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03 16:12:20| 人氣3,5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人說:『臺北故宮有寶無殿(紫禁城),北京故宮有殿無寶。』這是真的嗎?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紫禁城 北京”的图片搜索结果

有人說:『臺北故宮有寶無殿(紫禁城),北京故宮有殿無寶。』這是

說起故宮,除了知道有北京故宮,不少人對臺北的那個故宮也並不陌生。此外,其實還有瀋陽故宮、南京故宮,而最著名的,還是要屬北京和臺北兩地的故宮。

國民黨在敗退之際,走了大量大陸珍貴文物。有人說,臺北故宮沒能帶走最珍貴的一件,也就是紫禁城故址;也有人說,臺北故宮有寶無殿(紫禁城),北京故宮有殿無寶。意思是說在臺北故宮存放的,才是當年原北平故宮的精粹,這是如今的北京故宮所比不上的。

這樣的說法可信?如果是的,當年又是如何把這些珍寶運過海峽對岸去的?

大半個中國的轉移

故宮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兩個故宮同宗同源,而如今卻隔岸相望。但這種分流並不是解放戰爭時期才開始的,始於更早的抗日戰爭時期。

把文物運出北平,原本是了防止們落入日本人手中。1931年,東北淪陷,國民政府擔心戰火繼續南擴,危及北平。北平保存了歷代留下來的各種文物,尤其是到了朝,由於王室的廣泛網羅,紫禁城裏更是雲集了天下珍寶。今天北京故宮博物院裏85%的藏品,臺北故宮博物院92%的藏品都來自于宮舊藏。

於是,當時的國民政府開始籌備文物南遷事宜。但不是誰都同意文物搬家,以著名書畫家周肇祥首的北平市民眾保護古物協會就擔心文物一去不回。他們公開放話,文物南運一旦起程,就會派人去炸那輛列車。

幾經波折後,最終在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宋子文的支持下,文物于1933年起運上海。人們從故宮中挑選了價較高且便於帶走的文物共13000多箱,後來又加入了其他單位的6000多箱文物,分5批運往上海,存放在上海天主堂街仁濟醫院和四川路英資業廣公司的倉庫內。有洋人的加持,文物也更安全。但當時的工作人員不會想到,這批文物中的一部分,再也沒能回到北平。

文物暫寄在上海的日子裏,工作人員還挑選出80箱精品,去英國參加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這是20世紀上半葉故宮文物僅有的兩次出國之一。

1936年,南京的庫房建成,上海的這批文物開始被分批陸續運往南京朝天宮,正當工作人員計畫趁著局勢暫穩辦國民政府曾經允諾過的複展,次年就爆發了·事變。8月上海淪陷,南京告急,這批沒安頓多久的故宮文物又開始了沛流離的歷程。

第二次文物遷移分南北中三路,分別將南京的文物轉運到戰火未波及的西南地區。一路上文物險情不斷。19378月,南路80多箱文物從南京出發途經漢口、長沙最終運到貴州省安順地區的一個溶洞(華嚴洞),中途借湖南大學圖書館暫存。從湖南遷走一個星期後,圖書館就被日軍的飛機夷平地。

在當時,本來從長沙往西是可以直接從更近的湘西、黔東地區進入安順的,但由於湘西一代土匪猖獗,不時搶劫,所以押運文物的人員只好曲線救國,往南繞道廣西桂林、柳州再將文物運至貴州邊境。

文物的中路運輸也是險象環生。193711月,中路9000多箱文物(多字畫)由南京出發途經漢口、宜昌,運抵重慶。不久日軍開始空襲重慶,文物又轉運到四川樂山的一個小上,以避人耳目。

普通人在戰爭中常常因隨機偶然的事件,而改變自己的命運。中路押運人員中,有後來曾幾次主持文物遷台工作的杭立武。而在此之前,杭立武只是南京一處難民區的主管,與故宮沒有任何關係。

