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9-14 12:57:10| 人氣3,58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蔡賴結合*將走出怎樣的未來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辜寬敏(中)曾倡議─賴德將是國家未來的領導人() 

           ─統獨辯論愈拖愈不利台灣─

最新民調顯示,74%的民眾認大陸對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會增加。超過73%的民眾贊成政府調整兩岸政策,改善兩岸關係。看來民眾對台灣經濟受兩岸關係降溫的影響十分有感。

兩岸關係之冷熱,與統獨議題密不可分。台灣未來是走向獨立,還是和大陸統一,攸關台灣2300萬人的命運。如此重要的議題,一直未提到面上公開重的深入討論,極不正常。究其原因,台獨是綠營的神主牌,不容質疑。只要有人主張統一,就被抹黑抹紅,扣上親中賣台的大罪。久而久之,造成寒蟬效應,人人自危,不敢多言。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聲稱要維持現狀,又不接受馬總統主張的「九二共識」,已然打破現狀。接下來種種明的暗的去中、反中及護獨動,挑起許多爭論,對岸不時出手反擊,使兩岸意識形態之爭越演越烈。馬總統當政期間雙方「擱置爭議,務實協商」的共識,已倒成「只顧爭議,毫不務實」。雙方關係幾乎降至冰點。所謂「維持現狀」,說穿了,只是未兵戎相見而已。

兩岸問題終究必須解決。其過程最好是雙方平起平坐,理性協商,而不是的片面決定,逼迫弱的照單全收。我方坐上談判前,必須內部先有充分準備。

首先,政府應將兩岸現況和影響兩岸未來發展的種種因素完整攤開,包括兩岸各種實力之消長、國際情勢之變化,以及大陸內部各方勢力之起伏等等,讓相如實呈現在民眾眼前。其次,廣開座談會、討會,讓所有關心者參與,尤其是熟諳政治及國際事務之學者專家,共同探討剖析兩岸問題的本質,提出應對之構想。最後,凝聚多數意見,確定我們追求的方向、目標、策略和可讓步的底線,作與對岸談判之依歸。

究竟統一好還是獨立好?應比較兩者之利弊得失。統一有什優點?有什缺點?獨立有什好處?要付出什代價?在完全獨立和全面統一中間,還有許多折衷選項,包括聯邦、邦聯、一國兩制等。一國兩制也可有許多不同的內涵,譬如國防、外交統一由大陸主導,其餘各自獨立;或者國防、外交台灣都保留某種程度的獨立。在經濟方面可談項目就更多了。金融、財稅、貿易乃至於財制度都可以有各自的空間,內政、育、文化等方面自不在話下。

簡單來說,在全統和全獨之間,可以有「3/4獨、1/4統」、「2/3獨、1/3統」、「半統半獨」等不同程度統獨的方案。當然,越多重要項目、越大程度的獨立,對台灣越好。

近來大陸經濟、軍事、外交實力快速成長,台灣表現卻乏善可陳。隨著時光分秒流逝,我們可當籌碼的優勢快速流失。有識之士莫不憂心忡忡,主政者卻裝睡不醒。原因是我們關注的台灣利益是台灣人民的利益,不等同政黨的利益,兩者甚至相互牴觸。

台灣獨立是綠營競選時竭力捍衛的信念,並由此贏得不少選票。不過這主張從未與持不同意見者公開對話,遑論辯論。民進黨先前一再高呼「台灣人的命運由台灣人決定」,主張辦台獨公投。如果民進黨的相信台獨是台灣人民的最大利益,有實現的可能,全面執政後,應立即付諸行動,追逐理想。然事實相反,現在非但不再提台獨,對公投更三緘其口。其所以前後矛盾,首鼠兩端,顯然明白台獨主張經不起現實挑戰,擔心統獨辯論會戳破台獨人士一廂情願的不切事際,甚至引發戰爭。

