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7 10:52:46| 人氣7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雨~28~:~一胎化與中國的崛起之省思~:~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高层:既然无法阻止中国崛起 干脆共管全球

前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近日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必須務實地對待中國崛起。採訪中,這名美國前高官還圍繞朝鮮、臺灣、對美投資等熱點問題回答了《環球時報》記者的提問。

內格羅蓬特說,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將越來越強大,美國必須接受這一現實,並且以此為基礎制定外交政策。如果誤判形勢,制定錯誤的外交政策,那將糟糕至極。美國應當對中國奉行接觸政策,在全球體系中作為夥伴和利益攸關者共同工作,共同受益,形成雙贏局面。

胡錦濤訪問美國,美中雙方也許對此行各有期待。對此,內格羅蓬特認為,兩國領導人進行良好的對話,加強互信和理解才是重要的。美中兩個大國之間關係繁雜,在經濟、貿易、金融等方面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重要的是通過某種框架控制和解決這些問題。美中目前已經存在這種機制和框架,因此不會所有問題都升級到領導人層面解決,而是得以在次級和中級官員層面解決,避免威脅整個關係。

奧巴馬總統曾經自稱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美國外交官也強調重返亞洲,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企圖遏制中國的崛起。對此內格羅蓬特認為,奧巴馬政府與布希政府的對華外交政策並無太大區別,因為美國的外交政策總是以美國的國家利益為基礎。美國充分認識到中國在亞洲和全世界的重要性,美國人理解和讚賞中國的發展和重要地位。

內格羅蓬特認為,當前的朝鮮半島局勢提醒人們,美中兩國存在共同利益。美中兩國應當對朝鮮半島局勢達成一些共識。他表示,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美國並非問題製造者。當他在布希政府任職時,他們向朝鮮發出的一個信號就是如果朝方願意放棄鈾濃縮項目和核武器計畫,美國就準備在各個領域謀求美朝關係正常化。華盛頓依然這樣想,但當前首先必須控制住升級的局勢。在恢復談判之前,必須停止挑釁行為。六方會談是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一大途徑,因為這是一種已有的機制,而且包括所有利益相關方。

眾所周知,臺灣問題一直是影響中美關係的重要因素。美方經常根據與臺灣關係法,向臺灣出口武器。隨著兩岸關係日益改善,中國方面呼籲美國廢除與臺灣關係法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但內格羅蓬特認為美方短期內不會廢除與臺灣關係法,但所有人都歡迎兩岸關係改善,緩和關係。他坦言,兩岸關係改善之大,開放旅遊、直航以及各級官員之間的交流令他感到驚訝,但這些都是積極的。如果兩岸關係進一步改善,緊張進一步緩解,那將是一件好事,也許這樣臺灣當局將來會感到不必購買更多的武器。

對於華府等中資企業在美國遇到的投資障礙,內格羅蓬特表示,美國非常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投資。中國將對美出口帶來的外匯盈餘用於對美直接投資是合理的,美方對此表示歡迎,但每個國家都會規範和監督投資行為,因此有時也會產生問題。除了一些個案,外國投資在美國不會遇到任何嚴重障礙。

中國周邊一些國家積極呼應和歡迎美國重返亞洲。美國也趁勢大張旗鼓地在東盟和印度活動,正在加緊構建第一、第二島鏈西延的海陸並連的半月形大包圍圈。這應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加強既有的美日等軍事同盟,穩固美泰等軍事同盟外,美國也在竭力強化與其他東南亞等國的准軍事同盟關係。現在又在積極地尋求同印度等國建立潛在的軍事同盟關係。

不僅在過去、現在,甚至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美國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構成並強化對中國的包圍圈。對中國而言,正視現實,有理有節地分化包圍圈,逐漸讓包圍圈名存實亡。此乃上上策。

對中國而言,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並直面正視,為防範中國崛起挑戰美國霸權和老大地位,即便奉行多邊主義的左傾奧巴馬民主黨政府也決然選擇並增強遏制中國戰略,所以才出現了去年上述美國強勢重返亞洲,開展上述一系列為制衡中國的經濟、政治、外交、軍事大戰略行動。

縱然如一些專家學者預言,20202025年中國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但那時以人均GDP而言仍不及美國的三分之一,而人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甚至不能進入世界七強。由此可見,中國崛起、現代化、民族復興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尤其在現階段正是發展的歷史關鍵期、戰略機遇期,中國要轉變經濟社會發展方式,保持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還有賴於世界和平發展,全球化有序進展,亞太地區的安全穩定。

中國決不可以因為上升為世界第二經濟體甚至第二大軍事體,而盲目樂觀、自滿自大。對於中國而言,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韜光養晦、展現大國責任和大國風範乃是當今國家戰略、亞洲戰略和全球戰略所必備的戰略思想和戰略方針。

