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思維科學】
思維科學(thoughtsciences),研究思維活動規律和形式的科學。思維一直是哲學、心理學、神經生理學及其他一些學科的重要研究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思維是高度組織起來的物質即人腦的機能,人腦是思維的器官。思維是社會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的產生和發展都同社會實踐和語言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思維是人所特有的認識能力,是人的意識掌握客觀事物的高級形式。思維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和綜合,通過概念、判斷、推理的形式,造成合乎邏輯的理論體系,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和運動規律。思維過程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其目的是在思維中再現客觀事物的本質,達到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認識。思維規律由外部世界的規律所決定,是外部世界規律在人的思維過程中的反映。
思維科學(thoughtsciences)是研究人的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綜合性科學。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人們從某些特定角度對思維及其有關問題進行探討,已有很久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以後,各學科的多層次和橫向滲透發展,尤其是電腦科學的誕生,為全面、系統地研究思維現象開闢了新途徑。中國科學家錢學森于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並把思維科學劃分為思維科學的基礎、思維科學的技術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工程技術三個層次。思維科學的相鄰科學有人體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等。思維科學是從心理學、人工智慧、電腦科學、生理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研究人思維過程的規律。其應用領域涉及科學語言學、模式識別、人工智慧、教育學、情報學、管理學、文字學等學科。因此思維科學對新一代智慧電腦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維科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指導下,在人類認識和改造主、客觀世界過程中發揮作用;同時也將為深化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提供素材,成為啟迪新一代科學技術的人類科學思維的基石。
思維科學的基礎是思維學和社會思維學。思維學有三個組成部分。
①抽象(邏輯)思維學:抽象思維是可以用電腦來代替人腦工作的那部分思維。
②形象(直感)思維學:形象思維建立在經驗或直感的基礎上。形象思維學主要研究人類根據經驗或直感產生智慧活動的行為,以及如何用電腦實現這一過程並使之上升為理論。
③靈感(頓悟)思維學:靈感思維是形象思維的擴展,由直感的顯意識擴展到靈感的潛意識。
社會思維學則是研究人、集體是怎樣思維的。人認識客觀世界不但靠直接實踐,而且還要利用人類過去積累的知識。因此人的思維活動具有集體性質。
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思維的觀點是思維科學研究的基礎。20世紀初,從物質運動形式上對思維作出重大研究成果的巴甫洛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初步揭示了思維的神經生理機制。從對事物本質、整體反映上研究思維的突出成就是辯證思維學。它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在德國古典哲學與近代科學的基礎上創立,並為列寧等人所發展的思維學說。辯證思維學在《資本論》的創作中,在俄國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偉大社會實踐中,顯示出它的巨大價值。
20世紀50年代以後,腦科學有了新的重大進展,斯佩里等人對左腦和右腦功能的研究,對大腦機能區的定位研究,對神經回路的研究,腦物理和腦化學的研究等,都進一步揭示了思維的物質運動性質;與此同時,皮亞傑等人對兒童思維和成人思維的研究,新近興起的認知科學對人腦資訊加工機理的研究,則又豐富了人腦反映事物本質之機制的知識。這些研究成果為思維科學積累了新的科學資料。當代各學科的多層次和橫向滲透發展,尤其是資訊理論和電腦科學的誕生,為深入地研究人的思維開闢了新的途徑。
思維科學分為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思維科學的技術科學及思維科學的工程技術3個層次。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研究思維活動的基本形式——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並通過對這些基本思維活動形式的研究,揭示思維的普遍規律和具體規律。因此,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可有若干分支,如邏輯思維學、形象思維學等。個體思維的累積和集合,構成社會群體的集體思維。研究社會群體集體思維的是社會思維學。它也是思維科學的一門基礎學科。
