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11 21:18:48| 人氣2,1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技版~超遜偵探~UOD之17~揭祕男女間吸引力的奧妙處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科技版~超遜偵探~UOD17~揭祕男女間吸引力的奧妙處

 

男女兩性之間,會產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是因化學物質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女性服用激素避孕,如口服避孕藥,就會破壞女性身上傳出的化學信號,影響她們對男性的吸引力,和這些女性自己對愛侶的偏好。

 

女性在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會對不同類型的男性感興趣,例如處於易受孕期時候,她們會期待男性特徵較為突出的男子。而在口服避孕藥或採取其他激素避孕措施,卻將這種本能顛倒過來,讓陽剛氣質沒那麼突出的男性更受青睞。這方面的證據目前雖然不多,但卻在逐漸增加。這些發現促使研究人員思考這種現象對伴侶選擇、兩性關係的品質,甚至對後代的影響。

 

研究進化的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很早就對人類選擇愛侶的因素,發生了興趣。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時進行了一項有影響的研究,這項研究被人們稱之為“T恤衫研究”。研究人員請一些女性嗅聞一些男子穿過的T恤衫之後,分別說出這些異性對她們的吸引力。研究結果發現,和很多動物一樣,人類也可以通過被稱之為“外激素”的化學氣味,來傳達和識別性吸引資訊。

 

這項研究還表明,女性似乎更青睞那些免疫系統與其自身的免疫系統基因(被稱為“MHC”)差異最大的男性。基因家族能夠讓人體識別出哪些細菌是外來入侵者,並且能夠保護人體不受這些細菌的感染。科學家認為,從進化的角度來看,如果父母的MHC基因存在差異,那麼他們的後代就能免受更多病原體的侵害,從而更為健康。

 

資料追蹤程式顯示,在去年2010一年裏,美國醫生一共開出了逾9200萬個激素避孕處方,包括口服藥片、避孕貼和注射劑。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目的不是恐嚇或阻止女性採取激素避孕措施。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人員亞歷山卓•阿爾韋涅(Alexandra Alvergne)說,我們只是想知道,在服用避孕藥的時候,人類到底是在做什麼。如果這種行為有可能危及男女的浪漫生活和孩子的健康,我們需要加以瞭解。阿爾韋涅博士去年在期刊《生態和進化趨勢》(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詳細列出了目前有關這個課題的所有文獻。

 

研究顯示,在女性排卵期間,也就是她容易受孕的期間,男性和女性對對方的偏好都會發生改變。一些研究追蹤了女性對不同男性照片的反應,另一些研究則在幾周的時間裏詢問女性對男性的感覺。結論之一是,排卵期內的女性青睞面部對稱性強、男性特徵更為突出的男性,這些性特徵包括肌肉力量、更為男性化的嗓音和支配行為。女性還似乎尤其欣賞MHC基因的差異性。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些特徵表明男性擁有更強的生殖力,也有更優良的基因可以傳給後代。

 

排卵期的女性往往會展現出一些微妙的暗示。男性往往會覺得這個時候的她們更漂亮。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溝通與心理學教授馬特爾•哈茲爾頓(Martie Haselton)說,這時候,女性就會竭力展現自己的迷人之處,比如通過穿緊身衣或更為暴露的衣服。這方面的研究包括向幾組鑒定人展示女性在一個月內換穿的所有服裝的照片。這個時期的女性還會釋放化學信號,告訴男性她們處於易受孕期;哈茲爾頓博士說,研究人員測量了這個時期的女性的各種體味。哈茲爾頓博士在期刊《最新心理科學指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論述男性察覺處於排卵期的女性的能力。

 

研究顯示,當女性採用激素避孕時,這種自然偏好就會被完全破壞。在口服避孕藥期間,處於排卵期內的女性不再渴望傳統上那種性特徵突出的男性。對與自己免疫性有差異的男性的偏好也會消失。科學家說,可能是因為傳遞排卵期信號的暗示已經不復存在,所以在女性的整個月經週期內,男性對她們的興趣也就不會發生強弱變化。

