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16 14:20:46| 人氣6,2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深入瞭解菩提達摩及二入四行與楞伽經~:~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附錄~:~深入瞭解菩提達摩及二入四行與楞伽經~:~

 

達摩祖師原是南印度國的三王子,父王將王位傳給他而不是兩位哥哥,但當父王病危時,大哥卻派人暗殺以搶奪王位。後經般若多羅法師的指點,看破名與利,決心拜師學佛。起初師父要達摩祖師自蓋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這過程中不斷有考驗,蓋了又壞壞了又蓋,後來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師父為達摩祖師剃度,第一刀:斷除一切煩腦,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眾生,更囑付達摩要等師父過世六十七年後才能到震旦(中國)弘法不要超之過急。

 

六十七年後正逢南北朝民不潦生、戰征頻繁之際,達摩來到了震旦,此時當今皇上梁武帝大行佛道,人民生活小康,東林寺奉旨召待但因與梁武帝溝通不良便往北走來到少林寺,在千聖山一坐九年,在這當中有人懷疑嘗試要讓他分心,甚至拿針戳入身,梁武帝也派人要強行與之帶回,但他都不為所動,後來聖名遠播,許多善男信女都來拜拜,香火鼎盛。

 

當時在龍山寺有一位神光法師,作夢時夢到兔兒的指引,往南走去求法,於是路上真遇到兔兒,告訴他少林寺有一位不倒翁,朝南行去,在山洞中看到了達摩祖師在打坐,他也跪在洞口飽受風雪三天三夜,後來達摩祖師轉身,他求達摩為他安心,也以斷臂來表求佛之心。達摩祖師說:「若知前世因,今生受的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的是。」賜予神光為慧可。他將緞練身體及筋骨修練之法流傳。將依缽傳給慧可為「禪宗二祖」,及四卷愣迦經佛祖最高法要,之後攜一隻草鞋西行,後代將棺木打開真的只剩一腳草鞋,此時達摩祖師已達一百五十歲高齡。

 

關於達摩祖師『二入四行觀』《原文》如下: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云何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云何隨緣行?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

 

云何無所求行?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捨諸有,止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故言無所求行。

 

云何稱法行?性淨之理,目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曰: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身命財行檀捨施,心無吝惜,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佛法在末法時期的今日,現代人所遭遇身心的疑難雜症更是層出不窮。而這些問題,若要論其治根,永斷疑難障礙,需具有智慧、究竟的佛法修持。達摩祖師所著的「二入四行觀」,雖全文僅短短數百字,但這實在是一部通古徹今,能令眾生受用無盡的寶典。尤其在今日繁華工商社會,人際互動關係複雜的時代,若能將此論著的精神融入生活言行思想中,則真可說受用無盡,乃至開悟解脫的菩提良藥。

 

所謂「二入四行」,「二入」者,指「理入」與「行入」。「理入」就是明瞭正確的道理,也就是指佛法的般若智慧,包括佛陀所開示的一切經教,明白宇宙人生真理法則,對世事、身心種種現象起滅有正確的認知等等。具足「理」的正見,則等於確立了正確的方向,於茫茫大海中有了明燈的指引了。

 

知道道理了卻很難讓這種智慧之証量一直很清明的維持著,因為有塵世俗緣,必須與這個世界有著緊密的接觸,而在這過程中,會不斷的讓本具清淨的佛性受到外緣的牽引,進而引發各人累世所積的習性,以致再度失去那智光的覺照。因此「四行」者,就是以四種善巧方便法門,引以正確的思惟來面對生活中容易迷亂本心的塵境。

 

行入即四行者一、「報冤行」:佛教所說的是「因緣法」,有因必有果,有果必由因而成,因此當我們受到他人種種的身心傷害、不平等待遇,則需思惟,此事非憑空而起,必是由我過去先對對方做同樣之業行,今日返迴自身,就如欠債還錢一般,理所當然。由此思惟而放下心中怨恨、頹喪、逃避等等負面想法,以達觀開朗來面對一切逆緣。

 

二、「隨緣行」:上述之報冤行,可說是「逆考」,也就是逆境的考驗,而修行人真正難以突破克制者,其實是「順考」,也就是面對順境的把持能力。人的欲求,總括來說可以用「五欲」來作代表,也就是「財色名食睡」,若無具足出離心,缺乏對世間苦空無常的體認,則面對五欲則分別易生起「放逸、迷亂、貢高、暴食、昏沉」等等過患。俗語說「英雄難過美人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其實都是在說順境對人心的消磨。

 

三、「無所求行」:上述所說的,對於順境、逆境的態度,都是一種有作意的觀行,若我們的心念能與佛法「外無所求、內無所得」的中道相應,則不論是逆境、順境現前,皆坦然受之,無受境者,亦無施境者,不喜不怖、不憂不懼。然而此絕非消極頹喪、麻木不仁,而是必須依次第、依理而行,先具足報冤行、隨緣行之體悟,身心豁達自在,則自然入於無所求行。

 

四、「稱法行」:此為究竟之體悟,由前述之方便法而入於究竟體相之歸。「稱法行」者,也可名為「隨順法性而行」,而「法性」,就是指我們眾生本來之面目,即是「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之佛性。即使於娑婆世界中,一切法皆是緣起,皆是空相,不但無為法無有我,就是有為法也沒有一個「我」。我們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因緣聚散不定。乃至神識的作用,亦是「受想行識」遷流不息,遇外緣而起作用。事實上,於本來處,哪有一個「我」,哪有「我所有、我所想、我所得…」,乃至「我所悟」?