思維是人腦這種最高級物質的機能,但是人腦思維卻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為機器和動物所模擬。能夠模擬人腦思維的機器就是智慧型機器。研究智慧型機器及類比人腦思維方法與程式的科學被稱為人工智慧或機器思維學。研究高級動物對人的思維的模擬能力和如何實現這種模擬的科學是動物思維學。不論機器模擬還是動物模擬,都不是人腦思維的原樣複製,而是一種變形的模擬。例如智慧型機器解決問題,它在某些方面(如計算)放大了人腦思維的功能,其效率為人腦所不可及;在另外一些方面(如辨識)則遠遠落後於人腦的功能。機器和動物模擬人腦思維,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因此,機器思維學和動物思維學是思維科學的重要分支。
目前思維科學還處於初創階段,分析的研究遠遠大於綜合的研究,各部門獨立的研究甚於跨部門的共同研究,還有待于形成統一的體系。
在當代資訊社會裏,知識、智力、智慧的重要性日益增長,思維對於知識的產生,對智力和智慧的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人們對思維科學的關注也日益增強。思維科學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同時,思維科學的進步必將大大豐富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寶庫。
能不能和有沒有必要建立思維科學這個科學技術大部門。關於這個問題的第一部分,能不能的問題,實既是問人的思維有沒有規律。如果沒有規律那當然不能建立關於思維的科學。從廣泛的意義上講,從唯物主義的思想講,思維當然有規律,因為思維也是一種客觀現象,而一切客觀的東西及其運動都有自己的規律,思維當然也不例外。但我們還宜再深入地研究一下這個問題,這又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講。
可以先從思維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受外界各種刺激而弓起的這一點看。外界各種刺激又是客觀世界變化和運動的產物,這些變化和運動是遵循客觀世界規律的,即自然界的和社會的規律,所以外界各種刺激也是有它們自己的規律,而不是無緣無故無章可循的。這樣,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大腦的活動也就當然要有規律,人的思維要有規律。也許有人會問:外界各種刺激有規律就准能說人的思維有規律嗎?人腦會不會“別出心裁”?或說因人而異人與人完全不同?這就是又深入一步到答案的第二個方面了:雖然每一個人的腦子在結構和功能方面不見得一模一樣,不然就成了機器人,不是活人、真人了。但是人腦畢竟是億萬年生物進化的結果,遺傳是起作用的,從根本上說人腦的結構是完全相同的,人腦受相同的生活經驗或相同的社會實踐所引起的適應、發展和調整也是相同的,這就從人腦的微觀結構方面保證了人的思維的規律性。
當然,不是絕對沒有例外。社會上還有由各種不幸造成的病人瘋子,但瘋人的腦子也是物質構成的,他們的思維可能不同于常人可是也一定有它自己的規律,那是精神病的學問了。
以上講了思維是有規律的,這實際早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結論之一。研究這部分客觀規律的學問,思維科學是可以成立的,不管什麼種類的思維都不例外。
什麼“神靈感應”?沒有的事。還是人腦的功能,叫“人靈感應”吧。現在再來講有沒有必要建立思維科學這個科學技術大部門。這裏的一個基本道理是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學科林立,分工越來越細,但又同時相互關係密切,形成一個整體。是整體就不能不研究整體中的結構、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關係。是整體就是一個系統,而系統一定有清晰的層次和部門性的分系統。所以我們研究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就要注意找出其中橫向的層次和縱向的部門分系統,不然就認不清其中梗概;而如果連體系的梗概都沒弄清又怎麼能真正理解學科之間的相互關係呢?這也是我不太滿意有些評述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論文的原因,它們把學科之間的關係搞得很亂,體現不了事物本來具有的結構。我所建議的縱向分法已經在以前闡述過即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科學、系統科學、人體科學和思維科學六大部門理由已經說過,不再在此重複。
這裏我想講一講橫向層次的劃分。我們作這種劃分的原則是:由於人認識客觀世界是為了改造客觀世界我們劃分層次可以按照是直接改造客觀世界,還是比較間接地聯繫到改造客觀世界來劃分。其實這種分層法早已在自然科學的近一百多年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因此也是經驗的總結,不是憑空的臆想。在自然科學中,最先形成是理論的層次,即基礎科學。至於直接改造客觀世界的工程技術.先是作為工藝,不作為科學的;是大約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才成為科學,在高等院校中講授了。至於介乎基礎科學和工程技術之間的技術科學,它一方面是基礎科學的應用,一方面又是不止一門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形成得更晚一些,大約在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我認為這種層次劃分是有道理的,是普遍適用的,六個大部門都分基礎科學、技術科學和工程技術三個層次。三個層次之上,作為人認識客觀世界的最高概括,當然應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總的來說,以上就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體系結構,其中思維科學是作為一個部門和其他部門並列的,它也說明思維科學內部層次的劃分,以及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關係。思維科學作為一個部門這樣建立起來了,就可以明確上下左右的聯繫,有利於思維科學內部各學科相互借鑒,促進其發展。這就是建立思維科學這樣一個現代科學技術部門的必要性。
