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04 18:01:19| 人氣5,4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地球從初形成至今的粗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略識:【地球從初形成至今的粗況】
 

冥古宙(Hadean)是太古宙之前的一個宙,開始於地球形成之初,結束於38億年前,但依據不同的文獻可能有不同的定義。冥古宙最初是由普勒斯頓·克羅德(Preston Cloud)於1972年所提出的,原本是用來指已知最早岩石之前的時期。冥古宙的最後一個代對應月球地質年代中的早雨海世,以月球的東海撞擊事件結束時間(約38.4億年),這也是內太陽系的後期重轟擊期的結束標誌。在整個冥古宙,地球從46億年前形成,從一個熾熱的岩漿球逐漸冷卻固化(計算表明僅需1億年),出現原始的海洋、大氣與陸地,但仍然是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佈、熔岩四處流,在41億年前到38億年前地球持續遭到了大量小行星與彗星的轟擊,根據同時期月球撞擊坑推算(月球面對地球的那一面的大部分大型盆地如危海、寧靜海、晴朗海、肥沃海和風暴海也都是于此一時期撞擊形成的),地球遭遇了:1.形成22000個或者更多的直徑大於20公里的撞擊坑;2.形成約40個直徑約1000公里的撞擊盆地;3.形成幾個直徑約5000公里的撞擊盆地;4.約每100年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

冥古宙在38億年前結束後,內太陽系不再有大規模撞擊事件,已知的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於北美克拉通蓋層的艾加斯塔片麻岩及西澳洲那瑞爾片麻岩層的傑克希爾斯部分)也定年在38億年前.

這個時期的岩石幾乎沒有保存到現在的,所以並沒有正式的細分。但月岩從40多億年前就比較好的保存下來,因此月球地質年代的某些主要劃分可參照用於地球的冥古宙劃代。

在20世紀90年代,地質學家從格陵蘭西部、加拿大西北部和西澳大利亞州裏確認到了某些冥古宙末期的岩石。現已知最早岩石的結構(依蘇阿綠岩帶)是由格陵蘭有著約38億年歷史的沉積層,混著一點貫穿了岩石的火山岩脈所組成。零散的石結晶沉積在西加拿大和西澳的傑克山中的沉積物裏,最早的約有四十四億年之久的歷史-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推測時間。

格陵蘭的沉積層中含有帶狀鐵的地層。裏面可能含有有機,且這意味著那時很有可能已經出現可行光合作用的生命。對此也有很大的爭議,有的究者認比較可靠的定年應是36億年前。但已知最古老的化石(於澳洲)是在那時的數億年之後。

大撞擊後期發生于冥古宙中,且對地球和月亮生影響。

在形成地球的物質當中,曾經存在過大量的水。在地球的形成時期,其品質比現在的小,水分子也就更容易脫重力。據推測,當時氣和氣在大氣層中持續不斷地逸散,然而,現時大氣中高密度的稀有氣體卻相對缺乏,這表明,在早期大氣層中可能發生過什劇變。

有理論認,在地球的年輕時期,的一部分曾受過撞擊而分裂,分裂出去的部分後來形成了月球。然而在這種說法下,撞擊應該會令一到兩個大區域融化,現時的組成成分卻與完全融化的假設並不相符,事實上也很難將巨大的岩石完全融化並混在一起。不過相當一部分的物質仍被此次撞擊所蒸發,在這顆年輕的行星周圍形成了一個由岩石蒸汽組成的大氣層。岩石蒸汽在兩千年間逐漸凝固,留下了高溫的易揮發物,之後有可能形成了一個混有氣和水蒸氣的高密度二大氣層。另外儘管當時表面溫度有230℃,但液態的海洋依然能存在,這得益於CO2大氣層帶來的高氣壓。隨著冷凝過程繼續進行,海水通過溶解作用除去了大氣中的大部分CO2,不過其含量水準在新地層和地幔迴圈出現時生了激烈的震盪。

石的究發現,液態水必然已存在四十四億年之久,非常接近地球形成的時刻。 這需要有大氣層的存在。

 

太古宙(Archean)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宙。太古宙起始於內太陽系後期重轟炸期的結束(對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確定38.4億年前),地球岩石開始穩定存在並可以保留到現在。太古宙結束於25億年前的大化事件,以甲烷為主的還原性的太古宙原始大氣轉變為氧富的化性的元古宙大氣,並導致了持續3億年的地球第一個冰河時期——休倫冰河時期。