中國的20世紀6070年代,曾在人口的暴增中度過,當時認為增長的人口是中國崛起時生產力的保障。而鄧小平則意識到了人口問題已給中國的經濟帶來巨大的壓力和瓶頸,於是計劃生育政策在19809月應運而生,當年人口劇增的趨勢也得以逆轉。

時隔30年的今天,第一代計劃生育政策下的孩子已成年並走上社會。據中方統計,這項國策,已經幫助中國減少了至少4億人的人口增長。但是與此同時,這一代人卻面對著不斷增加的養老壓力。而大大小小的企業,也開始面臨人手短缺的窘境。

於是,一些中國媒體開始討論當今的中國是否仍然需要這項政策。儘管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幅減緩也許是個不爭的事實,但這項政策所帶來的問題也在日漸突顯。一些地區正在試行允許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而該些地區的出生率仍然低於全國平均水準。

與此同時,中國還面臨著人口老齡化與男女比例失衡的困境,有很多年輕男子無法找到結婚的物件。面對這一情形,北京方面究竟作何應對將成為關鍵。時間,仍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中國生育率長期低於世代更替水準,而這可能將危害“中國崛起”。全球範圍來看,未來20年,隨著全球年輕勞動力人口的減少,世界經濟增長將放緩。當中國領導人預測從現在到2030年期間,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保持在7%的水準時,人口學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對中國經濟的樂觀預測沒有考慮到中國正在改變的人口版圖。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政治經濟學和人口專家尼古拉斯·艾伯斯塔德 (Nicholas Eberstadt)在最新發表的報告--《全球人口展望與世界經濟前景》中說,未來20年,中國即將經歷的人口“大風暴”可能會大大降低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從而改變世人對“中國崛起”的看法。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為1.5%,低於保持人口平衡所需要的水準。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中國總人口將在2026年達到高峰,距離現在只有15年,之後將會不斷下降。低生育率帶來的另一個後果是,未來20年,中國將經歷老年人口爆炸的局面。

艾伯斯塔德在報告中說,中國人口版圖的劇烈變化將給中國造成四大經濟和社會影響: 第一,勞動力人口增長的結束。報告援引人口普查局的數據說,中國勞動力人口到2016年將達到高峰,距離現在僅5年的時間。到2030年時,中國勞動力人口將以每年1%的速度萎縮。 艾伯斯塔德說,隨著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和老化,中國經濟保持現在的增長率是“反直覺的命題”。

中國面臨的第二問題是人口迅速和普遍老化。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2億4000萬人。報告說,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之快只有現在的日本可比,但是日本在進入人口老齡化之前早已經是個富裕國家。報告說,如何滿足迅速增長的老齡人口的需求毫無疑問將給中國帶來經濟和社會壓力,而且中國並無先例可循。

艾伯斯塔德說,第三個影響是,中國失婚青年男子的數量增加。中國“一胎化”人口政策直接導致了男女性別不平衡。如何應對這批沒有辦法結婚、社會經濟地位低下、可能對社會日漸不滿的“單身漢”大軍,如何讓這些人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正面力量是中國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

第四個影響是直接動搖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艾伯斯塔德說,由於中國人在進行商業交易和處理商業風險時嚴重依賴親屬和家族關係,而這個傳統也將因為低生育率而消失,這也將影響中國的經濟表現。

艾伯斯塔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拋棄“一胎化政策”應該是改變中國人口版圖的一個措施。他說:“那個( 中國控制生育的政策)對中國人, 對中國未來的發展來說,危害要比好處更大。但是,拋棄一胎化政策對中國勞動力人口的改變至少要等到15年之後才會顯現。”他說,要應對目前在人口問題上的挑戰,中國政府應該建立全民醫療保健和養老金制度。

艾伯斯塔德說:“其中之一當然是建立一個全民的醫療保障制度,滿足人口老齡化的需求,特別是農村人口老化的需求。在未來20年,建立全民養老保險,為老齡人口提供民生保障也是一個辦法,中國越早解決這些問題,就會越成功。”他說,深化經濟改革,提高經濟效率和勞動生產率也將是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的潛力所在。

艾伯斯塔德說,全球範圍來看,在富裕發達國家,特別是西歐和日本,人口增長停滯和老化,醫療和養老金制度面臨的壓力已經令人擔憂。 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也將受到人口問題的限制。到2030年,印度將近五分之一得勞動人口仍然是文盲。 俄羅斯的人口死亡率要超過人口出生率。艾伯斯塔德認為,在全球討論如何刺激經濟增長時,人口結構的改變應該被提上議事日程。

资料图:1月18日上午,中国海军525号导弹护卫舰启程赴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台長: 幻羽
人氣(79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