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20 01:00:00| 人氣3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惱人更年期症候群 5招揮別困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更年期不適症狀多 可透過中醫提早調理

 

(健康醫療網/鄭人豪報導)更年期婦女因女性荷爾蒙減少,使身體處於陰虛狀態,所以常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悸等現象,情緒上也較易產生煩躁、憂鬱等肝火大症狀;台南開業診所院長陳宥任指出,尤其正值秋冬季節,體質更易跟著有所變動,恐會加重陰虛狀態。

停經平均年齡約在50至51歲之間,主要是卵巢分泌的荷爾蒙減少,影響月經週期,從不規則直到停止階段;陳宥任說,因此更年期婦女可在換季前後,透過中醫調理身體,幫助舒緩症狀。

近日臨床上有許多更年期婦女紛紛來看診,皆表示有心悸、潮熱,甚至睡眠品質不佳等現象出現,到底要如何有效保養呢;陳宥任說,應從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開始,包括避免熬夜、晚睡等,且配合規律運動習慣,增加身體肌肉的質量,有助於保持情緒穩定性,減少促使形成陰虛體質的因子。

另外也應提早預防陰道尿道感染的發生,可透過熱水袋熱敷肚子,促使腹腔血液循環,改善乾燥現象,並時常按摩,包括太谿、三陰交、血海等穴道;陳宥任建議,在更年期前幾年開始,最好透過中醫調理身體,尤其在月經結束時,可以中藥調理的方式維持體內陰陽平衡,就能有效減少更年期來臨時的不適。

惱人更年期症候群 5招揮別困擾 

 

許多中年婦女會在停經前3至5年突然出現情緒暴躁、臉部潮紅、失眠等「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如果調適或適應不好,可能引發焦慮、憂鬱或其他精神疾病,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可能一時想不開而釀成自傷的悲劇。預防重於治療,若能瞭解更年期症候群的病由,及早採取5大防範措施,女性朋友也能避免更年期障礙的困擾。


▲ 多運動有助於預防更年期症候群,避免或緩解面潮紅、情緒易怒、心神不寧、頭暈耳鳴等症狀。(攝影/張雅雯)


更年期症候群的常見生理性症狀,包括月經不順、熱潮紅、盜汗、萎縮性陰道炎、頭暈耳鳴、腰脊痠痛、口乾舌燥、手腳冰冷、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骨質疏鬆等;另有情緒不穩、激動易怒、緊張焦慮等心理性徵兆。

引發上述的更年期症候群原因,西醫認為是婦女因卵巢功能退化,造成女性荷爾蒙缺乏所致,傳統中醫則解釋為腎氣不足,經脈失於溫養,陰陽平衡失調所造成。

綜合中西醫對於更年期症候群的診療觀點,發現女性朋友若能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做好自我的日常生活保養,就能避免或減輕適應不良的情況幫助平穩度過更年期。

【預防更年期保健5大措施】

1.睡眠充足:曾有研究提到晚上10時到凌晨2時是身體新陳代謝功能比較活躍的時候,女性朋友應盡量在晚上10時開始進入睡眠狀態,且保有6至8小時的好品質睡眠,降低神經緊繃、情緒不穩、煩躁抑鬱等精神症狀發生率。

2.規律運動:規律的運動有助於舒緩身心靈壓力,促進新陳代謝,調節體內荷爾蒙,建議女性每周可安排3至5次的慢跑、游泳等動態運動,每周2至3次肌肉力量訓練和和伸展運動,每次運動至少需達30分鐘,每次每分鐘心搏達130下。

3.飲食保健:飲食保持「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高鈣、多水分」的原則,盡量減少油炸的烹調方式,食物保持清淡,以高纖的糙米飯或五穀雜糧取代纖維素少了三分之二的白米飯,且每日攝取多種蔬果和約2000c.c.水分,維持身體正常功能,避免腎水不足而引發更年期症候群發作。此外,營養素則可多補充抗氧化劑和鈣質。

4.中醫調理:腎陰虛體質的女性,容易有口乾、便秘、腰痠背痛的情況,可在專業中醫師診斷下以知柏地黃丸調理體質;有畏寒、精神不振、大便稀薄等症狀的腎陽虛體質的人,則可以吃右歸丸。此外,平時多喝枸杞茶、人蔘茶或吃山藥,對預防更年期也有一定的幫助。

5.及時治療:多數更年期症候群患者不會感覺明顯不適,但若自己或家屬察覺患者生理和心理變化已影響正常生活,應儘快就醫尋求協助和治療,以免情況惡化,演變成更嚴重的疾病。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