想法的東西,用於防禦或類似的事情。”
~∴~∴~∴~∴~∴~∴~∴~∴~∴~∴~∴~∴~∴~∴~
【曲速引擎實現星際穿越 美軍一絕密研究證明 1000年內不可能】
來源:*武器正能量*
人類總是喜歡去探索我們未知的世界,尤其是對於地球存在的宇宙更是充滿了無限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從古代人們遙望夜空中那一顆顆星星從而推算出來曆法,到上個世紀蘇聯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空,再到最近人類的探測衛星旅行者號飛到了太陽系的邊緣。人類無時無刻不再對浩瀚的太空進行著無止境的探索,但是現實卻告訴我們飛不了多遠。原因是宇宙太大了,而我們的速度太慢了。宇宙中,任何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動輒都是以光年計算,也就是光一年走過的距離,光速又是每秒就三十萬米。以人類目前的能力,就是最最發達的飛行器也根本無法提供這樣的速度,我們最快也就是超過聲速罷了。許多人在前些年都一直在幻想想像,我們什麼時候可以擁有某種反科學,或者說反現有科學的東西,能夠提供超高的速度。
在十年前,美國國防部就與美國頂尖的十幾名科學家簽訂了一份協議,委託他們去探尋最先進的航空航太技術,包括人類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推進、發射以及隱身技術(說實話飛到遙遠的太空真的有實際意義嗎)。有研究,就會有成果,2010年,美國的這些科學家向美國國防部遞交了一份長達三十多頁的名為《曲速引擎、暗能量和利用額外緯度》的報告,關於報告的內容,美國五角大樓一直對其高度保密,但是最近又被披露出來了,想必也是報告的內容沒有多少實用價值,所以讓大家都知道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總的來說,這份報告還是比較樂觀的分析了我們利用曲速引擎的可能,說人類在未來有可能達到這一步,但是許多物理學家都表示,這幾乎沒有可能。人類如果想要進一步深入宇宙,挺近更加深遠的宇宙,就必須要研究出比現在化學火箭更加先進的推進系統。看過《星際迷航》的朋友都知道曲速引擎這個東西,用電影裏邊的東西解釋就是一種超過光速的推進系統,利用它可以實現跳躍引擎和太空傳送等方面。
曲速技術在設計上,並沒有允許在兩點之間進行暫態旅行,而是通過設想在太空船的周圍產生一些人工製造的泡泡,這些泡泡可以使飛船能夠以比光速還快幾個量級的速度快速航行(比光速還快,我沒有聽錯吧)。利用曲速技術進行飛行,既可以保證飛船在飛行中的安全,也可以避免時間膨脹等問題,也正因此,曲速引擎才被大家公認為是目前最理想的推進工具,看起來非常完美,可是實際往往不是這樣的。除了美國國防部在進行這種研究之外,美國的國家航太航空局也一直在進行該技術的相關研究,畢竟對於航空航太探索這個領域,NASA才是獨一無二的老大。在2015年的時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詹森航太中心設立了一個工作室,專門用於研究曲速引擎,據說該工作室可以模擬出幾乎接近真實的太空環境。最後,NASA宣佈他們獲得了預想的推力,結果一片譁然,大家都不相信,許多專家認為是資料出了問題。美國國防部披露的這份關於曲速引擎的報告指出,人類從來沒有見過的高維度的神秘暗能量可能並不太遙遠,我們終究可以獲得。
報告表示,控制更高緯度空間,有可能就是在技術上邊掌控暗能量密度的源頭,人類依靠這種能量,最終可以實現超越光速的目標。超越光速,這是一個多麼偉大而遙不可及的目標啊,如果真的實現了,那個時候人們前往太陽系內的行星只需要短短幾個小時,而不是幾年。就是前往太陽系外的相鄰恒星系統,估計也就是幾個周的時間,而不會像旅行者號那樣飛了幾十年了才飛出太陽系。雖然理論研究成果讓許多人都興奮不已,但怎麼應用於實際這是一個巨大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像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卡羅爾說的那樣,曲速引擎並非異想天開,但是遺憾的是,在我們有生之年甚至未來一千年,利用這些理論研發超光速飛行器技術的可能性為零,隨著我們隊物理學的進一步認知,我們會對此明確的說:“不,我們無法做到。”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解碼宇宙大爆炸之前:真實時間不存在】
宇宙到底起源自哪,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另一個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何樣貌?物理學家拚命在思索這些問題,以試圖看清這世界。最近,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在接受國家地理頻道一檔節目採訪時,簡潔地給出一個有關大爆炸之前的答案:真實時間不存在。
由天文學家尼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國家地理雜誌節目《Star Talk》,找來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談論宇宙大爆炸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霍金給出一個答案,他說:「我們所經歷的真實時間在大爆炸後才出現。」
但這不代表大爆炸之前就沒有「時間」,只是時間的狀態不同,在大爆炸之前的「時間」沒有辦法衡量。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空間和時間一起形成一個不平坦的時空連續體,這個連續體被物質與能量彎曲,霍金認為時間此時會「彎曲」。
