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21 06:56:38| 人氣2,0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認識禪修之中所延生之諸狀~:~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附錄~:~認識禪修之中所延生之諸狀~:~

 

何謂禪病 ~《治禪病秘要經》云:「未來世諸阿練若比丘,因五種事發狂者:一者:因亂聲、二者:因惡名、三者:因利養、四者:因外風、五者:因內風,此五種病,當云何治?唯願世尊,為我解說。」

 

意思是:在寂靜處修行者,會因為外界的恐怖聲響、毀譽、名聞利養等使心狂亂;或因為四時之寒熱所侵;或因四大不調等因素,而產生之各種肉體上,或精神性的疾病,而使行者不能安心禪修。

《摩訶止觀》云:所謂禪病:是因坐禪的方法錯誤、姿勢不正;或是坐禪的心態不正、邪念利養;或坐禪中過度思惟、觀照而引起之身心障礙,即稱為「禪病」。

1、因亂聲所致之病 
《治禪病秘要經》記載:一些阿蘭若比丘,在竹林下坐禪,修安那般那法,入毗琉璃三昧。當時波斯匿王有一太子名為毗琉璃,與五百大富商的兒子,在竹林附近作鬥象的遊戲。太子及富商的兒子,把象灌醉使其狂奔,有些象在奔馳中,發出如雷聲般的叫聲;在竹林禪坐的比丘聽後,心驚毛豎,從禪定起,也如醉象般狂奔,無人能禁制。


2、因過度思惟觀照所致之病
日本有一位白隱禪師,為了急求開悟故,不惜身命,勇猛精進於苦修;他整日張著眼睛,實行不眠不休之禪坐。不到一個月,就發生心氣上逆、肺部疼痛、兩腳冰冷、兩耳鼓鳴、肝膽衰疲、坐立不安、心神疲憊、終日幻覺現前、兩腋不斷冒汗、兩眼淚水不斷流出等症狀。白隱禪師的病相:「心氣上逆」乃火大增病;「肺部疼痛」乃風大增病;「兩腳冰冷」乃火大損病;「兩耳鼓鳴」乃風大所傷;「肝膽衰疲、坐立不安、心神疲憊」乃地大損病;「終日幻覺現前」乃風大之病;「兩腋不斷冒汗、兩眼淚水不斷流出」乃水大增病。


又《雜阿含經》記載:佛世時,尊者二十億耳,常精勤修習菩提分法。有一天,尊者二十億耳,獨靜禪思,而作是念:「於世尊弟子精勤聲聞中,我在其數,然我今日未盡諸漏,我是名族姓子,多饒財寶,我今寧可還受五欲,廣行施作福」。世尊知其急求漏盡,因未能證悟而心灰意冷,欲還俗修人天福報。世尊即用彈琴之譬喻教導二十億耳,修行之方法,須如彈琴般,不鬆不緊,才能彈出妙音。修行亦是如是:「精進太急,增其掉舉;精進太緩,令人懈怠。是故汝當平等修習攝受,莫著、莫放逸、莫取相」。故知,在禪坐中,因各種外界的亂聲、毀譽等,令心恐懼發狂;或心術不正,為貪圖利養而犯欺誑等戒;或打坐時為四時寒、熱之氣所侵害,使肉體產生病痛等,這些引起身、心的病苦煩惱,妨礙行者修習禪定的因素,皆稱為「禪病」。

禪病種類 ~

依《治禪病秘要經》中記載的禪病略舉之有:

1、禪坐時,因用心太急、數息太麤,或眠臥單薄、因外風寒等,而生逆氣、胸塞、頭痛、背滿、諸筋攣縮等病。
2、行者入禪定時,生貪淫之念,風動四百四脈,從眼至身根,一時動搖,諸情閉塞,動於心風,使心顛狂、因是發狂,鬼魅所著,晝夜思欲。

3、行者於優美音樂、偈頌、歌唄等,耽著無厭,心如亂草,如猿猴採拾花果,心無暫停,而妨礙坐禪。

4、因入火三昧,出定時產生頭痛、諸脈攣縮、眼赤、耳聾等病。

5、因入地三昧時,見到不祥的事物,而驚怖失心之病。

6、因入水三昧,出定時飲食不甘,患心不熱、水脈增動、患下不止。

依《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中所舉出的禪病有:

