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位於利比亞西北部,是利比亞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和重要的海港。的黎波里於西元前11世紀由腓尼基人創建,後長期由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統治,1951年利比亞獨立後被確定為首都。由於瀕臨地中海,陽光明媚、景色旖旎,的黎波里享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的美譽。
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前右)在首都的黎波里歡迎到訪的法國總統薩科齊
利比亞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
人口:622萬(1999年).
行政區劃: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併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The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簡稱利比亞。1986年4 月21日,改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面積175 萬平方公里。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乍得和尼日爾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
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佈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幹熱風(當地稱“吉蔔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幹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1951年12月24日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1963年取消聯邦,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 月1 日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 月,改國名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1978年8 月9 日與中國建交。首都的波里。
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西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西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西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
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 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紮菲領導的一“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紮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佈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紮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佈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經濟: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經濟原以農牧業為主。1961年以來迅速成為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之一。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他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余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
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採、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採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境內運輸以公路與管道為主。有1,800公里長的現代化沿海公路,5,000餘公里的能源運輸管線和 5個油港。
<<2011年03月03日 世界博覽雜誌報導>>英雄的“金身”被社會腐敗滌蕩掉了光芒
卡紮菲,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進入國家領導層,他一度繞開人民大會大玩“霸王硬上弓”。
“卡紮菲,我們愛你!我們跟你走!”“向我們的偉大領袖、親愛的卡紮菲同志致敬!”……斑駁的口號依然停留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街頭巷尾的牆壁上。
在各國媒體對利比亞暴力鎮壓的血腥報導中,卡紮菲早已成眾人所指的屠夫,曾經“民族英雄”的“金身”早已在國內政治腐敗、各種社會矛盾的滌蕩下失去了光芒……
穆阿邁爾·卡紮菲是一個不識字的貝都因牧民家庭中的獨子,在二戰後風起雲湧的殖民地獨立風潮中,他順應了利比亞民眾意願,趁伊德里斯一世(利比亞獨立後的首位國家元首)在土耳其就醫時,兵不血刃地發動了政變。
年僅27歲的他“被提拔”為上校(利比亞軍隊的最高軍銜),作為武裝部隊總司令的他,同時宣佈是國家的實際掌權者。上臺後,他開始全面清除盤踞在利比亞多年的義大利殖民者,大快民心。
