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1-30 04:23:59| 人氣3,0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淡水的歷史與人文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淡水的歷史與人文

台灣第二大河川淡水河系,主要是由三條主要支流新店溪、大漢溪及基隆河,貫穿台北盆地,匯集而成,沿著河系兩岸,形成各個人口密集、工商發達區域。

台北盆地約在六萬年前陷落形成,由於地勢低,便開始向四周的地區搶奪水源,於是淡水河流域約於三萬年前,由自桃園入海的大漢溪及基隆入海的基隆河改道流進台北盆地,匯合而成海水湖;一萬多年前氣溫變暖,使海水上升侵入台北盆地,使其成半鹹水湖;而約五千多年前,海水逐漸退去加上淤沙沉積,台北盆地的地面就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露出,陸地、沼澤、平原陸續出現,逐漸型成淡水河系的初型;人類也大致在這個時候的期來到淡水河流域,開始了人與河流之間互動的關係。

淡水河流域內人口聚居達五百萬人以上,工商業發達,是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新店溪、大漢溪及基隆河上游更是自來水水源,中下游則成排水集之河道,與居民的生活關係極密切。

長濱文化是台灣地區最古老的文化。可能早到距今一萬年即在台北盆地出現,這時候的人類多以採集和漁獵維生,芝山岩遺址所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原型手斧,可能代表了當時人類到淡水河畔漁獵所留下的足跡。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約在距今七千至四千七百年之間,分布於河口或靠近海岸的台地之上。他們以簡單的石斧、石鋤種植根莖類的農作物,採集植物和海邊的生物維持生活,並製作繩紋畫紋的陶器。大坌坑遺址主要分布在五股、關渡、圓山之間海拔十至十二公尺的山麓。 

圓山文化大約出現於距今四千多年前,最早沿著淡水河來到台北盆地北半部,沿著湖岸的台北盆地居住形成一連串的聚落。最有名的遺址如圓山芝山岩和淡水河口的大坌坑,他們可能由廣東省東部附近渡海來台。大約比圓山文化稍
的是芝山岩文化,是近年才發現的。他們是農業、漁獵並重的民族。這個時代盆地的南半部似乎已經露出,因此在今日的延吉街、艋舺都出現遺址,這兩個文化分布的主要地區能是一大片的河湖地帶。

十三行文化出現於距今兩千年前,是台灣史前時代最期的鐵器時代的人群,在淡水內在馬偕護校旁與台北市交界處的關渡遺址發現。一般學者認他們是後來凱達格蘭族和雷朗族的祖先留下的文化,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技術進步能養活較多人口。這個文化的中期沿著淡水河系、海岸南北駕船發展,最東到達宜蘭,最南至苗栗,他們是慣於水居的民族,水亦供給了生活的資源。

早在漢移民進入台北平原之前,除了森林古木,蠻荒之野,還居住著所謂的番民,也就是凱達格蘭民族在此地的平居民,他們除了種植黍、芋充飢外,也捕魚獵鹿,食肉血雖然野蠻,但以自給自足的簡單方式過日子也不失樂趣,想像當時的山區仍有蔥鬱樹林和奔鹿穿梭,溪流間更有魚兒悠游,光是平人能獨木舟往來河流之間便是羨煞活在這水泥叢林的現代台北人,同樣有著大漢溪的陪伴滋養,番人生活其間,文明人卻只能認得河邊的灰黑提防。永曆年間荷蘭人曾經這些台北的平族留下一些記錄,武溜灣社是歷史記載上新莊地區最早的居民,也是當時台北地區的第二大平族聚落,根據十八世紀漢移民的描述,聚落範圍大約是今日新店溪、大漢溪的合流處南岸(板橋市北部),以及大漢溪西岸的大部地區。

十七世紀初期,漢人的行跡踏上淡水;隨後在明崇禎元年(西元一六二八年)西班牙人拓展海權及進行殖民侵略,進而占領淡水,並命名「卡百多爾 」(Casidor),淡水河則命名「契馬諾」(Kimalon),翌年建聖多明峨城(San Domingo,民間稱紅毛城);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成新的領主,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打敗荷蘭人,使淡水復歸漢人之手。

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明定安平、淡水通商口岸。次年,因軍於大沽口炮擊英國換約艦隊,引發第二次英法聯軍東來,與廷簽訂北京條約(咸十年),淡水始正式開港。在同治、光年問,淡水成北台灣第一大港,洋樓林立,其中茶葉輸出物之大宗。商務最盛時可停泊二千噸級之輪船。

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英國副領事於淡水辦公開始,洋商便進入淡水。自光六年(西元一八八年),洋商得以合法租借土地。由於華洋雙方生活習慣不同,便於管理,朝政府與外國協定設立租界,將洋人居所、堂、洋行、醫院等集中於租界區。日本據台之後,淡水雖不再「條約港」,但日本當局仍公告淡水「港口外僑雜居地」。此後洋人在淡水的茉居地便分散在華人市街的兩頭,即今淡水車站以東及紅毛城、油車口一帶。洋人當時的洋房,許多至今存。