當時南京快要淪陷,市長馬超俊建議將朝天宮文物院納入杭立武所主管的難民區,以免文物被日軍炮彈襲擊,這時杭立武才決定參與文物保護。也是他提出與其將文物藏到難民區,不如運去更安全的地方。

由於交通不便,北路是三路中最艱辛的一路,193711月,7000多箱文物途經徐州、鄭州、西安、寶雞、漢中運至四川峨眉。北路文物途經了秦嶺、川陝公路等地勢險峻的交通要道,還遭遇過一次土匪阻截,歷時一年多才到達峨眉縣。

從此隔海相望

抗戰勝利後,從1946年初開始,四川三縣的文物開始被遷回,到19476月全部運至南京。從19378月第一批文物開始西遷算起,到東歸南京,這些文物在西部待了將近10年。令人驚喜的是,由於這些文物開了戰火,再加上看管嚴密,幾乎沒有損壞。

原本的計畫是將文物繼續運回北京,可好景不長,不久國共內戰爆發。19489月以後,杭立武、傅斯年、李濟、蔣複等人眼看形勢不好,於11月初開始籌備文物運台事宜,行政院12月下了批准令。故宮國寶再一次踏上前途未蔔的旅程。

南京的文物於19481222日分三批起運臺灣,運台文物中,原北平故宮博物院的占了大部分,還有其他一些機構,如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圖書館等處的文物。

只是文物了,人心也散了。194812月,第一批文物770多箱乘坐中鼎號運輸艦運,當時許多國名党官兵及其家屬得知將有貨輪去臺灣,驚慌失措,覺得此昭示著敗局定。他們到南京下關碼頭,一擁而上,想儘快逃到臺灣,任憑押運人員莊嚴等人如何勸說都沒人下船。

杭立武得知後十分焦急,他打電話到海軍總部讓總司令桂永來處理此事。桂永好說說,勸大家以文物重,並保證不久就能讓官兵和家屬安全赴台,人們才陸續下船。桂永自己雖然也沒能上船,但將他的一條狗送到船上運去了臺灣。據當時的押運人員回憶,那條狗暈船,叫得很厲害,讓人無法安眠。

之後,第二批文物共3500多箱於1948年底遷台,第三批文物1200多箱於19491月的時候遷台,其中超過半數的文物都來自原北平故宮博物院。

等到第三批文物登上昆侖號時,國民黨軍官和家屬再也不願意讓文物先走。所有人都想緊離開大陸,沒有人肯下船,海軍總司令桂永怎麼勸阻也無濟於事。再加上這艘船當時另有任務,不是專門運輸文物而來,沿途的港口都要停靠,所以到臺灣基隆港全程花了二十多天,是三批運輸中最久的一次。

好在幸運女神再次站在了文物這邊。運往臺灣的文物共計5500多箱,雖然們在海上漂泊了好多天,但受損極少。

當時的裝箱技術沒有今天精密,了防止文物中途破損,工作人員沿用了景德運瓷器時的包裝法——每件國寶均以數層紙包裹,外纏草繩,依次裝箱後在空隙中滿棉花,然後釘箱蓋,貼封條。了確定具體怎麼怎麼纏,工作人員還買來很多普通瓷器反復做實驗,確定無一損害後才開始裝箱。

此外,這些文物運抵臺灣後,工作人員選擇把文物保存在台中糖廠的倉庫裏,台中地區氣候乾燥,有利於保存文物。至此,大部分計畫運台的文物基本運輸完成。

此外,杭立武其實沒有忘記第一次全國大遷移時留在北平故宮的文物,但當時的北平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不肯放行,所以北平的文物沒有運出一箱。不過新中國成立後,杭立武還是緊最後的時間來大陸空運了最後一次文物,其中包括河南博物館此前西遷到重慶的69箱文物(最後挑選了38箱精品運走)、張大千臨摹的78幅敦煌臨摹壁畫,張大千本人也在那飛機上。

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藏品共60萬件左右,後來又通過收購、接受捐贈、寄存等途徑,將文物擴容到了697490件(統計截止到2018131日)。至此,歷經了十餘年苦難的原故宮文物在海峽對岸安家落戶。

“故宮文物”的图片搜索结果

故宮

,北京故宮原本的珍寶,是否都在當時被運往臺灣了呢?當時到底運走了些文物?

