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顛覆世界的暴力與戰爭─從未停歇】
世上有兩種暴力,一種屬雄性暴力,比方說15至20世紀的人類歷史,西方世界用槍、砲、彈藥,壓迫第三世界的非白人族裔就範,如果奴隸們不低頭採棉花,後果就是一陣鞭打;再不投降,就是腦袋開花,這就是雄性暴力。
但世上有另一種暴力,稱作『道德暴力』,他不屬雄性,是陰性;是一種『如果你不XX,我就死給你看』的威脅。只要多看80年代前的寶萊塢、韓劇、日劇、以及港台古裝劇,對這種戲碼,都應該不會太陌生。
德國哲人尼采曾說過,所謂的道德,就是弱者因無法將自己的意志,強行的施加在別人身上,於是就會集體取暖,發明欺負自己的道德武器,讓強者無所適從。我想,尼采應該會對禁食這個陰性武器,感到很汗顏吧。
一個專業性極高的核能產業,目前在台灣卻被一個操弄陰性暴力的林義雄給擱置住。林義雄禁食很聰明,將道德暴力的受害者,一一點名。信中明示如果有三長兩短,捅進聖雄背後的刀,就是執政當局。在那剎那間,感到刺痛的,應該是島內所有人。這個道德之刀,著實尖銳。
雄性暴力在掠奪全世界各地的原物料後,導致許多未開發國家資源枯竭、人才斷層、暴力橫行、社會失序,許多被殖民當地的人種,深深認為自己比白皮膚的病毒帶原者來的低等。
於是照單全收的基督文明,與排黑煙的電動馬達,最後造成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仍然無法從破壞中復原,目前仍在當已開發國家的被剝削地。
而陰性暴力則採不同的手法,甘地為了不讓新獨立的印度共和國分裂,誓死絕食到最終,最後的確感動了時任總理尼赫魯與政敵,印度表面上維持一段時間的大一統。
但不久後,無法忍受陰性暴力的暴徒,決定讓甘地一槍斃命。不久後,印度分裂成三個國家,這個靈性古國,從此成為民主國家的笑柄。
在一個充斥雄性暴力的世界中,厭煩人性黑暗面的人們,通常會習慣性的投入另一個極端。但是細觀後會發現,這些擁抱非暴力抗爭的頭腦,與想投入暴力革命,甚至實施暴力壓迫的本質,著實沒太多的差別。都是想將自己的意志,強壓在別人身上。
達賴喇嘛一開始是否有跟毛澤東的解放大軍一拚高下,但發覺共產黨的雄性子彈,遠比藏人的大刀長棍來的有效率,於是從此搞『公民不服從』、『非暴力抗爭』等道德武器,搞到最後被美國好萊塢與國防部消費,在世上成功妖魔化中共政權。
而全世界,亦充斥到處拿廣論騙錢騙色,西方世界在掠奪非洲土地後,鮮少有實質的建設,致使雖然到處可找到提煉核能源的鈾、鈽、釷等原物料,卻只有南非一國有核電廠。這可謂雄力暴力的極致。
什麼是戰爭?戰爭的目的是什麼?
戰爭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廣義來說,並不是只有人類才有戰爭。螞蟻和黑猩猩等等生物都有戰爭行為。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鬥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決問題的辦法手段之一,通常被認為是原始社會才會使用的方法,由於其造成生命的消失,在現代人類社會不被認可。
戰爭是極端的行為,戰爭的產生是由主導者為了自己或者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行為,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為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獲得。
戰爭是由超過一個的團體或組織,由於共同關心的權利或利益問題,在正常的非暴力手段不能夠達成和解或平衡的狀況下,而展開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初期以暴力活動為開端,以一方或幾方的主動或被動喪失暴力能力為結束標誌的活動,在這一活動中精神活動以及物質的消耗或生產共同存在。
另外,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中國古籍稱戰爭為爭、戰、征、伐、兵等。戰國時期的兵書《吳子》中已有“戰爭”一詞。戰爭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戰爭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階級社會的戰爭,是用以解決階級、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的鬥爭形式。它是政治通過暴力手段的繼續,是流血的政治。
戰爭觀是對戰爭的根本看法。包括對戰爭起源、戰爭根源、戰爭原因、戰爭本質、戰爭性質、戰爭目的、戰爭與相關因素的內在聯繫、消滅戰爭的途徑及戰爭與革命、戰爭與和平的關係等觀點。它對認識和指導戰爭具有重要作用。戰爭觀是戰爭實踐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理論觀點,受人們的認識能力和階級立場的制約。戰爭在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繫的暴露程度,也對人們戰爭觀的形成產生影響。評定戰爭的正義一方與不正義一方很難去確定,通常如果發動戰爭的一方不是建立在“消除威脅其生命的因素”的前提下而發起的戰爭,是不正義的。
戰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任何戰爭都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進行的,具體表現為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一般情況下,戰爭的一方達到預定目的後戰爭即終止;特殊情況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達不成戰爭的目的,通過妥協停止戰爭。
戰爭政治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和國家在政治上所要達到的根本目標。戰爭的經濟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相互關聯,融為一體。戰爭目的集中地表現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但達成戰爭的軍事目的是達成政治目的的前提。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戰爭的經濟目的往往潛在於戰爭的政治目的之中。不同戰爭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可能是各異的,但軍事目的都是相同的。一場戰爭,只有達成軍事目的,才能實現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不同類型的戰爭具有不同的目的。被壓迫民族和被剝削階級進行正義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謀求階級解放和民族解放,保衛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的非正義戰爭是為了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維護反動統治,為了侵略擴張和爭奪霸權。
