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6 13:35:21| 人氣1,4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識原始佛教之前後-對空性法義修行-的奔流風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據佛教的原始經典、阿育王碑文和希臘的拉丁文獻等推論,在初期佛教時代(西元前五至三世紀),與婆羅門教對立的新的精神指導者「沙門」,處有強力的地位。沙門是那個時代革新思想家的總稱,他們遊歷各地或在森林修行,或在村落說教,人們會布施他們食物,他們依此維持(乞食)生活。他們因生活表現不同而被稱行者、遁世者,苦行者、行乞者(比丘)等,作為團體的指導也尊稱為沙門。沙門是僧伽,宗教的共同體之主,教團之主。

 

古代的婆羅門社會主張血統的純粹,婆羅門種姓自認為諸種姓中地位最高,而沙門共同體卻不問階級和身份,都允許出家,佛教和耆那教的創始人都出身剎帝利種姓。這時代,農村社會姑且不論,在城市中,剎帝利取代婆羅門提高了地位,國王雖被認為是社會上最高統治者,但不被認為是神聖的。他們對宣說人人皆應尊奉之法的沙門,親自拜訪受教。

 

在沙門之中,有些圍繞著世界和人生的重大哲學、果報、生死輪迴、精神解脫等宗教理論、思考、辯論,提出各種的宗教理論和實踐方式。佛教經典把婆羅門教及以外的沙門學派,稱為「外學」或「外道」。在佛教創立時有很多外道,有的佛經說有九十五種外道,有講九十六種,甚至有四十九千邪命外道,四十九千外道出家。其中有六人的學說影響較大,在佛經稱為「六師外道」。

 

六師外道:

 

1.富蘭那‧迦葉(不蘭迦葉)姓迦葉,從母得名富蘭那。否認因果報應論,認為是無因無緣論和無道德論。他說:「無福無施,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增一阿含經》〉因為萬有無生無滅,事物之間不存因果聯系,自然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的業報輪迴論就不能成立,他說:「一個人無論是自己去殺害眾生,還是教人殺害眾生,都不算作惡。自己或教人去偷盜、淫佚、妄語、放火,也沒有罪,不會有報應。相反,到處布施行善,也沒有福報。人們道德好壞是自然的,是無因無緣。」

 

2.末伽梨‧俱舍梨子(末伽梨瞿舍梨)從母得名俱舍梨子,末伽梨是字。認為人的一生是命運決定,個人意志和行為是宿命論,因此從事任何道德修行和行善都沒有意義。他說:「無力,無精進,無士夫方便,無士夫精勤等等的一切人,一切眾生,一切神,無方便,無力,無勢,無精進,無堪能定分,相續轉變受苦樂六趣」;「苦樂常住,生死定量。」〈《長阿含經》〉。

 

還否認善惡因果報應和三世輪迴論,反對婆羅門倡祭祀布施,他說:「無施無為,無祭祀法,亦無善惡,無善惡報,無有今世,亦無後世,無父無母,無天,無化眾生。」《長阿含》《沙門果經》。實際否定婆門教宣揚的梵天創世說法。末伽梨被認為是古印度重要的哲學派「邪命外道」創始人。邪命外道是佛經中的譯法。原意「嚴格遵守生活規則的人」。這派別在後世與佛教、耆那教都有較大的影響。

 

3.阿耆多‧翅舍欽婆羅,阿耆多是字,欽婆羅是粗敞衣名。認為人從「四大」地水火風構成,否認靈魂存在。他說:「受四大取命終時,地大還歸地,水還歸水,火還歸火,風還歸風,皆悉壞敗,諸根歸空」,「若愚若智取命終者,皆悉敗壞為斷滅法。」《長阿含經》《沙門果經》。也反對善惡果報和輪迴理論,對婆羅門教的祭祀及當時的苦行法,持否定態度。他的學說以四大因素作為世界的本原和基礎,具備唯物主義。被認為古印度唯物主義派別「順世論」先驅者。

 

