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搖直上※
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談到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非常地大,奮力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像懸在天邊的雲。
《莊子・逍遙遊》: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當時有一位專門記敘奇特事物的人,叫做齊諧,他說:「鵬鳥要從北海飛到南海時,翅膀一振,擊水的面積廣達三千里,乘著扶搖盤旋而上,可以高達九萬里!但是牠得等待每年的六月,風吹得最大的時候,才能飛得起來。另外有一種雲氣叫野馬,還有浮游在空氣中的塵埃,任何生物都能用氣息把它們吹起來。」可知鵬鳥雖大,但是必須長期等待才能高飛;塵埃雖微,卻幾乎隨時可飛。能了解這一點,就能用高遠的眼光去包容一切,無拘無束,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原文的「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後來演變成「扶搖直上」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快速上升,也用來比喻仕途得意。
李白・《上李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世人見我恒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大鵬是李白詩賦中常常藉以自況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徵,又是驚世駭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徵。
西元725年(開元十三年),青年李白出蜀漫遊,在江陵遇見名道士司馬承禎,司馬稱白“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李白當即作《大鵬遇稀有鳥賦並序》(後改為《大鵬賦》),自比為莊子《逍遙遊》中的大鵬鳥。李白詩中還有一首《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據唐李華《故翰林學士李君墓誌銘序》雲,李白“賦《臨終歌》而卒”。後人認為可能就是這首《臨路歌》,“路”或為“終”之誤寫。可見李白終生引大鵬自喻之意。按此詩語氣直率不謙,故前人有疑非李白之作者,亦有信為李白之作而辨之者。參詹鍈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匯釋集評》此詩題解。
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代的作品。李邕在開元七年至九年前後,曾任渝州(今四川重慶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謁見李邕時,因為不拘俗禮,且談論間放言高論,縱談王霸,使李邕不悅。史稱李邕“頗自矜”(《舊唐書·李邕傳 》),為人自負好名,對年輕後進態度頗為矜持。李白對此不滿,在臨別時寫了這首態度頗不客氣的《上李邕》一詩,以示回敬。
詩中李白以大鵬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大鵬是《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傳說這只神鳥其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雲”,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搖直上,可高達九萬里。大鵬鳥是莊子哲學中自由的象徵,理想的圖騰。李白年輕時胸懷大志,非常自負,又深受道家哲學的影響,心中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和宏偉的抱負。在此詩中,他以“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大鵬自比,這只大鵬即使是不借助風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將滄溟之水一簸而幹,這裏極力誇張這只大鳥的神力。在這前四句詩中,詩人寥寥數筆,就勾劃出一個力簸滄海的大鵬形象——也是年輕詩人自己的形象。