開宗明義,思維科學只研究思維的規律和方法,不研究思維的內容,內容是其他科學技術部門的事。現在我來談談思維科學這個現代科學技術分系統的具體構築問題。
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是研究人有意識思維的規律的科學,可以稱之為思維學。胡思亂想,不在思維學之內。又因為這種有意識的思維,除抽象思維(邏輯)之外,還有形象思維(直感)和靈感思維(頓悟),所以思維學又可以細分為抽象(邏輯)思維學、形象(直感)思維學和靈感(頓悟)思維學三個組成部分。我還說思維學作為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之上,上升到一切人類知識最高科學概括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要通過一架橋梁,即認識論。我又以為思維學中只有抽象思維研究得比較深,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邏輯學,而形象思維和靈感恩維還沒有認真研究,提不出什麼科學的學問。這些意見說得過於簡括,有些同志有意見,但似乎是出於誤解,所以現在要加點說明:
首先是邏輯學的涵義的問題,它是把抽象(邏輯)思維的規律形成一門嚴密的理論學科,如同數理邏輯。數理邏輯是抽象思維學的一部分和模型。說一部分的意思是,因為數理邏輯集中研究數學科學裏的邏輯問題,還不是全部抽象思維,而且數理邏輯比較集中於形式邏輯,儘管像哥德爾(K.Godel)的不完備性定理好像在突破形式邏輯,進入到辯證邏輯。說模型的涵義是講其嚴密的理論性,夠得上基礎科學的要求。這樣也就解釋了我為什麼說,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的研究還未達到科學的要求,雖然不精確的描述和思辨性的議論是非常之多的,但不夠嚴格。當然,我們也不能就這樣說形象(直感)思維和靈感(頓悟)思維本身就比抽象(邏輯)思維低一等,我以為這兩種思維的客觀存在和重要性是不必懷疑的,而懷疑的人可能是由於缺乏親身體會麗已。
邏輯學這個詞,又引起一些哲學家們去聯想到哲學裏面的邏輯和邏輯學,例如黑格爾的《大邏輯》和《小邏輯》等書。也因此以為我混淆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思維學,要把辯證唯物主義拖下最高理論概括的階層,而且違背了列寧的教導:“邏輯、辯證法和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一個東西”等等。我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把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的一部分,抽象思維部分,稱作為抽象思維學或主觀邏輯,因為是人腦子裏的思維邏輯。而辯證法還是辯證法,不要稱作為邏輯;定要稱邏輯,也是客觀邏輯,因為是客觀事物的規律。拉開一點距離以免攪在一起。但拉開並不等於無關,怎麼會無關?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是指導一切科學研究,聯繫一切科學研究的嘛。
至於認識論這個詞,因為列寧的話是有針對性的,不宜斷章取義;我們的哲學家也不會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認識論等同起來。不過聯繫到思維科學,把認識論作為橋樑,也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理由是:思維科學的目的在於研究人認識客觀世界的規律和方法。也因此我現在建議思維科學的一個別名是“認識科學”,英文的Cognitvescience當然國外所說認識科學的範圍比這裏講的要窄,但仍不妨用這個英文詞,但擴大其涵義。
再一個有關思維科學分系統的結構問題是意識和大腦的問題,因為思維是意識的一部分。對這個問題我以前為了強調思維的物質基礎,在聯繫思維科學時講到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因而也好像研究人腦的功能也成了思維科學的一部分工作了。在這裏我要糾正這個印象。我現在認為研究人腦的功能是人體科學(一個思維科學的緊鄰)的事,不能把比思維更廣泛的意識放到思維科學部門中來探討。為什麼呢?由於現代腦神經學的迅速發展,意識的真象已逐漸被揭示出來,按一九八一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美國腦神經學家斯佩雷(R.sperry)的看法,意識或精神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人腦的最高層活動而人腦的基層活動是由於受外界刺激後的神經系統活動所引起的。這樣生理學和神經學結合成為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生理心理學(Physiogicalpsychology).生理心理學和腦神經學的進一步昇華,就會產生闡明人腦高層次活動的心理精神論(pSychologicalcalmentolics)最後到研究意識和精神活動的精神學(mentalics).這幾門學問都屬於人體科學,而且是人體科學的基礎科學部分,因為意識對人體生理過程的反作用是人體科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面。但意識又包括思維,所以精神學又與思維科學的基礎科學思維學密切相關,是對思維學橫向跨部門的支援。
思維是高級的心理活動形式,人腦對資訊的處理包括分析、抽象、綜合、概括、對比系統的和具體的過程。這些是思維最基本的過程。思維是主體發現客體對自己有所影響後,為了獲得處置客體的意識,做好消除客體影響的準備工作,思維組織在生存意識的主導和思維意識的指揮下,對感知組織獲得的知識進行分析處理的行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