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暉:重新思考秦帝國成敗與中華文明
孫皓暉曾任西北大學法律系教授,孫皓暉與共和國同齡,他先後有過幾種身份,曾在西北大學擔任法律教師,撰寫過不少法學著作,而後毅然辭去教授職務,南下海南蟄伏十六年,完成了六部500萬字的鴻篇巨制《大秦帝國》。《大秦帝國》全景式展現了秦帝國興衰,這部小說讓孫皓暉名揚海內,但他偏不願以小說家自稱,而更願意將自己定位為“關注中國文明重建問題的佈道者”。
繼《大秦帝國》問世,孫皓暉又出版了《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這部皇皇三卷本理論巨著,可以說與小說一脈相承,以重新清理中國文明根基為宏旨挑戰傳統史觀,梳理了中國前三千年的原生文明史。在他看來,中國文明分為兩個大的時期,一個是前三千年,一個是後兩千年。前三千年是我們原生文明的根基時期,它和後世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創作性、連續不斷的文明跨越性。秦帝國的統一,可以說是中華原生文明形成後的第一波驚濤駭浪。然而這種天下歸心的歷史情形,卻曾被後世的“非秦”煙霧長期遮蔽。
觀察者網曾刊登孫皓暉先生舊文,展現他對中國文明歷史經驗的思考。孫先生說自己的史觀是歷史實踐主義的,他極力避開專史窠臼與考據文章的學術八股,將豐富的史料轉換成理性的歷史思考,脫胎為恢弘飽滿的敍事語言,環環相扣,開合馳騁,力求展現中華文明無與倫比的耐久力。他認為,緊要關頭對歷史的反思,往往能激發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勇氣,從久經考驗的生存大技巧中創造出適合於本時代的生存戰略。11月12日孫皓暉做客觀察者網,編輯特此整理,以饗讀者。
一、重新認識秦人和秦帝國的興起
秦人的起源與“戎狄之說”辯
夏商周秦是中國原生文明的一組歷史密碼。我寫過一篇文章《萬古秦風》,就敍述了秦人的歷史。在堯舜時代,秦人即已存在,古秦族群曾與大禹族群同建治水大業,舜帝因之賜姓嬴氏。之後嬴氏首領伯益被公推為受禪大禹的唯一合法繼承人。但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發動政變,殺伯益,嬴氏遂被迫退出權力中心。在之後的四百六十餘年,秦人一直處於離散狀態。商湯滅夏時,第一個尋找的同盟軍即秦人軍隊。所以秦人協助滅夏後,就成為殷商時期的大諸侯,停駐在今天函谷關以東,以抵擋當時的西部戎狄。西周滅商以後,秦人族群不服周室,三分尋求立足之地。一支流向北方形成趙國,所謂秦趙同源,一支進入西部草原,這部分是最主要的嬴秦部落,和西部少數民族奮戰了兩百多年,還有一些不願走的就分散逃亡,流落東部山海。西部嬴秦部落不但沒有被少數民族消滅,反而擴充了勢力,周孝王時代,西部嬴秦受命為周室養馬,大成,受封于西部秦邑。周幽王末期鎬京之亂,秦族挽周室於危亡,並最終將戎狄族群驅趕出關中和河西,擁有了西部廣闊土地,成為東周的大邦諸侯。
這裏要提一下秦人西來說,完全是解放後出現的。60年代蒙文通寫了一篇“西部夷狄考”的文章,提出秦人是從西部戎狄部落遷徙過來的。然後三四個史學家贊同,從此有“秦人西來說”。而把既往的傳統理念稱為“秦人東來說”。實際上既往就沒有一個“東來說”。如果秦人是戎狄之後,那幾千年來的儒家早應該發掘出來,但我們沒有看到。
商鞅變法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文明根基
現在看來,秦統一六國,有地理地勢的原因,同時也有制度原因。春秋時期各國爭霸,相互之間沒有什麼族群仇恨,都是土地爭奪,所以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戰國時期,在秦昭王任上秦已經是諸侯國中最大的。國土達到五個方千里,相當於125萬平方公里,現在中國的1/6左右。戰國以前各國基本文武不分,沒有專門的治國大臣,軍事將領也可治國。秦本來是落後國家,是商鞅把東方六國的先進理念,比如丞相開府制引入秦國,率先實現了文官制度,實行郡縣制、軍功爵位制,使秦成為區別于六國的現代國家。郡縣制有效地加強了王權,獎勵軍功制度極大調動起了人們的作戰積極性,形成良性的人才調配機制。商鞅變法以後,秦與六國的對立更多是文明理念的對立。用現在的話說,一種新的國家模式出現了。與山東六國相比,秦王和貴族的依附關係漸弱,其作戰組織動員能力加強,人們的精神風貌展現完全不同。地勢廣博,非常富裕,法治文明,使得秦國一下子可以獨對六國。也有人說,秦國橫掃六國,體現了法治戰勝仁治,我認為可以這麼說,秦國就是法治。現在的中國也應該有法治。