時間不站在我們這方。我們越拿定主意,對我們越不利。國人再無警覺,將坐視自私政客將台灣一步步推向全面潰敗深淵。

人間無常,世界在變。執政黨要修正路線,不愁找不到足的理由。祈上位者顧念蒼生,盡快面對現實,莫再執著。

2017-09-12羅瑩雪--作者
前法務部部長)




羅瑩雪1951118日-)生於台灣花蓮縣,臺灣大學法律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Criminal Justice碩士。中華民國律師、政府官員,曾任政務委員、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福建省政府主席、中華民國第22任法務部部長。(2013年9月23,行政院宣布由羅瑩雪接任法務部長,9月30正式就任,2016年5月20卸任。)

羅瑩雪初就任時,未簽發執行死刑,並曾表示是一位佛徒,個人希望台灣未來能廢除死刑,以及死刑不是最好手段,但是立法委員吳育昇質疑若不願執行死刑就應該下台,對此羅則表示要重新過濾,確定死刑犯沒有任何救濟程序,才可以執行,並非不執行。

2014429日,羅瑩雪批准槍決戴文慶、杜明雄、杜明
、劉炎國、鄧國樑等五名死刑犯,同日執行。其中杜明與杜明雄兄弟所社涉及的廣東佛山命案,有人認案卷僅「片面採用」中國大陸公安機關的證據,「冤案可能性極高」,而表示牴觸。201564日,羅瑩雪批准槍決六名死刑犯,隔日執行。2016510號下午5時,批准槍決死刑犯鄭捷。



                ─換來換去都是「蔡揆」─

在深綠陣營千呼萬喚之後,賴德終於取代林全,成行政院院長。更有許多人開始拿著憲法訓蔡總統,說行政院才是最高行政機關,總統應該充分授權;林濁水更指摘總統把行政院院長當作總統執行長,是「把半開半閉潘拉魔盒盒蓋掀得更開了」。

依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行政部門的大老到底總統還是行政院院長?這一點多年來的實務非常楚,當然是總統。可是批評者的論述卻隨著本身的政治需求,或對「這個總統」的喜好程度,而一直變來變去。

蔣中正在制憲之初,曾有意自己擔任行政院院長,而邀請胡適擔任總統,就是因憲法上的總統權力有限,所以拜託一個形象好的花來當總統。可是等他自己當了總統,大權在握,可從來沒把自己當成花。而當年的「黨外」人士與「自由派」學者,在戒嚴時期大力宣揚「我國是內閣制,行政院院長才有實權」;可解嚴後,即使憲法並未修改,但因李登輝當總統,郝柏村當行政院院長,同樣的一批人卻天天罵郝柏村濫權、侵犯總統權力他們可不願意李登輝當花,而郝柏村卻有實權。

到底總統大還是行政院院長大,其實是以我喜歡「這個總統」還是「這個行政院院長」而定。這種「人治」的憲法解釋趨勢,似乎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許多人一方面對蔡總統管婚姻平權、司法改革、年金改革,世大運維安(憲法完全沒有於總統權限內的事項)……全不在意,卻要把憲法明定的總統院際調解權做最狹窄的限縮解釋,說穿了也是「法隨人轉」而已(討厭馬英九,所以對他有利條文就要限縮;相對喜歡蔡英文,沒條文也可以所欲)。

然而,無論從憲法解釋或從政治實務運作來看,目前行政部門的大老,都還是蔡總統。憲法上,自從1997年修憲把「行政院院長應經立法院同意任命」的規定拿掉,讓總統可單獨任命行政院院長,且免職權又沒有副署或其他控制機制之後,任免由人的行政院院長,根本沒有任何法律上的手段來對抗總統的意志只有「辭職」走人,以示負責而已。

而政治上,次選時,總統候選人的政見不是包山包海?從國防外交到經濟、育、治安等等議題都成總統的承諾。選民也已經有這樣的期待,所以等到總統上任,好壞都會向總統算帳。這也是何小英明明神隱不說話,民調還節節下跌的原因大家生活不好,都怪在總統頭上。這時候,總統知道自己要向689萬人民負責,怎麼可能「放手任做」呢?當然要任命一個能執行意志的人