4.婆浮陀‧伽旃那亦作迦羅鳩馱‧迦旃延。迦旃延是姓,從母得名迦羅鳩馱,他認為構成世界和生命的七種因素:地、水、火、風、樂、苦、命(靈魂)。它們獨立永恒地存在,不生不滅。眾生的身體也由這七種因素構成,但他們之間有空隙存在,並未形成有機的整體。因此用刀殺人,刀只是在七種原素間的隙中穿過,「容刀往返,亦不害命,於彼無殺無殺者」《雜阿含經》。他既承認地、水、火、風,四大因素是世界的基礎,又承認樂、苦、命,這些精神因素為世界的基礎,在哲學上是二元論者。

 

婆浮陀‧伽旃那又否認因果報應,眾生受苦受樂皆由定命論,不可改變。他說:「無力,無精進人,無力,無方便,無因無緣眾生染著,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一切眾生有命之類,皆悉無力,不得自在,無有冤仇,定在數中,於此六生中受諸苦樂。」《長阿含》《沙門果經》。既說命運決定一切「定在數中」,又說無因無緣,實屬矛盾。但他說七種因素,對印度的勝論派有很大影響。

 

5.刪闍耶‧毗羅伲子。(散若夷毘羅梨沸)從母得名毗羅伲子,刪闍耶是字。回避對事物作出肯定或否定,持懷疑論的觀點,如有人問因果報應,他回答:「此事實,此事異,此事非異非不異。」《長阿含》《沙門果經》。不主張積極修行,認為經過「八萬劫」(可概釋為無窮盡的時間)自然可達到精神解脫。

 

6.尼乾陀‧若提子。若提子從母得名,尼乾陀是出家號,意為「脫離束縳」,從肉體及精神的束縳中解脫。本名筏馱摩那,是耆那教創始人,稱為「大雄」,相傳他出生於吠舍離的一個剎帝利種姓家庭。年三十出家修行,四十二歳成道,在鴦伽、摩揭陀、跋蹉、拘薩羅等地傳教三十餘年。他在世時與釋尊大致相同。尼乾陀認為構成世界的原素有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兩種。非靈魂的有物質和不定形物質兩種,物質由原子組成,不定形物質包括運動之因(法),靜止之因(非法),虛空和時間四種元素。物質由原子組成,帶有下降的屬性,而靈魂本身則具上升的屬性,可自由流動。眾生的靈魂由於受到由物質組成的「業」束縳而不能自由,不能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從他的解釋中,在哲學上是多元論者。

 

尼乾陀對世界基礎解釋,主張宿命論的業報輪迴的宗教理論。在《中阿含》《尼乾經》。他認為眾生現世所受苦樂都由宿業(「本作」或「本作惡業」)決定的。由諸種因素「合會」造作的,要宿業達到解脫,是修種種肉體及精神苦行,如裸體不穿衣受日曬雨淋、絶食、常立不坐,睡刺床、火烤身等等,宣稱「若本作惡業」,「彼業皆可因此苦行而得滅盡。」《中阿含》《尼乾經》。達到解脫,堅守五戒:無相害、不妄語、不偷盜、不淫、無所得(不積私財和不貪財利)。從行動、語言、思想三方面「不復作惡不善之業」,使靈魂不再受業力而輪迴於生死苦惱流轉中。

 

在佛教產生前後,印度思想家百家爭鳴,上述六師思想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響大的學說。此外,還有很多思想學說流行。佛經上記載有「六十二見」及「二十二見」,耆那教經典記載有三百六十三種見解。可見當時各種思想家,提出了種種主張,從所看到的資料分析,當時爭論焦點總歸三個問題。

 

第一,世界和人類是如何形成?決定人、事現象根本是什麼?有的主張「大梵」(或稱尊祐),自在天創造世界和人類;有的以四大因素解釋世界萬物和人類的構成;有的以「宿命」決定;有的主張「無因無緣」論;有的對世界永恒或不永恒(常、非常)、有限或是無限(有邊,無邊)等問題爭論。

 