農耕文明與高度的戰爭智慧
春秋戰國以降,中國人就有了豐富的戰爭智慧總結。《漢書·藝文志》記載我們有一百多部兵書,內容涵蓋兵器製造、兵器維修、軍營訓練、戰場指揮、廟堂謀算等等,對比西方文明國家,這一點中國人遠遠勝出。西方其實沒有兵書,伯羅奔尼薩斯戰爭史,更像從歷史的角度記載戰爭怎麼打的。可以說西方人是沒有高度的戰爭智慧的。
有人問,如果羅馬軍團碰上秦帝國軍團,誰會贏?我說歷史無法假設,但有一個很好的參照系是匈奴。匈奴既打過歐洲,也打過東方。歷史上看,匈奴勢力從春秋初期開始發端,一直到東漢末年消亡。將近八九百年間,在戰國時期對中國的壓力達到最大,尤其在秦統一六國時,其勢力鼎盛。所以始皇帝始終採取守勢。秦、漢武帝、東漢都對匈奴進行了反擊,到東漢末年,匈奴已基本被分化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後來完全成為漢人。將近一千年的爭奪,匈奴人發現撼動不了東方人。於是留下的北匈奴開始決定西遷,到了歐洲基本上是疾風暴雨,阿蒂拉的“上帝之鞭”把歐洲那些碎片國家全打遍了。西方人戰勝不了它,東方的農牧民族就能戰勝它。
為什麼,因為農耕族群具有嚴密的組織能力,有高度的戰略思想,國土又有縱深,各種條件具備。同樣的思路,抗美援朝也是典型戰例。進一步說,進入科技時代,我認為中國人的作戰能力將迅速提升。若非“獨尊儒術”讓科學技術成為“奇技淫巧”,我們是絕不會將熱兵器時代拱手讓於西方的。中國人天生會打仗,中國人的團體性、紀律性以及家國意識,非常強大,根深蒂固。
二、重新思考秦帝國的失敗
秦亡原因:求治太速,善後無方
秦亡原因在歷史上探討很多,最後結論大多歸結於“暴政”。我覺得總體上說,秦亡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八個字:“求治太速,善後無方”。秦滅亡不是必然邏輯的滅亡。假如秦始皇不死,秦的制度將會一直運行。漢承秦制,實際是退回到部分的分封制。歷史證明,郡縣制和部分諸侯制的並存是不可行的,會對王權造成巨大的威脅。有人把隋和秦的二世而亡相提並論,我認為基本上不可類比,它們屬於兩個邏輯。秦的滅亡,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戰國慣性。隋煬帝好大喜功,發動大規模征伐,個人生活荒淫無度,其腐敗程度要遠遠大於秦二世。秦二世基本上沒有什麼政治想像力,還未來得及立穩腳跟,就已經被趙高心腹逼迫自殺。那個時代各種戰國時期的對抗力量還存續,思想的風向標還是戰國時期的理念,歷史未經時間考驗,人們對強大的中央政權的態度還是如有縫隙便會蜂擁而上,爭取領導權。所以秦行殘暴統治後,終於激起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貴族的復辟。
實為排除私學的“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歷來被形容為秦帝國實行暴政的表現,但焚書坑儒在事件意義上有個基本點值得重新說明。我認為焚書坑儒實際上是一個刑事案件,是六國復辟貴族逃亡帶出的。起因是科研經費問題,後來發展為刑事案件。當時始皇帝給兩個方士科研經費制藥,但後來藥沒有做出來,人卻跑了,於是開始追查。只要稍微翻一下史料就發現剛開始是這樣的。後來追查方士卻帶出儒生。需要說明一點,當時秦朝的博士宮裏,儒生占主流。秦始皇所用的這批儒生,許多對郡縣制有看法,他們急於恢復周禮。所以追查到後面發現儒生有私通六國復辟之嫌,所以才實行了焚書坑儒,實際是為了排除私學而引起的朋黨勾結、六國復辟。但是始皇帝博士宮裏的70多個大儒,到西漢時期都一一考證,沒有一個被殺,所以當時的坑儒,也只是一些小儒,還有就是方士。所謂“坑儒”說,都是後來才興起的。實際上,這個事件不大,意義也不大,就是因為有“坑儒”,儒家後來就無限放大。日本有位史學家就考證,焚書和坑儒實際是兩件事,到漢代以後才聯繫在一塊。
儒家傳統中一直對秦持否定態度,儒家士大夫恨秦。而且很多後世史家的觀念受司馬遷《史記》的影響。司馬遷認為秦始皇懷貪鄙之心,暴虐治國。這也反映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司馬遷其實對漢武帝也有非議。知識份子的心態和他的生活狀況是有很大關係的。司馬遷遭受那樣的苦難之後,心態和正常人不一樣。李陵事件,在那樣一種緊急狀態下,司馬遷說那樣的話被處罰。所以我們看到,漢書比史記記載漢武帝詳細。司馬遷史記裏就明顯敷衍了,只羅列各種檔。寫字的人還是要有日常生活。