 

又據其弟子曇琳所作序載,菩提達摩感於道育、慧可二沙門之精誠,乃誨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發行,如是順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無錯謬。如是安心者壁觀,如是發行者四行,如是順物者防護譏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故知二入四行相當於安心(理入)與發行(行入)。

 

達摩祖師禪未到中國之前,中土就有大乘氣象,達摩以前所傳的禪,都是如來禪,唯有達摩所傳,直指心源,不立文字,頓同佛體,言慮之寄,才是最上乘禪。才是中土禪宗所傳的祖師西來意。太虛大師曾說:「如來禪是落功漸次的,祖師禪是頓悟本來的。」頓悟本來,就是一超直入,不借言教,直入般若。般若的最高境界就是佛的心印,是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此微妙法門,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離言絕思。達摩祖師傳的就是實相般若之教(直指佛的心印)。

 

通過對中國禪宗法脈源流的粗識,中國禪宗是自達摩祖師以弘傳祖師禪為特色的一個佛教宗派,其精髓在於般若。達摩禪法和禪學理論在中國禪學史和中國禪宗史上均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極大的影響。可以說不瞭解禪,就不理解佛教;不瞭解達摩禪,就不瞭解中國佛教。達摩禪法邃密精湛、究竟圓滿、直指心源、徹悟成佛。達摩禪法成為禪宗法統相續的的心脈所在。

 

達摩曾把四卷《楞伽經》傳給二祖慧可。《楞伽經》為印度佛教法相唯識系與如來藏系的重要經典。全經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心為宗。重心為本體,立證無相,乃達摩所謂「南天竺一乘宗」以《楞伽經》為其禪法經典依據的初衷。《楞伽經》將法性與般若兩系統一起來,重視「如來佛性」,借如來藏思想之教來悟宗,強調心性本淨,客塵所深,只有去掉塵垢,自性清淨心就能自然顯發。

 

達摩以《楞伽經》授入,表明該經與達摩禪法必定存在內在關聯。《楞伽經》可以通教,也可以通禪;即可以明法相,又可以明法性;即可以印心,由可以度世。此經不但是禪宗的印心之經,也是整個佛法的印心之經。「楞伽」意為難入,別譯為「寶」。意為難入之城、難得之寶。《楞伽經》乃佛說密乘究竟了義之經,故玄奘以之明法相,達摩用之以傳心印。馬祖曾云:「楞伽以佛語心為宗。」蓋一切諸法不出一心。而所謂寂滅,亦即一心。一切諸法,皆證此心,而為眾生開示者,直指此心耳,故云:「一切佛語心」,即一切諸佛所說之法皆積集於此也。

 

《楞伽經》與禪宗相聯繫的主要為:1.「三界唯心」說。認為一切諸法都系「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自內證」。2.「藏心自性」說,標明真妄的因緣,辨明邪正的因果,說明去妄歸真的旨意及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性、八識、二無我(法無我,人無我)的道理。認為八識是阿賴耶識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賴耶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原始以來的本體。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明法身之常住,以示真妄、生滅、平等之相。3.《楞伽經》的主旨,實實在在說的是如來藏的法義。是講佛、菩薩、凡夫的三種心識境界。是一種大中觀見。達摩祖師把《楞伽經》講的如來藏是作為明心見性來印心的依據之法。4.如來藏的思想為禪宗一悟到佛地的頓悟法門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5.達摩禪經慧可等的發展,至至慧能處成為最具中國化特徵的佛教宗派。「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風格不僅對佛教的影響巨大,對中國傳統文化其他方面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

 

因為,禪宗標榜的:前念是迷,後念是悟;前念迷是凡夫,後念悟是佛;前念著境是煩惱,後念離境就是菩提。要知道,如來藏的本身是法爾自然清淨的,眾生的心識受污染,禪宗在修行上,要就這個如來藏成佛,即心成佛。「即」,是就當體,就心的本體成佛,所以是頓悟。禪宗講一超直入截斷眾流,直截了當,即心就成佛。《楞伽經》是講心識現象的。菩薩修行,當下離垢,污染當下去掉,這正是原來的禪宗學《楞伽經》的用意。《楞伽經》講如來藏,是講在修持上能夠發揮他成佛本質的功能作用,這是其要領。眾生本具成佛的功能,能夠發生作用,發揮出來,修練成佛,才是諸佛的密意。

 

佛陀於菩提樹下趺坐現瑞。悟大慈出世,垂跡顯本,欲示眾生入佛知見故出現於世。如此,因現前一念心之實性是也,開發正宗之端緒,進而入佛道知見,安頓人心。諦閑大師曾云:「西祖初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佛祖之道,原無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門,諸佛以隨機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時教,無非應病予藥,原無實法與人。祖師棒喝亦是一期方便而已。」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唯依一念心起修,諦觀一念心,吾人才有真正下手處,修攝淨法。須知一切了義大乘諸祖公案,皆我現前一念注腳,說來說去,總不離我一心而非心性外別有佛祖道理也。

 

台長: 幻羽
人氣(6,20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第二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禪七修行系列二之(五)第一篇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中國禪宗法脈源流~:~(4)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