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7-10 16:52:48| 人氣1,8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釋永信-禪意-爭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釋永信首闊步走了出來。

這是兩會期間的河南大廈,門外擠滿記者,採訪必須由代表、委員親自領進去。一身僧袍的釋永信太打眼,無數攝像機、相機、錄音筆開始命晃動。釋永信一坦然、無所畏懼地走到《環球人物》記者面前:“來!”眾目睽睽之下,他領著女記者,到警衛班室簽了字,穿過廣場,走進賓館。整個過程,他連頭都沒有低一下。反而是記者刻意與永信方丈保持了一定距離,生怕被媒體鏡頭拍出什“新聞”來。

“我們現在不怕有干擾,就怕被誤讀。”釋永信打開房門,起水壺,燒水,茶。這是他和《環球人物》記者的第四次見面,門外,有關他斥資約2000萬元人民幣在澳大利亞買地、修建分寺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他平靜開腔:“是,有這事。”

 

<1>談爭議:耗時9年澳大利亞買地

    《環球人物》:要在澳大利亞買地?

    釋永信:其實這是9年前一個少林洋弟子的願望。2006年,國際奧會和北京奧組委特邀澳大利亞著名畫家比利奇到少林寺采風,他受到少林文化的感染,決定依,並且立志讓少林文化落地澳大利亞。他的設想得到了澳大利亞悉尼附近的肖爾海文市市政府的熱情回應。我們考察了兩年,市政府在當地原住民的支持下,決定拿出沿海包括森林、牧場、濕地保護區在內的1248公頃土地,將其永久權以很優惠的價格出讓給少林寺,希望少林文化能給當地帶來多樣性和活力。

    《環球人物》:拖到今年才實施呢?

    釋永信:我一直沒有積極推動,甚至幾次萌生退意。因規劃公司和少林寺在澳大利亞的代表建議我們採取複合開發模式,除了建寺院禪堂、功夫學校、佛醫養生和草藥園區,還要建度假酒店、高爾夫球場、商業服務設施等。但我希望這個項目定位“回歸自然和實證傳統的少林禪修中心”,要考慮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什酒店和商店。事情一直拖到2015年1月23日,這是合約規定的土地付款日。在此之前,我向他們市長表達了退出的意願,沒想到表示:“我們支持,這塊寶地政府只希望交給少林寺。”佛家講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然雙方有這樣的共識,我們就買了下來。

    《環球人物》:這筆錢從里來?

    釋永信:412萬澳元(約合1950萬元人民幣)鉅款,我發動海內外少林弟子一起籌款。這筆款來源於十方,也會用於十方。

    《環球人物》:今後會建高爾夫球場和度假酒店

    釋永信:我的理想是土地買來後越簡單越好,不再花很多經費。那裏有森林、牧場,我們可以種莊稼、蔬菜和水果,自食其力。少林寺多一個下院,多一個道場,我們就多一種生存方式。我們擁有這塊土地,能解決少林寺幾十代人的生存和傳承。而且還能把少林文化傳播到澳大利亞,不失一件好事。

    《環球人物》:這個專案誰來運營管理?

    釋永信:我們的運營管理會很簡單,就在那裏組建一個僧團,還有一些居士和少林文化愛好者共同參與。我們考慮的不是投資與回報這種關係,我們的回報週期可能是少林寺下一個1500年,而不是當下,這種回報就是別人對我們的認同和參與。

    《環球人物》:今年兩會提出建議,希望宗權劃歸國有,和這件事有關

    釋永信:現在國內廟宇的所有權比較模糊,文物、旅遊、育等部門都管理著一些廟宇。少林寺在登記時,法人一欄寫的是“其他法人”,權歸屬一欄寫的是“其他權”,這就是權不晰。正因為產權模糊,所以大家都想管。我認廟宇的權應該歸國家所有,這樣才持久、安全。這些法律上的事情我們呼籲多年了。我說這些,還不知道外面又咋罵我呢,但我作徒,要擔當這樣的責任,先提了建議再說。

 

<2>談禪修:“不胡思亂想就是禪”

    《環球人物》:這兩年佛越來越熱,有人修密宗,有人修禪宗,您怎麼看?

