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02 21:04:54| 人氣4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陸人的正體字困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陸人在台灣-大陸人的正體字困惑

  • 2013-09-02 01:43
  • 旺報
  • 【(李國政/加籍陸僑專欄作家)】

     作為大陸人,從小接觸的就是簡化字,對正體字概念模糊。1990年代初接觸到台灣媒體,便開始學習和盡量使用正體字,自認已非常熟悉了,卻不料20多年過去,還有很多誤解,至今仍會時不時搞錯。對正體字的不解,是兩岸文化差異之一。

     正、簡字混淆鬧誤會最有名例子是「面」「麵」不分。在正體字裡,「面」與「麵」是不同的字,「面」有多重含義,其中之一是「臉部」,但沒有一個含義是用小麥製作的食品「麵」。故大陸把「麵」簡化成「面」,把「吃麵」寫成「吃面」,台灣人看了會大吃一驚﹕吃「臉」?

     另一個有名例子是「發」「髮」不分,體現出大陸人不擅使用正體字。大陸把「發」和「髮」都簡化成「发」,「頭髮」變成「头发」,如果要回復成正體字,「头」還好,正體後只有一個「頭」,但「发」的正體有「發」和「髮」兩字相混,於是就出現「頭發」、「洗發」、「披肩長發」,台灣人看了一頭霧水。

     「面」「麵」不分和「發」「髮」不分代表了「正體字困惑」的一個類型﹕「兩字合一」乃至「多字合一」﹕拿一個筆畫簡單的字作簡化「原型」,把另一個同音但筆畫繁複的字簡化成這個字,而不管此兩字原本的含義有何不同,如「面」「麵」;「松」「鬆」;「征」「徵」;「里」「裏」;「后」「後」;「斗」「鬥」;「划」「畫」;「奸」「姦」……,或另行製造一個全新的簡化字去替代原先的正體字,如「发」替換「發」和「髮」、「苏」替換「蘇」和「甦」……。

     如此簡化的後果,一是在「簡化字」的層面鬧誤會,如「吃面」;二是在試圖回復成正體字時搞笑話,除了「頭發」,還有如「松壽樓」,「松壽」的本意是「松樹般長久的壽命」。但「鬆」的簡化字也是「松」,故在處理簡化字的「松寿楼」時,既然「寿楼」要正體成「壽樓」,則「松」不也該是「鬆」?於是變成「鬆壽樓」──豈不是「鬆動」壽命的意思嗎?含義全反了。

     「征」「徵」亦然。本來,「征」是「討伐」、「徵」是「招募」,兩字含義不同很分明。但大陸「徵」的簡化字就是「征」,故沒有「徵兵」,只有「征兵」。結果,某古裝電視劇的戰爭場面,明明亮出的該是「征」旗,但為了體現古代使用的是正體字,便刻意把「征」改成「徵」,讓人啼笑皆非:不是要「討伐」敵人嗎?怎麼變成在陣前向敵人「招募」了?還有如「苏」「蘇」「甦」不分,「苏联」成「甦聯」、「苏貞昌」成「甦貞昌」;「里」「裏」不分,慣用的外國地名「素里」成「素裏」、「里昂」成「裏昂」;「划」「畫」不分,「划船」成「畫船」……

     以上問題,有些是電腦轉化的結果。現在的中文電腦軟體都有「簡正」互相轉換功能,反之亦然。依我觀察,台灣版軟體的「簡正轉化」比較正確,不會有「甦聯」、「裏昂」出現,但大陸的軟體功能缺陷嚴重,經常出現本文列舉的錯誤,這反映出大陸軟體編寫人員正體字知識不足。

     另外一個類型是本來兩個正體字的意思就比較接近或重疊,兩字既有混用的時候,也有清晰區別,但一簡化,區別也就搞混了,如「盪」「蕩」兩字,全簡化成「荡」,原來的「盪」和「蕩」有什麼區別,只學簡化字的無從知曉,自然也用不準。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前文列出的「奸」「姦」;「后」「後」……之中。正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但學好它要比想像的不易,需格外下功夫。

Chien-Sun Zhao

  • 聚、集:individuals getting together to cause a much reduced collective distribution area
    組、合:assembling individuals together as a collective body
    連:connecting individuals into a string
    聯:combining individuals head by head
    會:individuals meeting at a point
    匯:flowing together (confluence) of water courses
    彙:{a Chinese word} collecting by accumulating individuals, as in the name of some professional journals (彙刊), also manifest in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vocabulary (so translated as 辭彙)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沒查資料,其實是我腦子裡的常識,所以可能不完善。

    那些英語詞都廢掉合併掉衹剩一個,如何?