太古宙時期有細菌和低等藍菌存在。

太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上一個宙是冥古宙,下一個宙是元古宙。太古宙包括了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元古宙(Proterozoic,符號PR),又稱元古代、原生代,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時期,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500Ma(百萬年前),結束於542.0±1.0Ma。元古宙的大氣已經是氣含量富。這個時期已經發現了許多菌類、藻類植物化石和古代微生物化石,因此也被稱菌藻時代”。

元古宙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代中期發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發現了冰川遺跡。在元古代末期,開始出現了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和節肢動物,但這些動物都沒有堅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遺跡。

元古代也曾發生廣泛的地殼運動,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時期。在中國北方呂梁運動”。元古代時期的地層中蘊藏有富的鐵、銅和稀土金屬物。

元古宙屬於前寒武紀(也是元古宙較不正式的名稱),上一個宙是太古宙,下一個宙是顯生宙。



顯生宙是距今5.7億年以來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現的時期。

顯生宙表示在這個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難見到生物的時代被稱做隱生宙。 

古生代(Paleozoic):二疊紀(Permian)石炭紀(Carboniferous)泥盆紀(Devonian)志留紀(Silurian)奧陶紀(Ordovician)寒武紀(Cambrian) 

中生代(Mesozoic):白堊紀(Cretaceous)侏羅紀(Jurassic)三疊紀(Triassic) 

新生代(Cenozoic):第四紀(Quaternary)新近紀(Neogene)古近紀(Paleogene)

 

古生代(Paleozoic,符號PZ)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代,開始於同位素年齡542±0.3百萬年(Ma),結束於251±0.4Ma。

古生代是顯生宙的第一個代,上一個代是元古宙的新元古代,下一個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其中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又合稱早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古生代。

古生代意遠古的生物時代,持續約3億年。對動物界來說,這是一個重要時期。以一場至今不能完全解釋楚的進化拉開了寒武紀的序幕。寒武紀動物的活動範圍只限于海洋,但在古生代的廷續下,有些動物的活動轉向乾燥的陸地。古生代後期,爬行動物和類似哺乳動物的動物出現,古生代以迄今所知最大的一次生物滅宣完結。

早古生代稱無脊椎動物時代。 古生代稱魚類及兩栖類時代。

中生代(Mesozoic)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可分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中生代最早是由義大利地質學家GiovanniArduino所建立,當時名第二紀(Secondary),以相對于現代的第三紀。在希臘文中,中生代意中間的”+“生物”。中生代介於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由於這段時期的優勢動物是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爬行動物時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也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一塊超大陸-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兩片,北部大陸進一步分北美和歐亞大陸,南部大陸分裂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只有澳洲沒有和南極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氣候非常溫暖,對動物的演化生影響。在中生代末期,已見現代生物的雛形。

中生代的年代2.51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開始於二疊紀-三疊紀滅事件,結束於白堊紀-第三紀滅事件止,前後橫跨1.8億年。中生代可以分以下三個紀:

三疊紀(Triassic):2億5220萬年前到2億130萬年前

侏羅紀(Jurassic):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白堊紀(Cretaceous):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二疊紀-三疊紀滅事件,滅了當時的90%到96%的海洋生物,與70%的陸生生物,也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大滅(Mass Extinction)事件,因此又稱大死亡(The Great Dying)。中生代的下界限是白堊紀-第三紀滅事件,可能是由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造成,此次滅事件造成當時的50%物種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鳥類恐龍。

古生代期的大陸位置相當不明確,而科學家已能大致推算出中生代的各大陸位置。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一塊超大陸-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兩片,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各大陸的分裂形成大西洋沿岸的被動大陸邊緣,例如美國的東部海岸。

在中生代期間,各大陸逐漸移動到接近現在的位置。勞亞大陸分裂北美和歐亞大陸,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分裂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只有澳洲沒有和南極洲完全分裂。印度在新生代時期與歐亞大陸撞、聚合,形成喜馬拉雅山脈。