詩的後四句,是對李邕怠慢態度的回答:“世人見我恒殊調,見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世人”,指當時的凡夫俗子,顯然也包括李邕在內,因為此詩是直接給李邕的,所以措詞較為婉轉,表面上只是指斥“時人”。“殊調”,與後面的“大言”同義,指不同凡響的言論。李白的宏大抱負,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人當做“大言”來恥笑。李白顯然沒有料到,李邕這樣的名人竟與凡夫俗子一般見識,於是,就抬出聖人識拔後生的故事,反唇相譏:“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宣父,指孔子,唐太宗貞觀十一年,“詔尊孔子為宣父”(《新唐書·禮樂志 》)。丈夫,對男子尊稱,此指李邕。《論語·子罕》中說:“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這兩句意為孔老夫子尚且覺得後生可畏,你李邕難道比聖人還要高明?男子漢大丈夫千萬不可輕視年輕人呀!後兩句對李邕又是揄揶,又是諷刺,也是對李邕輕慢態度的回敬,態度相當桀驁,顯示出少年銳氣。
李邕在開元初年是一位名聞海內的大名士,史載李邕“素負美名,……人間素有聲稱,後進不識,京洛阡陌聚觀,以為古人。或傳眉目有異,衣冠望風,尋訪門巷。”對於這樣一位名士,李白竟敢指名直斥與之抗禮,足見青年李白的氣識和膽量。“不屈己、不幹人”笑傲權貴,平交王侯,正是李太白的真正本色。
*郭台銘*自語:『聰者、智者、明者--人生從沒想過的一種可能…』
台灣被摒除在許多國際貿易協議外,造成台灣廠商在關稅及相關競爭基礎上最少都要多5%以上的成本,造成只有少數特殊國際競爭力的廠商才能活得好,這個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不強,一般就業人口就減少,平均薪資就難漲,這都是經濟成長數據再美好也無法讓大家覺得有感的原因,我今日在會議中提問要加入這些協議的關鍵鑰匙在華府還是北京?被已讀不回,所以只有走人,談什麼區域大戰略,若連問題都不知道,還談什麼戰略?還是回來和民眾談話,比較實在。
創業45年來,風風雨雨,各種挑戰都有,要下決定,做決策,我從不逃避,也義無反顧,但現在卻是躊躇不前。這一個月以來,許多好朋友,長輩來找我,都是有備而來,帶來國際局勢分析,區域經貿調查,許多數據指標,對他們的用心與細心,我深感敬意與謝意,重點是他們都不是求名求利的年紀與地位了,所以當我笑笑想要帶過一些敏感話題時,我看到他們眼中的無奈與失落。
我真的不是擔心會失去什麼,而是真的很認真的想,若我真的要做,我可以改變什麼,做什麼,達成什麼?尤其是對現在20歲的年輕人,國際上兩權相爭,科技改變世界,全球化競爭的襲擊下,2020之後的領導方式,關係了他們未來的20年。
當過主事者,領導者,公司經營者的人也都明白,天下那有百分百的完人,沒有人可以討好所有人,只有在某個局面下適不適合的人,因為每個人的背景,歷練,擁有的專長,人脈網絡,見識,思惟邏輯,人生信仰都不相同,在我創業的公司我說了算,站在台灣的立場上,我理解那是不同的折衝與說服的過程。我適不適合,除了大家的看法,最重要的是我需先說服自己為何而戰才能在未來的路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想得太累,晚上睡不著,會看看臉書大家的留言,訊息,有些網友分析的比專家還專家,我一直聽說有所謂的網軍會到處黑,我也認真找了一下,看不太出來,等有一天我改變位置,大概這裹就變成烽火連天的戰場。看臉書留言:有人要我找韓市長,有些要韓市長找我,所以我昨天才和媒體說大家覺得他很適合,那我就以我現在的身份給他建議。也有人說要我出來才能幫他解套,坦白說,若真的要選,看到現任總統和前任行政院長的狀況,我想所有國民黨有機會的選舉人,是真的要警惕,立不了制度,無以服人,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不要為了選舉陪葬所有,選舉候選人和政黨競爭要朝向對中華民國良性發展有助力,這和我要不要做無關,是為了走一條長遠的路。對一條我們的年輕人有希望的路。
今天有人傳個偈給我,五智(密教講照明法界性),愚痴聰智明也有點意思
聰者—稍安勿燥覓樑楝。