    類似的情況在文化夠高的語言裡都有,叫他們都學捆緊人民共和國,都革命罷! ^_^

    —– 但是哪裡革得掉!西德教育部要革一個拼音書寫符號Umlaut,就是把在a和u上面加兩點表示變音改成ae和ue,幾十年革不掉,因為大報主編大出版社董事長帶頭宣告要保留傳統,就是要那兩點。 —– 啊!德國人真是腐爛啊!窮酸落後,時代會淘汰這個出產過康德貝多芬歌德愛因斯坦的偉大的民族!捆緊人民共和國萬歲! ╯^﹏﹏^╰⋯⋯

    我酸得很,但是我拿出來的理與據誇張嗎?一點都不誇張。 ^_^

    有舊義須析離或有新義須表稱才會相應產生新詞,這是對語言發展的第一認識。阿拉伯語關於馬的詞以百計,因為有必要析稱。漢語裡上百個關於馬的單詞早就廢用幾盡,一因其義不再需要,一因複詞大興。definite與definitive這兩個形容詞同源,意義相近但不同,都常用,不可混誤。different與differential的意思不同。常用詞decided與decisive都源自動詞decide,但意義完全不同。characteristic可以當名詞用,但在生物學上其義與character有明確的不同,絕不可混誤。英語裡例子太多。漢字在秦篆秦隸已經廢了一大堆古字,但其後仍有大量分化字和形聲字出現,分化字主要是老字加部首以表達分化義,形聲字是為了省簡筆劃而另起爐灶。“揹”是以背負之,加手成新字,這是分化,也算形聲(所謂形聲字乃是義符和聲符合而為字,因形即以表義)。“麵”字是歷史久遠的形聲字(義聲字),萬無以“面”字表之之理。“同形”之義難以表達為方塊字,古時以同音的“象”字來暫代,後來把“象”字加了人字旁成為新字“像”,這才是“同形”之義的本字,本字既出,“子像其母”遂不宜書為“子象其母”,在現代白話文國民教育中此“不宜”進為“不可”。遠稱代詞與疑問詞不應以同一書面形出之,所以“那”與“哪”分開了。乾、幹、干混為一個干,乾坤卻不寫成干坤,洋人不好當面嘲笑。復、複、覆都衹剩下聲符,但罕用字蕧字仍然存在,這是給文化穿小鞋。生活簡單思維簡單文化簡單,語言中詞不會多,因為需要區辨的義少。文化複雜了,詞就多了,後進國家英國的牛津大辭典所收的英語詞多過中華古國的康熙字典所收的漢字,古詞廢詞不必多說,高級文明生活中已有的那些分化義區辨詞在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火星語水星語金星語中絕不會被合併掉。

    要拿長句子和比較嚴格的語法說事,那麼俄語可以整段文字好幾句不加一個標點符號,文義無礙,英語語法最簡單,法律條文可以一句一百八十個詞,最後一個句點,我偶然讀過。 —– 叫這些洋人改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革命啊!~~~~~~~~~~

    革命的理由嘛~~~捆緊人民共和國早就給了光照宇宙長夜的理由~~~大家都看到啦~~~

    文化大革命從1950年的土改開始,1966那一次不過是最有名的一次,但是捆緊人民共和國的十三億國民看不出這個歷史真實,鄧好貓路線取代毛好貓路線三十年之後更看不出。一個思考者要脫開束縛完全解放自己必須像哪吒那樣剔骨削肉重生,這太難了。一個知識人如果能做到不當自己是中國人,而以歐美人的心靈從歐美知識人的角度來省視這一段中國文化史,那麼他應該會看清楚那二十七年歷史裡瀰漫著一種極端急功近利、文化靠邊、為了經濟生產多快好省為了政治的理想宏圖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都不在乎的文化精神,而那正是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的延伸,而且,要這位暫時的外國人不認為漢字在那段時空裡淪落了恐怕很難。

    歪理盛行的時候一定是常識不見了,再不然就是自身的利害涉入太深,或者自己被裹脅了。

    李自成張獻忠裹脅了一代農夫,中國共產黨裹脅了三代人的歷史和文化和大腦和心靈。當它是水而你是魚,你逃不掉。你必須長翅膀,還得學著靠肺呼吸。在思考者,那是另一次文化大革命的結果。

    出處: 2008-10-27〈彙與匯的悲哀〉& 2008-10-28〈聚、集、組、合、連、聯、會、匯、彙、與文化大革命〉 - *每事報*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51173/3080940#ixzz2diuZSY00
    更多
    • 【文字】方面,單純的簡筆衹是難看,並未損及一千多年來穩定的形義對應,小小的漢字內碼轉換軟體就可以完美地變換,這才屬於“技術性”問題。中國共產黨帝國的官版簡化字最糟糕的是截頭、砍腳、換頭、換身子、挖內臟、殺字滅屍、砍部首、異義併入一字這些,但是這些衹要從小就學,環境完美配合,就是天經地義了,為什麼要改?所以這不是“技術性”問題。不管怎麼樣,廢掉官版簡化字歸回原軌我想至少要花人民幣三五千億,美國的度量衡至今不改成公制,主要的原因正是在好幾千億美金的“社會成本”問題。至於當今人民的意願,民意調查的結果應該在八成九成反對“走回頭路”。
    • 所以兩岸在【文字】方面的衝突實在並不是“技術性”問題。

      出處: 2012-12-14聯合報社論〈將大屋頂中國納入一個中國原則〉+ SCF簡談兩岸六十年來累積的四大歧異可能永久阻絕兩岸的政治統一 - *每事報*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51173/4902229#ixzz2divnA6sP
    •  

台長: 綺羅
人氣(4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歷史/考古/教育 |
此分類下一篇:古人對地震徵兆的認識
此分類上一篇:漢滿蒙文 並列為證 康熙遺詔 雍正沒篡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