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26 14:34:22| 人氣2,4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艋舺》的江湖悲歌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動盪江湖歲月熱血少年夢

                千杯濁酒淡了悠悠萬縷情

                曾經輕揚刀影已被黃沙掩

                如夢楓林薄暮灑入琵琶淚

 

                多少江湖悲歌裹著英雄淚

                斬不斷道上醉夢心寒哀慟

                夜裡人何曾寐花月早零碎

                猛回頭瀟瀟湮雨中孤影誰

 

                  *幻羽**江湖悲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v3KYIjTL0

                  臺灣《艋舺》的江湖悲歌

2010年臺灣電影圈曾殺出一匹黑馬,上映首日票房即達2521萬元新臺幣,當時創下臺灣10年來電影票房新紀錄。在這部電影前,以往在相聲裏才能聽到的場景變成了現實臺北電影院破天荒賣出該片的站票。隨著映期的持續,該片繼續攻城掠地,票房輕鬆突破2億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4200)大關,順利將蟬聯了當地7周票房冠軍的《阿凡達》拉下馬來,並將周票房冠軍位置保持至今。這部電影,就是由承澤執導,偶像明星阮經天、趙又廷等主演的臺灣春動作片艋舺》。 

這樣一部商業電影會直搗敏感帶,引發臺灣民眾集體高潮?縱觀全片,不過就是幾頭帥哥拜拜兄弟砍砍人,把個馬子搞搞GAY而已。其實,事情遠沒表面看到的那簡單,《艋舺》裏的江湖,說的就是臺灣人自己的故事。

每一個課間操,都是一場拳擊賽--從地理上看,閩臺地區山多地少;從地緣上來看,臺灣命運動盪飄搖,這些因素迫使原住民們採取一種近似抱團的姿態生活。他們以各自同姓祖厝和就近村落
單位,形成一個家族宗親的牢固體系。這種體系排外性極,互合作,習慣於自保,裏頭還結合了佛道家的宗影響、血緣血統的沾親帶故以及地下幫派的林立並存。這些本土的幫派,在台語中,被稱角頭 

臺灣的角頭遍佈城,在小社區借由來吸取資金。除此之外,他們還開商店和戲院,有的以廟宇據點,靠香油錢和神明的號召力過活,也有的乾脆向攤販收取保護費,白吃白喝。由於地盤所限,角頭的手下一般人數不多,只有少數的大角頭有過百人馬。即便經過日本殖民和國民黨高壓統治,《艋舺》裏不同的角頭勢力依然保持了這些土生土長的特點,其聯繫錯綜複雜,有脈可循。

1945
年臺灣光復,國民黨ZF軍隊登陸基隆港。由於駐軍紀律敗壞,官員貪
腐敗,導致臺灣本土人對大陸來的外省人反感與日俱增。兩年後的228日,臺灣行政長官公署守軍冷血槍殺請願民眾,終於觸動全島掀起反ZF暴動,外省人成怒民的宣洩對象,臺灣從此烙上省籍仇恨的深刻印記。

1949
年,國民黨戰敗,200萬人逃亡至台。若干年後,曾任竹聯幫總堂堂主的陳
禮回憶,在當時的東門小學,他這個外省人本省學生欺負的對象,就此開始了用拳頭說話的歷程。 

我讀小學一年級,全班連我一共三個外省的,那另外兩個就常常被打,不敢反抗。我的個性不喜歡人家這樣對我,所以下完課,班上有些人來打我,就大打出手。那個下課鈴聲對我來說,根本就是拳擊臺上、臺上的那個鈴聲,每一堂下完課,就是一場拳擊賽。求自保,這些外省人開始聯合起來,與本土勢力抗衡,以暴制暴。

1953
年,以馮祖語
首的44名大一、大二學生在台大校園成立幫派,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訂立幫名。至此,臺灣第一個最具組織規模的少年幫派組織——“四海幫成立,短短幾年時間內組織發展至萬人之眾。同年,一位名叫孫德培的人創立中和幫,盤踞在現今臺北縣中和、永和一帶。 