 

長期以來,一些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反應說,這些藥物能改變她們的性欲和心情。服用激素避孕藥對女性選擇愛侶和忠實于對方有什麼影響,這一研究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研究人員推斷,停止避孕之後,如果愛侶的男性特徵較弱,女性可能會降低對對方的興趣,導致二人之間關係出現罅隙。並且,如果避孕措施會影響女性發覺基因差異的本能,那麼,男女相戀時女方正好服用避孕藥的話,兩人的孩子在基因健康方面可能出現問題。

 

阿爾韋涅博士說,目前的研究還不足以得出肯定的結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女性對男性特徵的渴望不經歷一點“提升”,那她最終就很可能選擇男性特徵不夠理想的愛侶。研究表明這可能促使一些女性紅杏出牆。2010年,新墨西哥大學(University of New Mexico)心理學家史蒂芬•甘傑斯特(Steven Gangestad)和他的研究團隊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他們調查了60對夫婦之後發現,在易受孕期內,愛侶的男性特徵不夠理想的女性對其他男性會更具吸引力,而與傳統上男性特徵明顯的伴侶結合的女性則不會產生這種衝動。

 

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48對夫婦的MHC基因樣本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伴侶之間的基因差異越小,女性對伴侶的性要求回應就越差。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女性採取避孕措施時,男性的反應有所不同。期刊《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刊載的一項研究中也採用了“T恤衫研究”的方法,但是這些T恤衫是女性穿著的。評判小組中的31位男性嗅聞了提供的所有的T恤衫之後,認為沒有服用避孕藥、正在排卵期的女性穿過的T恤衫對他們的吸引力最大。評判小組中12位女性沒有發現T恤衫味道的不同。

 

一項針對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也支持激素避孕影響擇偶偏好這一說法。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些雌性狐猴在接受激素避孕前後分泌的荷爾蒙,並研究了雄性狐猴對這些氣味的偏好。今年的《皇家學會會報:生物科學》(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iological Sciences)公佈了上述研究成果,其中顯示,注射甲羥孕酮避孕針(一種獲准用於人體注射的長效避孕針劑)可以極大地改變雌性狐猴釋放的化學物質,而這些物質能夠顯示它們的個性特徵和基因健康情況。

 

杜克大學進化人類學專業的教授克莉絲蒂娜•德雷(Christine Drea)兼本項研究的資深作者,說道:“相比注射前,注射避孕藥物之後的雌性狐猴對雄性狐猴的性吸引大為降低。避孕藥物消除了正常的氣味信號所傳遞的資訊。雖然要想獲得直接的結論,還需要針對人類進行研究,但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可能存在相似之處。而因避孕藥物可以弄亂你身上發出的信號,讓別人嗅聞不出真實的你。

 

談過戀愛的人可能都會把愛情歸為一種成癮現象。而且您知道嗎?這種歸類是正確的。事實上,科學家們發現,人們墜入愛河時體內發生的化學反應過程和吸毒上癮時一模一樣。愛情是一種情緒的化學作用,受基因的支配和成長背景的影響。我們追逐愛情,部分原因是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成為慈愛的父母,含辛茹苦地照顧幼弱的嬰兒。

 

浪漫的愛情使人陶醉,促人向上。愛情也與人類種族的延續息息相關。如果不是因為浪漫愛情的存在,人類社會將完全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是更像動物世界中的一些(非全部)社會群落。人們墜入愛河時腦內所產生的化學物質有多種作用,其中最主要的是維繫人類種族的延續。正是這些物質讓人們想要結婚生子。有了孩子之後,這些物質會轉而促使夫妻共同生活,一起撫養孩子。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愛情確實是一種維持人類繁衍生息的化學成癮現象。

 