至於淡水由主街道(今中正路)則是於日據時期的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在市區改正運動中改建成現代的規模。而市區改正運動的緣起,則是由利台灣各地市原本街道狹窄,僅容行人及手推車通行,自汽車於日本統治的明治三十三年(西元一九○○年)引進台灣之後,甚不便;舊街道又乏排水溝,水瀦留,不利衛生,因而總督府依「台灣家屋建築規則」進行房屋徵收拆除、拓寞道路等工作。淡水的主街自四公尺拓寬九公尺,而在道路拓寬之後,路兩旁住戶亦紛紛改建住戶二層紅磚建築,臨街上面均披上當時流行的昭和式樣,構成今日所謂「淡水老街的主體。

但由於淡水一河口港,因此受淡水河沖積而漸趨淤淺。而基隆之港口形勢優越,光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年)後基隆與臺北間鐵路通車,商務更盛。日本殖民台灣之後,日本成最主要的貿易地,淡水與基隆的地位相互消長,光三十年(西元一九四年),基隆商務超越淡水,日後遂完全取代之。
  
漢移民來到蠻荒的台北平原
新莊帶來富庶與商機,卻也破壞了平聚落原有的生活方式,由於他們的農耕技術完全不及漢人,雖然期間衝突不斷,但在面臨因開墾而獲利的現實情況下,除了與漢人合作之外,也只有退居山林地的選擇,更經過長時間的雜居、通婚,接受漢式育、改用漢名,漸漸平族人的生活方式與漢人也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武溜灣社的最後痕跡出現在一九三八年(昭和十三年)的日治時期,當時記載著新莊僅剩一戶共五口平人。

地理學者曾將本省的河岸城依其位置分成港口城(Port Town),內陸城(Inland Town),山(Foothill Town)。淡水河的河口城鎮為淡水(滬尾),內陸城早期有士林、大稻艋舺、新莊、板橋、錫口(松山)、南港,山則有景美(境尾)、新店、三峽、大溪、三坑、深坑等。這些沿河的城代皆息息相關,亦即上、中及下游的關係相當密切。上游城市(茶、煤、樟腦)之第一次集結地,中游城則負責集散轉運工作,將下游城市進口的日用品輸往內陸。當時淡水河航運便利,輪船可直抵大稻,加速台北的繁榮,讓乾隆年間還只是台灣的小市街的大稻,至光末年已成台灣人口第三大的城市。

台灣城市發展史上相當重要的類型便是河港城市,也是構成台灣城市風格的特質之一,河運與城市之發生、興起與轉變關連至深。自二百多年前由漢人墾拓社會所形成的聚落,到代漢人商業、政治、文化、宗、城之興起,皆和河運息息相關。

北台灣最早的聚落中心原在淡水河口的八里坌,近年發現的十三行遺址便帶來許多歷史發展的訊息,其中考古學家發現,在漢人大量移民台北盆地之前的唐宋時代,已有大陸沿海居民渡海至此與台灣的原住民進行交易,明朝荷蘭人、西班牙人因水運交通之便在此留下足跡,直至雍正年間更因地理位置的重要設有八里坌巡檢司,因水源起的台北文明自此隨水曲折的展開。

隨著漢移民日漸增多,由淡水河口進入溯水而上首當其衝的新莊於是有了漢人聚落的苗頭,因一個上天的意外,更使得新莊成了台北盆地發展史的第一站,一六九四年(康熙三十三年)台北發生一次大地震,今日的三重、蘆洲一帶,平原陷落形成湖泊,於是古台北湖(也稱康熙台北湖)

根據新莊市志記載,台北湖的形成造成新莊港取代淡水港口功能的原因有三:

1、康熙台北湖的形成,使得淡水港在進入關渡口之後,有一個可以停泊大船的內港,新莊位於此湖的東側,地處凹岸故有港埠之利。

2、康熙台北湖潮流,受到地形和溪流的影響,在海山、擺接(今大漢溪)間轉向北流,經過大浪,接納峰仔峙溪(今基隆河)的水,轉向西北,越北投、關渡出海。新莊正逢潮流進入康熙台北湖的中點,港深水闊。大量農、商人口於是聚集,又新莊平原所出的富物自然吸引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移民和大量的船舶。

3、 乾隆時期,鹹水退出台北湖,湖水以關渡界,外鹹水,內淡水。往來內陸、淡水八里坌的大帆船,因關渡口外停泊卸貨,常鹹質海水中的牡蠣、海藻等海中生物附著船底危害船身,所以多沿淡水河上溯到較上游的淡水水質港口新莊,新莊的海港性格因此更明顯。