戰爭目的制約戰爭規模、時間、投入戰爭的力量和結局。戰爭雙方為了實現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盡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戰爭過程中轉換力量對比,戰爭規模就可能擴大;如果戰爭一方迅速達成戰爭目的,戰爭時間就縮短。戰爭目的是主觀的,但它必須建立在客觀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達成戰爭目的與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地理條件、國際環境、指揮員的素質等因素密切相關,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
軍事
戰爭的軍事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國家及其武裝集團在軍事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戰爭的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它是戰爭的根本目的,也是戰爭的本質。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一切戰爭行動的依據。從古到今,從技術到戰術,從戰役行動到戰略行動,都貫徹戰爭的軍事目的,它普及於戰爭的全體,貫徹於戰爭的始終。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不論採取什麼作戰方式、作戰部署和作戰原則,運用何種武器裝備,敵對雙方的一切鬥爭都是圍繞著如何保存自己、消滅敵人展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謀攻》)只是達成戰爭軍事目的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它以強大的實力優勢為條件,使戰爭另一方意識到,如果對抗就會被消滅。
政治
戰爭的政治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和國家在政治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具有明確的政治目的。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階級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政治集團之間的武裝鬥爭都具有政治色彩,戰爭目的集中表現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戰爭,其政治目的就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獨立、民主、自由、繁榮昌盛的新中國。中國抗日戰爭的政治目的是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國。中國人民進行國內革命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都有鮮明的政治目的,而政治目的只有通過保存自己、壯大自己和消滅敵人才能達到。
經濟
戰爭的經濟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和國家在經濟上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戰爭的經濟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戰爭最終是為了達到某個階級、政黨、民族、國家或國家集團的經濟目的。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與部落之間進行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奪生存條件;奴隸主之間進行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爭奪奴隸、掠奪財富和兼併土地;封建地主階級之間進行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財富,兼併土地,剝削農民的勞動成果;資本主義列強進行的殖民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擴張領土,掠奪資源,傾銷產品;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進行的或支援進行的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勢力範圍,爭奪經濟資源。
代價
據統計,朝鮮戰爭3400億美元,越南戰爭7200億美元,波斯灣戰爭1020億美元,第四次阿以戰爭210億美元,阿富汗戰爭1160億美元,兩伊戰爭1500億美元,美國對南斯拉夫科索沃空襲費用是250億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戰: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15億人口捲入戰亂,戰場上雙方傷亡人數達3000多萬。第二次世界大戰: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1億人,大約9000萬士兵和平民傷亡,3000多萬人流離失所。戰爭中沒有完勝的一方,戰爭對於哪一方都是災難。戰爭會使人們流離失所。戰爭的災難是無法去估摸的。
起源
戰爭是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的。據考古資料證明,最早的戰爭出現西元前21世紀初中石器時代的初期。這說明,人類從原始人群到西元前21世紀初,在大約二三百萬年的歷史長河中,有戰爭的歷史還不到一萬年(另一說法年數上萬)。原始社會的戰爭是由氏族部落之間或部落聯盟之間,為了爭奪賴以生存的土地、河流、山林等天然財富,甚至為了搶婚、種族復仇而發生衝突,進而演變成原始狀態的戰爭。這種戰爭,同階級社會的戰爭有著本質的區別。它不具有政治目的和階級壓迫、奴役的性質,戰爭中的俘虜,不是殺掉,就是吃掉。
戰爭
後來,隨著生產力和畜牧業的發展,父權制取代母權制,農業、手工業、商品生產有了發展,生產物品有了剩餘,有了私有財產,出現了主人和奴隸,盟發了私有制、階級,使“古代部落對部落的戰爭,已經開始蛻變為在陸上和海上掠奪家畜、奴隸和財寶而不斷進行的搶劫,變為一種正常的營生”。(《卡爾·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二卷第413頁)日益頻繁的戰爭,驅使原始公社制解體,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從此以後,戰爭變成了政治的工具、階級鬥爭的最高手段。私有制、階級壓迫和經濟利益的衝突,成為發生戰爭的基本根源。掠奪和反掠奪、壓迫和反壓迫、侵略和反侵略、爭霸和反爭霸、擴張和反擴張的戰爭,便成為階級社會的特殊的、必然的現象。到20世紀80年代,在有文字記載的3500多年的時間裏,世界上共發生過14531次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是現代戰爭的根源。在當今和未來,引發戰爭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主要的有爭奪勢力範圍、領土爭端、邊界糾紛、掠奪戰略資源、爭奪市場、意識形態鬥爭、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等,這些因素是現代戰爭的直接動因。
