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10 18:13:29| 人氣2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外媒:瀋陽大罷市的背後 經濟萎頓政府錢袋告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外媒:瀋陽大罷市的背後 經濟萎頓政府錢袋告急

【大紀元2012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近半個多月以來,「盛京」瀋陽乃至整個遼寧全省重現「九一八」鬼子進村時的「大蕭條」,各地大型商超、貿易城、農貿市場、國際小商品城、服裝城、綜合批發市場、街道商業門市靜默罷市,抗議遼寧省政府八家職能部門聯合檢查組的高額罰款。外媒分析認為,瀋陽罷市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經濟委頓之後,政府錢袋告急,不惜橫徵暴斂。而在遭遇抗爭之後,維穩經費短缺,政府手足無措,左右失據

罷市背後的經濟邏輯:經濟下行 地方政府錢袋告急

《金融時報》分析認為,「罷市」與經濟下行難脫關係。繼二季度增速首度「破八」之後,當前中國經濟疲弱趨勢不改。經濟委頓,除了企業首當其衝之外,地方政府也深陷財務困境。有著習慣性投資衝動的地方政府,永遠處於資金飢渴之中;而伴隨著賣地收入以及稅收的下滑,一向花錢不受束縛的地方政府就將黑手再度伸向民間。

文章還說,在瀋陽市2012年預算報告中,特別提到財政壓力:「『十二運』籌辦、瀋陽經濟區建設等,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財政保障任務艱鉅,收支矛盾突出」。今年上半年,瀋陽GDP同比增長11.1%,但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0.3%,更令人咋舌的是,今年5月瀋陽非稅收收入增長56.5%,其中各類罰款費用功不可沒。

商戶罷市 瀋陽不是孤例 廣東「三打」商戶關門

《金融時報》報導認為,瀋陽「罷市」看似偶然,卻是邏輯的必然,也不會是孤例。沒有約束的支出必然導致沒有約束的征斂,而沒有約束的征斂必然導致市場的衰敗,這是一個循環的「怪圈」。

事實上就在瀋陽罷市之前,7月中旬的時候,廣東的汕尾、陸豐、海豐等地已經出現商家罷市抗議「三打」罰款。據悉,商人與執法人員發生爭執和打鬥事件時有發生,據傳,烏坎村民還打了非法查商家的工商人員。

汕尾市民高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官方稱「三打」是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實質是在市場裡挨家挨戶搶劫。

他說好多稀奇古怪的罰款,如食品店一般都是找出廠日期、衛生許可等,如果都沒問題,他們會說干鮮或炒米沒貼日期,連水果不新鮮都要罰款,一罰起來就是上千,路邊賣花生的小販都要罰款至少1,000元,說是沒有衛生許可證。飯館就更不用說,所有證件齊全,就隨便找點衛生狀況就罰款,或者說使用了地溝油;在理髮店,執法人員找理由說檯面有幾根頭髮絲,可能會讓顧客引起過敏,罰款5,000元;在汕尾三馬路大街的衣服店,執法人員說絲襪只賣兩元一雙,肯定質量不過關,人穿了影響健康,罰5,000元。

為了躲開罰款,汕尾90%以上的商舖都關門了。這些稀奇古怪的罰款,與遼寧的「打假」如出一轍。

官民利益日漸對立 社會矛盾升級 民眾不得已用腳投票

《金融時報》分析說,一方面政府行為不受約束,然而伴隨著資源逐漸用盡與稅源的緊張,民間或民企對於透明規則的渴求卻與日倍增,從而激化官民利益日漸對立,導致社會矛盾升級。「滿城儘是捲簾門」的現實無比真實地折射了中國民眾抗爭的現狀:在諸多力量不對等的博弈之中,弱者別無選擇,被逼「退出」。

從瀋陽小商販關門大吉到富人集體移民,乃至資本外流,「用腳投票」的邏輯無處不在;「不和你玩了」,是弱者別無選擇的無奈出路。

天象大變 中共失盡民心氣數已盡

汕尾的高先生說:「工商檢查好比鬼子再度入侵中國!『三打兩建』打的就是我們老百姓,貪官笑了,小販哭了,我只想說,中共政府你不怕成為下一個清政府嗎?」這是民眾面對無奈現實的心聲。

8月7日,遼寧省工商界96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名致信給中共中央和全國人大,要求徹查此次罷市事件的幕後真相,追究遼寧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人的責任,並建議中央免去好大喜功不務民生的省長陳政高的職務。

德國之聲報導說,由於缺乏體制性的監督,中共各個權力部門都威風八面,在其轄地所向披靡。遇到重要活動,他們還聯合執法,公安、工商、稅務、衛生等各種大蓋帽一起上陣,以執法檢查為名,罰款、扣物、抓人無所不能,被光臨的小商小販膽戰心驚,除了小心賠笑、任宰任罰之外,別無出路。然而,近半個月來瀋陽市商戶們的罷市行動,卻是民間抗爭的一個成功案例。