三、反思秦帝國的制度與文明
郡縣制是更有利於秦的制度——從秦王和呂不韋的矛盾說開去
《呂氏春秋》是國家操作運行的大典。我認為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很偉大的政治哲學家。後世史學對呂不韋有扭曲,把他定位為雜家,我認為不妥。呂不韋任丞相時,秦國已經有130多年的法治國家基礎,而且許多功臣存于一世,他只能在既有框架下發揮運作能力。雖然連續幫助秦國度過三次政治危機,但無法撼動根基,也無法完全實現他的政治理念。
《呂氏春秋》第一部分對一年的時辰時令做了詳細規範,每個月每一天國家應該幹什麼,排列廟堂的政治運行手冊。第二部分,尋找歷史上所有符合此時令運行的典範。第三部分規範人文政治領域,官場核心人群的基本操守和修養。《呂氏春秋》為治理國家樹立了大典,但有一個缺陷是主張封建制,不主張郡縣制,所以呂不韋給秦王提出的是“霸天下”,而非“王天下”。
但始皇帝在戰國時期形成的深刻認知便是分裂帶來的現實磨難,所以秦始皇主張實行郡縣制,按《商君書》治國。此外,呂不韋在政治實踐上也沒有完全實現《呂氏春秋》中的理想政治綱領。呂不韋後將《呂氏春秋》公佈天下,其中有對商鞅的明確指責(與司馬遷的觀點相同),秦王嬴政由此對他產生警覺。秦對呂不韋是實封制,很高的獎賞,但呂不韋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後出居洛陽,仍然和山東六國豪士交往,更加引起秦王憂疑,命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憂懼自盡。今天我們再來探討呂不韋,或許還可研究他作為一個真正的大商人進入政治所發揮的作用。
秦朝以後對儒家的“獨尊”弊大於利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把孔子的第八代孫封為“文通君”,等同于“侯”。始皇帝雖然以法家為治國理念,但在文化和典籍上他沒有獨尊任何一家,可以說繼承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傳統。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從來不提此事。
儒家是很好的思想,但被“獨尊”卻弊大於利。漢武帝一生主要就集中精力做了兩件事,反擊匈奴和獨尊儒術,作為政治家,我對他的評價不高。而如果說儒家被獨尊給中國帶來好處,恐怕只能說為中華民族抵禦了宗教亡國的威脅。我認為所有的宗教都給人提供自我認同的高度,教徒要以生活方式、語言方式、思想方式的不同體現獨特的尊嚴感、價值感、神秘感。而儒家在禮儀人倫方面的教條和原則,不管他是否合理,基本上具有和宗教相同的特質和作用。中國的讀書人實際是讀經人。佛教進入中國也被抵制了,韓愈的《諫迎佛骨表》,就是從儒家意義上進行的反抗,認為對佛教的禮遇是浪費國家資財、降低民眾生活。儒家傳統的程式、禮儀,在某種意義上正將宗教給予人的尊嚴和自我歸屬感得到滿足。
民族和文明之間的關係
我最近有一個想法,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核心的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似乎很難存續。現在的美國才兩百年歷史,它是沒有主體民族的,是否還需要來一次民族大融合?回看中華民族的歷史,久經磨難,在危難中總有群體站出來,承擔重任,形成主體民族,帶領全民族奮鬥救亡。美國還沒有這樣一個主體民族,它是各種種族、族裔,白人也不算一個民族。這個“民族”還沒有受到足夠艱難的挑戰,我看很有可能要經歷過兩次破壞性的大實驗不可。如果不經歷,那美國就創造了世界文明史上一種特殊的文明形式了。
(發表時間:2013-12-08 07:59:58)
孫皓暉:雪意把酒話秦風
自古以來,飲酒之風決於酒之烈度。中國古典酒類之發展,宋代為一大分野。宋代之前四千年,中國之酒無分種類,俱為自然釀造,無須勾兌,天成妙品。《齊民要術》所載之美酒釀成,開甕可飲,皆此自然天成之物也。酒精度很低,可痛飲,可解渴。瓊漿玉液之美感,皆從此中生髮也。宋代伊始,蒸餾技術出現,酒之烈度不斷提高,真正痛飲漸成難能之事。於是,飲酒器具不斷變小,由碗及杯,巨觥之飲不復見矣!明清之後,飲酒風習法度更是日漸趨於精緻化。唐代之前三千餘年的詩酒精神,雄放之風,終於漸行漸遠,變成了我們夢中遙遠天宇的一片絢爛。
