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0 16:58:14| 人氣8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諾貝爾得獎幹細胞研究 解決道德問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諾獎得主警告 幹細胞療法風險高

(路透香港9日電)新科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今天警告病患,愈來愈多國家的診所和醫院所提供的未經驗證「幹細胞療法」,恐具有高度風險。

在中國大陸、墨西哥、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國家,網路上充斥著許多廣告,號稱幹細胞可治療任何疾病,包括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關節炎、眼疾、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和脊椎受傷。

山中伸彌對此提出警告。

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表示:「這種做法問題很大,是個威脅。許多用來施行的所謂幹細胞療法,並無任何動物或臨床前的安全驗證數據。」

他接受路透社電話訪問說:「病患應該了解到,如果沒有關於所施行療法功效和安全性的臨床前數據…那可能會非常危險。」

山中伸彌昨天與英國劍橋大學古爾登研究所(Gurdon Institute)的古爾登(John Gurdon)同獲諾貝爾醫學獎殊榮。中央社(翻譯)

 諾貝爾得獎幹細胞研究 解決道德問題

獲得今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基因複製研究將有助愛滋病、遺傳疾病的防治,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張南驥受訪時表示,此研究成果可將一般細胞轉變為其它細胞,為幹細胞研究提供一種另類研究方式。據報導,科學家可以培養客製化的細胞組織,進而施行移植手術,未來可望治療多種疾病。

英國研究員古爾登(John Gurdon)及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在細胞改造工程上突破性的發現,讓他們在週一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哈佛幹細胞研究所主任梅爾頓(Doug Melton)表示,古爾登及山中伸彌執行「勇敢的實驗」,挑戰科學界的想法。諾貝爾委員會表示,他們的研究「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對細胞及有機體發展的了解。」

古爾登在1962年的實驗發現,蝌蚪皮膚或腸子細胞裡的DNA,可以用來複製成更多的蝌蚪。在1997年,他以相同的方法複製出綿羊桃莉,這是人類透過細胞複製的第一隻哺乳動物。山中伸彌2006年的實驗成功的將實驗室老鼠皮膚細胞改造為「原細胞」,進而轉換為不同種類的細胞。所謂的「原細胞」如同幹細胞,可以轉換為體內各種不同的細胞。

對於這次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張南驥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潛力很大的研究,此發現有幹細胞的潛力,但不存在道德問題,因為是抽取病人自己身上的細胞。他說,這個研究藉由修補基因,可以應用在愛滋病、遺傳疾病防治,甚至還可以讓同性戀男性生小孩!

細胞的再造工程,讓科學家可以製造他們想要研究的組織細胞,如肺組織可用來研究囊狀纖維化,腦細胞可用研究腦部退化疾病。藉由轉化某疾病病人體內的細胞,科學家可以在同一基因環境下製造出新的細胞組織,並且在實驗室裡觀察,或許可以找到病患問題的根源,進而開發出新的藥品。



山中伸彌 「私下隨和 學術嚴格」

山中伸彌與台灣有不少淵源,不但有門生故舊,也曾多次來台,接待他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技師郭紘志說:「山中為人隨和,非常具有學者風範。」

「山中伸彌老師對學術研究要求很嚴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張璽是山中伸彌的學生,他在日本京都大學再生醫科學研究所念書時,山中伸彌就是所長,兩人曾在同一個研究室工作。

張璽說,山中伸彌私底下很平易近人,但是只要是與實驗、研究相關,山中伸彌就會變得很嚴肅,要求也相當高。

陽明大學幹細胞中心主任李光申說,山中伸彌在大學時加入橄欖球隊,有隊友在意外中癱瘓,他立志要治好無法行動的隊友,可能因而間接讓山中伸彌開啟再生醫學的前趨。

郭紘志表示,山中由美返日後,發表多功能幹細胞調控基因的研究,中研院幹細胞實驗室負責人游正博因此邀他於二○○五年來台演講,台大醫學院教授何弘能說,當時山中尚未發表他的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的研究,但他的論點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如今獲獎「毫不意外」。



山中伸彌、戈登 獲諾貝爾醫學獎

【聯合報╱編譯李京倫、東京特派員陳世昌/綜合報導】
2012.10.09 09:00 am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八日揭曉,日本學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與英國學者戈登(John Gurdon)共同獲獎,因為他們發現成體細胞可以重新編程為幹細胞,幹細胞不僅可以發展成任何組織,有朝一日或許可以修復受損的器官。兩人將平分一百廿萬美元的獎金。

七十九歲的戈登是英國劍橋大學「戈登研究所」創辦人,五十歲的山中伸彌是日本京都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教授。

這是日本人獲得諾貝爾獎的第十九位,也是自從一九八七年利根川進獲得醫學與生理獎以來,第二位在此領域獲獎的日本人。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辭中指出,戈登的研究「改變了我們對人體細胞如何特化的認識,為疾病診斷與治療的重要發展鋪開新路」。

人體所有組織都是從幹細胞發展而來,最後成為皮膚、血液、神經、肌肉與骨骼。科學家一度以為,不可能讓成體組織回到幹細胞的形態,也就是說,如果想取得新的幹細胞,只能先取得胚胎。不過山中與戈登發現,細胞的發展過程可以逆轉,讓成體細胞的行為像胚胎一樣。

萬能細胞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摘下本屆諾貝爾醫學獎。圖中即是該山中團隊從人體皮膚組織裡分離出來的「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iPS),就是這細胞的成就讓山中獲獎。
(路透)

在「誘導式多功能幹細胞(iPS)」作用下,成人的皮膚或血液細胞能轉變成幹細胞,學界希望iPS能修復受損器官而不被免疫系統排斥,而且因不需要取得胚胎,也可避免道德爭議。

戈登得知獲獎後說:「很驚訝他們居然會認可這麼久以前完成的研究。山中伸彌完成這麼好的研究工作,能跟他一起受到認可,我非常感謝。」山中伸彌則說:「我打心底認為,沒有國家支持,我不會得這個獎。事實上,我覺得是日本整個國家得了獎。」

戈登被譽為「複製教父」,一九六二年從青蛙腸道細胞取得遺傳密碼,將它移植到青蛙蛋裡,發展成一條正常蝌蚪,領先同儕的研究成果讓他聲名大噪。不過他十五歲時,導師在成績單上寫信勸他不要在生物學界發展,否則「純粹是浪費時間,所有相關的想法都應該立即拋棄」。戈登說,這份成績單他一直放在書桌上「作為娛樂用」。

山中伸彌今年五十歲,神戶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擔任整型外科醫師。他曾透露,別的醫師廿分鐘可以動完的手術,他要花二小時。他的姓氏山中在日文發音是 yamanaka,但常被開玩笑唸成「邪魔中(jamanaka)」,意思是礙手礙腳。他後來赴美留學,才開始潛心遺傳基因研究,他在二○○六年發現極為簡單的方法,有可能讓老鼠的成體細胞回復到發展初期的狀態,這也是此次得獎的關鍵。


圖/聯合報提供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