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東部的神秘軍事基地】
最近,台灣軍方神秘的台東基地“建安計划”地下戰機洞庫曝光。台灣竟有多少地下軍事設施,為什么又要建這些設施呢?這緣于美台70年代末斷交后,台灣獨自擔負起台灣島的防御任務。當時,台灣最高領導人蔣經國責令高級將領盡速提出“保衛台灣”的防務計划。台灣“國防部”經過反復討論,最后決定要鑽地洞,建地下防御工程,以求得生存與第二次打擊能力。
耗費巨資的“佳山基地”
佳山基地的設計工程又稱“建安三號”工程。它位于花蓮縣新城鄉的佳林村、秀林鄉的大山村,工程設計者取兩村各一字而稱之為“佳山基地”。從1979年開始籌划,1984年正式開始動工,到1992年才完工。1996年后,又進行了后續工程的建設。全部工程耗資超過400億元新台幣。
“佳山基地”的主體設想是將台灣中央山脈的東部掏空,將台灣絕大部分的先進作戰飛機藏于山洞,以躲避對台灣的第一波攻擊,保存作戰實力。其設計方案為,由附近的花蓮空軍機場直接建造一條長約3000米的飛機跑道直通山洞機庫,戰時飛機可以直接從洞中經跑道起飛。為了保護這個軍事基地,台軍還在花蓮、壽丰及崇德一帶建立導彈基地。佳山基地共有大小山洞几十個,且全部相通,可容納各型戰斗機250架,有完整的指揮管制系統和通信系統,還有彈藥庫、油料庫、小型醫院等。據台軍事部門分析,佳山基地以中央山脈為屏障,又可聯絡附近的中油公司油庫、海軍基地,在地形戰略上極有價值,是理想的軍事基地。它與金門、高屏兩地的火力網形成“鐵三角”,不僅使台灣本島與外島形成了三角形保護網,而且還可以加強東部地區的防衛力量。台“國防部”宣稱,佳山基地是遠東地區“最具規模”的地下空軍基地,因而被台灣軍事當局視為台“防衛體系”中具有戰略預備能量的一環。
鮮為人知的“志航基地”
志航基地與佳山基地一樣都是“建安計划”的一部分,于80年代開始修建,90年代中期建成,工程費用超過100億元新台幣。但“志航基地”工程是由台灣軍方動員數個工兵營興建,外界一直不得而知。
志航基地位于佳山基地南部鄰近地區的台東縣境內,依山勢而建。工程設計將整座山挖空,內部建有三個大機庫,還有作戰指揮中心、飛行員待命室、官兵宿舍、彈藥及油料庫等。三個大型機庫之間,有可容戰機滑行的通道彼此相連,里面停放的都是台灣90年代起外購的戰機。志航基地由于建在花崗岩下的坑道里,抗炸強度可抵擋傳統導彈直接命中,抗震能力達六級以上。洞庫還設有防洪排水功能,內部有完整的電力、供水、消防、通信、醫療、空調系統、各出口設有防護鋼門,可防震、抗炸和防核、生物、化學武器的侵入。
籌建中的地下潛艇基地
台軍于1993年起開始實施“十年兵力整建計划”,包括建立一支“潛艇艦隊”。為此,構想了使潛艇基地地下化的方案,地址為東港至楓港間沿岸的臨海懸崖地區。據台軍方宣稱,地下基地建成后,配合在宜蘭新成立的168水面反潛艇艦隊,戰略部署上,將能有效執行台灣對外航道的反封鎖任務,并能隱匿潛艇行蹤。
按台軍規划,地下潛艇基地的建設與采購潛艇是同時進行,但由于對外采購潛艇計划沒有突破性進展,台軍地下潛艇基地建設目前還停留在設計與籌划階段。
地下指揮部“衡山指揮所”
衡山指揮所是蔣介石時代最重要的軍事工程,從50年代開始興建﹔后來台灣各重要軍事機構陸續進駐,集體盤踞在緊鄰士林官邸附近的圓山一帶,形成現在的“大直要塞區”。
這座規模龐大的“戰時最高指揮所”,是將台北市士林地區的雞南山挖空建構而成的地下指揮中心﹔地下三層,內部坑道錯綜復雜,可同時通往數個重要軍事據點,包括規划中的“國防部”與“參謀本部”合署辦公大樓(即原三軍大學所在地)、士林官邸、松山機場、外雙溪等地。