智者—三思謀定而後動。
明者—和平運轉待解凍。
我現在正在思考我應該做聰者、還是智者、還是明者。
※郭台銘鬆口談參選總統※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2019年4月16日表示,若決定參選總統,會先告訴台灣的選民,但要思考幾天。他指出,若站在總統的『高度,和平、安全、經濟、未來』這8個字是關鍵。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9年4月17日電)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天鬆口考慮選總統,今天上午10時30分先在新北市板橋慈惠宮參拜後,將再轉往淡水武聖宮參拜,是否會在神明面前宣布參選,各界都相當關注。郭台銘下午也將轉往國民黨中常會,接受榮譽狀。
國民黨2019年4月17日下午3時將在中常會後由黨主席吳敦義頒發榮譽狀給郭台銘,表彰其愛黨情懷與貢獻。(郭台銘黨齡50年)
國民黨上午通知臺灣媒體,2019年4月17日下午3點將在中山廳舉行“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榮譽狀受贈儀式”,由吳敦義親授郭台銘榮譽狀,該榮譽狀內容指出,“郭台銘‘同志’,創業有成,熱心公益。郭同志于2016年10月25日鑒於本黨財務拮据,以‘黨員’身份,特別以其年高德劭之母親郭初永真女士名義,以新臺幣4500萬元無息借予本党作為周轉之用,今逢郭台銘“同志”入黨第50年,特別贈送榮譽狀以表彰其愛黨情懷與貢獻,特此感謝。”
郭台銘昨天上午出席2019印太安全對話研討會,會前接受媒體採訪表示,這兩天會考慮是否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之後又在臉書貼文表示,他適不適合(選總統),除了大家的看法,最重要的是他需先說服自己為何而戰、才能在未來的路上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郭台銘略史※
郭台銘(Terry Gou):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台銘,1950年10月8日出生,祖籍山西省澤州縣南嶺鄉葛萬村人。
1971臺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臺灣前三大船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
1974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
1985成立美國分公司,創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獲美國《福布斯》(Forbes)“全球億萬富翁”第198名;
2001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誌》臺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入選美國《商業週刊》評選的“亞洲之星”;
2007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55億美元位列第142。
2008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61億美元位列第160。
200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20億美元位列第334。
201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以55億美元位列第136。
白手起家
自初創鴻海,郭台銘的奮鬥目標就很明確,就是要成為臺灣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為實現這一宏大目標,他創造了自己的經營哲學。