1955年,孫德培因殺死一其他幫派成員鐺入獄,幫內各派系相互惡,其他幫派也趁勢瓜分地盤。第二年,中和幫元老趙召集同好在永和竹林路召開中和第三次大會,商量對策。 

趙寧拿出三把早已準備好的匕首,一邊入地中,一邊念念有詞— “第一刀中央,叛幫出賣兄弟者,千刀萬無人埋!”“第二、第三刀,刀口向外,齊心協力對外幫!三把刀畢,有人把預先準備好的酒倒在碗裏,眾人依次瀝血入酒,分頭下。與會者根據結盟地,取名竹林聯盟,簡稱——“竹聯幫。由200多學生組成的竹聯幫就此出籠。

當時,
了表示尊重孫德培,竹聯幫規定不設幫主,仿效洪門,分設獅、虎、豹、鳳、鴨五個堂口,各立堂主。57年後的今天,竹聯幫已成國際性的黑社會組織,擁有包含准成員與關係合夥人在內近10萬幫眾,是臺灣島內最大的黑社會組織,成員分佈遍及亞、歐、美、澳多個國家,甚至有頭目在一些ZF內擔任機要首長。 

雖然50年代的臺灣江湖,還並非是四海幫和竹聯幫的天下,但臺灣黑幫史由此誕生了兩個新名詞——“本省掛外省掛本省掛兄弟多數都是本省角頭型團體,各據一方,如牛幫、七賢幫、芳明館、華山幫、大湖幫等。外省掛則大多是外省承襲古老幫會的制度發展為具有組織架構的幫派,如竹聯幫、四海幫、松聯幫、北聯幫等。

臺灣的經濟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飛,各種行業蓬勃發展,一環扣一環的商機讓以暴力為後盾的黑幫迅速擴張。此時的國民黨當局沒有什麼特定的策略,往往是打壓了這一幫,反而促進了另一幫勢力的擴大。到了七、八十年代,臺灣的黑幫已經躋身商界,以企業運作的方式,掩護各種非法的活動。其中,尤以竹聯幫和四海幫為甚。

跨過幾個時代的江湖恩仇與末世悲歌,就此在臺灣島內輪番上演。黑社會完成的江南血案,終結蔣家時代—“將來蔣經國走了以後,臺灣的政權萬一落到台獨手裏,他把黨政軍都收編了,我旱鴨子就要起來反抗,我要重新出山發展竹聯幫。我寧願*全北京看京網*統治,也不要臺灣被台獨拿走。”1979年,臺灣爆發美麗島事件,在全島掀起軒然大波。後來,陳啟禮在與一名記者聊天時,說出了如上的話。

所有的歷史事件,都是由一連串表面上看似不關聯的小事,像化學反應一樣在連鎖催化後,導致驚人的結果從陳啟禮因教唆殺人被捕入獄,到他決定振興竹聯幫的十年時間裏,臺灣歷經被逐出聯合國、釣魚島群島遭日本竊據、台日斷交、蔣介石逝世、台美斷交等重大挫折。雖然經濟在蔣經國的領導下高速發展,但政治上被國際舞臺拋棄,亞細亞孤兒的不安和躁動情緒彌漫全島。

在國民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陳啟禮的表態很快得到當局回應,關鍵人物便是曾任蔣家侍衛官、時任國防部情報局局長的海軍中將汪希苓。故事,就這樣被一點點地串聯了起來——1984年,美籍作家劉宜良(前《臺灣日報》駐美特派員)用筆名江南撰寫出版了《蔣經國傳》,揭露了蔣氏家族諸多機密,國民黨ZF極為不滿。
 

軍方還懷疑身為情報局間諜的劉宜良在為大陸方面服務,向臺灣軍方提供假情報。同年8月,汪希苓經人介紹認識了陳啟禮,對其曉以大義,希望他能赴美教訓劉宜良。在這次會面後,陳啟禮成了編號6217-730063、化名鄭泰成的情報人員,並在陽明山基地接受了密碼、照相、密顯、射擊等課程的訓練,為前往美國暗殺劉宜良做準備。訓練完畢,陳啟禮當即率兩名竹聯幫骨幹成員——吳敦和董桂森赴美執行鋤奸計畫。