看看這次內閣「改組」,院長之外換了幾個部長?有幾個人是賴德帶來的左右手?連行政院發言人都沒換,這樣一個「都不是我的人」的內閣,能叫做「賴內閣」?賴德能叫做「閣揆」?賴然願意來到這個虎狼之域,就要有著「施展不開」的心理準備實際上的閣「揆」根本是小英,但要頂著院長的帽子去幫老管理眾人!

德雖然聲望高,政治手腕好,但到了這個位子,「忠於總統」並且竭力扶持大老,仍然是基本的政治倫理。司法院大法官釋字520號解釋曾經在解釋理由書中指出:「總統候選人於競選時提出政見,獲選民支持而當選,自得推行其競選時之承諾,從而總統經由其任命之行政院院長,變更先前存在,與其政見未洽之施政方針或政策,毋迺政黨政治之常態。」可見,行政院院長是總統任命來實現競選承諾,執行總統政策的職位。

尤其小英總統雖然鮮少對外發言,人們也在許多政策上摸不著的方向,但個人意志堅定,不容忤逆,行政院長必然會被當成古代皇帝的「宰相」來看待。因此,只有在「效忠」與「順服」的前提下,兩人才能肝膽相照,相處愉快,國家政事也才能順利推展。反之,如果賴院長自命是閣「揆」,是最高行政首長,聽了一堆吹捧者的饞言,不肯擔任執行者的下屬角色,甚至硬要小英退回「國防外交兩岸」的狹義總統權限,那衝撞在所難免。

賴院長當然可以挾民意以自重,甚至威脅要辭職給總統難看;但內閣其他成員不配合,總統不高興,賴院長又能做出什成果?不就又留下一個「政治內」的評語?即使是支持賴院長,對小英多所批評的的林濁水,也承認「要修憲」才能解決雙方不合的問題那不就表示在現行憲法下,平行尊重的「雙首長」是不存在的?

在「蔡依林」階段,林全院長的確做好了小英總統所要的「執行者」角色,但沒能發揮政治效果,無法說服民眾並擺平政敵,所以必須下台。今天,自信滿滿,認民調低只是因溝通不足的小英總統,在「蔡依賴」階段,留任了大部分的閣員,並沒有讓賴院長「組閣」,其實就是告訴賴院長,我才是「揆」!我任命,就是要在這個架構下,比林全作得更好,把主子的政策與意志發揚光大當然前提還是「忠心順服」。

至於賴院長是否甘願如此,或是要挾其聲望批逆龍鱗,以建立自己更上一層樓之資本,那就看他的智慧了。至於某些人期望以換林先鋒,在2020年來個民進黨版的「換柱事件」,那就別了,小英總統的意志與權力對不是柱柱能比的。

2017-09-1
2 作者-廖元豪-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授)



       ─賴德將讓蔡英文成過渡型人物?─

行政院長賴德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拜訪兩位仍有實力與雄心的綠營大老:蘇貞昌與游錫堃,這個起手式,打出了他擔綱「準綠營共主」的格局。或許很多人困惑,綠營共主不是應該蔡英文總統?事實上,從賴德出線開始,蔡英文的共主地位,已經開始「虛級化」,這是觀察未來政局走向的重要關鍵。

儘管任期還有兩年多,但從各種政治變項來衡量,蔡英文的未來處境,著實難以找到樂觀的理由。甚至我們可以推測,很可能,蔡英文的歷史定位,最後會是「因國民黨總統提名錯誤(洪秀柱換成朱立倫),並藉著兩岸政策模糊掩護(對照洪秀柱的一中同表),從中蒙利並協助民進黨重返執政」的過渡型人物。