作為最重要的戰時指揮中心,“衡指所”具備最先進的通信聯絡設施,以利于戰時的指揮調度,經本島的地線電纜和外島的海底電纜,還可以直接和各部隊保持連線。“衡指所”共有4個隧道出口,一個在東吳大學軍營的對面,一個在士林官邸,另兩個分別在海軍總部和“國防部”所在地(原三軍大學)。
台軍鑽地也難求逃生
軍事專家們認為,“建安計划”有嚴重的缺陷。第一,由于洞中空間有限,所有作戰飛機的維修問題難以解決,若遇戰爭,飛機的連續使用將受到很大限制。第二,山洞入口處沒有可供飛機滑行出洞的跑道,無法避開來自空中的偵察,若洞口遭到攻擊而塌陷,大批飛機將被困在洞內。第三,飛機存放時,為避免發生意外,機上均未加挂武器彈藥與油箱﹔因此,飛機必須由牽引車拖出山洞,裝配武器彈藥、油箱再升空作戰,需耗時30分鐘,無法掌握出擊的第一時間。而且“佳山基地”與“志航基地”相距不到100公里,容易同時遭到密集攻擊,存活能力也大打折扣。如此說來,台灣還是不戰為好,而避戰的最佳途徑是台灣當局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與大陸達成和平統一的協定。
臺灣地下空軍基地(Taiwan underground Air force base ;Underground air base in Taiwan)。
臺灣地下空軍基地是指位於臺灣花蓮的、台軍最大的地下防空洞和隱匿大量飛機的佳山基地。
地下空軍基地
多年來佳山基地對外界來說一直是個謎。由於它擁有重大戰略價值,該基地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外界對它的瞭解僅限於“某型戰機轉場佳山基地”、“佳山基地演練跑道修復”等新聞簡訊,即使在互聯網上,除了幾張“穀歌地球”提供的衛星遠景外,連張近景照片都找不到。
如此低調神秘,令人越發好奇——— 這個“佳山基地”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在剛剛結束的“漢光26號”軍演中,台軍45架“幻影”戰機全副武裝,從新竹基地飛往花蓮佳山基地“保存戰力”。隨後,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進行了些許披露。
計畫及其實施
說起台軍的“地下空軍基地”,就不能不提台軍的“戰機鑽地”計畫。
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美國宣佈與臺灣“斷交”,蔣經國責令台軍儘快制訂出“保衛臺灣”的防務計畫。台“國防部”最後決定“深鑽地洞”,主體設想是將臺灣中央山脈的東部掏空,將臺灣絕大部分的先進作戰飛機藏於山洞,以躲避臺灣所受到的第一輪攻擊,保存作戰實力。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台空軍正式實施名為“建安三號”的戰機鑽地計畫,包含828工程 (花蓮佳山)及737工程(台東志航)。第一個地下機庫工程1984年動工,1992年完成,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佳林村、秀林鄉的大山村,工程設計者取兩村各一字而稱之為“佳山基地”,後又進行了後續工程的建設,耗資4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該項工程的主體內容是在花蓮佳山一帶挖出數十個大小不同、相互連通的山洞,可停放250架戰機,並修建了一條長達2500米的飛機跑道與花蓮空軍機場連接。機庫周圍還修建了導彈基地、彈藥庫、油料庫、小型醫院、指揮管制系統和通信系統。為了完成這個複雜艱難的828工程,台軍工兵耗時十年,事後稱“感覺像秦始皇派工修建長城一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台軍又投資100多億元,在靠近佳山基地的台東縣境內,建成了第二個地下機庫,並以抗日名將高志航之名命名為“志航基地”。