首先,戰爭的本質是國家間政治鬥爭,是國家間政治鬥爭的延續。
戰爭的本質,是戰爭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屬性。戰爭是政治的一部分,戰爭行動,是階級的政治通過武裝鬥爭手段的延續。這是戰爭本質的核心。它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和軍事本質。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戰爭觀理論所揭示的戰爭本質的特性與其理論功能在於。
1.戰爭在階級鬥爭的延續中,由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目的和指導戰爭的基本政策與軍事戰略方針;
2.階級為實現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戰爭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和手段,以掃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礙,求取發展。列寧把這種複雜的鬥爭發展過程概況為戰爭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3.戰爭的政治屬性規定著,戰爭是政治性的行動。自古以來,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都帶有階級性質,都是為達成一定的政治任務與目的而進行的有組織的武裝鬥爭。毛澤東把它概括為“戰爭是流血的政治”;
4.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決定著戰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戰爭是為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服務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戰爭,是民族解放政治的延續。人民革命戰爭是人民解放政治的延續。資產階級軍事理論,有的也承認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但其共同特點是,極力掩蓋戰爭的階級目的和侵略性質,甚至把侵略戰爭美化成“解放”戰爭;
5.戰爭的政治屬性決定戰爭的軍事本質,即戰爭的軍事目的。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目的,都是務求發展自己,消滅對方。所以,它賦予戰爭的軍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6.戰爭的政治屬性還規定著戰爭的經濟本質。因為,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也是階級與階級之間關係的基礎。這決定了任何階級進行的戰爭,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了經濟目的,有的也為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而進行戰爭。古埃及第四王朝,從西元前2600年起,就把對外侵略戰爭的目的放在經濟目標上,掠奪金、銅礦產和財富。就戰爭與經濟的關係而言,戰爭依賴經濟,經濟為戰爭提供作戰工具和手段,是進行戰爭的物質基礎。經濟實力與組織力,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極大。
其次,戰爭性質,是戰爭在政治上的本質屬性。
政治決定戰爭的性質,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戰爭的政治目的,決定著戰爭的正義性和非正義性。所以,戰爭分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兩類。
正義戰爭包括:奴隸、農民起義戰爭、人民革命戰爭、階級、民族解放戰爭、反侵略戰爭、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衛國戰爭等等;
非正義戰爭包括:鎮壓奴隸、人民起義的戰爭,反革命戰爭,殖民戰爭,侵略戰爭,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戰爭等等;
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非正義戰爭,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破壞和阻礙作用。判定戰爭的正義與非正義性,唯一的標準是政治,主要是看這場戰爭的政治內容、目的是什麼?是由哪一個階級進行的,是哪一種政治的延續。不能從誰先發起進攻、軍隊在誰的國家中作戰等表面現象去判定戰爭的性質。階級解放戰爭先發起進攻的,是正義的。蘇聯在衛國戰爭勝利後,轉入戰略反擊向德國進軍的過程中,發動的戰爭,解放東歐國家,以及中國抗美援朝這樣的戰爭都是正義戰爭。
因此,不區分戰爭本質和戰爭性質,便不能樹立正確的戰爭觀,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會產生錯誤。只有理清戰爭的本質和性質,才能確定正確的戰爭觀,正確的認識和對待並指導戰爭並確定正確的戰爭態度和行動的首要條件。
而戰爭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呢?
在人類短短數千年的發展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一直如影隨形,人類社會也在不斷的毀滅與重建中向前發展,直至20世紀的一戰和二戰將這種發展狀態推到了頂點,人類因戰爭而促進了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生產力,但也為自身帶來了慘重的代價,數十億被戰爭所席捲,災難令人警醒,戰爭不僅徹底的改變了世界的格局,還影響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和平來之不易,戰爭的悲劇不應重演,我們要珍惜和平,共同推進社會的前進,應當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同發展,加強國際間合作,共同應對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共創美好的未來。改變數千年來人類利用戰爭解決發展問題的社會發展方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