雖然如此,我們的酒風中依然絲絲飄蕩著祖先的神韻。
古來酒風,濃烈莫如戰國。戰國酒風,雄放莫如秦人。
秦人族群,原為遠古華夏五大基本族群之一。堯舜之時,秦人族群職司馴獸化畜,為遠古社會生存之最險難領域。洪水時代,秦人族群又與大禹之夏族、殷契之商族、後稷之周族共同治水,居功甚偉。秦人族群領袖伯益,以功業聲望,被公議確定為大禹之後的華夏盟主繼承人。此後,夏啟突發政變,兵殺伯益,驅逐秦族。秦人族群第一次陷入流亡境地,在東部山海間第一次長期隱匿。400餘年後,商湯發動滅夏,秦人率先回應,於鳴條之戰建立大功,成為殷商時代600餘年的功勳族群,鎮守西部陝原地帶,成為朝歌之屏障。周武滅商,秦人族群戰敗淪落,所屬70餘族三分流亡:一支北進,後成趙人祖先;一支西進,在戎狄海洋拓荒生存;余部星散於東方。後世崛起立國之老秦人,便是那支西部拓荒奮戰的嬴氏骨幹族群。270餘年後,西周發生鎬京事變,周人陷於存亡邊緣。當此之時,秦人族群應周室之請,舉族東進,浴血奮戰,大勝戎狄,並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以此救國之功,周平王封秦人領袖為諸侯,許其奪回關中之地為國土。此後,秦人族群歷經三代血戰,終於將入侵戎狄盡數驅趕出河西高原並關中之地,成為春秋時代的強勢諸侯國之一。
兩千餘年屢經劫難沉浮,秦地民風,成為戰國時代的一道獨特風景。
戰國大思想家荀子,曾經進入秦國查勘。他對當時的秦國丞相范雎,談起了對商鞅變法近百年之後的秦國風貌的印象。“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朴,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恭儉敦敬,忠信不楛,古之吏也。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閑,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不煩而功,治之至也!”顯然,在荀子的眼中,這是一片充滿理想秩序感而又少了些許風華激情的土地。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在這片灼熱的土地上生活的老秦人,其質樸高貴厚重沉靜的風貌之外,更鼓蕩著豪邁雄放的詩酒之風。
荀子之後的李斯,在著名的《諫逐客書》中,對被荀子贊為“不流汙”的戰國秦人的歌風,作了這樣具體的形式描述:“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這段簡約的文字,呈現了這樣一幅圖畫:秦人相聚放歌,有人擊打著陶甕,有人叩擊著瓦缶,有人彈著秦箏,其餘人則一邊狠勁拍打著大腿,一邊嘶聲吼唱著歌子,盡情宣洩,快人耳目。
這幅秦人放歌圖裏,隱藏了迄今為止的秦風的幾乎所有基本元素——秦人的代表樂器秦箏,秦人以陶甕瓦缶為擊打樂器,秦人響遏行雲的高亢歌唱,秦人激越的歌風,秦人悲烈的情懷。戰國樂諺雲:激哀之音,莫大秦箏。秦箏所以成為秦人獨有的樂器,以其宏大深沉的覆蓋性聲域,與當時山東六國的古琴形成迥然不同的風格;其靈魂之根基,無疑埋藏在這個久經坎坷磨難的馬背族群的奮爭歷史之中。若非如此,後世秦腔之激越悲愴,豈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若非如此,何能有秦風化石一般的華陰老腔——那群人用磚頭砸著板凳,用大棰敲著銅鑼,用力拉著簡樸的絲弦,昂昂然齊聲吼唱,詞句難懂卻氣勢迫人。此等崢嶸裂肺,若非秦風底蘊,萬難有其他根基也。
每讀這幅圖畫,我都覺得李斯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標誌物,那就是酒。
春秋多風華詩性,戰國多雄放烈士。無論在那個時代,秦人的詩風酒風,都濃墨重彩地潑灑在歷史的長卷上。一部《詩經》,收“秦風”10首,便有3首成為華夏古典詩歌之最,堪稱千古絕唱。這三首,一曰最美麗的情歌——蒹葭蒼蒼,一曰最沉雄的戰歌——豈曰無衣,一曰最悲愴的悼亡歌曲——交交黃鳥。這個來自東方又輾轉西方再入東方華夏世界的族群,用最為高亢的秦腔,歌唱著愛情,歌唱著流血,歌唱著死亡,尋求著生命的歸宿。這樣的族群,酒是他們生命的擴張,靈魂的激蕩。聚歌必得痛飲,方能狠勁拍著大腿,面紅耳赤地破天長吼,恩怨情仇,必得噴湧而後快。非如此,甯非老秦人哉!