作為台軍空防的最後一道防線,佳山基地各項管制措施相當嚴格,即使是基地內部人員,也根據任務性質在識別證上設定不同標號,只能在限定區域內活動。
地堡
當然,台軍花血本建造這種超級“地堡”絕不僅僅是為了 “藏戰機保存實力”,而是向著多功能的“地下空軍基地”努力。
據台軍方披露,在佳山基地的坑道裏,藏在巨大鐵門後的戰機除了進行戰備保存外,就是隨時待命執行任務,一旦接到出擊命令,重達8噸的鐵門可以在60秒內打開,讓戰機直接滑到跑道頭升空應戰。
佳山基地的戰管中心還與臺北的空軍作戰中心線上作業,並與電訊監察中心共同判讀任何截聽到的無線電波,據稱電監能力在亞洲僅次於駐日美軍。此外,佳山基地還配備有“天網防空系統”,戰情室5個大顯示幕的正上方有一盞紅燈,只要有解放軍飛機進入臺灣海峽,這個紅燈就開始閃動示警。
對於台空軍來說,這種“地下空軍基地”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防守,目前台空軍的骨幹機場基本部署在臺灣島西邊沿線,接戰時,主戰飛機會先從原駐地機場起飛,避免被擊毀在地面上,如果駐地機場遭到攻擊無法降落,這些飛機可以選擇東部的佳山和志航的地下機庫。二是攻擊,佳山基地和志航基地都在臺灣東海岸,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佳山在北,與花蓮港海軍基地相呼應,隨時可保衛臺北、基隆、淡水;志航在南,與高雄左營、屏東軍港相呼應,且可隨時支援澎湖列島與金門。臺灣軍方想盡辦法構築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體系,主要是為了在戰時爭奪制空權和制海權。
導彈攻擊死角
為了營造這一關鍵的防禦體系,台軍在基地選址和周邊配套上都做足了功夫。除了佳山、志航兩大地下機庫之外,這一防禦體系還包括花蓮空軍基地和花蓮海軍軍港。從地圖上看,從花蓮東部海域到中央山脈,海軍軍港、空軍機場和佳山基地一字排開,互為倚靠,再加上臺灣“中油”公司在附近建造的多個大型儲油庫,這裏顯然已經成為臺灣東部的防衛重地。
台軍之所以在花蓮、台東修建這種 “地下空軍基地”,除了這兩個基地位元於臺灣東部中段,向北支援和向南支援都比較方便之外,也因為這裏也是東部交通比較便利的——— 花蓮正好是臺灣環島鐵路的一個車站。更為關鍵的是,由於佳山、志航基地正好處於西緩東陡的臺灣中央山脈東坡,從臺灣海峽看,這兩個“地下空軍基地”等於藏在懸崖下頭。要攻擊破壞這裏,導彈要先飛越中央山脈,再陡降攻擊東向面海的目標,從彈道角度看難度非常高,建成軍事基地是非常理想的。
不過,儘管身處導彈“攻擊死角”,台軍還是為這一戰略要地準備了多種防護措施,佳山基地和花蓮基地四周25平方公里的區域防守嚴密,光是對空導彈的陣地就有九處,構築了密集的對空火力網。
蘇花高速
即使有這樣的天然環境和防空準備,台軍依然很擔心那條2500米跑道戰時遭擊毀,屆時“地堡”裏有再多的戰機也飛不起來。因為基地山體內雖有油庫和武器庫,卻因為安全原因不能在洞內加掛彈藥和油箱,必須先拖到洞外裝備至少20分鐘,戰時很可能因此遭攻擊癱瘓。
為了讓戰機“多一條生路”,台軍又瞄上了“蘇花高速”。這條高速北起北宜高速蘇澳段,往南穿越中央山脈東麓,途經佳山基地東側,全長僅86.5公里,卻有隧道11座、橋樑20座。即使島內環保團體多次抗議施壓,台當局依然堅持要修這條施工難度極大、造價極高的公路,甚至將其列為“臺灣新世紀10大新建設”之首,準備了926億元的巨額預算。