1、四大增損病:四大(地水火風)在人體中失調而得之病,此病通常是由外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慎等,因外在因素而致病;或坐禪時用心不調、觀行違僻、定法發時不知取與等,此是因內在因素而致病。

2、五臟生患之病:五臟(心肺肝脾腎)不健康,因坐禪而顯發於外之病,其病相如下:
(1) 心:身體寒熱、頭痛口燥。

(2) 肺;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心悶鼻塞。

(3) 肝: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瞋恚、頭痛眼闇昏悶。

(4) 脾:身體面上遊風、遍身癢痛、飲食失味。

(5) 腎;咽喉噎塞、腹脹耳聾。

3、鬼神所作病:鬼神並不會輕易使人生病,乃行者在坐禪時,由於自身之種種邪念,引起鬼神侵入五臟,而成鬼病。

4、業報所生病:過去無窮世以來,因無明煩惱而起惑造業,因業而感今世生、老、病、死之苦果,因苦惱又再造業,如此惡性循環,流轉生死,受身心病苦之報。

依《摩訶止觀》中所說之病有:

1、 四大不順之病
(1) 地:身體苦重、堅結疼痛、枯痺痿瘠。

(2) 水:虛腫脹舽。

(3) 火:舉身烘熱、骨節酸楚、噓吸頓乏。

(4) 風:心懸恍惚、懊悶忘失。

2、 五臟生患之病
(1) 心:面青白。

(2) 肺:面黎黑。

(3) 肝:面無光澤、手足無汗。

(4) 脾:體色如麥糠。

(5) 腎:身無氣力。

3、魔病:《摩訶止觀》云:「魔病者,與鬼亦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觀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與鬼為異」。

4、業障病:《摩訶止觀》云:「業病者:或專是先世業,或今世破戒,動先世業,業力成病」。

起病原因 ~《摩訶止觀》云:病起因緣有六:一、四大不順故病。二、飲食不節故病。三、坐禪不調故病。四、鬼神得便。五、魔所為。六、業起故病。

一、 四大不順故病
1、工作時間過長、擔負過重,《摩訶止觀》云:「行役無時,強健擔負」

2、受寒暑燥濕之氣侵害,《摩訶止觀》云:「裳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助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或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三大,亦是等分屬地病」。


二、飲食不節故病
1、多吃刺激性之食物:《摩訶止觀》云:「薑、桂辛物增火;蔗、蜜甘冷增水;梨增風;膏膩增地;胡瓜為熱病而作因緣。即是噉不安之食」。

2、四大不調,又吃有違病體之食《摩訶止觀》云:「身火在下,消生藏,令飲食化溜,通遍一身。世諺云:欲得老壽,當溫足、露首。若身火在上,又噉不安之食,則有病惱」。

3、五味不調:《摩訶止觀》云:「食五味,增損五臟者:酸味增肝而損脾,苦味增心而損肺,辛味增肺而損肝,鹹味增腎而損心,甜味增脾而損腎。若知五臟有妨,宜禁其損,而噉其增,以意斟酌」。