20
多年後,逃難到柬埔寨的陳啟禮敍述當年的經過時稱:情報局之前進行過三次暗殺都沒有成功。當年他爬過懸崖,利用一個牆洞連續12天觀察劉宜良一家的生活作息,把他每天走的兩條路線標得清清楚楚……1984年10月15上午9點,當劉宜良在住處吃完早餐,到樓下正準備開車外出時,已事先埋伏在車庫的吳敦沖出來,持左輪手槍朝劉宜良兩眉間開了一槍,劉宜良當場死亡,然後董桂森上去對其胸、腹部又補兩槍。
 

這三槍為已經岌岌可危的台美關係雪上加霜,直命要害臺灣情治單位竟派殺手到美國暗殺美籍華人。陳啟禮的朋友在美國公開指控當時主管臺灣情報機構的蔣孝武(蔣經國之子)是幕後元兇,更是讓台美關係跌入穀底直到劉宜良死後,臺灣軍方才知道他同時也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線民,是個三重間諜。

時局的變化就像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旦開始,誰也制止不了。這一事件,迫使蔣經國在翌年透過《時代》雜誌表示,未來的總統大位將不會由蔣家人繼任,這等於是正式宣佈,要終結蔣家統治時代。1986年,蔣孝武被外放新加坡當商務副代表,躲開了江南血案的餘波,也永遠失去了繼承大位的機會,最後在46歲之年暴病而亡。

陳啟禮返台後不久,臺灣的警政署聯合憲兵司令部和刑事警察局於1112日執行一清專案掃黑行動,共抓捕三千余名黑幫頭目和骨幹,不經法庭審判直接羈押投獄。其中大部分為竹聯幫成員,陳啟禮也被判處終身監禁(後來減刑到6年半),竹聯幫的黃金時代由此結束。

電影《艋舺》中,角頭們談起一清期間代替大哥去坐牢,正是此時。意外的是,由於一清專案中被羈押的臺灣各地方角頭不滿竹聯幫在獄中仗勢欺人,提議共組天道盟,短短幾年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直接促成了臺灣黑幫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現。

黑金政治,影響政壇--蔣經國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1987年),宣佈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和報禁,臺灣的民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第二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為了與舊國民黨勢力抗衡,大肆吸納地方派系為政治班底,造成了臺灣政壇彌漫著嚴重的黑金政治風氣,其12年的執政生涯讓島內政治生態和統獨走向出現了巨大的變局。

臺灣的政治選舉名目繁多,所有層級的選戰都是拼人脈、比關係的大較量。這時,長期盤踞一方的本省角頭們開始爆發出他們在這塊土地上特有的政治動員能量。有些幫派和組織分子會利用在當地的影響力,幫特定政黨候選人拉票,而政客當選後就要償還人情債,以他所掌握的政治勢力作為特定行業的保護傘,一時間黑白莫辨。
 

蔣經國去世百日之時,李登輝下令實施臺灣第三次罪犯大減刑,有兩萬兩千位罪犯受惠,這其中也包括一清專案的那些黑幫頭目們。這段時期,不甘於只是被政客利用的各路黑道頭目開始和政黨合縱連橫,披掛上陣,競選晉身各級議會殿堂。黑幫頭目看准各級議會和立委選舉努力躋身其中,一張張選票夾帶著江湖上的腥風血雨飄進了政壇。一旦當選,不但可以獲得一張高度司法豁免權的護身符,還可以借由各種途徑去謀取利益。 

依臺灣警方的統計,目前臺灣省有黑道背景的民意代表超過150人,地方議會有黑道背景的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一,有黑道背景或犯罪記錄的某屆各縣市議會正副議長更超過95%。這其中的經典人物就是天道盟精神領袖羅福助,連續6年當選臺灣立法院委員,連負責掃黑的法務部長都要向他作報告。臺灣的黑幫人士堂而皇之地掌握著政治權力,但也屢屢成為當權者留用的犧牲品,就這樣在黑白邊緣浮浮沉沉。

1996
8月,臺灣檢警發動歷年規模最大的掃黑行動治平專案,鎖定黑道幫派重量級大哥開刀,一時間大哥們紛紛逃往海外,慢慢淡出江湖。

2007年10月8,伴著瀟瀟細雨,一場“
世紀葬禮在臺灣舉行。前往參加喪禮的竹聯幫眾及全省各幫派角頭、社會各界人士大約萬人左右,警方為避免幫派借此造勢滋事,竟破天荒地在公祭前三天舉行全台大掃蕩黑道,仍無法遏止朝拜的人群。這場葬禮的主角,就是陳啟禮。儘管生前死後都風光無限,但個中悲喜只有陳啟禮自己體會最深刻。