在任何國家/地區或文化中,浪漫愛情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各種文化中的愛情表達方式迥然不同,但無可爭辯地都存在著浪漫愛情。但這個愛情範本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1>外貌→許多研究者推測,我們傾向於尋找那些和我們父母長得相像的異性。有些研究者甚至發現我們會被和自己長得相像的人所吸引。事實上,蘇格蘭聖安德魯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大衛·佩雷特(David Perrett)做了這樣一個試驗:先對試驗物件的一張臉部數碼照片進行處理,將其變成異性的臉部照片,隨後請試驗物件從一系列的照片中選出一張他或她認為最具吸引力的照片。佩雷特博士稱,他的試驗物件總是偏愛自己那張經過處理的臉部照片(並且他們認不出那是自己的照片)。

 

<2>性格→和外貌一樣,我們偏愛那些在性格、幽默感、好惡等方面都像自己父母(或其他一些我們童年時期很親近的人)的人。

 

<3>信息素→人體資訊素這個有爭議的話題在愛情研究領域仍有一定的影響力。“pheromone”(資訊素)這個詞來自希臘語的phereinhormone,意為“興奮載體”。在動物世界裏,資訊素是存在於尿液或汗液中的個體氣味的“印記”,它能支配性行為並吸引異性。資訊素可以幫助動物相互辨認並選擇一個免疫系統與自己相差足夠大的伴侶,以保證繁殖出健康的後代。動物的鼻子中有一個能夠察覺到這種無味化學物質的特殊器官,稱為犁鼻器(VNO)。

 

1986年,美國費城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和法國的化學感官科學家發現了人體資訊素。他們是在人體汗液中發現這些化學物質的。在某些人(並非所有人)的體內也發現了VNO。雖然並非人人都有VNO——即使有,它在人體內也不一定起什麼作用——但仍有證據表明,氣味是愛情的一個重要方面(留意一下蒸蒸日上的香料工業)。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一組女性聞一群汗流浹背的男性脫下的待洗的T恤,然後每人從中選出一件最“吸引”她的T恤。和在動物世界中一樣,大部分女性選擇的T恤都是和她自己的免疫系統相差最大的男性穿過的。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稱,催情物只是“民間傳說,並不存在”。但是人們仍然相信一些食物、藥草和提煉物有催情作用。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催情物也許會對愛情生活產生實際的影響。Discovery Health列出了其中一些:

 

蘆筍:據說這種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E能夠刺激性激素分泌。

 

辣椒:一些研究者認為,食用辣椒能使人分泌內啡肽,這可能導致一些“其他事情”發生。

 

巧克力:這個情人節的寵兒含有苯(基)乙胺,這是戀愛中的人自然分泌的化學物質之一(請參見愛情的化學反應)。

 

牡蠣:牡蠣富含鋅,據說能夠促進睾丸激素分泌。睾丸激素能增加男女的性欲。

 

其他催情物還包括銀杏、西班牙芫菁(死亡的甲蟲軀體)和達米阿那。

 

人們認為大部分催情物能激發性欲或是改善男性性交能力,但並不能吸引伴侶。然而,刺激性激素分泌能夠提高對性愛的興趣,從而增加遇上合適的人並墜入愛河的可能性。即使這些催情物並無實際效果,但有些人認為如果您相信它有作用,那麼就會覺得它確實起了一些作用。

 

“愛情”有三個不同階段:1.性欲或情欲。2.吸引力或浪漫激情。3.依戀或承諾。經歷了這三個階段的戀人,感情會非常牢固。然而有時使我們產生性欲的人可能並非我們真正所愛的人。

 