秦人從西部東進立國之時,華夏世界的釀酒業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階段。由於商旅普及,各大諸侯國的酒坊酒肆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生長。楚酒、趙酒、魯酒、齊酒、吳酒、越酒、胡酒,繽紛爭勝於天下。其時也,單單為酒而起的戰爭,就有兩次——楚趙酒戰,楚魯酒戰。當時的秦國,前有周酒之根基,後有自身之努力,遂有了獨具特質的秦酒。其時之秦酒,以五穀白酒著稱,樸實無華,不透麯香,唯有酒醇。這種秦酒,在西漢時期被稱為“白薄”。以當代酒文化說法,此清香型白酒之鼻祖也。經後世兩千餘年演變,秦酒之後裔與趙酒後裔汾酒、燕酒後裔白乾酒一起,終成清香型白酒之三大代表也。時至當下,不想竟有蛇足策劃,將秦酒之代表品牌生生冠以“某香”之名,實在的令人苦笑莫名。
中國史書重政事,輕民生,民風民俗縱有記載,亦是流雲之末。是故,遠古酒業酒風,如同一切民生大計一樣,要我們從星散的殘簡中去感知,去拼接,去體察。縱然如此,我們依然可以透過青幽幽的殘簡,嗅到那個風雷激蕩的遙遠時代滲透過來的濃濃酒意。踏青之飲,聚歌之飲,賓朋之飲,斡旋之飲,商旅之飲,村社之飲,戰勝之飲,喪葬之飲,婚典之飲,冠禮之飲等等等等,難以盡述。輒逢意外,也必痛飲。《秦始皇本紀》載:秦王嬴政即位第8年,黃河魚群逆流大上渭水,秦人聞訊,紛紛輕車重馬,趕赴關中東部的渭水兩岸大咥鮮魚。輕車重馬者,空車而用幾匹馬拉也。何以如此?為的是野炊咥魚之後,回程還要拉一車與親友分而咥之了。這則記載,也沒有酒。然就實而論,河灘草地野炊煎烹大河之鮮,果然無酒,雄放豪邁的老秦人豈能忍受—淡出鳥來,何堪食也!