最近的閣揆異動,許多評論喜歡拿前總統馬英九換下首任閣揆劉兆玄,由實力派的吳敦義登場做比較,但仔細觀察,兩者大不相同。第一,當時馬英九的黨內威望與民調,遠超過此刻的蔡英文。第二,馬英九雖然被迫換劉兆玄,但吳敦義仍臣服其下,賴
德的氣勢與人望,早已領先蔡英文。

換句話說,上任才十五個月,蔡英文面臨內外交迫的情勢,民調已近探底,那是馬英九第二任期後段,歷經油電雙漲到馬王風暴後,才有類似情況。而蔡英文又缺乏馬英九的「魅力型」政治人物之優勢,在「接地氣」的賴德崛起後,劣勢更加凸顯。最重要的是,國民黨沒有大的派系,馬英九掌控黨政,八年權柄不失,但蔡英文被新潮流「架」之說,早已不脛而走。

當然,有論者主張,蔡英文用賴
德,是聰明的一招。如果賴德做得好,政績歸總統;如果賴德做不好,等於消耗掉一個黨內最大對手,蔡賴在一起,同時承受民意責難。無論如何,蔡英文都成功提前掃除黨內障礙,也壓制了台北市長柯文哲的聲勢,下次大選「蔡賴配」做好準備。然而,這樣的看法,是只見秋毫,未見輿薪。

首先,「賴神」登板救援,但閣員幾乎都是老班底,當年吳敦義就任閣揆時,換的閣員還是賴
德的六倍。輿論認,蔡英文仍然勢掌控內閣人事。而賴未就任,蔡英文就迫不及待提出七項要求,媒體以「猶如七道緊箍」形容,學者批評「給賴德重擔卻不給他子彈」。蔡英文得緊緊的,固然與其個性有關,但未來如有施政問題,外界何能苛責賴德?

再者,蔡英文的問題,筆震社論已多次論及。以社會原本肯定改革方向的「一例一休」與年金改革
例,前者到成德上任後首要修正對象,固然如沈富雄所言,這是台灣社會還未成熟所致,但政府未能謀擘畫,當是失敗主因。後者成烽火連天,曾罵反年改團體「王八蛋」的綠營人氣王柯文哲一語道破,年改「違反信賴保護、不溯及往原則」,最重要的,執政者沒有抱著「抱歉」的態度對待反年改人士,當然會治絲益棼。

這兩個原本該有社會支持度的重要改革,都淪落至此,更別提飽受質疑的前瞻計畫。問題是,這些爭議政策,都會記在蔡英文與林全的帳上,「賴」不到賴
德頭上。我們認,未來的發展只有兩種可能:政績倘有起色,是賴揆之功,小英相形見。施政如未見成效,是「蔡依林」體制的陳,賴揆非戰之罪。屆時,內閣再改組,賴院長更加師出有名。

德是「根正苗綠」的民進黨王牌,他一上任就去看了蔡總統不太接觸的蘇、游兩大老,政治手腕與派系實力,皆非蔡總統能望其項背,還有親綠媒體力挺,他的後勢發展,當然更非蔡總統所能框限。然而,權力仍在手的蔡總統,個性之執拗勢,當無法忍受共主地位遭逐步「虛級化」,最終成歷史之過渡型人物的結果。以此判斷,蔡賴的蜜月期,恐怕會比外界預期中還短。

(
2017-09-11 TVBS新聞--轉載自-筆震論壇-)

 


        ─別讓蔡英文把賴
德當「替罪羊」─
 

民調低迷的蔡政府,林全因不願承擔明年敗選責任而堅辭閣揆,蔡英文則基於「一石二鳥」(推卸選責任及「連任」)而找賴德接任。如果賴幸而施政成功,蔡在明年期中選2020年連任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蔡政府積重難返(例如蔡對賴肘太多,以致賴難以放手施)而不幸輸去期中選,蔡就可讓下屆總統人氣最高的賴成替罪羊,解除「儲君」威脅,維持黨內無人挑戰之局(民進黨只得繼續支持選總統)。

