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04 18:27:36| 人氣9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今人類的憂鬱人生…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為什麼會自殺?與「憂鬱」密切關連。男人,尤其是五十幾歲以上的,有很高的比例非常憂鬱。來自家庭、工作、兩性相處、身體狀況、財務難題等問題,使無數男人承受偏高的壓力。『我這一輩與比我們大一些的男性經歷了空前快速的社會變遷,社會地位與影響力急遽下滑。即使我們願意不斷調適角色,也還是承受莫大的壓力,常感覺無所適從。』....

 

以往,中年男子從原生家庭得到遺產,如今憂鬱與壓力是最普遍的遺產;以往,中老年人在自己開展的家庭中地位最高,如今地位可能比貓狗還低;以往,中老年人的經驗是工作單位的資產,如今被視為老賊;以往,我們是社會中堅,如今是被後浪淘汰的殘渣…。再加上我們忙了幾十年,許多身體、心理、人際的問題纏身,又沒有好好診斷治療。自殺的念頭在脆弱者身上,任意肆虐。

 

像陀螺般打轉了幾十年的男人,一旦遇到重大挫折,就像失去動能的陀螺搖搖欲墜。處處是傷口的男人,平日總是偽裝,利用大吃大喝、酒精、藥物、胡說八道來逃避,其實早就脆弱到不堪一擊了。

 

希臘神話中有個偉大的英雄阿基里斯,他曾被浸在冥河,所以刀槍不入,但他的腳踝未被浸泡是致命的弱點。十年的特洛亞戰爭即將結束時,對手一箭射入阿基里斯的腳踝,他因此抱憾而終。這一代的中老男子,處處是弱點,來自四面八方的箭不斷射過來,常感覺精疲力竭,力不能勝。

 

「請不要向家裡的男人射箭」,我們很脆弱!「請不要打擊職場上的前輩」,我們很辛苦!「請多給一些的體諒」,我們需要被瞭解!至於我們這些中老年男人,莊敬自強、好好活著,開心些,讓生命的冬天比以往的歲月更美好!

 

多年以來,學校老師早已不再進行家庭訪視的工作,憑著一本本小小的聯絡簿做老師與家庭溝通的橋樑。學校老師不了解學生家長對孩子期待?在家是如何管教孩子的?永遠也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形如何?家長與老師都可能只看到孩子的段考成績,各式模擬考的成績與排名,不了解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的感受與孤獨。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憂鬱症,癌症與愛滋病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病症。這三大疾病危害人類的身心健康,也威脅人的生命。現代人生活忙碌,人際之間卻十分疏離,形成強烈冷漠、空虛與孤獨的感覺。如「台灣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內政部統計處,1999),在「身心狀況」部分的資料顯示:有高達43.5%的青少年認為總是及經常覺得壓力很大;而青少年情緒反應中以憂鬱為最多數,佔30.5%

 

有八成的大學生面對煩惱時是自己想辦法處理,真正會就醫或是尋求諮商或輔導機構者少之又少,而找網友求救的比例高於父母。為有效解決青少年學子當前的憂鬱問題,建議政府相關單位不僅應提供更完善的青少年就業、就業輔導機制、提供各類獎補助金、安全打工資訊,也可考慮結合民間公益團體等機構共同建置網路輔導機制,或善用民間公益團體已建置的相關心理輔導網路,作為青少年諮商的管道;而校方則應多提供生涯規劃輔導,讓青少年學子憂鬱少一點。

 

青少年的壓力來源主要與學業和家庭有關;學業方面主要是來自於學校的課業,而家庭方面的事件中,他們對於家人過世或父母婚變的壓力最大。造成青少年憂鬱的原因有認知發展迅速、處事及應付挫折的能力有限與生活壓力事件等三項。美國青少年的主要壓力來源前三項為:自我認同;與家庭保持連結,也要學習獨立自主,及同儕接納。青少年有29.9%具憂鬱症狀;最主要的原因是課業與考試壓力、感情困擾、同儕關係、親子關係等。

 

從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壓力來源可以發現,來自課業與家庭的壓力是青少年主要的兩項壓力來源,這與自古以來父母過分強調學業表現有關。青少年感到課業壓力當然不是成長到了青少年才感受到,而是一進入正式教育系統即感受到的持續壓力。當課業愈來愈重,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壓力愈來愈大,也愈來愈挫折。有些青少年進而產生憂鬱狀況或其他偏差行為包括:藥物濫用、自我傷害、性濫交及暴力等。這些偏差行為均可能與青少年的憂鬱有關。

 

美國針對兒童及青少年憂鬱症的相關研究發現,兒童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在0.4%2.5%間,青少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在0.4%8.3%之間。世界的青少年有43.5%經常感到壓力很大;有30.5%感到憂鬱,感到壓力很大,會容易造成憂鬱。當憂鬱情緒無法疏解,而且逐漸累積時,很容易就罹患憂鬱症了。青少年很多意外死亡的事件很可能是因為憂鬱所導致的自殺而造成的。