<4>性欲→青春期一過,青少年體內的雌激素和睾丸激素首次活躍起來,從而產生體驗“愛情”的欲望。這種欲望,亦稱性欲,在人們的青春期乃至一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麗莎·戴蒙德(Lisa Diamond)在一篇題為《愛情和性欲》的文章中指出,性欲和浪漫愛情是兩種由不同內在原因引起的現象。性欲以性交為目的,而浪漫愛情則是因親子聯結的需要而存在。因此,即使我們經常對戀人產生性欲,而有時沒有,也無關緊要。或者我們不但對戀人產生性欲,也對其他人產生性需求。戴蒙德博士說,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性科學家約翰·莫尼(John Money)這樣區分愛情和性欲:“愛情在皮帶上,性欲在皮帶下。愛情是熱情的,性欲是淫蕩的。”資訊素、外貌和在伴侶身上尋求的習得性傾向也深深影響我們對性欲物件的選擇。沒有性欲,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那個對我們來說有特殊意義的人。然而,雖然性欲促使我們“到處尋找”,使我們相互吸引的卻是對浪漫的渴望。

 

<5>吸引力→雖然最初的感覺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來自性欲,但如果關係進一步發展,隨後起作用的將是吸引力。當吸引力或浪漫激情開始起作用時,我們通常會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至少面對我們的心儀物件時會這樣。此階段真正應驗了“愛情是盲目的”這句老話。我們總是注意不到戀人的任何缺點。我們把戀人理想化了,並且為其魂牽夢縈。這種魂不守舍和衝動是天生的。在愛情的化學反應­中,我們將進一步揭示在吸引力階段起作用的化學物質。在此階段,戀人們常常待在一起,瞭解彼此。如果雙方都能夠感受到對方持久的巨大吸引力,他們將進入第三階段:依戀。

 

依戀或承諾階段是愛情期。經過夢幻愛情階段的戀人們開始進入真正的愛情期。這個階段會有許多問題和誘惑,只有牢固的愛情才能經得起考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埃倫·波謝德(Ellen Berscheid)和其他一些人的研究表明,我們越是把所愛之人理想化,依戀階段的關係就會越牢固。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的心理學家們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他們發現理想化似乎能使愛情持久,使人們的婚姻生活更愉快。“這通常是一種把戀人往好處想,把其看得比實際上更積極投入的情況。”主持研究的特德·休斯頓(Ted Huston)說,“這樣做的人和不能或不把戀人理想化的人相比更能維持戀愛關係。”在此階段起關鍵作用的是催產素、後葉加壓素和內啡肽,這些物質會在人們發生性行為時分泌。

 

現在我們進一步瞭解一下愛情的化學反應。當人們墜入愛河時,大腦和體內會產生許多化學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者對這些化學物質在人們初沐愛河和維持長期關係時所起的作用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當然,雌激素和睾丸激素在激發性衝動方面起作用,沒有它們,我們可能永遠不敢進入“真愛”的舞臺。

 

初沐愛河時出現的眩暈感通常表現為怦怦亂跳的心、潮紅的皮膚和出汗的手掌。研究者認為,這是由於我們分泌多巴胺、降腎上腺素和苯(基)乙胺引起的。多巴胺被認為是能使人產生極樂感的“愉悅化學物質”。降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相似,能使人心跳加速、興奮激動。羅格斯大學的人類學家和著名愛情研究者海倫·費希爾(Helen Fisher)認為,這兩種化學物質能使人興高采烈、精力旺盛、毫無睡意、充滿渴望、失去食欲並且注意力集中。她還說:“人體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合成‘癡愛雞尾酒’……因為男性天生比女性更傾向於用感觀直接感受事物,因而更易產生這種情況。”

 

研究者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在人們看心儀物件的照片時掃描他們的大腦。海倫·費希爾稱,他們通過掃描發現了在這個“癡迷瘋狂、眼中只有所愛之人的浪漫階段”(即吸引力階段)中使人注意力集中在某人身上的生物性驅動力。掃描顯示,人們大腦中的血流會加速,並伴有高濃度的多巴胺感受器,而此物質與興高采烈、充滿渴望和成癮的狀態有關。大量的多巴胺也與降腎上腺素有關,它能夠增加注意力、提高短期記憶力、產生機能亢進、減少睡意並且增強行為的目的性。換言之,處於此階段的戀人會一心一意守護彼此的關係,心無旁騖。