郭台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要做的首先是選客戶。為了達成目標,他曾經在美國自己開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跑了美國52州中的32個,跟世界大廠商做生意。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戴爾, 康柏,英代爾等國際一流大廠。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郭台銘索性在康柏總部旁投資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終獲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為鞏固與這些大廠商的關係,郭台銘堅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應商。可以說正是這些大廠的訂單成就了鴻海今天的格局。據說,現在全世界每5台電腦中就有一台裝有鴻海的產品。
但光有客戶還不行,郭台銘背後依靠的還是自身的硬功夫。自創業後,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郭台銘認為,他應該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的人,因而他每天堅持至少工作1個小時。即使晚上下飛機,他也會馬上趕到公司,加班到三更半夜更是家常便飯。
“將提高服務客戶能力放在首位”是鴻海職工時刻謹記的廠訓,也是鴻海成功發展的秘訣。為了在競爭激烈的世界高科技產業中求得生存發展,郭台銘創造出CMM的運作方式,從“自製零件、零件模組化、快速物流”的組裝,再加上e化的信息流連結全球客戶,從而達到“交期准、品質好、成本低”的境界。
再企業管理方面,郭台銘治廠如治軍,重視紀律,講究細節。郭台銘用人方面的口頭禪是:“不管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會賺錢的就是好科技”。為了獲得高回報率,他用人唯才,獎懲分明。對表現優異的員工與技術骨幹,郭台銘從不吝嗇,給予巨額獎金。近幾年每年年末鴻海員工聚餐,郭台銘提供的獎品總值都高達數億元新臺幣,頭獎高達數千萬元。但對競爭對手,他則一律以敵人視之,難怪臺灣科技界都稱他為“梟雄”。因此,雖然鴻海集團近年配股分紅居高不下,郭台銘也成為股東熱烈追捧的對象,但郭台銘和鴻海卻始終被列入“形象不佳”的行列。
作為一名世界級大企業的總裁兼董事長,郭先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終日運籌帷幄,商務纏身。然而,無論他馳騁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縷縷鄉情不絕,赤心依舊。為了改變家鄉偏僻閉塞的自然環境,促進經濟騰飛。多年來,郭先生慷慨捐資1700多萬元,先後為家鄉修建了"萬芳橋"、"牛土路"、"富晉橋"、"葛萬小學"、"富康新優果品示範園區",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的活力。父老鄉親無不拍手讚譽。
郭先生從徒手創業至今30載,企業資產由最初的30萬元,增至擁有市值30億元(新臺幣),增長了百萬倍,他個人的身價早已高達23億美元。然郭先生艱苦創業本色始終不變,並以"摳"聞名商界。郭先生言:我不會把錢花在個人享受的領域……我比較有興趣把錢投在為大眾謀利的領域……。幾年來,郭先生為省、市、縣、鄉教育、助殘、築路、飲水解困、抗擊"非典"捐資8000多萬元,其情操、品格令世人崇敬。正如家鄉一位詩人所賦:"煌煌驕子乃家鄉榮耀,巍巍豐功令海嶽流芳。"
2007年8月13日,全球最知名的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一篇近7000字的長文,解密富士康掌門人郭台銘和他位於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世界最大的工廠”。
據瞭解,這是56歲的臺灣首富郭台銘5年來首次接受西方媒體的採訪。
在報導中,郭台銘表態將捐出個人財產約100億美元的三分之一。《華爾街日報》展示了郭台銘從向母親借款2500美元到身家百億美元的奮鬥歷程。此外,還詳盡報導了有著27萬人的富士康龍華基地以及生活其中的工人們,包括2006年媒體關於富士康工人待遇糟糕的問題,也在報導中有所涉及。
27萬人的“紫禁城”
“深圳郊外,一家工廠規模之大可躋身世界前列。在幾十座廠房中,蘋果公司的iPod和iPhone、惠普公司的個人電腦、摩托羅拉的移動電話正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報導中稱,位於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約有員工27萬人,相當於美國新澤西州紐華克市的總人口。