因為按照台軍規劃,戰時佳山基地內的飛機將利用蘇花高速公路起降飛機。台“交通部”人士曾透露,該公路靠近佳山基地的近10公里路段沒有中央隔離帶,路面寬度有6個車道,其公路混凝土澆灌厚度相當於中型機場跑道。此外,這部分路邊不安裝路燈,還會加設類似於標航燈的地面燈光導引設施,將其作為戰機起降替代跑道的作用十分明顯。
臺灣“地下空軍基地”揭秘:掏空山脈藏戰機
在剛剛結束的“漢光26號”軍演中,台軍45架“幻影”戰機全副武裝,從新竹基地飛往花蓮佳山基地“保存戰力”。隨後,最新一期美國《國防新聞》披露,“隱匿”於花蓮的佳山基地是台軍最大的飛機地下防空洞……
事實上,多年來佳山基地對外界來說一直是個謎。由於它擁有重大戰略價值,該基地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外界對它的瞭解僅限於“某型戰機轉場佳山基地”、“佳山基地演練跑道修復”等新聞簡訊,即使在互聯網上,除了幾張“穀歌地球”提供的衛星遠景外,連張近景照片都找不到。如此低調神秘,令人越發好奇——— 這個“佳山基地”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掏空中央山脈”藏戰機
說起台軍的“地下空軍基地”,就不能不提台軍的“戰機鑽地”計畫。
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美國宣佈與臺灣“斷交”,蔣經國責令台軍儘快制訂出“保衛臺灣”的防務計畫。台“國防部”最後決定“深鑽地洞”,主體設想是將臺灣中央山脈的東部掏空,將臺灣絕大部分的先進作戰飛機藏於山洞,以躲避臺灣所受到的第一輪攻擊,保存作戰實力。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台空軍正式實施名為“建安三號”的戰機鑽地計畫,包含828工程 (花蓮佳山)及737工程(台東志航)。第一個地下機庫工程1984年動工,1992年完成,位於花蓮縣新城鄉的佳林村、秀林鄉的大山村,工程設計者取兩村各一字而稱之為“佳山基地”,後又進行了後續工程的建設,耗資4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該項工程的主體內容是在花蓮佳山一帶挖出數十個大小不同、相互連通的山洞,可停放250架戰機,並修建了一條長達2500米的飛機跑道與花蓮空軍機場連接。機庫周圍還修建了導彈基地、彈藥庫、油料庫、小型醫院、指揮管制系統和通信系統。為了完成這個複雜艱難的828工程,台軍工兵耗時十年,事後稱“感覺像秦始皇派工修建長城一樣”。上世紀90年代中期,台軍又投資100多億元,在靠近佳山基地的台東縣境內,建成了第二個地下機庫,並以抗日名將高志航之名命名為“志航基地”。
作為台軍空防的最後一道防線,佳山基地各項管制措施相當嚴格,即使是基地內部人員,也根據任務性質在識別證上設定不同標號,只能在限定區域內活動。
進可攻退可守的“地堡”
當然,台軍花血本建造這種超級“地堡”絕不僅僅是為了 “藏戰機保存實力”,而是向著多功能的“地下空軍基地”努力。
據台軍方披露,在佳山基地的坑道裏,藏在巨大鐵門後的戰機除了進行戰備保存外,就是隨時待命執行任務,一旦接到出擊命令,重達8噸的鐵門可以在60秒內打開,讓戰機直接滑到跑道頭升空應戰。
佳山基地的戰管中心還與臺北的空軍作戰中心線上作業,並與電訊監察中心共同判讀任何截聽到的無線電波,據稱電監能力在亞洲僅次於駐日美軍。此外,佳山基地還配備有“天網防空系統”,戰情室5個大顯示幕的正上方有一盞紅燈,只要有解放軍飛機進入臺灣海峽,這個紅燈就開始閃動示警。