三疊紀的全球氣候較乾旱,季節性變化大,尤其是盤古大陸內部;自石炭紀期開始,全球的氣候逐漸變得乾旱。這段時期的海平面低,可能助長了極端的氣溫。由於水的比熱高,大體積的水體可以穩定氣溫,尤其是海洋,而鄰近大規模水體的陸地氣溫變化較小。由於盤古大陸的內陸區域離海洋很遠,這些地區的氣溫變化非常大,可能有廣大的沙漠。大量的紅層與蒸發岩(例如鹽),支持這個理論。

在侏羅紀時期,海平面開始上升,原因可能是海底擴張的加速。新形成的海洋地殼,使海平面上升至現今的海拔200米左右。此外,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形成特提斯洋。氣溫逐漸上升、穩定。由於各大陸接鄰海洋,沙漠縮小,大氣中的濕度增加。

白堊紀的氣候狀況較不確定,也較多爭議。大氣層中的二含量高,使熱帶與極區的溫度梯度較平順,各地區的氣溫差異不大。平均氣溫高於現今約攝氏10°。在白堊紀中期,赤道地區的海洋底層溫度約攝氏23°,對於許多海洋生物可能過於溫暖,鄰近赤道海洋的陸地反而成沙漠。海洋低層的氣循環系統,可能因此緩慢、中斷。因此,大量的生物有機體無法順利分解,進而大量堆積,最終沉積成油葉岩。

但是,不是所有的現存資料可以支援以上假說。即使全球的氣候溫暖,極區的冰帽、冰河仍最造成氣溫的變動;但目前並沒有發現白堊紀有冰帽、冰河存在的證據。定量模型可能無法重建出白堊紀的平坦溫度梯度。

在中生代時期,大氣層中的氣含量約12-15%,低於現今的20-21%。某些科學家甚至提出12%的氣含量,因這是自然燃燒的最低氣濃度。但是一個2008年的究,認自然燃燒的最低氣濃度是15%

發生於二疊紀末期的滅事件,滅當時地球的大部分生物,使許多生物在事件後開始輻射適應。大型草食性與肉食性恐頭獸類的消失,形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繼續存活的二齒獸類、犬齒獸類佔據部分生態位元,而二齒獸類不久也消失滅。在二疊紀末滅事件後數百萬年,大型主龍類爬行動物成中生代的陸地優勢動物,包含:恐龍、翼龍類;水中的爬行動物則有:魚龍類、蛇頸龍類、滄龍類。

中生代末發生了白堊紀滅事件,50%的生物滅,包括所有的恐龍。大多學者認有一顆彗星撞擊地球,引起特大氣候變化,很多動物,尤其是冷血動物,無法適應低溫而滅。可是何當時魚一類的冷血動物卻存活,還是無可解答。

侏羅紀期與白堊紀的氣候變遷,造成另一次輻射適應。主龍類的多樣性在侏羅紀時期達到高峰,鳥類和胎盤類哺乳動物也開始出現並發展。被子植物在白堊紀早期也開始發展,自熱帶地區開始出現,白堊紀的全球氣溫允許被子植物分佈到極區。在白堊紀末期,被子植物已經成許多地區的大型優勢植物,若以生物量計算,各地的優勢植物仍是蘇鐵、蕨類,直到白堊紀末滅事件的發生。

部分科學家認昆蟲的一些器官相當適合被子植物,尤其是口器,而認昆蟲與被子植物同時開始多樣化。但是昆蟲的口器的出現時間早於被子植物,也早於昆蟲開始多樣化的時間,因此昆蟲的口器是基於其他原因而演化出現的。

在中生代的進程中,早期的大型動物逐漸減少,而小型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多,包含蜥蜴、蛇、可能還有哺乳類、靈長類的祖先。白堊紀末滅事件更加重這種傾向,大型的主龍類消失,而鳥類與哺乳類繼續存活至今。

 

古近紀(Paleogene,符號E),舊稱早第三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65.5±0.3百萬年(Ma),結束於23.03±0.05Ma。“古近紀”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並兼顧了字面意義。古近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

被子植物在早白堊世已經出現,到古近紀極度繁盛;羊齒、松柏等逐漸樟樹、柳樹等替代;這時被子植物主要喬木。蛇頸龍、海生蜥蜴等逐漸小型鯨、海獅、海象等海生哺乳類替代。哺乳動物迅速繁衍,佔有爬行動物以往的各種生態領域。重要的是各種古老、土著的有胎盤動物大量發展,們基本上和現代哺乳動物沒有直接的系統關係。