 

造成憂鬱症的可能因素均可以分為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兩大類來探討。

 

一、個人因素:1>生物因素:指例如: 腦中的甲基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5-羊巠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等之功能不足等都是造成憂鬱症發病的原因。2>人格因素:例如:個人的悲觀、追求完美,感到無意義或沒有希望等人格特質,較容易產生憂鬱症狀。3>遺傳因素:研究調查發現,憂鬱症具有遺傳傾向。雙親中有一方罹患情感性精神病,其子女發病率超過10%;若雙親均患情感性精神障礙,子女患病機率高達50-70%。

 

二、環境因素:1>家庭因素:青少年憂鬱狀況已在多項研究結果中顯示是與父母親的管教態度與方式有關。父母管教態度與方式愈低關懷、高冷漠、嚴格、高控制等青少年憂鬱程度愈高。父母管教方式又常會影響親子關係與影響親子溝通的品質。這些因素常使處於追求自我認同的青少年感到孤獨與無助,進一步加重了其憂鬱。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況也影響青少年的憂鬱狀況。從憂鬱青少年來了解父母婚姻狀況時發現,父母離婚、母親過世與父親過世、其所佔百分數分別為31.9%24%19.4%。近年來的離婚率上升,將間接影響青少年憂鬱數量的上升。

 

2>學校因素:兒童與青少年有一大部分的時間是在學校裡,學業表現又是學生的一大壓力來源。學習上的挫敗、課業壓力過重、學習成就低落、同儕關係差、對讀書沒有興趣等狀況都可能發生憂鬱狀況。學習上的挫敗或課業表現不佳或學習成就低落固然是造成青少年憂鬱的重要因素,但是功課好的、學習成就優異的青少年也同樣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學校老師的壓力和來自青少年自我的壓力也都將造成青少年憂鬱,感到喘不過氣來。從明星高中學生自殺事件頻傳,原因幾乎均因課業壓力引起,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由此可見,不論是課業表現不佳或學業成就極高的青少年,均可能因為課業而產生憂鬱情況。

 

青少年學生課業壓力固然可能來自學校,來自父母的壓力與青少年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而出自對自我的要求所產生的壓力,更是加倍的壓力,往往對青少年產生不能承擔的重。青少年憂鬱狀況並非突然出現,它通常是漸近發生的,但往往等到出現所謂的”問題”時已為時已晚,造成無法挽救的結果。當我們回憶時,才發現青少年其實一直不斷地發出求救的訊號。問題是當訊息一一被忽視後,青少年陷入更深的憂鬱狀況。青少年憂鬱狀況如何預防?如何能夠及早被發現?

 

一、對個人因素方面:憂鬱症的生物因素與遺傳因素都不是個人可以選擇的,但是遺傳因素卻是可以知道的。為人父母者了解自己父母是否有情緒障礙或情感性精神疾病的歷史,能夠預防憂鬱的發生,並在了解自己精神狀態的同時,也能知道,有一部分的人生是自己無法操控的。個人因素中的人格因素與個人成長過程有密切的關連。雖然人格形成之後,再改變有其困難的地方,但是並非不能改變。人格的改變卻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個人人格上的憂鬱狀態必須從個人的想法、態度等方法著手進行改變。因此,學校裡若發現這樣人格的青少年,需轉介學校輔導單位,以及早接受輔導,使青少年建立樂觀的價值觀。

 

二、對環境因素中的家庭因素方面:青少年處於快速發展,尋求自我認同的階段,家庭是避風港,家中的父母需伸出溫暖的雙手,花時間陪伴青少年渡過這段不平靜的日子。父母管教態度與方式影響親子溝通,更與青少年憂鬱有關。家中父母對於青少年課業上的關心、過多或長年以來的放任,都將使青少年陷入憂鬱。過多的放任,形同冷漠與低度關懷;過多的要求,形成嚴格管教或高控制,使青少年面臨高度壓力。因此,父母若能以溫暖且同理的心,用陪伴、引導的方式來預防青少年憂鬱。若家中的青少年面臨極大的壓力時,更應注意青少年的情緒起伏,以能正確掌握青少年的情緒,防止不幸事件的發生。為人父母者更應長期關注自己與配偶的婚姻關係,以開放溝通的態度來化解婚姻衝突,營造溫暖的家庭氣氛,讓青少年能擁有快樂平安的家庭,也能積極有效預防青少年憂鬱。

 