事實上,富士康龍華基地已經變成了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同時還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合同生產商。在過去的10年裏,鴻海精密的收入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長。
位於深圳市寶安區龍華的占地約1平方英里的龍華科技園區,被視為郭台銘企業帝國的核心。這個生產基地四周均有高牆環繞,很少有外界人士能涉足。
在龍華基地,職工宿舍、消防隊、醫院、游泳池、餐館、銀行、雜貨店和網吧一應俱全,10處大型員工食堂每天提供15萬份以上的午餐,每頓午飯要用掉10.6噸大米。用工高峰時每天招聘的新員工多達3000人,光保安就有1000多人。
首富郭台銘:恨自己的名氣
報導稱,56歲的臺灣人郭台銘一直保持著低調。他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恨自己的名氣。而此前5年多的時間,他一直對《華爾街日報》的採訪要求置之不理。
“郭台銘將他的商業判斷力與持之以恆的品質控制和極具競爭力的定價成功結合在一起,這才造就了他繁榮興旺的製造業帝國。”報導認為。鴻海精密在臺灣上市,與客戶交往時使用富士康這個名稱,目前公司市值已經達430億美元,相當於其全球十大競爭對手的市值總和。
郭台銘本人和鴻海精密還控制著一系列單獨公佈收入的關聯企業。“鴻海精密一位發言人說,郭台銘的身價目前約為100億美元。”報導中稱。據瞭解,鴻海精密不僅為蘋果、任天堂、惠普和摩托羅拉公司生產產品,還為諾基亞、索尼、戴爾公司生產。
迷戀成吉思汗
龍華科技園區和鴻海精密,到處彌漫著郭台銘的個人色彩。“極富個人魅力的郭台銘在下屬中很有威信,他以軍閥的鐵腕管理著鴻海精密。”報導中稱。
在郭台銘的右手腕上,戴有一串念珠,這是他從一處成吉思汗廟中得來的。郭台銘稱這位13世紀的蒙古征服者是位英雄人物。
採訪中,郭台銘稱:“我總對員工們說,集體利益要高於個人利益。”
在龍華科技園,郭台銘與中國政府官員的合影被放大鑲嵌後懸掛在顯眼處,郭台銘身先士卒,每天工作16個小時,到了晚上依然駕駛著一輛配備了自行車鈴的高爾夫球車,在龍華園內巡視,數十年如一日。他會時不時停下車,或是抽查生產線的運轉狀況,或是幫助工人維修設備。
公司經理往往被要求閱讀並背誦一本名為《郭台銘語錄》的小冊子,其中有一條這樣寫道:對任何組織而言,最重要的是領導層,而非管理層;領導者必須具備為了大眾利益而充當獨裁者的決斷力。會議期間,郭台銘往往站著發言,一邊說一邊用筆在旁邊的大紙板上勾畫。
鴻海精密的競爭對手很難望其項背。四年前,鴻海精密的收入尚不及穩坐業內頭把交椅已有數年之久的偉創力國際,而如今,偉創力國際與加州企業旭創合併,二者收入相加也僅為鴻海精密的2/3左右。
流水線工人:每小時4.5元
“龍華廠的工人24小時不間斷地在組裝線上倒班工作。他們的工資按發達國家標準少得可憐。”報導中說,該廠最基礎的組裝工作每小時報酬為60美分(約4.5元人民幣),與法定的最低工資(深圳關外最低工資標準為730元)持平。
報導中稱,龍華有近1/7的工人為蘋果公司生產產品。2006年,英國一家小報曝光龍華的工人待遇糟糕,特別是那些為蘋果公司生產iPod的工人。
根據蘋果公司2006年8月公佈的一份報告,該公司派出的一個調查組在龍華發現諸多違反供應商行為守則的做法,其中包括三處廠外宿舍過於擁擠。
按照蘋果公司的要求,供應商應將工人每週的工作時間控制在60小時以內。但據蘋果公司的估計,龍華1/3的工人的工作時間超過了此限制。
不過報告稱,蘋果公司認為鴻海總體上遵守了行為守則的“主要方面”。郭台銘則憤然否認了那些批評報導。
報導稱,龍華基地內多數工人都身著制服,這些工人中,最年輕的不過16歲。
發家史:從7500美元到100億
鴻海是由郭台銘1974年開辦的公司發展而來。當年7500美元啟動資金中有一部分是向其母親借的。
最初,郭台銘在臺北附近生產黑白電視機的塑膠調頻旋鈕,20世紀80年代初期,郭台銘開始涉足個人電腦行業,事業隨之開始起飛。雖然不太懂英語和日語,但不久郭台銘仍然開始了他在美日市場尋找客戶的旅程。
1988年,郭台銘邁出了人生中的關鍵一步,前往土地和勞動力都很便宜的內地開辦了首家工廠。他看中了深圳這處靠近香港的中國市場改革前沿。
