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5 18:11:24| 人氣3,8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略解~參禪之禪定與止觀~*

推薦 3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禪定"一詞為佛教的術語,是漢傳佛教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而"止觀"可以被視為是禪定的同義詞。修行禪定的行為,則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來修練,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以坐禪最被為尊崇。

 

禪修令心不散亂又稱為三昧。在一切三昧境界中,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禪,又稱禪那。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

 

六祖開示:『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瞭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面對著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面對諸緣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禪入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

 

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等等。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所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之"行深"就是禪定、就是甚深定境。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並不等於參禪,參禪更重視智慧的開悟。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欲界的痛苦。但是一旦離開定境,很快又會被世間煩惱所侵襲。禪定僅是追求解脫的方式之一,目的在於追求解脫一切煩惱的出世間定-亦即滅盡定。有禪定也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也離不開禪定。

 

"止觀"也是佛教術語,是"奢摩他"與"毗婆舍那"的合稱,是修行禪那的兩大方法。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觀是觀察一切真理。止屬於,觀屬於,止觀就是指雙修。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註於特定對象,並生起正智慧以觀又作寂照、明靜之解。止如明鏡止水,觀如明鏡中水影現萬象,止與觀,實一體而不二,故稱「止觀不二」。

 

止觀有十乘觀法,以十法而成止觀:1.心行稱理攝散名止。 2.止不滯寂,不礙觀事。 3.由理事交徹而必俱遂使止觀無礙而雙運。 4.理事形奪而俱盡,故止觀兩亡而絕寄。 5.絕理事無礙之境,與泯止觀無礙之心,二而不二,故不礙心境而一味,不二而二,故不礙一味而心境。 6.由即理之事攝一切法故,即止之觀,亦見一切。 7.由此事即是彼事故,今止觀見此心即是彼心。 8.由前中六則一多相入而非一。七則一多相是而非異,此二不二同一法界,止觀無二之智,頓見即入二門,同一法界而無散動。 9.由事則重重無盡,止觀亦普眼齊照。 10.即此普門之智為主,故頓照普門法界時,必攝一切為伴,無盡無盡。

 

這樣的十乘觀法所觀之境,即:陰界入、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菩薩。主要有三種方式即: 1>漸次止觀:持戒修定,以漸次悟入實相。2>不定止觀:順應眾生之根性能力,依其實踐順序亦不定。3>圓頓止觀:以實相為對象而行解亦滿。

 

止為定;觀為慧,一切善法從修而生,皆為止觀所攝。止能遮結;觀能斷惑。不放逸、莊嚴大智、得自在。或為觀生死惡果報、增長善根、破諸煩惱。最早把止(定)與觀(慧)提昇出來,作為佛教修行的根本方法,並正式提出止觀不能偏廢、大力提倡『止觀雙修、定慧等持』的是天臺宗的智顗大師。他說:「若夫泥洹(涅槃)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智顗之意為:「止乃伏結之法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受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止是寂,觀是照;止是去妄,觀是明真。止是攝制心念運作,觀是鑒達事物實相。智顗反對偏修偏習,強調止觀雙修,定慧等持。他說:「故經雲: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把偏修禪定而輕視智慧看作「愚」,把偏學智慧而輕視禪定看作「狂」,都是屬障礙,只有定慧等持,才能發明佛性,証得佛果。

 

從三學、六度上談止觀到融合般若學的禪觀,從由定發慧到止觀雙運,發展過程呈現出智慧的特點。修止得定,修觀得慧,只有以出世間的智慧修觀,才能最終証得般若,頓悟成佛。最能體現禪觀的般若理體,獨放異彩的,則是禪宗,禪宗又稱為實相般若之教。

 

般若是一種包含各種神通力的、超世間、超經驗的特殊智慧,是証悟諸法實相、達至佛境的聖智,通常又可以分為三種:1>是實相般若,指事物的理體實相;2>是觀照般若,指觀照諸法實相的真實智慧;3>是文字般若,指表述般若理論的言教,是一種方便手段。

 

般若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闡發「真空妙有」之理,以求把握諸法的實相。在實踐上,般若修持的目標並不僅僅局限於小乘所追求的痛苦解脫,而是要証悟最高的佛之境界。般若思想以覺悟菩提作為成佛的標誌,更加突出了智慧在修行實踐中的重要作用。

 

禪宗的精髓在頓悟,在實相般若!禪宗主張「以心傳心,見性成佛」,傳心傳的是佛的心印,而佛的心印就是般若;見性就是頓現自己本自具足的菩提般若之智,釋迦牟尼當初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諸人不解其意,唯有大弟子迦葉會意微笑,於是佛祖就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傳於迦葉,這會心一笑便成為禪宗的源頭活水。

 

參禪的主要特點是「識心見性」和「頓悟成佛」。都是以"心""性"為依據的修行法,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人的本性是清淨無染的,人性本淨,但能離相,性體清淨。我們的自性本皆常清淨!只因煩惱癡迷染汙了,而參禪修持就是重返純真、清潔、寂靜的狀態。

 

在修行上是「自悟自修」、「不假外求」救世度人都得須自修,要覺悟解脫,應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主體自身用工夫,而不能遺其內而執其外。自性心地以智慧觀照,內外明澈,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是解脫!不假外修,但於自心,令自本性常起正見,煩惱塵勞眾纏繭當下盡悟。

 

『識心見性』就是體認人和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事物的本來面目,就是實相般若;「頓悟成佛」也還是頓現菩提般若之智,參禪就是求証般若實相,實相般若就是禪悟,般若也就是禪的糟髓所在....

 

     

台長: 幻羽
人氣(3,83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三次七七 |
此分類上一篇:*禪地風光咋滴?*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