在柬埔寨期間,他曾不止一次提及杜月笙的名言:幫派人物像個夜壺一樣,政客們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一用,不需要的時候就踢到一邊。還曾對媒體透露,一生最遺憾的事,是父親過世,而他因逃避緝捕不能返台送終,恪盡人子之孝。
 

        心事若無講出來  有誰人會知

        有時陣想要訴出  滿腹的悲哀

        踏入七逃界  是阮不應該

        如今想反悔  誰人肯諒解

        心愛你若有瞭解  請你著忍耐

        男性不是無目屎  只是不敢流出來

                 ……

臺灣許多閩南語歌曲都是描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心情以及黑道中人的悲情人生故事,《艋舺》中Geta大仔也曾摟著小弟們在KTV共唱此曲。不知這些黑道中人,是否把這首歌視為其江湖生涯最佳的心理獨白呢?沒有這些,你拿什麼混黑道?

蚊子在正式加入太子幫後,脫下了學生制服,換上了一身印花襯衫,夾腳拖鞋,他這身打扮應該說是當時黑道很流行的行頭。事實上,臺灣黑道往往是最追趕潮流最時尚的一群。那時候臺灣民風還很保守,如果你在街上看到穿著前衛的,多半就是混黑道的。

紋身--作為團夥標記,紋身在當時的臺灣算是一種潮流,作用多為力顯勇猛以及美觀時尚,然而卻不強求,所以片中蚊子沒有而和尚卻有大塊文身。但是圖案要慎重選擇,不然你左青龍右白虎,肩上紋個米老鼠,永遠都只能做小弟。

花襯衫--80年代的臺灣,流行的花襯衫是少不了的,幾乎是人手一件。好像穿上了這件衣服,就告訴別人你是花花公子一般。片中幾人都著此衫,蚊子生日時兄弟們送的禮物也是一件藍色的花襯衫。

夾腳木屐--由於木屐具有許多優點,特別適合氣候炎熱、多雨潮濕的南方地區使用,因此受南方人的喜愛,穿著者尤其以福建、臺灣等地最多。對於黑道中人來說,木屐的功用又更豐富一些,和尚就曾向蚊子講過Geta大仔用木屐夾住武士刀的傳奇事蹟。

--香港人一般用的是開山刀,內地人多用的是軍刺,而臺灣人多用尺二、尺八(即刀的長度為一尺二寸、一尺八寸)。即便80年代,一些古典流氓仍然堅持用刀來打地盤,有問題只需要用刀和拳頭說話。他們身上有的是傳統的江湖義氣,並聲稱槍是下等人的武器,用槍是膽小鼠輩的卑鄙行徑。

《艋舺》是由鈕承澤導演、李烈監製的一部台灣電影、奧瑪優勢傳媒劉亭佑聯合行銷,大致描述1980年代臺北市「艋舺」地區黑幫兄弟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參與演員包括阮經天、趙又廷、馬如龍、鳳小岳、柯佳嬿、蔡昌憲、黃鐙輝、王識賢、陳漢典、鈕承澤、邢峰、林秀玲、席曼寧、陸弈靜等。該片於200911月正式殺青,201025日春節檔期上映,同年1218日於日本上映,片名譯為「モンガに散る」。 

《艋舺》是一部節奏明快、敘事流暢的商業作品,它講的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過程、一個社會變化產生的各種衝擊和效應。這是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訴求,每個國家每個地區的人們,都能輕鬆地進入劇情、同感劇中人物的悲與喜。

艋舺 旺盛的生命力--艋舺,monga,原為平埔族語,意指小船。 台北的起點,是港口、是街頭、是艋舺的精神:拓墾、強悍、團結、突圍、生猛而艷麗。艋舺的美麗與重量,透過社會底層少年們的眼,綻放炫目的瑰麗聲色。今天名為萬華的行政區,居民依舊親切地以台灣話叫它「艋舺」,因為這個讀音的頭角崢嶸、鏗鏘有力,更能代表這個地區的精神強悍與團結。 