 

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對吸引力階段的專注和理想化有另一番解釋。他們發現戀愛中的人的血清素濃度降低,並且與評價他人的方式有關的神經回路也受到抑制。戀愛的人的體內血清素濃度和強迫症患者體內的血清素濃度一樣低,這也許是墜入愛河的人“迷戀”戀人的原因。

 

處於浪漫愛情中的兩人發生性關係時,會分泌有利於鞏固兩人關係的催產素。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三藩市分校的研究人員稱,有證據顯示荷爾蒙催產素“與維持健康人際關係以及與他人保持適當心理界限的能力有關”。性高潮時分泌荷爾蒙催產素能夠建立情感紐帶——性行為越頻繁,關係就越緊密。催產素與母嬰聯結、分娩時的子宮收縮和哺乳必需的“出乳”反射也有關。

 

後葉加壓素是一種抗利尿荷爾蒙,是另一種和長久的一夫一妻關係的形成有關的化學物質(參見只有人類這樣相愛嗎?)。費希爾博士認為催產素和後葉加壓素會干擾多巴胺和降腎上腺素的神經傳導,這也許是依戀情緒增強時激情消退的原因。

 

內啡肽是人體的一種天然止痛劑,在維持長久的愛情關係方面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內啡肽使人產生幸福感,包括感到甜蜜、平和和安全。與多巴胺和降腎上腺素一樣,內啡肽也在人們發生性行為時分泌。它們也會在人們進行肉體接觸、鍛煉和參與其他活動時分泌。倫敦原始健康研究中心的蜜雪兒·奧當(Michel Odent)認為,內啡肽會引起一種“類似於對藥物的依賴性”。

歡愉感消失後情況又會怎樣呢?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特德·休斯頓認為,求愛的速度通常決定了戀愛關係最後是否成功。以他為首的研究小組發現,求愛時期越長,長久的戀愛關係就越牢固。

 

然而,激情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研究表明,激情的消退速度很快,兩三年後就基本不見了。引起“愛的感覺”的化學物質如腎上腺素、多巴胺、降腎上腺素、苯(基)乙胺等減少了。您的愛人突然之間有了缺點。您也許會想,為什麼他/她變了。事實上,戀人可能根本沒變,只是現在你們能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對方了,而不再受使人失去判斷力的迷戀和熾愛荷爾蒙的蒙蔽。在此階段,戀愛關係不是牢固持續,就是走到盡頭。

 

如果戀愛關係能夠進一步發展,其他化學物質便會開始發揮作用。例如,內啡肽仍可使人產生幸福和安全的感覺。而且,人們發生性行為時仍會分泌催產素,使人獲得滿足感和依戀感。後葉加壓素在使人產生依戀情緒方面也繼續發揮作用。

 

只有百分之三的哺乳動物(人類除外)會形成類似人類的“家庭”關係。草原田鼠便是其中一種。這種田鼠終生只有一個伴侶,並且更喜歡與伴侶共度時光,而不是與其他同類。田鼠甚至會對伴侶以外的異性田鼠避而不見。

有了後代以後,雌雄田鼠會共同照顧他們。雌雄田鼠會花好幾個小時為對方打理毛髮,然後一起外出閒逛。人們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試圖找出特定的化學物質來解釋為什麼草原田鼠會形成終生的單配關係,而它們的近親山區田鼠卻不一樣。

 

埃默里大學的社會依戀關係研究人員拉裏·揚(Larry Young)的研究表明,同人類發生性關係時一樣,草原田鼠交配時也會分泌荷爾蒙催產素和後葉加壓素。由於草原田鼠的大腦負責獎賞和強化的部位有這些激素的感受器,所以會形成和伴侶相連的紐帶。這條紐帶聯結的是具有特定氣味的那只田鼠,而這種氣味就像一個印記。作為進一步的推動力,它們交配時大腦的獎賞中樞也會分泌多巴胺,使交配過程更加愉悅,確保它們會重複交配。催產素和後葉加壓素使田鼠喜歡和同一個伴侶交配。

