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0-20 14:03:10| 人氣3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為何韓國人只有名字是漢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何韓國人只有名字是漢字

有到過韓國旅遊的人都知道,對我們漢字圈的人來說,如果路標沒有檢附英文的話,簡直像到了另一個星球。 

有一年,我趁著中秋連假到韓國旅遊,卻發現繁華的首爾大街上商店大多關門,有如一座空城,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韓國人也放中秋假期,而且和農曆過年及端午節並列為年度三大節日之一,大家早就返鄉與家人團聚了。

話說,韓國為何會有如此「漢化」的習俗呢?其實在過去,由於朝鮮半島長期屬於中國的藩屬,受到中國文化影響相當深,因此,韓國人雖然講韓文,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文字,書寫都是用漢字來表示,但由於漢字相當艱澀,當時只有士大夫及讀書人才有機會學習漢字,一般的平民百姓幾乎都是文盲。

到了一四四三年,當時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為了要掃除文盲,並讓文字學習普及化,便利用日月星辰及音樂等概念,以窗櫺的形狀為原理,創建了四十個字母(二十一個元音,十九個輔音),再以拼音的方式,成為現今的韓文,而它還有個正式名稱,叫「訓民正音」,又名「諺文」。

世宗大王所創建的韓文,擺脫漢字象形會意等概念的束縛,利用音韻學的原理,由一到兩個輔音,再加上一個元音所構成。不可否認的,在現今電腦時代,韓文是目前全世界最容易上手、最科學,也是最容易輸入的語言,難怪韓國人每次在世界打字大賽當中總是名列前茅。

世宗大王雖然發明「諺文」,但是當時主要的用意並非要「去漢字化」,只是希望創造一個人人都容易溝通使用的語言,並能夠把用漢字寫不出來的「純韓語」(約占韓文的二○%)表述出來,因此,在之後的五百年當中,韓國的官方文件及出版品,為了力求精準,仍然是以漢字為主,而「諺文」只是漢字的輔助工具。

一直到一九○六年,當時的學者周時經提出「韓文獨尊論」,他認為漢字是外來的文字,韓國應該要透過韓文本土化來喚醒民族自覺。而周時經的「韓文獨尊論」,在一九四五年韓國獨立之後開始落實,自此韓國政府連續發動三次去漢字化運動,有人稱之為戰後「六十年文字運動」。

從韓文獨尊,到漢字復活

首先韓國政府在一九四八年頒布《諺文專用法》,開始逐步廢除漢字,由於當時韓國受到美國文化影響相當深,「脫亞入美論」成為知識分子的主流意識,擺脫落後象徵的漢字,學習進步的英文浪潮,更是風靡全國,當時韓國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漢字廢止會」。由於美國提倡廢除漢字,主要是希望韓國能夠擺脫中國的文化牽制,而這種非發跡於韓國人本身需求的運動,其實並沒能排擠漢字,當時政府公文、報刊雜誌,依舊是「韓漢並用」。

而漢字真正開始在韓文當中消失,是在一九六一年朴正熙總統執政之後,在他掌權的十八年期間,他全力倡導「廢止漢字」「韓文專用」政策,因為這些政策,將可以讓過去韓國所有的官方文書及出版品完全失去效用,同時也可以拿來對付反對黨金大中的政治攻勢,並有利於朴正熙的獨裁統治。

不過,朴正熙雖然發動全面廢除漢字運動,但是他本人的漢文造詣卻是相當深厚,我記得曾經在一張照片當中,看到朴正熙提著毛筆,揮毫寫著「祖國現代化」五個大字,而他的長女,韓國現任總統朴槿惠,不但從小學習漢語,並熱愛中華文化,喜歡中國哲學。由此可見,朴正熙的廢除漢字運動,並非是他對於漢字有特別的成見,只是把廢除漢字運動當成一種打擊異己的政治工具。

經過朴正熙十餘年的廢除漢字運動,韓國年輕一代的學生幾乎完全不懂漢字,而圖書館內典藏的古書及出版品,都要重新再用韓文進行翻譯。另外,由於現今的韓文是以拼音方式呈現,因此出現許多相同發音,卻可對應眾多漢字的情況,例如jung這個字,它的漢字便有重、仲、中、眾等四種;jae這個字,則有再、載、宰、才、栽、災等十七個漢字;最普遍的sa,則多達五十四個漢字,這讓韓國人為了避免混淆,都會在他們的身分證上加註漢字,而他們的姓名也成為現今韓國人唯一認識的漢字。

韓文使用大量的同音異字,也常常造成韓國行政上的錯誤與疏失,例如,有一年韓國政府正在進行高鐵建設時,由於鐵軌的混凝土枕木需要防水發泡棉的填充物,但是施工單位卻誤用了吸水材料,導致十五萬根枕木出現龜裂,最後政府調查發現,出錯原因竟然是施工單位誤將「防水」錯認成「放水」,因為缺少漢字的標記,而韓文當中的「防」與「放」是同一個發音。