三、對環境因素中的學校因素方面:學校常是青少年課業壓力的來源,也常使青少年因為課業的挫敗而形成憂鬱情緒。青少年家長應協助青少年選擇適當的學校就讀。學校能夠提供適合青少年的課程內容,使青少年能夠產生自信,建立成就感,預防因課業引起的適應不良與憂鬱情緒。學校也應提供均衡發展的學習環境,避免以學習成就做為評量青少年的唯一指標。

 

憂鬱症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需共同面對的課題,青少年的憂鬱問題與處理壓力的能力都非常值得各界關注。青少年需要父母、老師與朋友們伸出溫暖的雙手來協助憂鬱中的青少年走出陰霾,展現活力面對青春年華。多一分關心你周邊的青少年可能搶救一條寶貴的生命,大家一起努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大約有一億兩千一百萬人罹患憂鬱症患者,而無論在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約是男性的1.52倍。

 

以性別區分,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較男性高。全球性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報告中指出憂鬱症的點盛行率(目前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女性為3. 2%,男性為1. 9%。報告中也提到在12個月的區間中,有5. 8%的男性與9. 5%的女性罹患憂鬱症。這些盛行率隨著地區的不同變動,有些地方甚至更高。全球性疾病負擔(GBD2000)報告中也指出,憂鬱症所帶來的社會負擔很高,佔全部疾病排名的第四位。尤其在1544歲這個年齡區間中,憂鬱症所造成的社會負擔高居所有疾病的第二位。

 

專家預估,如果人口成長趨勢與流行病學趨勢持續發展,在2020年,不分性別,憂鬱症所造成的將會是全部疾病的第二位,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 甚至,在已開發國家中,憂鬱症的排名超越所有疾病,躍居第一位。在人類社會中,繼癌症及愛滋病之後,憂鬱症己成為這個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根據醫療統計,憂鬱患者的自殺率是一般人的八倍,而「做事不盡理想」、「心情不安、焦慮、自卑、無法鎮定」、「凡事悲觀、絕望」...等都是憂鬱症患者經常呈現的現象,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很顯然的這些現象都與經濟的良窳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根據心理學家馬基爾博士所作的研究,其認為一個人若將其生活的重心,只放在一種或兩種的生活目標時,則一旦目標遭受外來的壓力或內部的阻礙而無法達成時,就容易產生失落的危機感,而一但其自覺在社會中或家中的地位或價值低落或逐漸消失,且其事業無法再作進一步的改善,甚至淪為失業時,則就有可能產生嚴重的憂鬱症。若進一步去檢視憂鬱症產生的源頭,則其主要來源大抵可分為下列七大項:

 

1「事業成就與預設理想有差距」,2「自我理想沒有達成」,3「社會角色與地位的改變」,4「家庭結構與角色的變化」,5「身體健康情況日愈減退」,6「失去吸引異性的魅力」,7「希望進一步追求個人的成長」等。

 

而在這些影響憂鬱症產生的主要因素中,幾乎每一項都與人類的經濟生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性,而工作不順遂,甚或等待就業或遭逢失業,都是影響個人情緒好壞與否的重要因素,亦是引發憂鬱症的主要原因。從經濟學的觀點,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的加總即為痛苦指數,而今的物價水準雖然穩定,且有少許的通貨緊縮現象,失業率卻是每況愈下,而其所衍生出來的不只是經濟問題而已,還包括了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工會的自救與社會的紊亂,而其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每個人的應對方式各有不同,強者也許以武力強迫他人就範,於是燒殺擄掠,無所不用其極,造成社會的混亂與不安,而弱者則選擇燒炭,跳樓,自殘,或自殺的方式來逃避或了結其不愉快的人生,而這也是國人自殺率有逐漸攀高的趨勢之主要原因。

 

世界各國的政府為了解決失業問題,所造成的社會亂象與民心不安,亦思有所作為,如積極推動的「公共服務工作推動計畫」與「擴大公共建設計畫」,就是為了要解決當前日愈重的失業問題所提出的救急政策,但這種治標不治本的作法,僅能讓失業率作短期的修正,但長期間可能無法達到政府所預期的目標,而事實也證明,高失業率現象目前仍然處處存在,且與政府所希望達成的目標仍有一大段的距離。

 

為了轉移人民對於國家經濟表現不佳的注意力,執政者只有另行規劃較具爭議性的議題,而從各種不同的政治議題中,包括公投,修憲,制憲等重大的公共議題來轉移人民苦悶的記憶,再以民粹式的不當言論挑起族群之間的對立,或以不實的“非常光碟”來相互攻訐,這種的作法不唯對日愈敗壞的經濟環境無事於補,反而讓人民陷於歇斯底里的亢奮中而模糊了事實真相,而政治議題的因應方式不僅模糊了經濟上的焦點,而且讓本己十分對立的朝野關係更為對立,人民生活充滿了不確定的恐懼,也造就了當今人類的憂鬱人生

台長: 幻羽
人氣(934)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