理想化的卡紮菲信仰“泛阿拉伯主義”,試圖建立大一統的“阿拉伯帝國”,正是他對理想化的追求,所以即否定了“資本主義”也否定了“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他要從“伊斯蘭教義”中走出條“世界第三理論”的新路。
在罷黜君主制後,他將國名命名為“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寄希望牽手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隨後他與埃及和敘利亞簽訂結盟條約,但聯盟關係卻逐漸惡化。此時,他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興辦社會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水準。
在冷戰東西方對峙的外患現實下,“阿拉伯聯盟”弱不禁風,現實的卡紮菲將目光投向了前蘇聯。在他理想化的頭腦中,社會主義開始和伊斯蘭宗教聯姻並發芽。
1973年,卡紮菲發動“文化革命”,宣佈停止執行一切現行法律。在柔和了阿拉伯民族主義和福利國家某些理念後,他發明出了“伊斯蘭社會主義”,國家以伊斯蘭道德體系為根基,禁止賭博和飲酒。他隨後著述“綠寶書”(綠皮書《人民權力宣言》)來闡述此建國理念,供國民學習之用。
前蘇聯式的“人民”概念開始浮出水面。在“綠寶書”中,他宣佈國家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並且更改國名為“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他取消各級政府,代之以各級“人民大會”和“人民委員會”,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組織。但在沒有法律提供“程式合法性”的前提下,“人民”被空心化,“人民大會”也成了卡紮菲的“橡皮圖章”。 有報導稱,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進入國家領導層,卡紮菲曾經繞開人民大會大玩“霸王硬上弓”。
建國之初的國家政權開始背離大眾,政權的合法性也就成了問號。為此,卡紮菲不惜大開殺戒,利比亞一度為了消除反對派,大搞海外暗殺,而卡紮菲本人也曾多次險遭暗殺。
利比亞一直封閉著面向西方、面向自由市場經濟的大門,而且利比亞單一化的意識形態也讓高壓政治得以維繼。同時,卡紮菲也將部分石油經濟利益分割出來用於改善民生,利比亞保持了相對的穩定。
上世紀90年代,因“洛克比空難”利比亞受到聯合國全面制裁,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的國民經濟遭到致命打擊,國民福利的削弱,使得政局再次出現危機。卡紮菲再次向現實低頭,於是新世紀初他迅猛地“浪子回頭”,同西方各國改善外交關係,同時洞開門戶,隨後大批跨國油企紛紛湧入比利亞這一非洲最大儲油國進行開發。
自2003年起,卡紮菲開始實行經濟改革。股票市場誕生、部分國企和銀行私有化轉制、外資銀行進入、進出口許可權放開,利比亞單一經濟體開始向多元化發展
在數十年的高壓統治中,利比亞單一的職能機構掌管著國家的一切,在很大範圍內已經無法滿足普通民眾的多元化需要。利比亞國內現在充斥著腐敗,經濟改革成為了權貴的盛宴,社會公義和公正早已被遺棄。
卡紮菲,昔日的“英雄”,似乎已經成為利比亞轉身現代國家的最大“頑石”。
3月2日,卡紮菲在利比亞總人民代表大會成立34年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講話稱,他早在1977年就交出了權力,現在已經不掌握任何政治和行政權力,並與現在的利比亞政府沒有任何關係。
卡紮菲1969年9月發動武裝政變成功,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卡紮菲創立了一套具有利比亞特色的政權和民主制度,政府稱為總人民委員會,議會稱為總人民大會,政府首腦和議會議長都是秘書。卡紮菲不擔任任何政府職務,而是被稱為革命領導人。
卡紮菲在當天的紀念大會上還說,聯合國是基於錯誤的資訊,才通過了對利比亞實施制裁的決議,歡迎國際社會來調查利比亞局勢動盪的事實真相。對美國向利比亞周邊的地中海海域派遣軍力以及美國和北約考慮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卡紮菲說如果美國和北約試圖進入利比亞,他們將面臨一場流血戰爭。
卡紮菲說:“這是一場陰謀,有人要控制利比亞的石油和土地,有人要使利比亞再次淪為殖民地,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為了保衛利比亞的每一寸領土,我們會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
另據利比亞國家電視臺2日報導,卡紮菲當天將反對他的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免職。
當日支持卡紮菲的軍隊向反對派控制的東部城鎮發動多次空襲,雙方激烈交火,在東部城鎮展開拉鋸戰。支持卡紮菲的軍隊一度重奪卜雷加港以及附近一家煉油廠的控制權。但是當天下午,卜雷加港再次落入反對派的手中。
據路透社報導,目前包括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在內的東部大部分地區仍在反對派控制之下,而卡紮菲的軍隊則掌握著包括首都的黎波里在內的一些西部地區。
2日,利比亞反對派在東部城市班加西成立了由30人組成的臨時政府,遭卡紮菲免職的前司法部長被選為臨時政府的首腦。臨時政府發言人表示,臨時政府是由支持推翻卡紮菲政權的人獨立組建的,沒有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影響。
自2月15日爆發反政府抗議活動以來,利比亞國內局勢持續動盪,造成的死傷人數難以精確統計。據當地一家醫學委員會提供的資料,目前已經至少228人死亡,另有1932人受傷。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援引相關報告稱,騷亂已經導致利比亞約1000人喪生。
在2月2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就表示,卡紮菲的統治已經喪失了合法性,現在是他該離開的時候了。美國已經宣佈關閉駐利比亞大使館,撤出所有外交官,單方面對利比亞制裁,並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奧巴馬已簽署了行政命令,凍結卡紮菲家族及高層官員資產,連同利比亞政府、利比亞央行及主權財富基金都在凍結之列。