三、坐禪不調故病
1、注病:即「坐禪不節,或倚壁、柱、衣服,或大眾未出而臥,其心慢怠,魔得其便,使人身體、背脊、骨節疼痛,名為『注病』,最難治也」。

2、數息不調:《摩訶止觀》云:「數息不調,多令人痁(久不愈的瘧疾)癖、筋脈攣縮;若發八觸,用息違觸(八觸)成病」。

出入息、四大與八觸的關係
 入息調順時,會引生
──
(1) 正觸:重觸(地大)、冷觸(水大)。

(2) 依觸:澀觸(地大)、軟觸(水大)。

出息調順時,會引生
──
(1) 正觸:輕觸(風大)、熱觸(火大)。

(2) 依觸:滑觸(風大)、麤觸(火大)。

若發重觸,而數出息,與觸相違,即便成病,餘例可知。

八觸之現象
四種正觸的現象
──
(1) 重:如沉下。

(2) 輕:如上升。

(3) 冷:如冰室。

(4) 熱:如火舍。

四種依觸的現象
──
(5) 澀:如挽逆。

(6) 滑:如磨脂。

(7) 軟:如無骨。

(8) 麤:如糠肌。

3、 修「止」的方法錯誤
《摩訶止觀》云:「用止無方便成病者:若常止心於下,多動地病;若常止心於上,多動風病;若常止心急撮,多動火病;若常止心寬緩,多動水病」。

4、修「觀」的方法錯誤

(1)偏觀五塵成病:《摩訶止觀》云:「今坐禪人,思觀多,損五臟成病:若 緣色多,動肝;緣聲多,動腎;緣香多,動肺;緣味多,動心;緣觸多,動脾」。
(2)觀境不定成病:《摩訶止觀》云:「若觀境不定,或緣此,或緣彼,心即 成諍,諍故亂,風起成風病。如御嬰兒行,但任之而已;急牽望速達,即為患也」。

(3)專守一境成病:《摩訶止觀》云:「專守一境,起希望心;報風熱勢不盡,成熱病」。

(4)觀法錯誤:《摩訶止觀》云:「觀境,心生時謂滅,滅時謂生,心相違致,痒痛成地病。又,不味所觀境,而強為之,水大增成水病。


四、鬼神得便故病
《摩訶止觀》云:「鬼亦不漫病人,良由人邪念種種事,或望知吉凶。兜醯羅鬼,作種種變,青黃等色,;從五根入,則意地邪解,能知吉凶;或知一身、一家、一村、一國吉凶事。此非聖知也。若不治之,久久則殺人」。


五、魔所為故病
《摩訶止觀》云:「於坐禪中,邪念利養,魔現種種衣服、飲食、七珍雜物,即領受歡喜,入心成病」。


六、業起故病
1、破戒故病

《摩訶止觀》云:「若殺罪之業,是肝眼病。飲酒罪業,是心口病。淫罪業,是腎耳病。妄語罪業,是脾舌病。若盜罪業,是肺鼻病。毀五戒業,則有五臟、五根病起,業謝乃瘥」。

毀犯五戒所引生的業障病──
(1) 殺生業:肝病、眼病。

(2) 偷盜業:肺病、鼻病。

(3) 淫慾業:腎病、耳病。

(4) 妄語業:脾病、舌病。

(5)飲酒業:心病、口病。

五根緣五塵所引生的五臟病──
(1)眼根緣色塵生五臟病:緣青,多動肝;緣赤,多動心;緣白,多動肺;緣黑,多動腎;緣黃,多動脾。

(2)耳根緣聲塵生五臟病:緣呼喚,多動肝;緣語,多動心;緣哭,多動肺;緣吟,多動腎,緣歌,多動脾。

(3)鼻根緣香塵生五臟病:緣臊,多動肝;緣焦,多動心;緣腥,多動肺;緣臭,多動腎,緣香,多動脾。

(4)舌根緣「味塵」引生五臟病:緣醋,多動肝;緣苦,多動心;緣辛,多動肺;緣鹹,多動腎,緣甜,多動脾。

(5)身根緣「觸塵」引生五臟病:緣堅,多動肝;緣煖,多動心;緣輕,多動肺;緣冷,多動腎;緣重,多動脾。

2、持戒故病
《摩訶止觀》云:「若今生持戒,亦動業成病。故云:若有重罪,頭痛得除;應地獄重受,人中輕償。此是業欲謝,故病也」。


禪病的預防與治療 ~

一個人身體有病,在修行路上,尤其是對修習禪定者,是一大障礙。因為肉體長期受病苦的折磨,會使人心志變的薄弱,而忘失正念,破壞一切的善事,造一切罪惡。《摩訶止觀》云:「長病遠行,是禪定大障;若身染疾,失所修福,起無量罪」。又云:「病,故毀戒,如破浮囊;破禪定,如撒橋樑;起邪倒心,惜膿血臭身,破清淨法身,名忘失正念」。所以要成就道業,雖是四大假體,應該好好照顧,所謂:身安則道隆。

