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05 16:52:23| 人氣1,5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三觀:從生死煩惱諸垢習修行─→直趣入菩提涅槃!※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三觀:從生死煩惱諸垢習修行─→直趣入菩提涅槃!※

 

◎修三觀─-→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
     ↓           
↓           ↓            

1>修空觀─→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

2>修假觀─→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

3>修中觀─→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從“生死煩惱”諸垢習修行─→直趣入“菩提涅槃”!

 

華嚴三觀,即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空觀是觀一切法界的事相,皆以空性,惟此空不是無的空,乃是如的理性,超然而離諸相;理事無礙觀是觀如的理性能生萬法,故萬法也就是如,猶如水即是波,波也就是水一樣;周遍含容觀是觀諸法互 相含攝,重重無盡,不相妨礙,一可攝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一全收,具足而相應。

1.空觀:

即四法界中之理法界。真為非虛妄之念慮;空非形礙之色相。以簡別妄情顯性,而歸平等空性,使見色非實色為真空,令見空非斷空為真性,如此則能泯滅妄情所見事相,而彰顯空妙體。

2.理事無礙觀:

即四法界中之理事無礙法界。理是性靜明體,事是形相分限義。即觀萬象差別之事法與平等無差理性,相融而無礙自在!乃因萬象皆為真如之隨緣變現;猶如水即波,波即水。亦即觀如性起萬法,而萬法一一以性,即理事無礙觀。

3.周遍含容觀:

即四法界中之事事無礙法界。周遍乃無所不在;含容是無法不攝義。如性乃一味平等,一微一塵,悉完具如全體,一一事相亦遍含容一切法界,故一相與多相互融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而重重無盡,周遍含容觀。

上述三種所觀境,雖同一心法界,然因能觀之智深淺不同,而有此三種別,故又稱三重觀門。

“南山三觀”的图片搜索结果 

南山三觀,即性空觀、相空觀、唯識觀。性空觀是觀諸法緣生性空;相空觀是觀諸法的相皆空無虛妄;唯識觀是觀諸法唯識所現。

1、性空觀。將因緣所生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藉剖析的方便,觀察的自性本空,求人求法,了不可得,這叫作析色明空,破除對於人法本身的執著,叫作性空觀,又作析空觀。

2、相空觀。進而觀察因緣所生一切諸法,外相似有,實自空無,猶如空華水月,但眾生情執妄見種種差別之相,這叫作當體即空,叫作相空觀。

3、唯識觀。觀察一切外塵諸法,唯識所變,本來無實,這樣識有非空,境無非有,算是性相圓融,叫作唯識觀。

道宣律師認法,不出性空、相空、唯識三種,所以本此而立三觀,觀無不盡。

如《四分律行事鈔》說:然理大要不出三種:

一者,諸法性空無我,此理照心,名小乘。

二者,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見,此理照用,屬小菩薩。

三者,諸法外塵本無,實唯有識,此理深妙,唯意緣知,是大菩薩佛果證行。

又如《羯磨疏》說:要而言之,不過三種:

一者,小乘人行,觀事生滅,知無我人善惡等性;

、小菩薩行,觀事是空,知無我人善惡等相;

、大菩薩行,觀事是心意言分別。

《濟緣記》更加以解釋說:初則見相如實,觀性本空;次則見相如幻,空華水月,當相即空,不待觀性;後則觀一切法唯心所受,心外無法。

道宣的三觀,本於他的四分律學,而他的四分律學,受當時玄奘法師所弘闡唯識學說的影響很深,所以以唯識觀極致。

相关图片
 

慈恩三觀,即有觀、空觀、中觀。有觀是觀依他圓成之二性有;空觀是觀遍計之一性空;中觀是觀諸法以遍記性之故,非有,以依他圓成之故,非空,即是非有非空之中道。

相关图片 

天台三觀,即空觀、假觀、中觀。空觀是觀諸法緣生無性,當體即空;假觀是觀諸法雖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觀是觀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實理。修此三觀,能破三惑,證三智,成三德。

1.空觀,又作從假入空觀、二諦觀。空者,離性離相之義。謂觀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稱之空;由觀一念空之故,而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此因空、假、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三相皆蕩,即畢竟空,是空觀。簡言之,自世俗常識之立場(假),進入宗立場之理(空),是空觀。

2.假觀,又作從空入假觀、平等觀。假者,無法不備之義。謂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稱之假;由觀一念假之故,而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立法,以空觀立真諦之法,以假觀立俗諦之法,以中觀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是為假觀。簡言之,不停滯於「空」,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是為假觀。

3.中觀,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中即中正,泯絕二邊對待之義。謂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即空即假,稱之為中;由觀一念中之故,而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此因空、假、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者皆絕待,即為圓中,是為中觀。簡言之,不執空觀、不執假觀,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是為中道觀。

“天台三觀”的图片搜索结果
 

另據維摩經文疏三種三觀。即:

1.別相三觀,即歷別觀於三諦。謂若從假入空(空觀),僅得觀真諦;若從空入假(假觀),僅得觀俗諦;若入中道正觀,方得雙照真、俗二諦。此即指別教之三觀,別教認為三觀乃不相同且為依序漸觀,故又稱為次第三觀、隔歷三觀。依次可斷除三惑而得三智。

2.通相三觀,即於一觀中圓解三諦。謂若從假入空,知俗假是空,真諦中道亦皆是空;若從空入假,知俗假是假,真諦中道亦皆是假;若入中道正觀,則知中道是中,俗假、真空亦皆是中。即以一觀為名而解心皆通者,是為通相三觀。

3.一心三觀,即於一念心中而能圓觀三諦。謂觀一念心畢竟無有,淨若虛空,稱為空觀;能觀之心、所觀之境皆歷歷分明,稱為假觀;雖歷歷分明,然性常自空,空不定於空,假不定於假,稱為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為一心三觀。

相关图片 

假觀屬別教之觀法。天台宗將假觀分為二種,即:()生死假,即癡迷眾生之情見。()建立假,即聖者以出世間之智眼所照之見。前記藏、通二教之空觀,從假入空時之假,屬生死假而未達建立假。別教之假觀則為以空入假之觀,於空之上,安立假差別,故為建立假。別教之特質即為觀無量四諦而建立恆沙之佛法,以出假利生。另圓教之假觀與別教之假觀不同之處,即是別教將空、中二觀別視,互不相即,且獨立假觀為對境,能斷塵沙之惑;而圓教則視空、中二觀為一,即空即中,以妙假為對境,能同時斷除三惑。

中觀屬圓教,為最高無上之觀法。乃融合空、假二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以觀中道之理而圓解三諦,稱為「不但中觀」。對此而言,別教之中觀則稱「但中觀」。別教修但中觀者,須先於十住位修空觀以破見思之惑,次於十行位修假觀以破塵沙之惑後,方修中觀(但中觀)以破無明之惑,此時三觀一心,幾同於圓教之不但中觀。

一心三觀即指圓教之三觀,圓教認為三觀乃於一念心中,融合空假中三諦之真理以觀之,故稱圓融三觀、不次第三觀。又因觀之對象在一念之心,故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而為即空、即假、即中之觀。此即破執心(空),以一切現象似有(假),體達絕對之世界(中),而在一念之中作觀。

相关图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Wx6sBu8h4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