郭台銘利用深圳來招攬潛在客戶,邁克爾•戴爾1995年到訪華南時,郭台銘以安排戴爾與他熟識的地方政府官員見面為交換,獲得駕車送戴爾去機場的機會,然後,郭台銘又在途中安排了一次戴爾參觀他工廠的小插曲。郭台銘看准戴爾是顆明日之星,因此一心想與他結識。如今,鴻海已成為戴爾最大的供應商之一。
就在同一年,郭台銘拿下了一塊更大的地皮,後來發展成為龍華廠。到2000年,郭台銘手下有近3萬名工人,營業收入突破30億美元。
目前,共有45萬名員工在郭台銘遍佈內地十幾個省份的工廠效力,他在匈牙利、墨西哥和巴西等全球各地的工廠還有數千名工人。
選擇接班人
郭台銘在鴻海精密的角色也正逐漸發生著變化,雖然自己目前仍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但重點已從以往的日常例行工作轉移到了重大戰略問題上。同時,郭台銘也把更多時間用在了處理一系列生活變故上。
“他還更多地關注于慈善事業,曾承諾最終將捐出個人財產的1/3。”報導中稱。
此外,郭台銘已開始在鴻海精密尋找接班人,重點對象是那些年齡在35至45歲左右的員工。他還開始要求手下的高級經理在各自子公司獨攬專權,用這種方式來證明自身實力。
郭台銘不大可能從家族成員中挑選繼任者,因為膝下一子一女均不在鴻海精密就職。
郭台銘說,他之所以做出現在辭職的決定,是受到了中國歷史的影響,尤其是幹隆皇帝。“他控制整個中國長達60年,”郭台銘說,“可他在位時間太長。我想休息休息,把更多機會和責任留給年輕人,雖然我自己還不老。”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2008年7月23日與未婚妻曾馨瑩在臺灣君悅飯店舉行訂婚儀式,與會的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轉述,筵席上,郭台銘宣佈已征得曾馨瑩簽字同意,將捐出九成財產做公益。
報導稱,郭台銘自從宣佈將與曾馨瑩結婚後,到處有人討論“曾馨瑩可以分到郭台銘多少財產?”昨天在訂婚典禮上,郭台銘主動對賓客說明安排。以媒人身份出席文定儀式的吳敦義轉述,郭台銘在筵席上宣佈將捐出九成財產做公益,“訂婚前,馨瑩也毫不猶豫簽字同意”,在場賓客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郭台銘是臺灣科技首富,個人持有臺灣鴻海集團股票高達71萬余張,以鴻海昨天收盤價150.5元(新臺幣,下同)計算,一張價值逾15萬,換算市值即超過千億元。他光是鴻海股票即可蓋兩座臺北101大樓,或是購買15至20架波音787。
若加上其他個人持股,以及通過投資公司持有的財富,《福布斯》雜誌最新估計,郭台銘財產總值達60億美元,約合1800億元台幣,是臺灣排名第三的富豪,若捐出九成,金額超過1600億元。
郭台銘的經營哲學
“外界說花錢是我的一種享受,還不如說花錢是我的一種追求,這就是我的哲學。”
臺灣首富郭台銘旗下的鴻海集團,十年前營業額只有100億新臺幣,而2006年的營業額達到1兆台幣,十年成長100倍,郭台銘創造的鴻海經營傳奇的背後,究竟靠的是什麼?
“我不懂模具,但是我會用人、會用專家,我們公司的機械博士超過幾十位。”這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自謙之詞,儘管鴻海是以模具起家,但郭台銘很清楚,善用人才,才是奠定了鴻海30年來持續成長的基礎。
敢用——把人才變將才
以2006年鴻海集團旗下最大的一塊事業版圖“富士康”控股公司為例,總經理戴豐樹擁有東京帝國大學博士學位,並且在豐田汽車工作八年,當時有人就懷疑做車子的,能把手機做得好嗎?但郭台銘認為,“車子的零件有兩千多種,但手機只有兩百多種,你說能不能做好?”
果然,從歐洲關鍵零件到美國設廠,戴豐樹一開始就參與手機的全球佈局,五年間鴻海創造出來的營收大約是兩千億新臺幣,也是鴻海2006年成長最快速的部門。
“相對於其他IT界領導人培養的是人才,郭台銘培養的是將才。”前戴爾亞太採購總經理方國健一語道破今天鴻海對於人才的重視和使用。郭台銘常掛記的一句話,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每次有人問起鴻海最大的挑戰,郭台銘一定毫不猶豫地回答:“人才。人才的選拔和培育,是一個企業永恆的難題。”
在投資人才方面,郭台銘一向捨得花錢。以最早推動的“鳳凰計畫”為例,鴻海為了引進光通訊專家,公開在媒體上刊登年薪1000萬的廣告,外界看見郭台銘尋找人才的大手筆,也看見郭台銘做事的決心。
敢給——經理級年收入300萬
郭台銘是個敢給的老闆,鴻海集團的薪水加上員工配股,經理級主管的薪水加紅利,一年約有近300萬元的水準,副總經理級以上的年收入更是逼近千萬元,是電子業福利最佳的公司之一。