    釋永信:禪宗也好、密宗也好,都是佛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法門,也就是修行習慣。這些都是學者劃分的,出家修行的人不必分得那麼清楚,不必有比較。佛的本質是一致的,大家都通過戒、定、慧,達到開發個人的智慧,生活得更圓滿、更自在,並最終解脫的目的。佛很包容,有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程度的修佛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有個故事說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帶著弟子路過一片森林,從地下撿起一片樹葉,對弟子說:佛法就像森林裏的一片片樹葉,有很多善法,皆佛法,就看自己的修

    《環球人物》:一個人如何判斷自己的修行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釋永信:佛提倡修行靠自己,“如人水,冷暖自知”,一水是冷是暖,只有自己喝了才知道;是否喜歡喝,也只有自己知道。就像們寫稿子一樣,自己不深度調就寫不出好稿子。我們提倡個人修行,自己去體悟感受。自己不實踐,再好的經書和師父也幫不了

    《環球人物》:南傳、北傳佛有何不同?

    釋永信:在歷史上,佛兩部分,一部分是南傳佛,一部分是北傳佛。南傳佛由印度往南傳,如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寨等。這些地方氣候跟印度差不多,僧人不用勞動,較多保留了釋迦牟尼佛的生活方式,斜披袈裟,袒露右肩,靠托生存,因此廟很小,一間房子就了。

    北傳佛就是大乘佛,也稱大眾佛,是佛改革的物。大乘佛以中國中心,影響了日本、越南、韓國,甚至影響了歐美。吸收了儒道兩家的思想,完全中國化了。大乘佛注重廟,自勞自耕,今天的少林寺就一直秉承這一思想。此外,大乘佛菩薩多,經典多,宗派多。一個菩薩,一個經典,就是一個宗派。

    《環球人物》:曾說“不胡思亂想就是禪”,能解釋一下這句話的含義

    釋永信:禪要求戒、定、慧,由“戒”到“定”,再由“定”生“慧”。簡單說,不胡思亂想,就是做事情要專一:做記者每天要寫好稿子,我做和每天要撞好鐘。

    我發現這些年來求佛、學佛的人都是一上來就問智慧、求智慧,直接就想修成“慧”。須知釋迦牟尼佛在涅槃時就說過,要“以戒師”,沒有“戒”這個根基,如何得到“慧”?同樣,沒有“定”這個過程,也修不到“慧”。禪宗的“定”是參禪打坐。少林寺每年行禪七法會,目的就是要讓大家通過修禪習定來獲得大智慧。正所謂禪堂才是選佛堂。當然,“定”也有其他的辦法,如誦經、抄經、放生、慈善等。一開始就追求“慧”,去聽各種講座,參加各種儀式和活動,只能算是獲得一種知識,不是獲得智慧。如果沒有用到實修上,對修行也就沒有太大的幫助。現在我們更應該注重佛的本質和回歸。

    《環球人物》:中國禪和印度禪有何區別?

    釋永信:我去過印度、尼泊爾等地,禮過佛祖聖跡,也潛心讀過歷史,印度禪的確和中國禪不一樣。印度禪重視傳統的禪定,就是專門沉思冥坐,遠離人世進行苦修。印度許多僧人禪修的功夫非常高超,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但是達摩祖師來到中國之後,禪風翕(音同西)然一變,禪融於生活,禪就是吃飯睡覺,禪就是日常生活,隨處可以參禪,隨時能覺悟。正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就是中國禪與印度禪不同的地方。

    《環球人物》:所以中國禪總有入世的色彩。社會上一直對有很多爭議,是不是因為您太入世?