誠然,賴德是極佳的閣揆人選。但放眼國內,賴更是擔任總統的適當人選。如果賴不當閣揆而在明年民進黨「期中考」敗選後接黨主席,民進黨在20年就有「兩個選擇」,喜愛「老藍男」(其實應稱保守、溫和、聽話的「黨國技術官僚」)而不喜民進黨的蔡,有可能在長期民調低迷下被民進黨放棄,要求賴起而收拾殘局、重振黨內士氣。

蔡英文當然看到了這個威脅,也對威脅可能性耿耿於懷。與賴淸德外傳的「心結」,和過去與蘇貞昌的「心結」完全相同,都是的權力意識作祟。(過去一些媒體專訪蔡英文,竟然認為她「不好權」,是可笑。不單愛權,而且是「多管婆婆」式巨細靡遺、謹小微,甚至「因小失大」的愛權,上自院長下至部長次長級的所有人事及政策,幾乎都要揷手、親自拍板定案。)

然林全的辭職不可避免,是他自稱的「階段性任務結束」;一如他2006年堅辭財政部長時說:「再做下去,會不成人形。」(他當時是一語雙關,意思是不跳火坑了。)以蔡對林全的寵愛及承諾,當然不會也不忍讓他「跳火坑」。賴德於是成跳火坑的最佳人選。成功了,他是蔡的「貴人」;失敗了,他是蔡最方便的「替罪羊」。也就是無論賴成功或失敗,蔡都是包不賠的受益者。反正國民黨士氣及聲望更差,現階段蔡根本不認國民黨是對手。蔡心目中急於「解消」的正對手還是賴德。

蔡的心意及盤算,看看林全與賴德一上一下的表情,就不難窺見。林全是一派輕鬆、「掩不住好心情」、「如釋重負」,形容自己的心情「像畢業典禮」。賴則是正襟危坐、腰背挺直、雙手緊貼大腿、神情嚴肅。有一個行政院長下台,如同林全這樣快樂自在的?如果不是英全之間默契十足、如臂使指,歷史上「君相關係」大多數是「凶終隙未」,怎麼可能像蔡致詞時如此「依依不捨」、「五度感謝」,連林全自己沒提到或不承認的政績,蔡都替他「錦上添花」「塗脂抹粉」?

但蔡林過度親密,一方面表示私人情誼重於國家大是大非,二方面也表示林內閣的低民調,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如果林全政績像蔡推崇的這樣輝煌,林全何需整天被記者追問何時下台?蔡林的民調又何以跌跌不休、民眾不滿意度超過六成?很顯然,造成問題的不是林全,而是蔡英文。

蔡的最大問題就是「多管婆婆」式的好權。喜歡林全,因林是「名士派」「好好先生」,不善也不積極領導(所以不但林內閣是專家掛帥、各行其是,而且不喜與立院溝通且不了解民意)。這是蔡求之不得的事,正好方便越俎代庖、坤綱獨斷。

但中華民國是雙首長制,雖然經過修憲後,精神上閣揆類似總統幕僚長,但體制上閣揆仍是最高行政首長、行政院是最高行政機關,總統不能公然越過閣揆,肆無忌憚挑選並欽定正副部會首長;尤其在總統聲望極度低落、能力及行事多數民眾質疑如蔡目前的情況下,更沒有那種坤綱獨斷的「民命」(二十幾的支持度不能稱「民命」,反而是「喪失民命」)。替人民選出一個好行政院長,並授權對方組閣,使政府可以做出滿足人民要求的政績,才是蔡現在的責任及當行之務。

不幸,上自院長下至部長次長級所有人事都要揷手的蔡英文,連這次賴德組閣也不放過,以致傳說中的新人事如交通部長都無疾而卒,要走的次長都被蔡一一慰留,政院三長的另二長也只是換個內閣位置,賴實際是「單獨」赴,而不是「組閣」,比林全上台時的用人自由度還小。

像這樣內閣只是頭顱由林全換成賴德,其餘民眾質疑的閣員大多「不動如山」,和托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形容的改革或革命「僅限於將一個自由的頭顱安放在一個受奴役的軀體上」有何不同?不論賴內閣還是林內閣,豈非依然還是蔡內閣?如此名實不符的「內閣改組」又有什意義?

