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10 13:27:14| 人氣3,1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說“四念處” 的修行】+【釋聖嚴法師說“四念處”修持】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念處”的图片搜索结果 

【略說“四念處” 的修行】

四念住(巴利語:satipaṭṭhāna,梵語:smtyupasthāna),亦稱四念處、四念處觀、身受心法,南傳上座部佛跟漢傳佛《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亦稱內觀。指從「身」體、感「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明瞭其那生滅、無常、苦、及無我的本質,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不管是要成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四念住satipaṭṭhāna 有兩種解讀:巴利語sati-paṭṭhāna,念之出發點,念之基礎,即念處;梵語sati-upaṭṭhāna,念之現起,念之建立,即念住;傳統南傳論師多傾向前者,當代的菩提比丘等則傾向後者。

念即是八正道中正念和七覺支中的念覺支等的那個念;念能遍行,如守門者一樣,防護一切,捨不善法,修習善法。

在部派佛的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身、受、心和法,分別以食、觸、名色和憶念所緣;修習三妙行和安那般那念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原始佛教研究者,將四念住視修行的核心,將四念住和修行視同義詞。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這四種觀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北傳小乘修行者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修行者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修行者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巴利《長部·大念住經》和漢傳《中阿含經·念處經》,論藏中有上座部《法蘊論·念住品》和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主幹。

◎身念住

第一念住身念住,觀察身體不淨物。身體內外,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不淨。其下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1>入出息: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2>威儀路: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3>正知:在一切行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4>厭惡作意:思惟身體三十一個組成部分的影像,以克服對身體的貪愛。

<5>界作意:指四界分別,觀察身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種。

地:地界的特性是硬、軟、滑、粗、重、輕。

水:水界的特性是流動、黏結。

火:火界的特性是熱、冷。

風:風界的特性是支持、推動。

<6>九墓地:是指人死後的各種肉體敗壞的色相:膨脹瘀膿爛相、食殘相、斷壞相、血塗相、筋腱連骨相、散亂相、白骨相、陳年白骨相、骨粉相。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受念住

第二念住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捨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

觀察感受就是覺知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捨受)那生滅、無常、苦、無我,其中無常、「苦」、無我中的「苦」不是指「苦受」而是指錯誤的快樂想法被修四念處的智慧打破,就像是沒智慧的毒癮患者原本誤以吸毒會帶來快樂,當智慧增加後會發現整體而言吸毒帶來的是痛苦不是快樂。

◎心念住

第三念住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

修心念處必須覺知心的那生滅、無常、苦、無我。

◎法念住

第四念住法念住,其下北傳分:內六處、五蓋和七覺支,南傳分五種:五蓋、五取蘊、六內外處、七覺支、四聖諦。

<1>五蓋,即修習禪定的五種障礙:欲貪、瞋恚、昏沉與睡眠、掉和追悔、疑。

<2>五取蘊,即五蘊,色、受、想、行、識。

<3>六內外處,即六內處與六外處,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

<4>七覺支,即七種覺悟因素: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

<5>四聖諦:即苦、集、滅、道。

不斷覺知五蓋、五取蘊、六內外處、七覺支的那生滅、無常、苦、無我後,最終會證悟四聖諦。

四念處重要的修行解脫方法,修行此道,能達到淨有情,並超越愁、悲,消除苦和憂,並能得道驗證涅槃。

大乘佛的《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解說法念住中的法二十種法。

“四念處”的图片搜索结果

※四念處觀※

佛陀剛成道證果時,獨自在優樓頻螺聚落尼連河邊的菩提樹下,靜坐沈思,心中想著:「在這世上唯有一個法門,能令眾生的心淨,並且遠離種種痛苦煩惱;同時,能滅除眾生所有不良善的行,獲得正法利益,這個法門就是四念處。什是四念處呢?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修持四念處觀,就會遠離成聖成賢的法門,與聖道漸行漸遠;如果與聖道漸行漸遠,就會與甘露法門愈行愈遠;如果與甘露法愈行愈遠,就免不了遭受生、老、病、死種種憂悲苦惱。相反地,若能修持四念處觀,就能親近成賢成聖的法門,受此甘露法門的薰陶,也就能避開生、老、病、死的種種憂悲苦惱,究竟離苦得樂。」