對於台空軍來說,這種“地下空軍基地”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防守,目前台空軍的骨幹機場基本部署在臺灣島西邊沿線,接戰時,主戰飛機會先從原駐地機場起飛,避免被擊毀在地面上,如果駐地機場遭到攻擊無法降落,這些飛機可以選擇東部的佳山和志航的地下機庫。二是攻擊,佳山基地和志航基地都在臺灣東海岸,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佳山在北,與花蓮港海軍基地相呼應,隨時可保衛臺北、基隆、淡水;志航在南,與高雄左營、屏東軍港相呼應,且可隨時支援澎湖列島與金門。臺灣軍方想盡辦法構築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防禦體系,主要是為了在戰時爭奪制空權和制海權。
導彈“攻擊死角”建基地
為了營造這一關鍵的防禦體系,台軍在基地選址和周邊配套上都做足了功夫。除了佳山、志航兩大地下機庫之外,這一防禦體系還包括花蓮空軍基地和花蓮海軍軍港。從地圖上看,從花蓮東部海域到中央山脈,海軍軍港、空軍機場和佳山基地一字排開,互為倚靠,再加上臺灣“中油”公司在附近建造的多個大型儲油庫,這裏顯然已經成為臺灣東部的防衛重地。
台軍之所以在花蓮、台東修建這種 “地下空軍基地”,除了這兩個基地位於臺灣東部中段,向北支援和向南支援都比較方便之外,也因為這裏也是東部交通比較便利的——— 花蓮正好是臺灣環島鐵路的一個車站。更為關鍵的是,由於佳山、志航基地正好處於西緩東陡的臺灣中央山脈東坡,從臺灣海峽看,這兩個“地下空軍基地”等於藏在懸崖下頭。要攻擊破壞這裏,導彈要先飛越中央山脈,再陡降攻擊東向面海的目標,從彈道角度看難度非常高,建成軍事基地是非常理想的。
不過,儘管身處導彈“攻擊死角”,台軍還是為這一戰略要地準備了多種防護措施,佳山基地和花蓮基地四周25平方公里的區域防守嚴密,光是對空導彈的陣地就有九處,構築了密集的對空火力網。
大有深意的“蘇花高速”
即使有這樣的天然環境和防空準備,台軍依然很擔心那條2500米跑道戰時遭擊毀,屆時“地堡”裏有再多的戰機也飛不起來。因為基地山體內雖有油庫和武器庫,卻因為安全原因不能在洞內加掛彈藥和油箱,必須先拖到洞外裝備至少20分鐘,戰時很可能因此遭攻擊癱瘓。
為了讓戰機“多一條生路”,台軍又瞄上了“蘇花高速”。這條高速北起北宜高速蘇澳段,往南穿越中央山脈東麓,途經佳山基地東側,全長僅86.5公里,卻有隧道11座、橋樑20座。即使島內環保團體多次抗議施壓,台當局依然堅持要修這條施工難度極大、造價極高的公路,甚至將其列為“臺灣新世紀10大新建設”之首,準備了926億元的巨額預算。
因為按照台軍規劃,戰時佳山基地內的飛機將利用蘇花高速公路起降飛機。台“交通部”人士曾透露,該公路靠近佳山基地的近10公里路段沒有中央隔離帶,路面寬度有6個車道,其公路混凝土澆灌厚度相當於中型機場跑道。此外,這部分路邊不安裝路燈,還會加設類似於標航燈的地面燈光導引設施,將其作為戰機起降替代跑道的作用十分明顯。
空軍志航基地(Zhi-Hang Air Base,ICAO代碼:RCQS)為一座位在臺灣臺東縣臺東市富豐里的軍用機場,隸屬於中華民國空軍。志航基地又稱為志航機場,場區位在臺東市區北方,跑道橫跨在海岸山脈終端都蘭山與猴山之間,該座機場為軍事專用機場,主要由中華民國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管理,並無提供任何民航機起降,臺東地區之民航機起降業務則是由志航基地之南方的臺東豐年機場負責.