    釋永信:不是我太入世,是我善於接受新事物。因我滿世界,每年有1/6的時間在國外。很多先進的東西我先接觸到,接觸了就要用,這樣太超前別人就不理解了。

    其實,人一生的幾十年中,不可能天天都那苦行,天天都那精進,這樣做身體也受不了。所以我們住在寺廟,追求的是平常心、長遠心,要學會用一生的時間來修行,用一生的時間來用功。入世也好,出世也好,修行不需要轟轟烈烈,更不能大起大落。

 

<3>談心態:“出家人動身,不動心”

    《環球人物》:佛門講求“六根淨”,能做到

    釋永信:社會上看我們出家人的生活,往往外表看得多,其實,我們有自己的生活原則。“六根淨”是要求我們淨化日常生活,只要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心性淨,那我們的意念就自然而然地隨之淨了。一個人平時修行福德深厚,他坐起禪來,境界就高;如果一個人平時業障深重,他坐禪坐一輩子,也沒有境界。

    我經常對僧人們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大家能領會我老調重彈的苦心,因這才是我們正的活法。

    《環球人物》:每天應酬很多,這會不會讓離“正的活法”越來越遠?

    釋永信:出家人無所謂忙,“動身,不動心”。在少林寺當方丈很辛苦,每天要堅持領眾修持,還要關注少林寺的發展,佔用了我很多時間。所以,我也不希望一直在這個位置上,希望有好的接班人,自己早點退下來。到那時,我就輕鬆自在了,能跟其他僧人一樣,每天待在禪堂裏坐禪,甚至回到山裏邊去閉關。

    《環球人物》:現在的生活和出家時想像的生活差距大

    釋永信:應該是有差距的。剛出家的時候,就想著過上山林的生活,悠閒自在。出家後一看,佛面臨這一個時代,一個現狀,我就潛心思考樣傳承,樣振興,樣使少林寺發揚光大。我認這是我作出家人的責任。

    我今生今世能不能成佛作祖,這且不去講,我至少能界做一些事情,這也是一種修行,一種功德

    《環球人物》:平時也用新款手機和電子品,這不違背修行者的規戒律

    釋永信:我們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僧人,應該利用這些技術,讓服務。上世紀90年代初,河南最早開通一批模擬手機,我們的僧人就開始用了。少林寺辦網站也很早,1996年就開始了。過去在藏經閣裏保存一本書很不容易,核對一個名相也很不容易,現在網上很容易就到了。

    我們出家人看待世間萬物講的是因果,任何一個新事物都是因果的表現。我們善於去接受,並視一種工具,一種方便。我們用出世的眼光來看待入世的事物,自然也就能以智轉境而不被境所轉。

    《環球人物》:網上什內容都有,僧人怎麼約束自己?

    釋永信:依我看來,關鍵是僧人的信仰是否堅定。少林寺的寺規是祖師們定下來的,初進寺院有“三五戒”,沙彌(7到20歲之間,沒有受滿各種類戒律的出家男子)要守“十戒”,像我們受過具足戒(年滿20歲的出家男女要守的各種類戒律)的僧人,要守250條戒律。寺院每個堂口還有規,客堂、禪堂、齋堂、殿堂包括方丈室都有規約,都很嚴格。

    僧人之所以接受這多戒律規,是因我們有信仰。出家修行並不像一些人想像的那樣風明月,詩情畫意,同樣要面對很多問題,如果信仰不堅定,就會陷入新一輪的煩惱。相反,信仰堅定,網路上那些干擾算什呢?

    《環球人物》:您怎麼看出家人的七情六欲?

    釋永信:和不准有婚姻戀愛關係,否則就犯根本大戒,要離開僧團,沒有一點含糊。人的七情六欲生之俱來,沒有這種欲望就沒有必要修行受戒,因他沒有犯戒的能力,里還用得著修?我們佛要的是六根俱全,有七情六欲的人,更提倡童入道,這樣才具有挑戰性。要依靠自己的定力和修行來克服,從而更加磨練的信仰和意志。

 

<4>談少林:“面對商業化大潮,不化就必然化

    《環球人物》:要讓少林寺品牌化?