『今天你要是不弄死他們,明天你就會被他們弄死!』 

來自樹林的蚊子轉進艋舺這家三流高職的第一天,午餐飯盒裡他最愛的那隻雞腿就被班上同學狗仔孩搶走了,蚊子不知哪來的勇氣,搶回了那根雞腿,一場從校門口到河堤的追逐戰就此展開。志龍、和尚、阿伯、白猴等四人看到蚊子有如泥鰍般閃躲遁逃的身手,大樂,決定邀他入幫。 隔天志龍領軍找來蚊子,在學校頂樓,將追打他的狗仔孩和體育班鐵人們獻給蚊子,讓他報仇個爽。「今天你不弄死他們,有一天你就會被他們弄死!」在和尚那句堅定的話裡,臉上掛彩腫著一隻黑眼的蚊子,朝著其中一名鐵人奮力揮出生平第一枚主動攻擊的拳。接著,志龍、和尚、阿伯、白猴和蚊子五人在艋舺祖師廟的佛前結義,以太子幫之名,踏入江湖。 

和尚教育蚊子,講述艋舺歷史,蚊子如同踏進大觀園,視野開展,世界遼闊。和尚送他回家,丟給他一個在黑暗中會發光的溜溜球,他胸口突然變得暖暖的,原來這種感覺就叫友情。「意義是三小?我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白猴的話超酷,簡直是無敵真理。這一切,都像迷幻藥,令蚊子上癮。

在每天打打殺殺有仇必報的過程中,太子幫五人犯下了無法彌補的滔天大錯,傷了狗仔孩的性命,和尚以過人的膽識頂下這一切,因此被志龍的父親(廟口老大Geta)打得只剩半條命。和尚傷癒後,Geta送五人上山習武,是懲罰,也是鍛鍊,要他們理解出來打拚是靠拳頭,決不能碰槍枝,這個來自西方的邪惡。 

而與小凝的交往,是另一件令蚊子上癮的事。在寶斗里的私娼寮,他遇到美與醜的綜合體小凝,她的左臉美如天使,可右臉盤據了一個巴掌大的胎記。他問小凝「你為什麼要做妓女?」小凝不甘示弱回他「你為什麼要做兄弟?」隔壁房傳來令人尷尬的呻吟,他只好拿出隨身聽來,和小凝一副耳機,共聽一首曲。那天之後,小凝這就成了他的僻護所,他常常都想來,來看這個小學同學,那個有胎記的小女孩,他不會記錯。 

艋舺的第一聲槍響!--下山的那天,在溫泉餐廳的晚宴中,蚊子意外遇見了來與艋舺老大們談合作計畫的外省掛青壯派幫主灰狼,他母親的舊情人。而和尚察覺了蚊子的不對勁,以及席間的暗潮洶湧。 

Geta拒絕與外省掛合作,引起艋舺另一角頭後壁厝成員文謙的不滿,文謙勸說灰狼,這局要成,一定要廟口加入,否則無法擺平由廟口為首的其他十幾個角頭。艋舺的第一聲槍響,後壁厝老大masa死了,整個艋舺黑道因此產生劇烈搖晃,太子幫五人的友誼也是,他們捲入大人世界的陰謀浪濤中,不知命運會帶他們去哪裡…… 

2012915,鈕承澤獲頒第16屆台北文化獎,但一邊一國連線台北市議員童仲彥當場抗議。童仲彥表示,本片是商業電影,片中的黑道與娼妓並非真實萬華文化,鈕承澤應得電影獎而非文化獎。 

鈕承澤回應:「在我感受上,這是政治動作。但我不是政治人物,所以讓天主歸天主,撒旦歸撒旦。《艋舺》團隊是帶著很大的愛在做,那是一個非常有文化的城區,我們截取了當中的感受和素材來完成一部電影。」鈕承澤也說,他不覺得本片內容醜陋,「善惡與美醜沒有絕對的標準,最美的花往往開在最齷齪的土壤之上。」 

當時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劉維公回應,鈕承澤獲頒台北文化獎,是因為他透過電影創作才華展現城市美學與文化創意,並非只因他拍了本片;而且台北文化獎不是金馬獎,不會因一部電影作品而承認一個創作者實力或選擇一個人獲獎。



台長: 幻羽
人氣(2,443)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何處無江湖? |
此分類下一篇:臺灣的江湖與黑金政治(1)
此分類上一篇:認識四大文明古國嗎?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