由於該機場的駐紮單位,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為中華民國空軍聯隊中唯一完全操作F-5E、F-5F(虎II式,Tiger II)戰鬥機的部隊,因此志航基地又有老虎之家的別稱。
基地沿革
志航基地該地區在臺灣日治時期時並無任何機場之設置,而當時台灣總督府方面原訂計畫將志航基地所在區域利用炸藥挖空建立大型商港,後因太平洋戰事爆發而作廢。
1960年代時,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有鑑於臺灣所處在之國際戰略地位重要性,並且在對大陸地區的作戰態勢上,因臺灣海峽過於窄小,西部各重要之軍事基地完全暴露於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雷達監視之下,讓各項空軍之戰術行動易失去其隱密性,十分不利於空軍戰力的保存。加上當時中華民國國軍的空軍主力戰機皆配置在臺灣西部,使得臺灣西部地區的飛行空域因戰機過多,容易在飛行訓練上產生不利因素。
因此,中華民國國防部決定下令在臺灣東部地區尋找地勢平坦可作為軍用機場的區域,經過多次會勘後,國防部決定在原日治時期台東商港的興建處,也就是現今海岸山脈末端與猴子山之間興建一座大型的空軍基地,並在1969年(民國58年)11月以「神鷹計劃」作為計畫代號來開始規劃訓練基地整備計劃。
空軍基地工程於1970年(民國59年)2月正式動工,於隔年,1971年(民國60年)8月16日完工啟用,並由蔣總統親自為基地命名為「志航」基地(該命名由來為紀念對日抗戰期間的國軍空軍上校高志航(殉國後由國府追贈空軍少將官階)。1979年(民國78年)志航基地進行擴建工程。
駐紮單位沿革
1971年(民國60年)8月16日,志航基地在落成後即成立第12基地勤務大隊,為即將進駐的飛行部隊進行機場整備。
1972年(民國61年)4月1日,志航基地成立部隊訓練中心。
1972年(民國61年)11月1日,原第二聯隊的第44部訓隊進駐志航機場,並展開飛行訓練。
1978年(民國67年)1月16日,部訓中心改編為「空軍台東指揮部」,因應未來作戰需要。
1978年(民國67年)11月1日,擴編為「空軍第737戰術戰鬥機聯隊」。下轄3個大隊分別是第7戰術戰鬥機大隊(再細分第44SQ、45SQ、46SQ三個作戰中隊)、第7修護補給大隊、第7基地勤務大隊及醫務中隊。分別負責飛行作戰、後勤修護補給、基地設施勤務等任務。
1984年(民國73年),第46中隊接手臺南第一聯隊「炸射班」任務,除了專精訓練外,還成為假想敵中隊,負責模擬中共空軍戰術。
1988年(民國77年)7月1日,增編戰術訓練中心,下轄第46中隊及空儀組(ACMI)。
1998年(民國87年)7月1日,737聯隊本部改隸「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
2005年(民國94年)7月1日,737聯隊改隸屬「空軍總司令部」,而「戰術訓練中心」改隸屬「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司令部」,第46中隊改隸第7大隊。
操作機種沿革
1972年(民國61年)「空軍部隊訓練中心」使用T-33、F-86(軍刀機)。
1977年(民國66年)7月汰除F-86(軍刀機),換裝自桃園機場(第401戰術戰鬥機聯隊)及臺南基地(第443戰術戰鬥機聯隊)汰除之F-5A、F-5B(自由鬥士)。
1980年(民國69年)第46中隊人員,赴嘉義基地(第455戰術戰鬥機聯隊)自強中隊接收F-5E戰鬥機換裝訓練。
1981年(民國70年)1月換裝F-5E(虎II式)。
1981年(民國70年)11月換裝F-5F。
