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20 17:11:05| 人氣1,7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修行人道貌一二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附錄~:~修行人道貌一二事~:~

 

修行人一切處一切時,參禪用功得力,有工可用〝寸香能消斗金〞!若是你工也不會用,更談不上開悟了,有生以來吃了多少年的飯,穿了多少的衣,這都是眾緣所成怎麼辦呢?古人講:「若要不了道,披毛帶角還!」禪門裡講:「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自己要仔細思量思量!能消嗎?除非你有道!

 

在唐朝時,有位道宣律師,在終南山行道住茅蓬,時間到了,天人就送供來,這個道行了不得吧!後來“三車大師”窺基法師,聽說這一回事,便去參訪;到了終南山,道宣便要請他吃飯,來者是客嘛。窺基法師說:「你要請我吃飯,但這茅蓬也沒廚房、廚子,拿什麼來請呢?」道宣說:「不著急,到時候就來了!」他就等天人送供,左等右等,每天到時間就送供來的,唯獨這天沒來!沒得吃,窺基法師也就走了。

 

耶!當他一走後,天人來送供了!道宣律師便問:「你們往常都是按時來,今天為什麼不按時送呢?」天人回答:「我也是按時來的,但今天到了終南山口時,什麼都看不到,只看見一片光明,不得其門而入,看不見茅蓬啊!」這就看道行境界了,大乘菩薩的境界就不同。玄奘大師到西域去取經,在路上看到一個地方,其他的地方都是冰天雪地,唯獨那裡一點雪也沒有,原來在那裡,有位老修行人在那入定。這老修行本是迦葉佛時候的修行人,想見迦葉佛沒見到,他就入定了;想等釋迦牟尼佛出世,再見釋迦牟尼佛。

 

玄奘大師找到他為他開靜時,告訴他說:「釋迦牟尼佛都已經入涅槃了!」他一聽又要入定:「既然釋迦牟尼佛入涅槃,我再入定,等彌勒佛出世!」玄奘大師勸他:「你別再入定等了,不然又要錯過了,趕快投胎去吧!」他便投到唐開國公蔚遲宗家。玄奘大師遊印度歸來,回到長安找到他,有意度他出家為弟子,他說:「要我出家可以,但有條件,要一車經書、一車酒肉、一車美女,有這些我就出家。」這個〝三車大師〞便是如此而來,他跟玄奘大師出家叫做〝窺基大師〞,是很有名有貢獻的法師!

 

大家的法身是以禪悅為食,色身靠食以滋養。在十法界的眾生,講到吃都有時間:佛是午食、天人是早食、畜生是下午食、餓鬼是晚上食。禪宗對於〝過午不食〞這條戒律不是重戒,是輕戒,如果有人發心持午,那是持清淨戒,是好事但也要自我珍重!戒,是防非止惡;叢林下的規矩也是防非止惡。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是不是跟佛戒相違背呢?權實二教方便,也是因眾生色力不夠啊!

 

只要你肯用功辦道,寸香能消斗金。當淨心坐一枝香,就是在轉法輪,不但是自度且度他,而且這個法輪是最上法輪!『粗言及細語,皆歸第一義!』要好好用功,好好參禪!所謂〝鐵打黃梁磨繡針,工到自然成哪!〞要想好好用功就要下工夫,那就要刻苦用工!不是輕描淡寫就能獲得的。參禪這是在辦自己的“生死大事”呀!替自己辦此等大事肯定要起勁,既是起勁的,那麼諸位仁者可都要趕緊發起心來!

 

生死就是病,誰能不能念生死苦啊?能不能發菩提心?參禪就是專門辦這件事情,每個人要有這個念頭在心上:“念生死苦”!佛陀在未出家前,遊四門觀生、老、病、死後,決意出家修道,給我們做了一個示範。生老病死人人都有,但是有些人就不以為苦,都在苦中作樂,要明白世間哪有樂啊?三苦、八苦,無量諸苦,佈滿身心上下,充斥整個世間,就算你稍覺有一丁點的樂味,那也是苦的根源、苦的芽啊!

 

老子講:「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唯吾無身,何患之有?」身,就是眾苦之本,這個〝生死苦〞是時時刻刻緊跟著我們。有人說:「那還早哩,我們還年輕呢!」請問生死還分老少嗎?請睜眼細看這人間〝苦〞不堪言,睹不忍睹啊!不要以為事不臨己,不以為然。〝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規律,真到死臨頭時,後悔就來不及了,〝前途茫茫、無以可依〞!活著無所謂不知不覺的,死如燈滅前程未曉。

 

佛法講兩種生死,分段生死和變異生死;三界內是分段生死,三界外是變異生死。分段就是分期,一個身死了又換一個,生生世世,好像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但它又是連續性的;而變異生死,那是無量劫來,久修業所得。想了生死容易不容易?說容易是太容易了,本來就沒有生死,但當你尚未參透,還是有生死!執著呗。那麼生死這念頭,你是從哪來的呢?參透跟未參透就在這。

 

理上沒生死,事上卻有生死,不修行的人有生死,有修行的人也有生死!要想完全透生死,不受束縛,那本事可就大了!不要以為能入定十天、半個月甚至幾劫,就能出這生死窩!往哪跑呢?定力沒了,還需墮啊!有人在苦中不知苦,有人在苦中覺悟了。

 

印光大師的房間非常簡單,但他在房裡掛了一個“死”字,時時刻刻〝念生死苦〞啊!警策自己的道心,不可輕慢了。三界如火宅,初禪、二禪、三禪都還有水災、火災、風災,都會壞的,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眾生,能到什麼地方去呢?出三界有一個地方,就是〝方便有餘土〞,等你了了分段生死,到了那裡就知道是什麼樣子。菩薩住的是〝實報莊嚴土〞,佛所住的是〝常寂光淨土〞,這都是聖人的境界,聖人所受的果報殊勝,我們只有到那個地方才知道,所以現在已發願參禪在用工辦道。

 

來看看自己這個色身是自己背得來的,是自己造業造來,不是哪一個強加給你的啊!所以了生死要斷煩惱,有五住煩惱:欲愛住地、見愛住地、無明愛住地、捨愛住地、無捨愛住地。這些源於〝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是不能住的,執障啊!

 

你不會用工、不曉得用工、不精進用工,整日裡在打混!搪塞光陰也害不了別人,而都是在害你自己啊!八萬四千法門的道多哩,但總的不離修福、修慧,福慧少一不可!佛是個『福慧兩足尊』,福足慧也足,一般人也有些福報,看起來是比三惡道的眾生有福報,但這並非是究竟的福報,而是有漏會盡的啊!所以修行人都要惜福,好好用工,也要惜緣,共修就是份緣,要好好珍惜啊!有句話〝寧動千江水,勿擾道人心!〞好因才有好緣哪,好因就是知生死有道心,好緣就是修福修慧成佛果!

 

世間的聰明是不能當智慧,真正的智慧是〝空性慧〞!參禪就是往這條道上走的。智慧是跟情識相反,眾生屬於情,佛法屬於智,絕對不一樣的。有情就沒有智,有智就沒有情,「三界一大情,三界像火宅。」各種情都會令你不得自由,都是生死,情越厚,生死越深哪!蓮池大師有一個〝七筆勾〞,叫我們把它一筆勾消,這才能與道相應!說多了打閒岔,懇請諸位仁者都發起心來用功!

 

台長: 幻羽
人氣(1,792)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禪七修行系列首次七七 |
此分類下一篇:附錄~:~認識禪修之中所延生之諸狀~:~
此分類上一篇:禪七修行系列~三七(第七篇)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