此時,大梵天王以天耳聽到如來的心聲,滿心歡喜地想:「我應當前往讚歎佛陀的體悟。」瞬間,他已來到佛陀面前,恭敬頂禮後說道:「世尊,誠如所體悟,四念處觀確實能淨化眾生,遠離種種憂悲苦惱。四念處觀是行者精勤用功的下手處,好比白鶴騰空,一飛即逝,修持此法門得以速成佛道。所有人天導師應當以此覺悟之道,持續不斷地眾生開示,使其都能聽聞知曉,悲憫濟拔一切有情。」

天王進一步表示:「過去一切諸佛,因此法門而能得度;未來、現在一切諸佛,也將因此法門得度。度過什呢?度過生死煩惱瀑流,必須將煩惱妄想一一降伏、調伏,使身口意三業淨,才能達到究竟的解脫、涼、自在。世間人常在生死輪迴之中,唯有明眼人具足智慧,能洞悉十八界種種虛妄,並且宣揚這四念處觀的法門。」

天王讚歎:「譬如恆河奔流入海,四念處觀也是如此,依此聖道,歸流、趣向甘露大海。世尊出現於世,眾生開示所證之法與調伏之事,依四念處觀,轉妙法輪,普願一切人天皆能度過老、病、死、苦之流。」大梵天王再三禮敬佛陀後,法喜充滿地離去。

佛陀在入涅槃前,付囑阿難:「一切行者,應當依此四念處住。」四念處觀實是修行的基石。一般人因執著四大、五蘊實有,因此於色身生起「淨」倒,於感受生起「樂」倒,於事物生起「我」倒,於心念生起「常」倒;由於這四種倒,成攀求、追逐的僕人,作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行者若能勤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則能破除種種妄想執著,誠如《圓覺經》所言:「善男子!當知身心皆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淨。」找到正安身立命之處。



【釋聖嚴法師說“四念處”修持】
 

四念處是一種很複雜、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與五停心——即數息、不淨、慈心、界方便、因緣等五門有密切的關係。現在略地介紹四念處。

佛經上記載,在釋迦牟尼佛即將入涅盤的時候,阿難忍住悲痛,請佛就未來佛法的弘傳,開示最後的遺。釋迦牟尼佛咐囑阿難四件事:其一,在日後結集佛法經典之時,每一部經的經文皆以「如是我聞」起始,表示這是由佛陀親口宣說,阿難親聞。其二,以戒律師。其三,依四念處行道。其四,對於犯戒而不受勸告的比丘,用默檳、不理他的方式,讓他心生悔意,自行歸善。由此可知,四念處是佛陀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個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處密切相關。就禪觀次第言,五停心屬於奢摩他,是止;四念處屬於毘婆奢那,即觀。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針對散心和亂心的人,使他們能循著方法把心集中起來,漸漸地達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後,立即從定出來,用有漏智慧觀察四念處的身、受、心、法,一直觀想,進而達到發無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別在於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開悟,在定中心亦無法修;必須是得定之後,從定出,以有漏慧來修四念處,從四念處發無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觀,從觀發慧,這個與天台宗所講的止觀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處,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後許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處,都是不對的。

是四念處呢?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四種觀想。身,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是我們的身體對外界種種接觸刺激的感受;心是對於受所生的反應、執著;法是身、受、心所生的一切。就個人來說,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沒有法。除此,凡因緣所生的,皆是法。

用這四種的觀想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了要對治四種倒的錯認和執著。四種倒即是淨——淨的淨,樂——快樂的樂,常 ——永恆的常,我——中心。由於有這四種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沉淪流轉在生死中。四種倒裡的根本法是「我」,因「我」,而錯認存在是常的、永恆的。永恆感從那裡來呢?從接受而來,受從那裡來?受從身體而來,身體是物質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離物質而作用,身受心動,身心的感受加起來,就成了我,這是小我。從物質界小我的身體,到禪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恆常,執著以有我。修四念處,正可以破四倒,出三界。

(一)觀身不淨

觀察我們的身體,用「觀」的方法來觀。在一般的說法裡,此處往往解釋得和五停心的不淨觀一樣。但是我認,如果是不淨觀,就是在五停心的階段了,所以應該不是不淨觀。若從《俱捨論》來看,不是重視於身體的不淨;換句話說,不是身體很、很臭的那個不淨,而是煩惱的根源叫作不淨。觀「身是煩惱根」,所以不淨。