1982年(民國71年)由於第46中隊換裝F-5E/F甫畢,隨著第44中隊以及第45中隊也開始實施F-5E/F的換裝訓練。自其餘聯隊所汰除之F-5E/F陸續抵達志航基地,而原有志航基地汰除的50多架F-5A/B並未移走,導致當時志航基地大停機坪上,停放了近百架F-5系列戰鬥機,直到當年夏季末,F-5A/B移駐新落成啟用的花蓮基地(第828戰術戰鬥機聯隊
建安計畫
建安計劃與位在花蓮的佳山計劃同為民國70年代中華民國國防部所實施的東部空軍基地地下化國防政策。
設施
管理單位:中華民國空軍
駐紮單位:空軍第七飛行訓練聯隊(原第737戰術戰鬥機聯隊)
機場跑道:長11,055呎(3370公尺)
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成立於1943年,簡稱「四四廠」,為國共內戰時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四座兵工廠之一(另外三座分別為26廠、60廠、61廠)。四四廠之前身為1936年成立之中央修械所,後歷經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等戰爭3引,數度整併改編,其員工來自全國四面八方,濟濟一堂。現廠址位於新北市三峽區,現在改為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製造中心。
歷史
1936年,國民政府軍政部於南京龍蟠里成立中央修械所,隔年即因對日戰爭爆發而遷廠至湖南衡陽。
1938年,因應戰局,再遷廠至貴州貴陽,同時接收第三路軍修械所及貴州修械廠。
1940年擴充為中央修械廠(首任廠長為趙學顏將軍),增設游動修理隊,分支隨軍檢修班,住來於各戰區之間。7月,接收漢陽兵工廠所屬之沅陵修砲廠。
1942年,調整生產能量,接收昆明第五十一廠部分製槍儀器機具。
1943年,改稱為兵工署第四十四兵工廠。
1944年1月,接收桂林第四十三廠經戰火毀損之機料及員工。
1946年,遷廠至青島及濟南,接收日軍廠房及裝備。
1948年,第二次國共內戰局勢逆轉,濟南撤廠,設備機具搶運至青島。
11月,自青島舉廠東遷台灣。
12月,在台復工,廠址位於台北市三張犁原日本陸軍倉庫,遷台後仍由趙學顏將軍擔任廠長。
1949年,接收台灣第三修械所,當時產量為每月生產手榴彈10萬顆、衝鋒槍600枝、60迫砲彈25,000顆及槍榴彈筒300具。
1972年3月10日,聯勤總部提出「肅寇一號」(芥子氣彈)案研製工作計畫概要。化學砲彈的研製由聯勤61兵工廠負責,而聯勤44兵工廠則試行灌裝155公釐砲彈。
1976年1月,更名為聯勤第二0六廠。
1980年6月,配合台北市都市更新計畫(信義計畫區),遷廠至臺北縣三峽鎮。
1984年4月,與聯勤二0八廠合併為中山科學研究院飛彈火箭製造中心,改隸中山科學研究院。
基本資料
成立日期:1936年(當時稱作中央修械所,民國32年改稱第四十四兵工廠)
裁撤日期:1984年4月1日(與二0八廠合併,稱作飛彈火箭製造中心)
位置:西至基隆路,東至松山工農、虎林街,南至信義路、北至忠孝東路,大約等同於現在臺北市的信義計畫區,也就是目前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消防局、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信義分局、中華電信東四局、信義區行政中心、興雅國中、臺北101大樓、臺北世界貿易中心、信義威秀影城及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等所在之廣大範圍。該廠與聯勤軍車廠共用上述土地,並有鐵路三張犁支線進入其中(遷至三峽後仍有中興一號特種支線負責,連接至鶯歌尖山地區的五級車輛維修廠),以利車輛火砲運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