    釋永信:因我不想少林寺成了搖錢樹,誰都能拿去搖一搖。2002年,日本商標事務所的一位負責人給我提供了日本國內註冊的含有“少林”“少林寺”“少林拳”“世界少林寺”等商標的報告,一共有272項。他提醒我:“們再不行動,這個世界都快不明白誰才是正宗的少林寺和少林文化繼承人了。”我起初不太相信,後來有一次出席海外活動,當場被要求提交申請,因別人已經在當地註冊了少林寺商標,我們成了“冒牌貨”。這對我們觸動很大。回來一看,國內也一樣,少林寺門口都成了一條商業街,到處是假的“少林秘方”和“少林武僧”。所以我們決定主動註冊。但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寺廟無權注冊商標,只有成立一家有限公司,才有資格。“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在此背景下成立了。

    當時外界有諸多不解:寺院成立公司是不是太商業化了?可是作傳承人,如果失去對的控制,少林文化的氣脈就會中斷,這是無可挽回的損失,我承擔不起。

    《環球人物》:據說少林寺在海外有40家公司了?

    釋永信:應該說是有40多個少林文化中心,100多位少林弟子。我們還在歐洲和北美地區成立了少林聯合會,辦少林文化節。這些文化機構全部是在當地政府、社團和愛好者的主動邀請下落地都市社區的。當地民間組織和政府都拿出最優惠的條件支持我們,但由於少林寺本身財力有限,只能量力而行,靠少林派出的法師和當地愛好者共同付出,才贏得持續發展。

    《環球人物》:少林寺發展面臨什難題?

    釋永信:難在我們身處一個商業社會,外界給少林寺貼上了商業化標籤。其實山門以外的事情,我完全管不了,那些武館、武校、旅遊公司,和少林寺沒有任何隸屬關係。可他們是少林寺的鄰居,我又能說?對我們來說,面對商業化大潮,不化就必然化。我們必須因勢利導、濟世度人,而非被商業給“度”去了。

    《環球人物》:現在少林寺有經濟壓力

    釋永信:我們講求一切隨緣,錢多了多做點,錢少了少做點,沒錢就不做,所以不存在壓力,我們沒有外界以的煩惱。

    《環球人物》:在少林寺是否拿工資?

    釋永信:我們出家修行,這一塊看得很淡。我們拿的不是工資,是生活補貼,僧人吃穿用都由寺廟供給,每人每月發一兩百塊錢“單金”,用來買個人必需品。補貼稍高的是執事和悅眾。執事是寺院裏面的管理層,悅眾是每天上殿、監理佛事的人,信徒給他們的供養多一點,但也多不到去。

 

<5>“天下稱第一,是禪不是拳”--釋永信與禪武少林

    2015年3月,《環球人物》記者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晨5點,整個山上就熱鬧起來,少林武術學校的孩子們穿著統一的練功服,成群結隊圍著大山步、練功,一片生機勃勃的氣象;寺院內,方丈釋永信帶領眾僧人以及海內外的法師、居士、書法家等,正在籌備3個小時後開始的轉輪大藏經“萬人抄經”動儀式,這是釋永信今年策劃的一大盛事。

    借助各種野史小說,許多人都知道少林寺有座藏經閣,內有眾多“少林秘笈”。但很少有人知道,去年4月12日,一部原版刷印,完整再現朝雍正、乾隆時期大藏經原貌的《敕修大藏經》也被護送至少林寺。這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官刻大藏經,已成少林寺的重要文化標誌和寺之寶。“今天的動儀式後,我們將向全球佛法和書法愛好者徵集手抄經卷,從中海選出一萬人,保存其手抄大藏經。”釋永信說,“機會難得,能入藏,很有意義。我正在練習,也要親手抄上一卷。”

    動儀式結束後,方丈室裏聚滿了各方來客。一名政府官員與釋永信討論某文化遺保護項目,釋永信聽完後說:“們這個項目很好,但是投資商的選擇要重,最好不要讓煤老做大股東,將來會很麻煩,他們只考慮怎麼利潤最大化,而忽略自然文化的保護。”他說話時絲毫不顧忌官員身旁就站著幾個投資商。官員頻頻點頭,拿筆記錄,釋永信又說:“現在只要有好環境,就有好項目,保護好們當地的生態環境最重要。”話音剛落,不待官員告辭,另一旁的信徒快步走上來給方丈磕頭,表達來意……這樣的會客、談話、接待,只要釋永信在,就源源不斷。(續)

                   

台長: 幻羽
人氣(1,8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禪 |
此分類下一篇:附錄:釋永信-禪意-爭議 (續)
此分類上一篇:夏禪-三七-(4)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