兩千多年前,我們腳下這片灼熱的土地上,生活著多麼質樸高貴雄放豪邁的先祖人群啊!身為子孫後裔,我們的生命中流淌著他們的熱血,我們的生活中飄蕩著他們的身影,我們的酒桌上滲透著他們的遺風。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基因,靈魂的根基。
何謂秦風?永不沉淪之頑韌精神也。
風華精美的都市生活,正在淹沒著我們的靈魂。那彌漫流淌在一座座古老城堡與一片片山原村社的雄放之風,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可是,我們真的能忘記他們嗎?當我們咬咂著厚厚的鍋盔,當我們吸溜著寬如褲袋的撈面,當我們舉起純正的清香型秦酒,當我們吼著掙破頭皮的秦腔,一聲聲喊著咥,一聲聲吼著幹的時候,他們,那些遙遠的已經消逝在歷史煙霧中的祖先們,正在笑眯眯地看著我們呢。
冬天的雪,在我們眼前悄悄地飄進了歷史。
舉起我們已經很小很小的酒杯,敬一敬我們的祖先吧。
(發表時間:2011-10-10 15:16: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To39vJ4PRs
【大秦帝國之裂變】 第01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g7fDhLl31I
【大秦帝國之縱橫】 第1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CwwxLRRQ
《大秦帝國之崛起》第1集
《大秦帝國》系列的三部電視劇,是由孫皓暉的歷史長篇小說《大秦帝國》改編。故事從秦昭襄王當政開始,到秦國崛起的結束,史詩巨制《大秦帝國》三部曲,是一部恢弘大氣、製作精良的佳作,臺詞、服飾、道具、禮儀都十分講究。
第一部為《大秦帝國之裂變》,講述了兩千七百年前,在春秋時期各國紛紛建立霸業後,野心擴張,各國以統一為目標,企圖兼并他國,建立霸主地位。
第二部為《大秦帝國之縱橫》,講述在商鞅變法以後,秦國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在戰國舞台上,那時的秦國,成為了各國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
第三部為《大秦帝國之崛起》,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范睢等人的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雄傲中原的故事。
﹝孫皓暉─簡介﹞
孫皓暉,曾任西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獲國務院首批特殊津貼的專家,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1993年秋天,孫皓暉動筆寫《大秦帝國》。
2008年4月,歷時15年創作的《大秦帝國》全套在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共6部11卷,504萬字。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表現秦帝國時代的長篇歷史小說,在2009年3月中國小說學會評選的“200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居長篇小說組第二名。《大秦帝國》電視連續劇(第一部、第二部)已播出。2013年12月5日,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佈,孫皓暉借著《大秦帝國》電視劇上映的“東風”,以455萬元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引發廣泛關注。
孫皓暉,共和國同齡人,生於陝西三原,2013第八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有與同時代人相同的基本經歷與階段歸宿。曾任西北大學法律系教授,獲國務院首批特殊津貼的專家。1993—1997年,基於對中國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136集《大秦帝國》文學劇本的創作,同期開始《大秦帝國》的案頭準備。1998年後,辭職專事寫作長篇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其中第一部《黑色裂變》入選中宣部第十屆五個一工程獎。
生在老秦─孫皓暉是共和國的同齡人。他的出生地陝西省三原縣西陽鎮,就是“老秦”之地,離秦國最早的國都櫟陽(今閻良區武屯鎮關莊村一帶)只有數十公里。秦國修建的鄭國渠(今涇惠渠),至今還在他家門前潺潺流過。當年,每逢灌溉,生產隊會派出有經驗的老人,帶著他們一群少年巡渠入山。沿途露宿,老人們便說起許多與秦、漢有關的掌故。毗鄰家鄉的美原鎮,又是秦國大將王翦的故鄉,孫皓暉每次去那兒拉煤、走親戚,也會聽到許許多多關於秦朝的故事。在他少年時代,一些秦國的古地名,已經印在記憶裏。“老內史(今咸陽)、老雲陽(今涇陽)、老頻陽(今富平)、老下邽(今渭南)……老人們的鬍子裏都長滿了故事。”
一鳴驚人─1973年,孫皓暉考上陝西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上世紀80年代初,他和幾個朋友合作,寫了一篇關於中國法制建設的學術論文,在北京一個研討會上宣讀後,一鳴驚人。當時正值改革開放之初,國家急需法學人才,北京大學法律系當場問他想不想讀研究生,西南政法大學則要“挖”他當老師。最終還是西北政法大學把他“搶”走了。孫皓暉在西北政法大學、西北大學先後度過了十餘年的法律教師生涯。“我就算是和法家思想結緣了,”孫皓暉樂呵呵地說。
創作─2009年4月,孫皓暉結束了隱居海南的生涯,回到西安。西安市曲江管理委員會為他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工作室,供他進行秦文化的創意工作。這間工作室,位於幽靜的唐代曲江遺址附近,不遠處就是大雁塔,工作室牆上和玻璃門上掛滿了用秦篆寫成的書法作品。一台打開的筆記本電腦上,是一部正在寫的3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國原生文明啟示錄》的稿子。從史學研究的角度,專門講解自夏、商、周、春秋、戰國到秦帝國這1800多年的中華文明形成史。 “我還可以高效工作10年,再常效工作10年。”孫皓暉點燃一支煙,煙霧拂過他灰白的頭髮,笑眯眯的眼睛裏有幸福的暢想:“那時候,‘為中華文明正源’的心願應該能實現了,我就可以休息10年了。”
事蹟─自我放逐
1993年秋天,孫皓暉動筆寫《大秦帝國》。身為學者,他卻首先摒棄了學術著作的形式。“我說秦是中華文明的正源,沒用。得老百姓都這麼說了,才算做到了。那最好的形式,就是電視劇。”所以一開始,孫皓暉寫的,是一個《大秦帝國》的電視劇本。
兩年假期─當時,孫皓暉在法學領域,算是功成名就。他是西北大學法律系的教學科研副主任、經濟法學的學術帶頭人,還是第一批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學者。第一卷《大秦帝國》劇本寫完後,列印本在文化圈裏流傳,引起陝西省委宣傳部的重視。1996年春節,主管文化教育的副省長到西北大學給教授們拜年,親自登門看望了孫皓暉。在他家裏,副省長、校領導和他談了很久,最後拍板:“給你兩年的創作假期,就專門把這個事做完!”