雙殼類如牡蠣、海扇、珠蚌等異常繁盛。腹足類繁多,分佈廣泛。有孔蟲、棘皮動物分佈很廣,大有孔蟲有圓盤蟲、貨幣蟲等;P1~P22帶。

岡瓦納古陸進一步分裂,澳大利亞與南極大陸分開,逐漸北移;印度地塊在始新世時與亞洲腹地連接,形成南亞次大陸;北非漸向東赤道靠近。南北美在巴拿馬地峽有時連接引起部分動物遷徙。初期歐亞大陸與北美相連;形成白令陸橋,期形成陸生動物遷徙的路線。格陵蘭、斯堪的納維亞已移近現在位置。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分開開始與亞洲相連,紅海出現。

在喜馬拉雅運動時期,藏高原開始隆起中國西部生大規模的山前凹陷、並形成東部沉積中心。火山活動多基性的噴發。但西藏岡底斯山、拉薩一帶有中酸性的火山物質。

 

新近紀(Neogene,符號N),舊稱第三紀,是地質年代中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3.03±0.05百萬年,持續了21.4百萬年。

新近紀內,動、植物已接近現代。貨幣蟲已完全滅,出現三趾馬。有孔蟲N4~N23帶。新近紀屬於顯生宙新生代,新近紀的上一紀是古近紀,有爭議的下一紀第四紀。新近紀包括中新世、上新世。

新近紀全球海、陸輪廓接近現今。海洋所占面積較大,陸地面積較小。現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區、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都曾古地中海區,法國的西海岸、北歐地區被大西洋所占;北美西海岸南部、墨西哥灣濱海區被海洋所占。中國的東海岸在新近紀向東擴展,渤海、黃海大部還是陸地。

副地中海是阿爾卑斯山脈從水下升起後,殘留在山脈以北的水體。最大東西長約5000公里,從法國羅納河谷開始,沿阿爾卑斯北麓向東延伸,至少延伸至鹹海一帶。副地中海在不同的時期,曾通過南斯拉夫札格拉布低地與亞得里亞海,通過希臘與愛琴海,通過伊朗西北部與波斯灣、印度洋相連通。約1300萬年前,與其他海洋隔,成內陸海,幾經分隔,剩下現今的咸海、里海、黑海、巴拉頓湖。

現今地球上較高的山脈都是新近紀形成的,如阿爾卑斯山、阿特拉斯山、喜馬拉雅山、洛磯山、安第斯山。地殼運動引起火山噴發,太平洋東、西兩岸有大量玄武岩流。

 

第四紀(Quaternary Period)是地質時代中的最新的一個紀--人類出現包括全新世和更新世兩個世。第四紀前是新近紀。從約260萬年前開始一直延續到今天。

第四紀這個名稱是1829年由儒勒·迪斯努瓦耶(Jules Desnoyers)提出的。他在究塞納河低地的沉積層時發現了一層比新近紀更新的岩層。這個岩層一直延伸到今天。第四紀的時期基本上與最近的冰河期(包括現在的冰川回退期)相符。另一種分法是將300萬年前北極結冰的開始作第四紀的開始,這樣的話上新世的最新的一部分也算作第四紀了。也有人不承認第四紀的存在,而將看作第三紀的一部分。

第四紀的260萬年中人類的存在已被確證。在這段時間裏板塊運動小於100千米,因此可以被忽略。在這段時間裏氣候不斷變化,冰河期與間冰期交換。在冰川期中冰川可以一直延伸到緯度40度的地方。在這段時間裏只有很少新的動物種類生(可能因這段時間還比較短),在更新世末期,在北半球有不少哺乳動物(如劍齒虎、猛象、乳齒象、雕齒獸等)滅。馬科、駱駝科等在北美洲滅

中國地理學家竺可楨指出,第四紀歐洲和北美洲北部經歷了四個冰河期和四個間冰期:第一冰河期距今30萬年至27萬年;第二冰河期距今20萬年至18萬年;第三冰河期距今13萬年至10萬年;第四冰河期距今6萬5千年至1萬5千年。

台長: 幻羽
人氣(5,4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宇宙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宇宙虛空探索】
此分類上一篇:這是個轉化無休止的地球嗎?(4)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