就在韓國實施韓文專用政策將近四十年之後,在一九九七年開始出現轉變,原因是韓國於該年爆發金融危機,造成國內經濟急遽下滑,當時的韓國工商界人士擔心,由於韓國有超過四○%的商品輸出對象是中國大陸,而完全拋棄漢字的韓國,將難以和使用漢字的中國大陸做生意。

於是一九九八年金大中總統上台之後,便發表「漢字復活宣言」,鼓勵學生多多學習漢字,出版品及新聞報導盡量「韓漢並陳」,以提升國民的漢字能力;而在二○○九年,由韓國二十位前總理所組成的「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聯名向青瓦台呈上一份建議書:主張韓國應該從小學開始教漢字。另外,韓國五大經濟團體也建議屬下的十九萬家公司,在招聘職員時必須經過漢字考試。

雖然目前在韓國,漢字教育仍然只是中學的選修課,但是現在許多韓國的大學規定,在學生畢業之前必須拿到漢字二級證書,或者通過校內進行的漢字考試。而三星集團等大企業,在聘用員工的過程中,會給持有漢字資格證書的應聘者加分,而目前在韓國,「漢字能力資格證」和「托福英語證」以及「電腦應用能力資格證」,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三大必備證書。



都教授說中文,漢字圈觀眾備感親切

其實,在韓劇的古裝戲當中,早就常常出現漢字的元素,例如韓劇《天命》,劇中常常可見大幅漢字書法高掛在宮廷、貴族家中,而且凡是劇中出現的書籍、書信、密旨及榜單等,一律都是用漢字寫成,人物的名字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承載著美好的祈願,例如金玉、長今等,而劇中的針灸穴位也同樣是由漢字寫成,並且在涉及穴位的名稱時,通常會特別加上註釋,告訴觀眾穴位的正確位置,這些細節體現出韓劇電視製作的用心,以及對中國文化的認可和尊重。

由於古代韓國是使用漢字,因此在古裝韓劇當中出現漢字並特別,但是在現代韓劇當中,如果還頻頻出現漢字,可就比較稀奇了。比較特別的應該是《來自星星的你》這部戲,因為劇中主角都教授的原因,在戲中時常出現中國的古書,或是用中文寫的韓國古籍,例如連現代華人都少有聽聞的《列女傳》《明心寶鑒》等中國古代經典名著,都出現在都教授的讀本當中,特別的是劇中主角在戲中竟也哼起中國古典樂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是知名中國教育家李叔同所寫的《送別》。

《來自星星的你》是由韓國知名編劇朴智恩,以及導演張太宥所聯手打造的年度大戲,並由韓國明星全智賢及金秀賢主演,劇情敘述在一六○九年時,一群外表長得和現代人並無兩樣的外星人,在地球短暫停留之後便離去,而其中有一位外星人卻因為無法趕上而獨自留在地球,他必須要再等待四百年,才能夠搭上下一班飛碟回到外太空。而他在這四百年期間,雖然更換各種不同身分,卻一直維持原本年輕俊俏的模樣,而現在他的身分是一名大學教授,都敏俊(金秀賢飾)。

因為都敏俊是來自外太空的外星人,因此他具有瞬間移動、時間暫停等超能力,聽力及視力都是一般人的七倍,而就在都敏俊即將要回到外太空的前三個月,一位高傲而又無知的韓流明星千頌伊(全智賢飾)突然成為他的鄰居,千頌伊這樣的女性其實是都敏俊最討厭的類型,但是都敏俊在無意間看到千頌伊小時候的照片,竟然和他四百年前所認識的女子是如此相似,這讓早已下定決心不再插手他人事的都敏俊,不知不覺開始關心起千頌伊,並擔任千頌伊的經紀人,兩人更因此陷入愛河。

《來自星星的你》因為劇情設定,劇中時常出現漢字圈觀眾熟悉的文字,間接吸引眾多中國大陸、台灣及世界上其他漢字圈的觀眾。而從韓國看台灣,台灣朝野各黨,先前為了課綱版本是否要去中國化而爭論不休,其實在兩岸交流已經如此頻繁的情況下,去不去中國化早已不再是重點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學習韓國,思考如何推廣台灣本土製作的戲劇,發揮我們的軟實力?

延伸閱讀:宋仲基篡位,韓流四大天王洗牌

本文節錄自《上一堂最好玩的韓國學:政大超人氣教授帶你從韓劇看韓國社會、政治、外交與兩韓關係》一書,由先覺出版社所出版。

台長: 綺羅
人氣(3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歷史/考古/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德國為何沒唐人街?納粹迫害華人的黑歷史
此分類上一篇:別再叫老公? 陸教授:古代指太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