(二)觀受是苦

通常,人對於身體的諸受,誤認是樂、是淨,這種倒想所導致的,就是寶愛這個身體。每個人都貪愛自己的身體,誰不貪愛自己的身體呢?割捨自身的一塊肉拿去給狗打牙祭去,沒有這樣的事。觀受是苦與觀身不淨是連帶的,因觀身不淨,而觀察到身體所帶來的並不是好事,都是麻煩事、不淨的事,所謂不淨,指的是煩惱的根源,製造罪業、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體當作淨、把感受當作樂來看,根本沒有想到是生死的根源。

我們會喜歡這個身體的種種呢?有時肚子餓了,吃的時候,吃得很飽,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時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覺,睡得好舒服;熱的時候,有涼風徐徐吹來,吹得好舒服:戀愛的時候,親密地擁抱,也覺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覺身體很可愛,於是起倒想,以身體是受樂的根本。痛苦的時候是有的,但不會記得住,只記得好的,所以會對身體生執著。

很多人不能認同佛講苦,他所感覺到的都是樂。但若深入地分析、觀照下去,就會發現,所有一切的樂,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帶來苦的原因;而苦是沒有止境的,樂是非常有限的。這一生的苦,連續到未來生的苦,即便是這一生,到最後,此身還是會死亡、會敗壞,結果還是苦。所以說有受皆苦,「樂」不過是一個假象。因現象的本質是無常,無常故苦。

(三)觀心無常

心是什?前面已提及,心是從身體的感受,而生的反應和執著。我們的心,唸唸不停地跟著所有的受在變化。然是那不斷地改變著,這心當然是無常的。可是,一般人總認心是永恆的,譬如:男女間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爛,我們的心永遠不變……之類的,此即〔常心」。

執著我們的心是恆常的,這種幻覺,是因不能觀照到心念的變化。所以錯認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個動腦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體也許變了,我的心沒有變,環境變了,我的心沒有變。其實,不是我的心在動,是我的念頭在動。他無法想到心之所以心,實際上,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問的連鎖、連結,不能如是觀察,則會愚癡、固執地想像成是同一個人的心,在不同的時間,想著不一樣的事。其實心念那變異,本是無常。

(四)觀法無我

對於身、受、心三個項目,我們如果從身觀察起,身受心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時都在交互變化。然是能變化的,當然不是常的,然是可以變化的,裡頭有沒有「我」呢?如果能變化的是我,那在變化的過程中,究竟「我」在那裡?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無一不是因緣和合的暫時顯現。暫時顯現其間,每一點每一點連綴起來,便成一椿事。從時間上看,是一個過程,從空間上看,是一個集合體,可是這種集合體仍然持續在變,過程也不斷在變。「我」在那裡呢?那個是我呢?身體是我?心是我?接受的「受」是我?通常認,身體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這些東西放在空間、時間上來看,就只是因緣的結合、因果的關係,「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來觀身、受、心、法?用慧。在什時候來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後。停於定,止於定時,心根本不動。若得定以後,心能動,這不叫念頭,叫慧,是很楚的觀照。

以慧來觀身、受、心、法的時候,這個慧本身有被所觀的對象。如果觀一觀又停掉,不能持續地一直觀下去、觀完成,那是代表剛剛開始用功的階段。可是漸漸修觀,先觀身,觀身能不斷,再觀受;觀受能不斷,觀心,又能不斷,三種連起來觀,一氣不斷,此即四念處觀成,進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羅漢果、出三界前的階段了。

四念處的進程分成四個層次,即暖、頂、忍、世第一位,並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勝來修,所以觀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謂十六特勝,的目的是要證四聖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四聖諦怎麼修呢?就是從四念處而修。在觀四念處的時候,把四聖諦加進去一起觀,四聖諦每一諦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日。

觀四念處得力,才知道四聖諦的苦諦究竟是什。能瞭解到苦諦的實義,才能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證四聖諦,已能每一那、每一那,都連續地、不斷地、不退地觀照明徹,而且就在觀上面不會再離開了。故證四聖諦已具無漏慧,出離三界,永斷生死。

“四念處”的图片搜索结果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