也許有人會說,「獅子帶領的綿羊兵團可以成獅子兵團」,賴德是一隻不錯的獅子。但大家不要忘掉,賴德之上還有一個「皇上」蔡英文,綿羊兵團是由蔡在搖控指揮,而非賴直接領導。以蔡的行事風格及權力執著,能否認放權,讓賴大刀闊斧執政;的親信及充斥內閣的「老藍男」,能否不對賴大加肘,仍在未定之天。這有待全民認監督,發揮「主權在民」精神,甚至進行修憲,才可能制止總統「有權無責」、意侵犯雙首長制,把行政院長當成他/的私人工具及替罪羊。

眾所皆知,行政院長是折損率高、經常被總統拿來當替罪羊的職位。賴德明知如此,還同意跳火坑,無非是他出身貧困、深知民間疾苦,比一般政客更有使命感;林全推崇他是「流」「政治家」,一點都非過譽。這種苦幹實幹型政治人物台灣已經越來越少了,媒體及民眾更該做賴後盾,讓更有魄力更有誠意也更得民心的賴能全力以赴、民謀福,別讓蔡英文把他當替罪羊犧牲了。

(2017-09-11作者時事評論人--孫慶餘)


台長: 幻羽
人氣(3,586) | 回應(3)|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略窺當今世局風雲 |
此分類下一篇:*民進黨從-華山論劍-凍結台獨黨綱-至今的走向*
此分類上一篇:*幻羽*捻題~賴神ㄚ─泰利颱風與賴神─