 

由於山區田鼠大腦內缺乏催產素和後葉加壓素的感受器,這些化學物質就不能發揮作用,因此它們繼續過著“一夜情”的生活。除了這些區別,兩種田鼠的生理結構幾乎一模一樣。

 

        

歷史學家們對親吻的早期歷史所知甚少。在作於西元前1500左右年的四本印度吠陀梵語卷書中,有了人們親吻行為的描述。但這並不能說明在此之前人們從未有過親吻行為,也不能說明印度人是親吻行為的始創者。那時的藝術家和作家或許也認為親吻屬於隱私行為,因而不便在藝術或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來。

 

首次出現在書面作品中之後,在其後的幾百年中,親吻就很少出現在藝術或文學作品中了。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寫道,親吻嘴唇是一種表達喜愛之情的象徵。在《摩訶婆羅多》於西元350年正式成書之前,這一故事已經口頭流傳了幾百年。印度的宗教書籍《瓦茨亞亞那愛經》(或稱為《愛經》)同樣描述了各種各樣的親吻。這本書寫於西元6世紀。一些人類學家認為,親吻是一種後天學習而來的行為,同時還舉例來證實他們的觀點:希臘人在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26年侵佔印度之後,才學會親吻。

 

在西方,直到羅馬帝國時期,關於親吻的文獻記錄才大量出現。羅馬人用親吻來向朋友和家人表示問候。平民百姓則親吻其統治者的手以示尊敬。同樣,人們自然也會親吻他們的浪漫伴侶。羅馬人甚至將親吻劃分為三類:1.Osculum是面頰上的輕輕一吻。 2.Basium是嘴對嘴的接吻。 3.Savolium是深情的吻 。

 

羅馬人還開創了幾項延續至今的親吻傳統。在古羅馬,如果一對情侶在公開場合親吻,就表示他們已經訂婚。也許,這也是如今新人們會在結婚慶典最後親吻對方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儘管今天大部分人認為只有情書才“以吻封緘”,但是在從前,親吻卻是用來達成法律和商業協定的手段。在古羅馬,親吻還被當成是政治運動的一部分。然而,在18世紀英國爆出幾樁“為拉票而吻”的醜聞之後,候選人們原則上就只能親吻小孩和老人了。

 

在早期的基督教會中,親吻也是必不可少的禮節。基督教徒通常以和平之吻或神聖之吻來相互問候。遵循這一傳統的人們認為,神聖之吻可以讓親吻雙方的靈魂相通。多數研究者認為,這種親吻是在教會成員之間建立一種家庭式的關係,從而加強鞏固這一團體。

 

1528年為止,神聖之吻仍是天主教彌撒中的一部分。在13世紀,天主教會以接吻禮取而代之。在接吻禮中,由聖會負責親吻而並非相互親吻。16世紀的新教改革將親吻從其宗教儀式中完全刪除。在現代基督教儀式上,神聖之吻一般都不怎麼出現,但一些基督教徒卻會親吻一些宗教象徵物,包括羅馬教皇的戒指等。

 

雖然現在神聖之吻與宗教幾乎沒有任何瓜葛,但在西方文化中,親吻依然非常的普遍。今天,人們在不同的場合、因不同的緣由而親吻。但是,並非所有的親吻都是令人歡愉的事情。例如,在文學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中就描述道,當吻錯人時,親吻就是危險和致命的。一些民俗學家和文學評論家將吸人膏血視為吻錯對象所帶來的身體和情感上的雙重危險。

 

如今,世界上的大部分文化都存在親吻行為,但是,對於何時何地進行親吻才合適這一問題的看法,不同文化則各不相同。20世紀90年代,在傳統觀念認為親吻是一種隱私行為的日本,出現了幾則年輕人在公共場合接吻漸成趨勢的新聞報導。

 

