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1978)
導演:麥可西米諾(Michael Cimino)
合演對手:勞勃狄尼諾、克里斯多夫華肯
奧斯卡:第51屆最佳女配角入圍
角色:單親且受家暴的年輕女子琳達。
職業:超級市場職員。
當年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大獎,片長長達三小時的《越戰獵鹿人》,從現在的角度看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從開頭關於婚禮的部分,幾乎沒有什麼劇情推衍,就已經長達45分鐘,之後的越南片段,再到返鄉後的情景,三大段的劇情都採用直接切入的方式,也就是說,每一段之間並沒有細細過程描寫,而是斷裂成三大段,然後每一段都用非常長而且聚焦在那短短的時間上,讓角色自己說話,而不是情節。
因此演員就成為此片能否成功的關鍵。幸運的是,導演麥可找了當時可說是品質保證的勞勃狄尼諾,加上初出道正要發光發熱的克里斯多夫華肯與梅莉史翠普,還有一干優秀的演員,使得鏡頭定在這個場景時,演員們稱職又自然的反應與對手戲,使得角色中的張力、關係變化,甚至主題,得以緩緩地呈現出來。
因此第一段的婚禮鋪成,讓我們看到了小鎮男子的嬉鬧與不安,即使是婚禮這麼重大的事情,也在大家不知天日的嘻哈笑鬧中度過。但當劇情直轉到越南片段,慘忍、狼狽、生命如同芻狗般不值錢也無法掌握的無力,對比前面的部分,就更顯得虛無,也更指出了戰爭的無情與殘酷,但這還只是戰爭本身部分,當進入到第三部分,歸鄉的軍人們再回到熟悉的地方,卻也再回不到當初的天真與樂觀,戰爭的陰影不只摧毀身軀,更在心靈留下難以抹滅的夢靨與影響。
我原先還不懂在第一段時,婚禮派對進行中,硬是插了一段軍人的部分。嬉鬧的大伙看到了一旁獨自喝酒的軍人,想說幾天後就要入伍的他們,看到軍人自然而然想要親近,也許可以大聊特聊一番,因為他們即將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但是卻得到這位軍人無情的對待,他根本如同死人一般沒有任何反應。於是乎在整部片子最後,當大夥兒又再齊聚一堂(以婚禮開頭,最後是葬禮結尾,頭尾呼應),大家回到那個熟悉的酒吧,原先醉生夢死的場域轉而成冷冽的現實,眾人面對這樣的轉變只能面面相覷,沉重到無法交談,只剩呼吸,於是,戰爭,這個可怕龐大的東西不是在終戰就代表一筆勾銷,付出的代價實在龐大,而且持續在每個人的心中發酵著。
在這樣佈滿男性賀爾蒙的影片中,梅莉史翠普戲分不多,雖然已經是女性角色中最多了(第二位是那位新娘),而且是兩位主要角色愛戀的對象,甚至在第一大段還給了一個篇幅來描寫她的家庭狀況,因此我們知道她因家暴選擇搬出來到男友住處,戰後男友失蹤,鍾情於她的男友好哥們也因戰爭摧殘使得性格突變,她只能不斷地接受生活的磨難,然後堅強地活下去。這種種的描寫卻始終無法深入她的內心狀況,雖然梅姨已經在有限的篇幅下,盡量表現出角色的脆弱與堅強。不過導演本來就志不在此,導演在描寫每個角色時,即使是他最倚重的男角,也不花太多篇幅去深入角色內心狀況,而是純粹以事件的堆疊與反應來表現主題,因此我們只能就事件本身角色當下的反應來做衡量與反思,比方第一大段,我們無法得知男生明明就要入伍卻趕著結婚的心態與想法,只知道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鎮男子入伍前的醉生夢死的逃避。又比方第二大段,獲救的克利斯多夫華肯看到賭局中重現戰爭中他的夢靨:俄羅斯輪盤,他的憤怒比較讓人理解,但之後我們發現他卻留連在此賭局中不可自拔,甚至最後喪失理智甚至生命,當中的轉變,也許我們只能歸咎是戰爭的影響,卻無法更深一步探討,實在可惜。
但本片雖然沒有深入角色內心,卻角色分明,一群男孩中,總有比較強勢的,比較懦弱的,比較惹人厭的或是比較和善的,因此本片的成就我覺得不在於戰爭的反思(之後有更多更棒的反戰電影),而在於當時美國人的生活描寫,我看片子最津津有味的地方在於導演把這個情況處境設定好後給演員們去發揮,然後一個事件發生時中每個角色的反應與情緒,就成為全片最耐人尋味之處。
當年最佳女配角得主是《加州套房》的瑪姬史密斯。不過梅姨能以這麼少戲份入圍,除了當年美國實在太愛《越戰獵鹿人》外(當年有11項入圍,每次評比也都會列入美國影藝學院百大名單裡),梅姨初入影壇第二部電影就展現清新又存在感十足的表演,實在很難不讓人想鼓勵她,也從此開啟了她金像獎入圍紀錄。梅姨也很爭氣地第二年就以《克拉瑪對克拉瑪》拿到了女配角,然後第三年入圍女主角,在第四年得到女主角,自此演技口碑已然確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