1997年冬天,約定的兩年期限就快到了,孫皓暉的劇本寫到第五卷。但他發現,“自己根本完成不了,劇本就寫了5年,如果要繼續寫成小說,別說兩年,只怕4年、8年都不夠”。
潛心創作─1998年春天,孫皓暉帶著妻子,在海口一個僻靜的社區居住下來。他有一間30多平方米的書房,裏面凡能落腳之處,皆是書山。史籍典冊、諸子百家、先秦文學,就連一般秦史研究者不太關注的古代科普類書籍,如《水經注》、《齊民要術》、《農政全書》、《夢溪筆談》等等,孫皓暉都統統看過。“商鞅變法,鼓勵農耕,老秦人當時都種什麼,收成怎麼樣,收上來做成什麼吃,這些都得認真查實啊。”
淡泊心態─十幾年中,孫皓暉始終保持著不疾不徐的淡泊心態。每天寫一個故事段落,萬餘字到寥寥幾百字不等。但也有焦慮的時候,這些年,清朝熱、明朝熱、漢唐熱,在電視螢幕和圖書市場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唯獨孫皓暉立志要呼籲的“中華文明正源”——秦,還是沉默的。書一日沒寫完,他就一日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焦躁起來,在和朋友吃飯喝酒的時候,他會痛心疾首地喊:“明清時期是中華文明的衰落期啊!當下中國最需要的,是和中華文明源頭上最有創造力、生命力的秦時期對接!”
16年歷程─2008年春天,當孫皓暉在遙遠的海島上,敲下小說《大秦帝國》的最後一個句號時,他滿頭黑髮已經灰白。從43歲到59歲,他人生中最美好、最年富力強的16年,都義無反顧地獻給了《大秦帝國》。
人物觀點─關於司馬遷
電視劇《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在海外和網上熱播後,人們爭議最多的,就是商鞅、秦孝公等人的刻畫與《史記》的記載有較大出入。孫皓暉以寫秦的正史為己任,為何還要對重大歷史人物進行演繹?
“我堅信,那就是真實的商鞅。”一提及此,孫皓暉語氣凝重:“司馬遷寫《史記》,在歷史事件的敍述上,是基本真實的。但司馬遷的歷史觀是有問題的。遍翻《史記》,凡是在生死存亡之際為國家承擔責任、勇於犧牲的人,文種、吳起、商鞅、晁錯……沒有一個能得到他的好評。能得到他好評的都是擅於做人、明哲保身之輩,範蠡、張良、李陵……我們為什麼還把司馬遷的主觀評價當作史實來看?司馬遷說商鞅‘刻薄’,只因為他的法律嚴格。但那是戰時法律體系,能不嚴格嗎?法律嚴格又能反證立法之人刻薄嗎?司馬遷說商鞅‘造反’,但《戰國策》裏記載,商鞅死後不久,秦國丞相範雎就說,商君‘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試問,商鞅相當於秦國第一任丞相,范雎是第三任丞相,商鞅若是造反,如此短的時間內,範雎就敢給商鞅這麼高的評價嗎?”