大部分人都會去想親吻另一個人時要做些什麼,可是很少會有人思考親吻背後的所有技術細節。不管您親吻的物件是誰,也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而親吻,基本的親吻都主要依賴于口腔周圍口腔輪匝肌的運動。當您講話時,口腔輪匝肌會改變口腔的形狀,而當您親吻時,它則會讓您的嘴唇撅起來。

 

然而,口腔輪匝肌只是親吻時所用部位的冰山一角。大概三分之二的人親吻時會將他們的頭偏向右邊。科學家們認為,這一偏好在我們出生前就已形成,因為還在子宮裏時,嬰兒就習慣于把頭偏向右方。因此,當您親吻時,位於頭部、脖子和肩部的肌肉共同作用,使您的頭偏向一方,這樣您的鼻子才不會撞上親吻物件的鼻子。

 

除此之外,當你們深情相吻時,位於面部和頭部的其他肌肉,同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例如:一些肌肉能讓您的嘴唇上下左右運動。顴大肌、顴小肌和提上唇肌負責向上拉動您的上唇和嘴角。而降下唇肌和降口角肌則負責向下拉動您的下唇和嘴角。當您張開嘴巴時,翼外肌會下拉您的下顎骨。您的嚼肌、顳肌和翼內肌則會讓您的嘴巴閉起來。當您決定使用舌頭時,您的頦舌肌、莖突舌肌、齶舌肌和舌骨舌肌就會共同起作用,使您的舌頭運動起來。

 

曾經有過親吻經歷的人都知道,親吻的感覺並不僅僅局限於嘴巴。您的面部神經會帶動位於大腦以及面部、舌頭的肌肉和皮膚之間的神經脈衝。親吻時,神經脈衝會從嘴唇、舌頭和面部向大腦傳達相關資訊。於是大腦對此做出反應,並命令身體產生以下物質:

 

催產素荷爾蒙,它有助於人們增加對彼此的好感和喜愛之情

 

多巴胺,它會在大腦對愉快和痛苦等情緒的處理上發揮作用

 

血清素,它會影響人們的心情和感覺

 

腎上腺素,它會增加心跳頻率,並在對抗或逃避反應中發揮作用

 

當您親吻時,這些荷爾蒙和神經傳遞素就會在您體內出現。內啡肽的出現,會讓多數人在享受美好的親吻時心情愉悅。除此之外,您的心跳會加快,血管會擴張,所以親吻時您整個身體吸收的氧氣比站立時要多出許多。您還可以嗅到親吻物件身上的味道,並且研究者們已經證實了人體氣味和情緒之間的關聯。

 

在對喜歡親吻的物件的選擇上,您的身體也發揮著作用。研究者們已證實,女性更偏愛那些體內擁有與自己不同的免疫系統蛋白質的異性。從理論上來講,與體內含有與自己不同的免疫蛋白質的人共同生育兒女,後代往往更健康。科學家們認為,女性在親吻時,也許能夠嗅到這些蛋白質的氣味,並以此來判斷她的伴侶是否具有魅力。

 

眾所周知,口腔是滋生細菌的地方。親吻與以下幾種疾病關係密切:

 

單核細胞增多症也稱為“接吻疾病”,因為它的病菌存在於唾液中,接吻為其傳播提供了途徑。

 

Ι 型單純皰疹病毒可引起唇部皰疹,此疾病很容易通過親吻來傳播。

 

雖然親吻並不一定會引起腦膜炎,但是研究者發現,青少年親吻物件的數目與其得這種疾病的可能性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一些研究者認為,引起胃潰瘍的細菌也可通過親吻進行傳播。

 

儘管通過親吻而感染愛滋病(HIV)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也並非沒有可能,目前,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經公佈了一個因接吻而感染愛滋病的病例。

 

                                                          *幻羽*~探索篇

 

                  

                                    靜謐中的能量

台長: 幻羽
人氣(2,138)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男女話題(愛情、男女、交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