目前利比亞的局勢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和動盪,現在卡紮菲處境十分尷尬和艱難,面臨來自西方國家要求其立即下臺的強大壓力。不過,卡紮菲仍控制著國內媒體,首都依然在他手中。在利比亞媒體的網頁,發現阿拉伯語媒體《太陽報》頭版頭條的大標題是:“革命領導人卡紮菲兄弟在綠色廣場盛讚人民群眾勇敢捍衛利比亞主權”。頭版的另一篇文章說,利比亞各地都出現了支持卡紮菲的大規模示威遊行,表示要團結在卡紮菲周圍。現在約有十四萬人趒離了利比亞。
現在(3月3日)世界各大國正在派出大規模使團,疏散成千上萬滯留在利比亞動亂中的外國人,並幫助邊境沿線難民營中的人。
英國首相卡梅倫星期三表示,他正在派遣飛機援救被困在利比亞和突尼西亞邊界的埃及人。法國說,它正在派遣軍用飛機和船隻,幫助把大約5千名埃及難民送回家。加拿大的“夏洛敦號”護衛艦啟程前往地中海水域,參加把外國人撤出利比亞並且提供人道救援的國際努力。在布魯塞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宣佈,歐盟將把向利比亞動亂造成的難民提供的援助增加兩倍,總額達到大約1千3百80萬美元。
與此同時,聯合國的世界糧食計劃署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避免利比亞邊境沿線出現人道災難。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總幹事約塞特.施林星期三到突尼西亞邊境訪問時,呼籲向利比亞提供安全的人道援助,幫助那些逃離動亂的人。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起了一個為期3個月的緊急呼籲,以籌集將近3千9百萬美元用於援助努力。
3月2日美軍兩艘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預計在地中海海域集結的美軍軍艦將達到5艘。
<<2011年03月04日新聞晨報>>
英國媒體3月3日分析稱,與許多中東政治強人一樣,卡紮菲的權威建立在當年的赫赫戰功之上,而在如今這場利比亞人的內部衝突中,卡紮菲依靠的其實並不是那些軟弱、裝備很差的主流軍隊,而是忠誠於他的准軍事人員。
哈米斯旅
一份被洩露的美國使館報告顯示,利比亞裝備最好、訓練有素的軍事單位是第32旅——哈米斯旅。這支所謂的特種部隊受命於卡紮菲的第五個兒子、曾在俄羅斯受訓的哈米斯·卡紮菲。它裝備有俄制坦克和火箭炮,後者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對一個足球場大小的地區發動風暴式襲擊。這支軍隊大約有幾千人,軍人所得到的報酬比其他部隊高。他們常被描述為卡紮菲家庭的禁衛軍。
此外,人民安全組織和革命衛隊這樣的准軍事單位,也是卡紮菲依靠的重要軍事力量。
國家安全機構
卡紮菲的親戚、陸軍準將阿卜杜拉·塞努西多年來一直是利比亞安全機構的重要人物。此人一向兇殘,是有名的強硬派。他還被強烈懷疑是近期暴力鎮壓民眾示威活動的幕後推動力。
雇傭軍
這是一支在利比亞動亂中最黑暗、也特別令人不安的力量。
一直有報導稱,卡紮菲政權密集動用非洲雇傭軍,對手無寸鐵的示威民眾施以暴行。這支雇傭軍主要來自非洲的乍得和尼日爾。
自從多年前建立統一阿伯拉社會的夢想受挫後,卡紮菲一直致力於培養與非洲領導人的密切關係。估計共有50萬非洲移民目前生活在利比亞。
英國廣播公司曾採訪多名生活在利比亞的尼日爾人。這些尼日爾人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在利比亞受到圍捕,要麼被迫加入卡紮菲的軍隊,要麼被殺害。
部族
與葉門和伊拉克等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利比亞是一個由部落確立國民忠誠的國家。卡紮菲自己來自於部落,他任命了許多部族成員擔任重要的國家職位,包括負責他人身安全的職位。
卡紮菲
3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計劃就利比亞局勢發表講話。在另一方面,白宮發言人表示,美國及其夥伴國保有對利比亞問題的任何選擇。
*美國考慮設立利比亞禁飛區*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仍然拒絕下臺,其軍隊正在加強對反對派武裝的打擊。為此美國及其夥伴國受到越來越大的在利比亞上空設立禁飛區的壓力。
有報導說利比亞政府軍用飛機在兩個城市之間展開了空中打擊,一個是石油精煉中心城市佈雷加,一個是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目前該城市由反對派武裝控制。這種局勢恰好凸顯了設立禁飛區的重要性。
奧巴馬總統的發言人卡尼強調了本週以來他一直對記者的說法,也就是美國正在積極考慮設立禁飛區。
針對國防部長蓋茨在國會作證時所說的設立禁飛區是一個巨大工程,需要對利比亞空軍進行軍事打擊的說法,卡尼星期三對記者說:“美國也正在考慮其他選擇。設立禁飛區十分複雜,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是一個選擇,因此克林頓國務卿和蓋茨部長所說的並不矛盾。”
被問到白宮在設立禁飛區問題上是否受到蓋茨和其他軍方領導人的抵制時,卡尼回答說,根本沒有這回事。他補充說,奧巴馬政府星期三中午前還沒有宣佈是否做出或放棄任何選擇的聲明。
*葉門總統致電白宮表示道歉*
在其他方面,白宮星期三發表了一篇聲明,詳細闡明瞭葉門總統薩利赫打來的電話,內容顯示,薩利赫說,如果他此前所做的評論造成了任何誤解,他就此表示道歉。
薩利赫總統星期二在薩納大學的講話中說,美國和以色列應該對該地區的抗議風潮負責,他還直接批評奧巴馬總統插手阿拉伯國家的事務。
白宮的電話記錄顯示,薩利赫在同奧巴馬的反恐顧問約翰.布倫南通電話時說,他堅定地致力於葉門真正的政治改革,他正在接觸反對派組織,力圖通過民主、包容以及和平的程式取得改革成果。
白宮電話記錄顯示,布倫南說,任何想要借最近中東事態發展指責他人的言論都是沒有幫助的,因為那樣等於無視阿拉伯世界各國人民合理的願望。
總統發言人卡尼在白宮記者會上還被問到對葉門的關切程度,問到葉門一名教士有關創立葉門伊斯蘭國家的呼籲等問題。對此卡尼表示,總體而言,葉門民眾的示威和該地區其他國家的抗議行動都是具有廣泛基礎,都集中在民主改革的目標上。卡尼說:“那名教士呼籲進行的這種變革並不一定反映葉門民眾更廣泛意義上的要求。”
奧巴馬總統星期四會見墨西哥總統卡爾德隆,估計屆時他將就利比亞等國家的局勢發展發表談話。
白宮發言人卡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