為了回答大爆炸之前時間發生什麼事,霍金引用「歐幾里得時空」來描述:大爆炸之前,「實時(我們經歷的平常時間)」被「虛時(想像時間)」取代,你可以將真實時間想像成水準線,左邊是過去,右邊是未來,但垂直方向還有另一條線,也就是想像時間。它不在我們平常經歷的時間範圍裡,但某種意義上來說,虛時與實時一樣真實存在。
霍金的結論是,宇宙並非永遠存在,而是從大爆炸奇點中有了一個實時「開始」。由於在奇點上,所有物理定律都會失效,所以大爆炸後的宇宙狀態將完全獨立於之前的宇宙樣貌,而大爆炸之前的時間不在我們所知的物理定律之內,單憑人類並無法定義它們。
(作者 Emma stein 2018 年 03 月 06 日 16:03發布)
~∴~∴~∴~∴~∴~∴~∴~∴~∴~∴~∴~∴~∴~∴~
2018 年3月14日,知名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76歲。
他是探索宇宙的傳奇
霍金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世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
今天,霍金的三個孩子發表聲明,宣佈了父親當天去世的消息,稱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
霍金的成名始於他對黑洞的研究成果。在結合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進行研究之後,1974年3月1日,霍金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了自己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
這一發現被認為是多年來理論物理學最重要的進展,他的論文也被稱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他告訴人類“時間有開端”
從研究黑洞出發,霍金繼續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解答了人類有史以來一直探索的問題: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1983年,霍金發表了自己的研究結論:宇宙是有限的,但無法找到邊際,如同地球表面有限但無法找到邊際一樣:時間也是有開始的,大約始於150億到200億年前。
1988年,霍金的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問世,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至1995年10月該書發行量已超過2500萬冊,譯成幾十種語言。這本書也被稱為是“天文學門外漢指南”,成為全民共用的天文教材。
他掙扎在死亡邊緣55載
21歲時,霍金患上了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這被認為是絕症,最多只有兩年生命。
55年來,他一直掙扎在死亡邊緣,全身肌肉逐漸萎縮,唯一能動的只有眼睛和三根手指。
由於無法說話,他通過紅外線偵測自己的眨眼動作轉化為文字,並通過語音合成器讀出相關文字。
儘管身患罕見絕症,他仍然熱衷公眾演講,樂於與人們進行思想交流,將科學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
霍金以頑強的求生欲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運動神經元病”患者中存活最長的人。
他的那些驚人預言
一直致力於探索宇宙奧秘的霍金,在各種場合,妙語頻出、直言快語:
1、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他形式的生命。或許外星生命正盯著我們看。
2、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他星球。
3、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
4、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5、大腦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一台電腦,而我們可以將其中的“程式”複製到電腦裏面,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
6、時光機的關鍵是第四維。一切物體都有時間以及空間的長度,時間旅行意味著我們要經過第四維。
世界悼念物理學巨匠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4日在推特上發文稱,霍金的理論為我們的探索開啟了一系列可能。願你像超人一樣飛行於微重力中。
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一個聰明的頭腦,有點“惡趣味”,一個足矣容納宇宙的心臟。在星辰中安息吧,霍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用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Lawrence Krauss的推特說:“一顆星剛剛在宇宙中熄滅,我們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