早期發展的城包括了:淡水、大稻艋舺、烏來、八里、新莊、景美、木柵、板橋及中、永和。河口城鎮為淡水(古稱滬尾),內陸城早期有士林、大稻艋舺、新莊、板橋、松山(古稱錫口)、南港,山則有景美(古稱境尾)、新店、三峽、大溪、三坑、深坑等。這些沿河的城,對於代時期台灣北部區域的發展進是息息相關的。上游城市(茶、煤、樟腦)之第一次集結地,中游城則負責集散轉運工作,將下游城市進口的日用品輸往內陸。

淡水河系沿岸城市與河的關係雖是建立在航運功能之上,碼頭與街道多平行,且碼頭的長度與街道長度呈正比。由於主要街道與碼頭或河岸平行,因此街道兩旁的街屋亦只有一邊臨接碼頭。在連續式的街屋中,每隔一段距離出現橫巷,這條橫巷除了連通碼頭外,也具有防火巷的功能。街道沿著河岸發展的城有淡水、關渡、大稻、新莊、錫口、南港、汐止、三峽。
 
代淡水河與沿岸市街之關係非常密切;沿碼頭通常是鬧市或廟口,亦即寺廟築在河邊,廟口對準河對岸的山頭,這也是一種風水的理論。以淡水例,媽祖廟福佑宮即正對淡水河及觀音山,廟與碼頭相接,這種佈局有點像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 (Piazza San Marco)。關渡的媽祖廟亦對著河流。士林慈誠宮前面現在是市場及夜市,代則水道,可通基隆河。大稻的霞海城隍廟,是咸三年頂下郊械時才遷建的,的方位也對著淡水河。新莊古街約三山國王廟、媽祖廟及武聖廟等亦皆朝淡水河,其廟即與碼頭之石階相通。三峽的祖師廟、宰樞廟亦皆朝向河流。

大漢溪淡水河第一大支流,發源於品田山及大霸尖山之北麓,最上游塔克金溪,匯合薩克雅尖溪後成馬里滴丸溪,再會高干溪,成大漢溪。大漢溪流至三峽,有三峽河及橫溪川支流,均會合於右岸,進入台北盆地後與新店溪會合於江子翠。三峽河則發源於熊空山,西北曲折流入大漢溪長23公里,流域面積137公里,大漢溪大支流。

新店溪上游南勢溪與北勢溪,北勢溪發源於棲蘭山,南勢溪發源於塔曼山、拳頭母山,均迂迥於山谷間,至新龜山而匯合。南勢溪共長四五公里,流域面積332平方公里;北勢溪長50公里,流域面積310平方公里。新店溪自新龜山附近會於安坑溪,又與鄰近景美溪會合。景美溪發玉桂嶺,後自木柵經過景美匯入新店溪,流域面積120平方公里,流長25.2公里。新店溪流過公館後即成台北市的南界,到江子翠會入淡水河,在台北盆地內的長度約16公里。

基隆河發源於台北縣境之桐山,自源頭至三貂嶺附近上游,三貂嶺附近至南港附近中游,南港附近以下下游。基隆河由汐止附近進入台北盆地,本河流在台北盆地以內者長約34公里。

大漢溪在江子翠會合新店溪後,成淡水河本流。本流至關渡和基隆河匯流後,在淡水油車口附近注入台灣海峽。主流長度(包括本流及大漢溪)159公里。流域面積達2726平方公里,佔全台灣地區的7.6%。年平均流量66億立方公尺。年平均雨量2966公厘,大部在五至十月間,只有基隆河例外,全年雨量分佈較均勻。

淡水河流域包括台北市全部,台北縣大部,和部基隆市、桃園縣、新竹市及宜蘭縣,台灣地區政治經濟文,人口密集,工商發達。目前由於公共建設如水下水道,圾處理場等均感嚴重不足,肇致環境染嚴重,水域水質惡劣,頗國人深切關注。

河流是城市的母親,在淡水河這條充滿活力的河流下,成就了台北城!曾有著美麗的容,令人陶醉的故事,及全成時期的輝煌歷史 ,雖然我們能追溯淡水河的地理、環境、歷史和人文與每年與淡水河相關的文化盛事,但如今由於人們過度的開發、戕害,已經使得面目全非,我們希望恢復保持淡水河舊有的面貌,使重現生機。希望透過對淡水河系歷史文化的瞭解,期待人們重新再看見淡水河,再次反省如何人與地、人與水相融相依,以期重新建構人河關係。

 

MIT台灣誌 #79】來去淡水,歷史漫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gb9I0aixQ

 

台長: 幻羽
人氣(3,090)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網際網路~微觀 |
此分類下一篇:﹝淺識─世界上的咖啡豆﹞
此分類上一篇:美麗冬季雪景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