與前些年比,現在天象已經發生了變化,中共的統治越來越難以為繼了。從福建廈門、廣州番禺、遼寧大連、廣東烏坎、四川甚邡、江蘇啟東到遼寧瀋陽,一連串的抗議事件都取得了成功。這在早些年是不可思議的:2005年廣東太石、2008年貴州甕安、2009年湖南石首均發生過異常激烈的抗爭,儘管也有過局部的成效,但是代價慘重,事後也遭到官方報復,若干人受審入刑。

德國之聲評論說,廣東烏坎事件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如同說穿皇帝新裝的小男孩,它使得官方維穩體制原形畢露,疲態盡顯。瀋陽罷市行為更透露了一個信息,那就是經濟萎頓之後,政府錢袋告急,不惜橫徵暴斂。遭遇抗爭之後,維穩經費短缺,政府手足無措,左右失據。

(責任編輯:高靜)

 

廣東汕尾商家抗罰金罷市一週 展開持久戰

【大紀元2012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唐銘報導)近日,廣東省汕尾市開展所謂「三打兩建」活動,執法人員非法逼商家交罰金,其稀奇古怪的罰款行為,被市民認為是「搶劫」,汕尾、陸豐、海豐等地出現商家罷市以表抗議,汕尾罷市至今(7月18日)已達一週以上。商人與執法人員發生爭執和打鬥事件時有發生,據說,烏坎村民打了非法查商家的工商人員

 

稀奇古怪的「三打」罰款

所謂三打兩建,「三打」指的是打擊欺行霸市、打擊制假售假、打擊商業賄賂。「兩建」指的是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監管體系。但汕尾市民高先生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當地政府打著「三打」旗號,而實際所做的事情大相徑庭,幾乎就是在市場裡挨家挨戶搶劫。

他表示,連日來都聽說了好多稀奇古怪的罰款,如食品店一般都是找出廠日期、衛生許可等,如果都沒問題,他們會說干鮮或炒米沒貼日期,連水果不新鮮都要罰款,一罰起來就是上千,路邊賣花生的小販都要罰款至少1000元,說是沒有衛生許可證。

飯館就更不用說,所有證件齊全,就隨便找點衛生狀況就罰款,或者說使用了地溝油;在理髮店,執法人員找理由說檯面有幾根頭髮絲,可能會讓顧客引起過敏,罰款5000元;在汕尾三馬路大街的衣服店,執法人員說絲襪只賣兩元一雙,肯定質量不過關,人穿了影響健康,罰5000元。

執法人員經過賣小吃的地方時,對一個賣層糕粿的人說這層糕粿不好吃,然後端一大盤就走了;執法人員進一家皮革店,拿走幾雙高檔皮鞋、幾條皮帶說是去化驗,沒有收條直接就搶走貨物。

「三打」已發展到每家商舖先交錢就不查了,據說海豐的一些商舖每家向工商交出3000元罰款,工商就沒去查,但後來還是被查了,說是「三打」執法人員由八個部門組成,僅工商罰款不算數。

高先生認為,他們沒有任何法律法規等依據,由他們說甚麼問題就是甚麼問題,說要罰多少就是多少,汕尾正在經歷從未有過的市場恐慌。

烏坎村民打了「三打」官員

高先生說,由於汕尾市政府進行了一次特大的經濟洗劫,「三打」執法人員扮演了土匪、流氓角色,超越了一些商人的承受極限,因此商人與執法人員發生爭執和打鬥事件時有發生,但民眾都被嚴厲的壓制,警方等部門充當了這次邪惡「三打」的保護傘。

據民眾發貼表示,海豐的工商到陸豐去查,陸豐的工商到海豐來查,當然也有汕尾的工商來海豐查,去陸豐的在烏坎村查了出村之後被打了,在搬東西時還被打得慘些。來海豐一個廠就能罰個二十萬,有的還被罰一百萬。

汕尾罷市顯得冷清黑暗

目前,汕尾市場已出現了罷市局面,高先生說,出現罷市差不多已有一個星期了,民眾眼睜睜的被搶,還不允許發出任何不滿的聲音,採取罷市也許是最好的一種抗議方式。大街上90%以上的商舖已關門,從大商城到小吃排檔都關了。

民眾發貼表示:「汕尾三打兩建今日殺入陸豐,賣鹹菜的,說他沒有資格證書,罰款2000;賣草蓆的,說他沒有出產證明,罰款6000;賣鹽的,說他沒有營業執照, 罰款3000,這三天的罰款,就高達2000多萬。今日陸豐街道一片冷清,場面暗淡。而當地的治安問題,毒品買賣卻日益猖獗。」

「直白說了吧!汕尾本來有家的溫暖、現在卻是一片黑暗的世界、很多店門沒開、路上的行人少了、一切都冷漠了。」

「我在汕尾的大姨說這幾天汕尾市場全部亂套了,各大部門聯合執法,大肆抓捕無證經營商販,被抓到賣豆花的罰兩千,買包米也要自己上門買,不敢載,各種店舖陸續關門。」

「工商檢查好比鬼子再度入侵中國!『三打兩建』打的就是我們老百姓,貪官笑了,小販哭了,我只想說,中共政府你不怕成為下一個清政府嗎?」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jytmm@gmail.com

(責任編輯:姜斌)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