從總量上來說,目前北京故宮有藏品180多萬件,而臺北故宮只有將近70萬件。截至2018年初,臺北故宮所藏的國寶級文物共有214件,而北京故宮有一級文物8000多件,在精品數量方面,臺北故宮依然比不上北京故宮。

不過這也與兩岸的文物定級方法不同有關,我們通常所說的國寶級文物其實是臺灣、日本常見的分類法,大陸只將文物分成一、二、三級文物和一般文物。

動盪年代,工作人員只能揀選容易運輸的精品,其中包括諸多書法繪畫。臺北故宮共有書法繪畫1萬件左右,其中元代以前的有700多件,後來這部分文物成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優質的一批展品。例如乾隆皇帝欽點的三希之一《快雪時晴帖》(王羲之作)、《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等。

而北京故宮的書畫總量雖高達15萬件左右,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明繪畫,時間比較近。北京故宮還有很多宮廷繪畫,其中也不乏珍品,如《伯遠帖》與《中秋帖》(三希中的另外兩希)、《明上河圖》(宋版)、《平復帖》、揚州八怪系列等,臺北故宮的《明上河圖》則明代仇英所仿。總體而言,臺北故宮只有元代以前的書畫精品多於北京故宮。

除了書法繪畫之外,便於裝箱帶的當屬圖書典籍和歷史檔案。雖然現有很多書籍檔案已經撥歸臺灣史語所和國家圖書館保存,但臺北故宮還是保存了許多卷帙完整、品相完好的早期典籍(宋、元、明版居多),而且有很多是獨有的孤本,相當珍貴。

比如臺北故宮保存著第一部《四庫全書》(文淵閣版)、天祿琳琅藏書等,檔案類有各類奏摺15萬餘件、軍機處和內閣檔案等。而原北京故宮博物院檔案館在1980年從故宮分離出去,獨自成立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留在北京故宮的就只剩下大量宮照片。

當然不是所有珍寶都能輕易帶走。像銅器這樣的大件,當年只揀選了少量精品運去臺灣,目前臺北故宮所藏比較珍貴的銅器有毛公鼎、散氏盤、父癸鼎、宗周鐘。而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銅器不僅數量是臺北故宮的三倍,而且時間序列完整,不少銅器上還刻有銘文,具有較珍貴的究價

至於其他工藝品和宮廷文物,不管是在種類還是數量上,北京故宮的收藏都略佔優勢,尤其是在宮廷文物方面,北京故宮收藏了大量的皇室用品,比如代玉璽二十五寶,還有諸多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天文儀器、鐘等,也北京故宮特藏。

然各有千秋,臺北故宮的精品多於北京故宮這種說法會流行起來呢?這大約與部分文物的知名度有關,比如臺北故宮藏有膾炙人口的翠玉白菜、肉形石等文物,此類文物由於外形奇特等原因而馳名中外,此外,毛公鼎、散氏盤、《快雪時晴帖》等文物名氣也較大。而大陸的明星文物主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如後母戊鼎、大盂鼎、人面魚紋彩陶盆等。

無論如何,當年國民政府相關人員的確是經過了精心挑選將部分文物運台的,但終究沒能將所有精品都運去臺灣,而且建國後大陸的考古工程也是臺北故宮無法參與的。兩岸故宮各有特色藏品,這些文物在聚光燈下被人觀賞之前,許多都經歷了在戰火中劫後餘生的命運。我們今天能在兩岸看到這些文物,是有多地幸運。(來源:新浪-20180318)

“臺北故宮”的图片搜索结果

台長: 幻羽
人氣(3,506)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略窺當今世局風雲 |
此分類下一篇:※注意─強烈沙塵暴侵襲地球各地
此分類上一篇:【播撒仇恨的種子 ─ 幕後的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