難怪業界稱郭台銘是臺灣電子業“最敢給”的老闆,但他自己的辦公室都相當簡樸,郭台銘說:“我沒有個人物質享受的興趣,而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在投資設備和人才方面,從不吝於花錢。”
像鴻海並購了奇美通訊之後,為了要留住前總經理等研發及行銷專才,史無前例地發行了富士康國際控股“折價增資股”,簡單地說,就是郭台銘讓員工用折價現金增資,成為另一種技術入股的模式,員工拿出現金入股,讓員工與公司榮辱與共。
從這個角度來看鴻海每年的尾牙活動,主要就是宣示“老闆敢給”的決心,像2005年一個尾牙晚會上就送出包含股票及現金共4000多個獎項,總市值近4億元。
不過更重要的是,老闆敢給,更敢要求員工。
“報告董事長,我出到歐洲的貨出了問題,我要親自去解決。”一名主管向郭台銘緊急通報,而郭台銘一方面點頭贊許主管到第一線解決問題的決心,同時也明白告訴他:“機票錢你要自己出。”
這也說明了郭台銘賞罰分明的一面,“我發獎金的時侯,就是我裁人的時侯。”這是郭台銘留下另一句用人的名言,“因為有賞也有罰,總不能等公司開始賠錢的時侯,才開始裁員吧。”
敢花——花錢是為了公司進步
郭台銘從不吝嗇把錢花在投資人才和添購先進設備上,他認為唯有長期投資和發展人才,才是臺灣全球化佈局成功的關鍵。“所以,外界說花錢是我的一種享受,還不如說花錢是我的一種追求,這就是我的哲學。”
在人才的培育方面,鴻海把眼光放遠,在臺北、美國、中國大陸都有“世幹班”(世界幹部訓練班),為了將員工培養成國際化的人才,讓他們去海外受訓,為此花費上千萬美元。
雖然外國公司也很敢給,也賞罰分明,但可能連西方管理學家都搞不懂,為什麼有一群優秀的人才願意為鴻海賣命,賺了錢之後還不停歇,讓鴻海帝國可以越來越大。
關鍵在於“以身作則”的力量。郭台銘強調的“以身做則”不是事必躬親,不是事事要管,而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他要求員工不分層級,一起投入研究創新、挑戰困難,這點和西方管理學強調的“分工授權”不太相同。
一位拜訪過鴻海的人士就分享了他和鴻海幹部吃飯時的經驗。有一次他到郭台銘常去的餐廳吃飯,郭台銘說要去一下辦公室,卻讓大家從七點多等到九點,這段時間,沒有人敢點菜動筷子。而公務纏身來遲的郭台銘,一看大家都沒點菜,除了趕緊叫菜,他也會先起頭夾菜吃,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動,饑腸轆轆的大家才會開始吃,而郭台銘看大家開始動筷子,就放下筷子不吃了,和大家談他的計畫。但郭台銘也時時注意什麼菜吃完了,叫廚房趕快再上菜,等大家都吃飽了,就會看到郭台銘把每盤剩下的菜,倒在碗裏拌一拌,咕嚕咕嚕吃下去,這名人士說:“郭台銘幫幹部張羅飯菜,但自己卻吃剩的,幹部看在眼裏,人心就是這樣被買走的。”
能用——不怕幹部比自己強
鴻海公司唯才適用,不會強調誰是博士、誰是名校,在鴻海征才網站上就指出,只要投遞履歷,就有機會加入鴻海,“鴻海並非外傳的非名校不用”。
郭台銘不像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華碩集團董事長施崇棠都是電機系工程師出身、名校畢業,資深業界人士指出,這樣反而更能吸納各方人才,不會因為工程師過於自信的個性而有所局限。
但這並不是說郭台銘沒有自信,反而是面對逆境、困難,練就了郭台銘不達目標絕不放棄的一身霸氣。
敢沖——沖關就能獲得大報酬
郭台銘在打造鴻海帝國的過程中,遭遇過許多巨大的困難,但他認為在應付這些難關時,如果能有所突破,就能讓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報酬,擁有越來越多的實力。
今年,郭台銘旗下的八個事業體,計畫在未來三年各自至少收購六家公司,除了版圖的擴張,主要著眼于全球人才的收編。這也意味著未來三年,鴻海集團至少還會有48家公司加入,外界認為,這48家公司將是鴻海再造另一個“兆元奇跡”的關鍵。
也是為了容納各路人馬,鴻海組建了23個所謂的“技術委員會”,事實上,鴻海很早就有這樣的跨部門組織,只是現在層級拉得更高,由郭台銘親自面試主管,讓各種人才能充分發揮和交流。
從20年前的100萬新臺幣到1000億,鴻海造就了第一批富豪;從1000億到5000億,主要是以富士康為主,造就了第二批富豪;從5000億到二兆將造就下一批富豪。
知人善用,郭台銘創造了鴻海傳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