孫皓暉得出結論:司馬遷錯了,商鞅沒造反。車裂商鞅,只是秦孝公死後秦國朝野權力鬥爭的需要,以及和其他戰國外交周旋的需要。
人物觀點─關於秦始皇
同樣的人物顛覆,還有秦始皇。“司馬遷把秦始皇小醜化了”,孫皓暉不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更不認為秦國滅亡於暴政。“它的敗亡,是因為秦始皇沒有把商鞅確立的戰時法律制度,轉型為和平時期法律制度。法家歷來有‘法、術、勢’三個流派,商鞅遵循的是‘法治’,到秦始皇這裏,他個人的強大威望和戰時法律制度一結合,就變成了‘勢治’。一旦這個權勢人物死去,帝國也就坍塌。”“寫《大秦帝國》,我就是想超越《史記》這座大山。”戰國時代的精神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句是韓非子的話:“多事之時,大爭之世”;一句是晏子的話:“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秦帝國時代是一個以衝突與競爭為主流的時代,創新者存,保守者亡,湧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變法高潮,催生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不斷變革,使得中國文明的涓涓細流全面彙聚、重新融合、強力鍛造而開創出波瀾壯闊的文明正源,使中國文明達到了此後兩千年無法企及的高峰。《大秦帝國》的可貴,根本點便在於作者對戰國精神把握得非常準確,有著旗幟鮮明的歷史觀。此歷史精神貫穿全書,形成了《大秦帝國》激情澎湃昂揚向上的作品風格。作者的智慧、胸襟、才華、見識在此體現的非常充分。而滲透作品的濃郁厚重的戰國精神與戰國性格,戰國特有的大爭精神和陽謀風格,更在於作品對中國文明正源的新視角和對秦帝國千秋功罪的新評說。歷史地看,中國原生文明的高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是這個文明高原上的最高峰。它們衍生了中華文明,並且蓬勃發展。
孫皓暉說,電視劇拍完後,他也看了。“其中有關商鞅變法的內容,拍得最精彩,完全展示了小說中的精髓。但有的內容,電視劇比小說薄弱。”說起演員,孫皓暉最欣賞的是侯勇扮演的秦孝公:“怎一個‘好’字了得!他可從來沒演過古裝戲,更別說演君王了。我常常想,這部戲在大陸電視臺播出後,侯勇會成為繼唐國強、陳寶國之後的又一個‘皇帝專業戶’的。”
個人作品─《大秦帝國》是其第一部大型文學作品。分為六部 :《黑色裂變》《國命縱橫》《金戈鐵馬》《陽謀春秋》《鐵血文明》《帝國烽煙》 。舊版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和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全新修訂版版《大秦帝國》在2012年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長期以來的歷史遮蔽,讓秦帝國特殊的歷史價值遭到嚴重程度的錯誤解讀,種種戲說氾濫,更使得秦帝國乃至春秋戰國的歷史風貌面目全非。要廓清歷史消除誤讀,孫皓暉以為,第一要務便是史觀視角。也就是說,站在什麼高度以什麼樣的眼光審視這段歷史?
出生於陝西三原的孫皓暉,非但有著“老秦人”的情懷,有著這片帝國故土後裔的驕傲,更深切感受到深度發掘秦帝國歷史精神,重現那段遙遠而輝煌的歷史對於當今時代的精神價值。用孫皓暉的話說,秦帝國是中國走向全面法制社會的歷史鏡子。雖然,這已經夠重要了。但是,孫皓暉以為,這還不是《大秦帝國》最佳最高的切入點。這個最高最佳點是什麼?孫皓暉的回答,是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史中的中國文明史,是這一時代的文明意義與文明價值;如果春秋戰國秦帝國對中國不具有開創文明正源的價值和意義,《大秦帝國》便沒有這麼重要,對當今中國的精神價值也沒有這麼大;某種意義上,也不值得我傾注最有價值的全部盛年時光去表現他。
作者在作品扉頁的題記是: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和夢想。在《大秦帝國》自序中,作者以敢為天下先的藝術勇氣和人文學者的歷史眼光,充滿激情地說:“大秦帝國是中華文明的正源”,“我對大秦帝國有著一種神聖的崇拜”。這是《大秦帝國》的根本立意,是作者的創作目的。作者在序言中強調的“原生文明”、“強勢生存”以及秦文明對2000多年來中國歷史進程和中國民族精神的影響,時時可見前人所不敢發之言。
如果說大秦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的“虎狼之國”,那麼《大秦帝國》就表現了這種虎狼精神,我們民族曾經擁有的虎虎霸氣和改天換地的創造力!
《大秦帝國》之所以讓那麼多讀者感奮,正在於這部作品的靈魂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根基。學子喜歡看,軍人喜歡看,商人喜歡看,農民喜歡看,男人喜歡看,女人也喜歡看。說到底,人們喜歡的,正是這部作品所召喚的我們已經在某種意義上缺失了的那種精神。這種精神凝聚在萬千故事之中,而不僅僅是幾句表白。唯其如此,他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也讓我們喜歡著這部作品。《大秦帝國》告訴讀者,中華民族的整個文明體系之所以能夠綿延相續如大河奔湧,秦帝國時代開創奠定的強勢生存的文明傳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