第二,人有沒有靈魂?有沒有業報輪迴?除了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的樸素唯物論外,一般的承認人有靈魂(命、想),圍繞人死靈魂滅或不滅(死後有想、無想、斷滅)的問題提出很多見解。如承認有靈魂,人死後將到何處?轉生到不同地方的力量是甚麼?業報輪迴,在吠陀本集中沒有提出業報輪迴思想,後期《奧義書》才開始接觸這些問題,直到佛教產生之前,對此說還沒有系統,似乎「輪迴」一詞也剛提及。當時社會對業報輪迴普遍關注,思想界的爭論十分激烈。提及業報輪迴必然聯系到道德行為問題。因為輪迴要有一個主體,他生前的業力,將決定他輪迴趣向,六師中的耆那教尼乾陀對靈魂和業報作出了解釋,否認業報輪迴者持無因論,有的否認有過、現、未三世的存在。

 

第三,怎樣擺脫現實苦難的精神解脫?婆羅門教以最高修行目的回歸「大梵」,其次通過業力轉生為神;六師中尼乾陀主張「苦行」、「持戒」來解脫;有的以認為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涅槃解脫;有的以為修持禪定達到精神解脫就是涅槃。在沙門中,流行種種修行方法,其中大部分都屬於苦行。《中阿含》《獅子經》記載佛陀在世時「外道」的諸種苦行方法,計有裸體、有以樹葉為衣,有不食魚肉,甚至連水也不喝,有的一天只喝一、二口水,有以六七日吃一頓飯,有以只吃野果樹根,有以披頭散髮,有以剃髮,有以拔髮,有以站立不坐,有以光蹲著,有以臥刺床等等形式,也有在深山野林靜坐修禪觀。

 

悉達多原是迦毗羅衛國釋迦族太子。從小愛沉思,常思考人生問題。父淨飯王擔心他受當時修行者影響出家,便提供給豐厚財寶和眾多美女讓他享受人間最高的歡樂,但悉達多見到人生有老的時候,有病時,最後誰都不能擺脫死亡,感到人的一生充滿痛苦及煩惱,同時世間現象無常。「若睹一切決無常,諸有之法終散壞,寧忍世間諸親別,死命欲至事須成。」〈《佛本行集經》〉看到人事現象無常,為了在精神上擺脫人生苦惱,決心出家。

 

據《普曜經》說:「日服一麻一米」,日夜結跏趺坐,不避風兩,苦行六年。《佛本行集經》說他「身體羸瘦,喘氣甚弱,如八九十衰朽老公,全無氣力。」經六年苦行,認為修苦行不能達到徹底解脫,放棄苦行,到尼連禪河中洗澡,上岸受牧女獻乳糜,恢復體力,走到一棵畢鉢羅樹下坐禪,誓言:「不成正覺,不起此座!」據說悉達多連續坐禪思慮了七日七夜,得到覺悟。人事現象逃脫不了因果報應,他創了獨立的原始佛教。

 

「佛法」在流傳中,出現了「大乘佛法」,更演進而為「秘密大乘佛法」,主要的推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恒懷念」。懷念,是通過情感的,也就可能有想像的成分;離釋尊的時代越遠,想像的成分也越多,這是印度佛教史上的事實。態度自由而重於理想的大眾系說:佛是不可思議的存在;佛壽是無量的;現在的十方世界,有佛出世:這多少滿足了一般人心「大乘佛法」在這樣的情形下出現。

 

釋尊開示的正法,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修學者先徹了因果的必然性如實知緣起;依緣起而知無常,無我無我所,實現究竟的解脫涅槃寂滅。涅槃不落有無,不是意識語言所可表示,為修行而自覺自證知的。以菩薩大行為主的「初期大乘」經,繼承「佛法」的正法中心,但「佛法」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而「初期大乘」經,卻是直顯深義涅槃,空性、真如、法界等,都是涅槃的異名。所以「佛法」從緣起入門,「初期大乘」是直顯諸法的本性寂滅。諸法本性是無二無別、無著無礙的,在「佛」的懷念中,傳出一切眾生有如來(胎)藏,我,自性清淨心的「後期大乘」經。

 