一般致病的原因,不外乎受到外在的寒、暑、燥、熱、濕、風等氣之侵害,或因內心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干擾,而鬱發成病。故平時應注意四時氣候的變化,並保持平穩的心情,即是保健的最佳方法。

凡是人,不能無病,有病必須擇醫吃藥。但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後講藥。關於治病的方法,在《摩訶止觀》云:「若行役飲食而致患者,此須方藥調養即瘥」。「若坐禪不調而致患者,此還須坐禪,善調息觀,乃可瘥耳,則非湯藥所宜」。「若鬼、魔二病,此須深觀行力,及大神咒,乃得瘥耳」。「若業病者,當內用觀力,外須懺悔,乃得瘥耳」。

由上文可知,禪病,非湯藥所能治療,還是須善用坐禪方法來調養。在《摩訶止觀》中記載,坐禪不調而致病,可以用六種方法治療:

一、用「止」治病
1、止於臍間:能治諸病、亦能發諸禪、能止貪欲。

2、止於丹田:能治上氣、胸滿、兩脅、肩井、背等痛、上熱下冷。

3、止於足下:四大調和、治療一切病。

4、止於病處:隨諸病處,諦心止之,不出三日,無不得瘥。


二、用「氣」治病

1、吹:能治冷。    

2、呼:能治熱。

3、嘻:能治百節疼痛、治風。

4、呵:能治煩脹、氣上逆。

5、噓:治痰廕。

6、怬:治勞倦。


三、用「息」治病

1、以出入息治「八觸」相違病

以出息治
──
(1) 正觸:重觸(地大)、冷觸(水大)。

(2) 依觸:澀觸(地大)、軟觸(水大)。

以入息治
──
(1) 正觸:輕觸(風大)、熱觸(火大)。

(2) 依觸:滑觸(風大)、麤觸(火大)。

2、以觀想十二息治病
(1) 上息:治沉重地病。
(2) 下息:治虛懸風病。
(3) 焦息:治脹滿病。
(4) 滿息:治枯瘠病。
(5) 增長息:治瘦病,並生長四大。
(6) 滅壞息:治增盛病,能散諸痰廕。
(7) 冷息:治熱病。
(8) 煖息:治冷病。
(9) 衝息:治癥結腫毒。
(10) 持息:治掉動不安。
(11) 補息:補虛乏,資補四大。
(12) 和息:通融四大,調合四大。
3、 用假想治病
(1) 治癭(頸上的瘤)法:假想此癭為小蜜蜂傾巢踴出後之蜂巢。
(2) 治癥(肚中的堅塊)法:假想以金針入腹刺通其癥。
(3) 治勞損法:假想煖酥在頂,滴滴入腦,灌注五臟,流潤遍身。
(4) 治冷患:假想身中有熱氣升起。

四、用觀心治病
《摩訶止觀》云:「直觀於心,內外推求,心不可得,病來,偪誰?誰受病者」。


五、用方術治病
1、捻大指治肝(食指主肺、中指主心、無名指主脾、小指主腎)。    

2、用咒治惡神入身。

3、以痛治病處:隨身上有痛處,以杖痛打病處,至四五十。


除了以上所舉之種種治病方法外,《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云:若具以下十法,則無有病不治者。
1、信:當知道某種治病的好方法時,就要信任不懷疑。

2、用:隨時使用所選擇之治病方法。

3、勤:當使用某種治病方法時,要專精不息。

5、 恆住緣中:念念用心於治病方法,而不散亂。

6、 別病因起:要認識疾病,知道生病的原因。

7、 方便:對治病的方法要純熟,能善巧運用。

8、 久行:採用某種治療法時,不可認為無效而立刻廢止,須觀察一段時間。

9、 知取捨:治病的方法,知益則勤,發覺對身體有損則捨。

10、 善將護:了解疾病的飲食禁忌,不可違背。

11、 識遮障:得益不向外說,違損亦不疑謗。

 

台長: 幻羽
人氣(2,051)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首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附錄~:~略識禪宗法脈與參修作息些底事~:~
此分類上一篇:附錄~:~修行人道貌一二事~:~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