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5 09:26:41| 人氣1,2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雨~65~*知性的人生*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性』是讓我們的心能感受到文化涵養自然發出的磁場氣質。在德文裡原文Verstand,也經常被譯為“理智”或“悟性”。原本是德國古典哲學常用的術語,介於感性和理性之間的一種認知能力。

 

哲學史上關於“知性”的說法源遠流長,最早提出“知性”概念的是柏拉圖,他將知識分為想像、常識、科學和數學知識、哲學等四種。而相應這四種知識,人也具有想像、信念、知性和理性四種心理狀態或認識能力。亞里斯多德更把知性稱為“被動理性”,他認為整個認識可以分為感性、被動理性、主動理性三種,被動理性是與感性知覺相關聯的理性,它賦有處理感性材料的職能,不能離開感性而自存。

 

經驗的認識跟感性的表像並不是同一回事,而人在形成概念並運用這些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時,也還未能馬上就從事物的全體上和從事物的內部矛盾上來把握事物的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飛躍過程中,客觀上存在一個螺旋式由低向高的不同發展階段。

 

長期以來人類都把知性思維跟理性思維混為一談,知性思維就其超越感性的具體而言,跟理性似乎頗有一致之處,但其在把握物件的方式、過程以及所涉及的範圍、層面上,卻又明顯地不同於狹義的理性。正確地界定知性思維,是把握理性思維不可或缺的方面。

 

那麼知性思維究竟是什麼?一些論者把知性思維主要歸結為某種知識形態,有的研究者則把它只理解為思維過程中的某一階段。這些見解無疑各有所見,但同時又不免有偏於一端之蔽。若對知性思維作一個總體上的鳥瞰,知性思維是一個由多種複雜要素構成的統一體知性。

 

知性知性美。這兩個詞也經常用在對女性角色的描寫上,而且是用在正面的女性角色身上。知性似乎就是指與感性相對的所謂理性,而被讚歎為有知性的女性角色無非就是聰明敏銳,算計精准的女子,是那種成熟的、理性的、睿智、大氣的女子,她們通常都在事業上有很好的發展,她們充滿知性的柔和魅力,感情豐富,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工作上中性,但感情上又極具女人味。她們不同于小女孩似的單純,也不同于小女人式的狹隘。而知性男人指的是有高智商、高情商的魅力男人。

 

知性這東西,會讓很多人無所適從。一方面是要求太多,一方面是讓某個感性的世界,變的沒有意義。而知性美,那更模糊了,如同什麼現代、後現代、結構、解構主義一樣,用一長串不知所云的文字,給他下一個不知所云的定義。結果當然是看的人都成了一團不知所云的問號。

 

從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屬性上講,人是“知性人”和“智性人”的統一體。現代都傾向於“知性人”的價值假設,著重於滿足人認知世界和適應社會的需要。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這種價值選擇正面臨著來自人的“創生性發展”和社會的“智慧化發展”的雙重挑戰。為了應對這兩種挑戰,當代對人性假設需要從“知性人”上升、拓展、融通到“智性人”,達成“知智相通”、“轉識成智”的價值立場和走向,更好地滿足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時代之需。

 

人類都需要通過求知來求生,與動物相比較,人能意識到並反省、檢視和校正自己的無知,無知不僅是非人性的,而且是很可怕的,一則無知者的認識有限,二則無知者的能力有限。求知便是自我保全,便是對無知的自我消解、救贖。人有學習的天性和本能,自覺或不自覺地學習、“為知而學”、“活到老、學到老”是人一輩子的功課。學會學習便是“學會生存”,便是“學會共同生活”,也就是“學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作為人的基本需要和存在方式,學習、求知、去除愚昧,是人對生存環境的有效順應和積極同化。

 

將“知性”視為人最基本、最樸素、最自然的特徵,主要是說它是人性的“基石”或“根基”,是人性獨特性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性中份量較多、較為普遍的一種成分。人性中還有一種更為強大、充滿活力與魅力、奮發向前、不可預知的巨大力量,一種生命的主動行走和自由探險這便是“智慧”。人生之中若處處能充滿了智慧,或者更將智慧化為人格,人便有了“智性”和“智能”,便有了靈氣、銳氣和勇氣,以及有了“超越知性”、“轉識成智”的可能。

 

人性的上層、前沿、邊緣常常是不確定、不平坦、不清晰的,是多變無常的,人類解決這部分或這方面的問題,單靠“知性的力量”是不夠的。人性保持向上、戰勝挫折、不斷進取的動力主要來自於人的“智性的力量”。“智性”是人的主體性、進取性、探索性和創造性力量,它更多地指向未知領域、開放領域、靈活領域、衝突領域以及事物的本源、內核。亞里斯多德說過,“智慧就是關於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學”。

 

人性的健康在科學發展的今天,會擁有一種基本的、正確的立場,“知智相通”、“轉識成智”應作為當代的人性立場,這種價值取向也應是重要的思想之一。智慧是人性的核心成分,智慧的教育必定是肯定人性、發展人性的教育。“轉識成智”是人的類本質屬性的反映,是人類追求自由、自覺和解放的需要,是人的類主體性和自我超越性不斷發展的必然選擇。教育旨在引導人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化積澱為人格,通過化自在之物為自我之物,將自然、社會和他人的經驗轉化為自我的智慧,並將這種智慧投身於社會和生活的實踐之中而利己益人。

 

轉識成智”主要是指人在認識和實踐過程之中所達成的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性”和“轉化性”,尤其是指主體將客觀的、外在的、他人的、情境的知識轉化為個體自身的理性智慧、價值智慧和實踐智慧的過程。由於智慧是人的獨立個性、主體經驗、價值觀、思維力、判斷力、批判力、創造力等方面在實踐中的綜合反映,因此,智慧在本質上體現了人的自由自覺的特性,體現了人的主體性。

 

有智慧的人具有四個方面的基本特性:<1>他是聰明的,即他是思維敏捷、智力發達、有創造性、能夠面對並解決實際問題的。<2>他是明智的,即他對聰明的運用總是合乎理智和合乎時宜的,既有利於自我,又有利於他人和社會。<3>他是自由的,即他是有獨立個性或主體性的,他是自我成長的促進者,是主體與客體、人與人之間各種關係的駕馭者和調節者。<4>他是向善的,即他總是不斷地嚮往和追求真善美價值的和諧統一的。

 

我們是否也要將人生打造成最知性的旅程,時時讓生活增添一抹智慧呢?!

 

台長: 幻羽
人氣(1,24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