「秘密大乘」作了有組織的序列,如『瑜伽續』以中央毘盧遮那,及四方四佛,分五部(族)而統攝一切。五方五佛,是仿照忉利天主帝釋在中央,四方來的四大天王四面坐的集會方式。帝釋是執金剛(杵)的夜叉;夜叉是一向分為五族的。夜叉王執金剛,金剛手,金剛藏,普賢(坐六牙白象,與帝釋相同),是「秘密大乘」的當機者。

 

忉利與四大王眾天,是欲界的地居天,天龍(鬼畜)八部的住處。欲界是有淫欲的,地居天形交成淫而不出精,正是「無上瑜伽續」,修天色身,貪欲為道的理想境界。太虛大師稱「秘密大乘」為「依天乘行果而趣佛果」,這是不以人事為本,適應印度神教,以天(鬼神)法為本的大乘。

 

龍樹說:「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那是回歸於「佛法」的立場,「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了。無著依『解深密經』等造論:「初期大乘」的一切法空,是不了義說,緣起依他起相是自相有的;「後期大乘」的如來藏、我,是真如的異名。瑜伽行系的特色,是依虛妄分別的「分別自性緣起」,說「唯識所現」。

 

後學者為了龍樹說緣起無自性,無著說緣起自相有,彼此間引起無邊的論諍,為了論證唯識所現,陳那與法稱,發展了量論與因明。說到轉染成淨,立佛的「三身」、「四智」;佛果是當時佛教界的重要論題。中觀與瑜伽行二系,都分別如實與方便,多少糾正了佛教界的偏差。

 

堅慧的『究竟一乘寶性論』,受到無著論的影響,卻沒有說種子與唯識。論說四法:「佛界」是本有如來藏;「佛菩提」、「佛法」、「佛事業」,是如來藏離染所顯的佛體、佛德與佛的業用。有的學者,融攝瑜伽行派的「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使虛妄的阿賴耶藏識,與如來相結合,說「如來藏藏識心」。

 

以真常為依止而說唯心,是文體近於論的『楞伽』與『密嚴』二部經典。『寶性論』明佛的因果體用,『密嚴經』說如來藏是念佛三昧者的境界,也就是觀自身本來是佛。後起的「秘密大乘」,攝取「中觀」與「瑜伽」,繼承「如來藏」說,從信仰、修行中發展完成。

 

論是分別抉擇,高層次的理論,是不能普及一般的。「大乘佛法」後期時的那爛陀寺的論學,成為佛教權威,而重信仰,重他力,重事相,重修行,重現生利益的佛法,正以「念佛」為中心而普遍流行。

 

佛法甚深!緣起甚深!涅槃更甚深!一般人是難以受學的。為了方便普化,施設「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的六念法門,使不幸的人,在恐怖、苦惱或病重時,能內心安定,不失善念,這有點近於一般宗教了,而「念(憶念,繫念,觀念)佛」是特別發達的!

 

大乘興起不久,犍陀羅、摩偷羅一帶,有塑造、繪畫的佛像流行。方便的「念佛」,過去是念佛的功德,現在也取佛相而念佛的色身。一心繫念,佛於自心中現起;依據這種修驗,得出「自心作佛」、「三界唯心」的理論。後期的大乘經說:如來藏、我是相好莊嚴的、自性清淨心是清淨光明的,眾生本具,所以念佛不只是念三世十方佛,更要念(觀)自己是佛!「念佛」-是從「初期大乘」到「後期大乘」,再進入到「秘密大乘佛法」的通途。

 

菩薩發菩提心,久在生死海裡修難行之行,精神偉大極了!但在一般人,可說嚮往有心而不免無力承擔的,於是繼承「佛法」的方便說:佛前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等等,這是廣義的易於修行法,以養成大乘法器的方便,體現一般的「消業障」、「生淨土」、「不退菩提」種種的現生利益。

 

西元前後,經典的書寫流行,為了普及流通,經中極力稱揚讀、誦、書寫、供養經典,也有種種現生利益。又般若「是一切咒王」,以唱念字母,為悟入無生的方便。大乘經的音聲佛事:唱字母,稱佛名,誦經,持咒,是「大乘佛法」能普及民間的方便。。。。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