幻羽
2013年06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規劃9場華山會議,賴清德在2013年10月17日主持民進黨第6場華山會議,討論「台灣對中國民主化」的策略。會議主持人賴清德會後表示,會中達成三個結論,一、一個民主的中國可以提供一個更安全的台灣,但要先保衛台灣民主;二、提升台灣民主品質;三、台灣要有世界觀,才有辦法協助中國。賴清德說,非常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能夠成為中國的「民主先生」,如果這樣的話,台灣跟中國兩岸的歧異要化解,自然而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曾建元,2017年9月13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件事讓人印象深刻,當時獨派曾批評,為何要替中國說話?不過賴清德依舊清楚說出結論,自然認為,台獨成功與否?跟大陸是否民主化有關係,兩者聯繫在一起,這也是賴清德一貫立場,尤其面對獨統與中國議題,有本身的情懷,以及對台灣命運的責任。
2017年9月8日賴清德接下行政院長,遇到強勢的蔡英文,綠營認為強強相加,不過蔡賴體制怎樣運作?曾建元告訴中評社,回顧賴清德從政,自我要求高,每階段力求完美,都是踏實穩健,獲得肯定才上一層樓,說明從政或政治性格,向來不冒進,不會跟蔡英文爭天下,賴清德也知道只要表現好,時間永遠站在他這邊,2020頂多蔡賴配。
他說,賴清德本身已經領先其他地方諸侯,加上許信良用了儲君兩字,這段時間,賴清德只要增加自己磨練,熟悉主持國政需要具備知識,相信除了李登輝之外,賴清德會比歷任總統資歷更完整,至少不是陳水扁當完台北市長直接取大位,更懂台灣民意所在。外界認為,賴清德少提兩岸外交主張,直到喊親中愛台。
2017-09-14 17:43:25
幻羽
2014年01月08日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提議「凍結台獨黨綱」引發黨內軒然大波,民進黨華山會議明2014年01月9日開會,探討對中國大陸政策並做總結,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明確表示,凍獨未列入議程,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則希望黨內展現更大包容與反省。
柯建銘拋出「凍結台獨黨綱」提議,引發黨內正反兩種意見熱列討論,雖然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強調,民進黨目前沒有凍結台獨黨綱與否的問題,但明天舉行的中國事務委員會,將對過去幾場會議做出結論,因此「凍結台獨黨綱」議題再度引發關注。
吳釗燮昨天表示,他不知道柯建銘是否會在會議中再度提出,但上次柯建銘提出時,讓大家感到有一點意外。
他表示,民進黨與黨主席蘇貞昌在台獨黨綱問題的立場都很清楚,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可以直選國會及總統,因此沒有凍獨、不凍獨的問題,「這個立場我們已對外轉述,如果將來要討論也可以,等有進一步意見再形成新意見」。
吳釗燮說,這次主要是總結歷次華山會議報告,由委員討論並做細部修正。至於是否會做出新的決議文?要看委員會議是否有共識,如果有,不排除在未來的委員會持續推動,「中國事務委員會不是現在就結束,因為這是常設性組織,只要涉及中國事務都可以討論」。
謝長廷則投書媒體表示,民進黨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在對中開放政策前訂定,如今大陸學生、配偶及觀光客到台灣,民進黨相關論述或規定應能配合客觀環境變化檢討。
他說,之前開9場對中政策擴大會議未深入討論這些具體政策,在他主持的第5場會議中,因他的「憲法各表」主張,有不同堅持意見,激辯下修正為「憲政共識」。他期待華山會議用長遠眼光觀察社會變化、兩岸脈動及政經發展。
2017-09-14 17:58:40
幻羽
賴清德:以物聯網為主軸 推動創新創業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今天(2017年9月14日)說,行政院長賴清德上午在行政院會指示相關部會,全力推動「亞洲.矽谷」計畫,以物聯網做為發展主軸,建構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
徐國勇於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轉述,賴清德表示,「亞洲.矽谷」是一個旗艦型計畫,以物聯網做為發展主軸,建構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系,有助提高經濟成長動能及創造就業,讓年輕人看見自己的未來,勇於實踐夢想。
賴清德說:「亞洲.矽谷」計畫推動一年多來,成果豐碩,希望國發會、經濟部及科技部要全力推動,目標是將台灣製造代工轉型為智慧創新領域,成為數位經濟領導國家。
賴清德也指示相關單位三項重點,第一,強化基礎建設,讓國人可以透過基礎建設,享受智慧科技進步,提升生活品質;第二,推動數位教育,透過鬆綁法令或持續積極推動政策,以培養人才或方便國人數位生活應用;第三,鬆綁法律,讓網路社會環境更加蓬勃,產業面向進一步連結。
賴清德說:「亞洲.矽谷」計畫相當重要,除了主要負責的國發會、經濟部及科技部,其他相關部會也應全力配合推動。
國發會透過新聞稿表示,去年12月啟動「亞洲.矽谷物聯網產業大聯盟」,推動物聯網產業創新研發。
身兼「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的經濟部次長龔明鑫出席記者會表示,參與物聯網產業大聯盟的單位,一開始只有80多個,目前已超過230個單位。
關於外資的部分,龔明鑫表示,目前已在台灣設立創新研發中心的外國公司包含微軟、臉書旗下加速器FbStart等。
另外,龔明鑫指出,國家級投資公司「台杉投資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正式成立。
國發會表示,為擴大「亞洲.矽谷」計畫推動成效,未來也將積極協調串連經濟部、科技部等部會資源,持續推動物聯網發展及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聚焦人工智慧應用、自動駕駛、物聯網資安、AR/VR、行動生活等重點,以掌握創新經濟的發展趨勢與機會。
國發會指出,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新科技皆具跨領域應用潛力,未來將持續強化與其他產業創新計畫橫向聯繫,加強推廣智慧能源、智慧農業等。
2017-09-14 18:00:38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