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王蒲美蓬40多年前為泰北山民奔走,協助改種高經濟作物,不但改善他們的生活,也讓泰北遍植的罌粟絕跡,而當年泰王帶領山民成功種下的作物,都是來自台灣的果樹。
這個泰國人幾乎都知道的泰王山地計畫,1993年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基金會透過市場行銷,讓來自泰北山區的蔬果、茶葉等產品,深入泰國人的生活中。
不過,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1970年代展開的泰王山地計畫,泰北安康山上灑下的是來自台灣的果樹種子,成功開花結果發展至今,而台灣退輔會是推動計畫的重要舵手,奉泰王諭令執行計畫的畢沙迪親王,則是執行計畫的靈魂人物。
泰王與王后多次上山了解山民改種作物的狀況,許多舊日照片掛在清邁的皇家計畫辦公室和安康農場裡,讓人們回顧這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歲月。
泰王1968年邀請各國使節參訪泰北,共謀解決之道,各國均建議只有高價作物才能替代罌粟,於是倡導山地計畫。1969年英、美、日、韓捐贈果苗呈泰王,植於清邁行宮旁的大浦農場,2年後卻枯萎凋零。
泰王1970年召見中華民國駐泰大使沈昌煥尋求協助。1971年台灣贈送果苗、蔬菜種子到泰北大浦、安康試種,1972年畢沙迪親王親訪台灣農場,1973年退輔會派出福壽山農場副場長宋慶雲到泰勘查。
畢沙迪親王現已90歲高齡,他接受中央社訪問時回憶,由於交通不便,不靠直升機的話,包括他自己都得走7小時的路上山。
畢沙迪說,當年他背著包包走到山上,晚上睡在硬地上,但他不以為苦,因為早已習慣走山路。
今年高齡89歲的宋慶雲現在與乾兒子定居清邁。他回憶,「第一次到安康的時候,畢沙迪親王陪我一起上山,親王到山上沒地方住,就到山胞家裡一起住,我們在草地上蓋了報紙,過了第一個晚上」。
當年計畫團隊徒步上山的軌跡,還保留在安康山上,讓旅人們可以從一個山地村落遠眺懷思。
泰王山地計畫能夠成功,宋慶雲當年勘查氣候與地理,做出正確判斷功不可沒,也因此,泰國人暱稱他為「爸爸宋」,泰王晉見時也這麼稱呼他。
1973年到泰北勘查的宋慶雲,原以為只要2小時就能解決問題,沒想到卻花了兩個星期。
宋慶雲說,直昇機載著他飛了好多天,第一個到的地方是茵他農山,看到沒有針葉樹就知道不夠冷,最後飛到泰緬邊境的安康山,「我想我們台灣有些東西,可能拿到安康試驗有成功的希望」。
計劃團隊於是試種了從台灣送來的桃、梅、柿、李等果樹,18個月後第一個結果的是桃子,其他果樹成果也比預期還好,於是就選定安康開辦農場,泰王山地計畫也從這裡開始開花結果,直到今日。
安康農場現在有台灣協助興建的農訓中心、德鄰賓館、泰中賓館。另外,當年計畫合作之初,台灣還贈送泰王充滿中國風的「御覽亭」,位於大浦山。
畢沙迪親王表示,泰台至今仍維持合作交流,除了有台灣專家派駐外,泰國也會派人到台灣受訓。
宋慶雲說,種皇家計畫的作物,比過去種鴉片有更好的收益,現在早就沒人種鴉片了。
40多年過去,泰王山地計畫發展到38個工作站,幫助了14多萬農民,安康山不只有農業也發展成觀光農場,罌粟花已經在泰北山上絕跡。1010730
罌粟絕跡 泰北安康如台灣山林
- 2012-07-30 10:41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泰國清邁安康山在皇家計畫推動下,今天已發展成現代化農場,不再遍植罌粟,台泰農技合作遍及各種作物,因此許多台灣遊客走訪安康農場時,會有置身台灣山林之間的錯覺。
泰王山地計畫初期就參與開發的錢企越說,安康農場「等於是台灣梨山的翻版,很多梨樹搭的棚架也在這裡照樣作,桃子、柿子、梅子都跟台灣很相似」。
錢企越去年從中華民國政府派駐的工作退休後,被皇家計畫基金會聘為顧問,協助安康農場發展茶作技術。
台灣人到清邁旅遊,多數不知道安康山上有一個跟台灣很相似的山林。錢企越說,台灣人來這裡看到後,才發現這裡跟台灣很相像,一問之下,「我說作物都是台灣來的啊,他們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東西送到這裡來種,而且發展得這麼好」。
台灣在1970年代協助泰國推動山地計畫,成功消滅提煉鴉片的罌粟花,現在台泰農技合作不只侷限在果樹類,雙方已進行過更多種類的蔬果合作如草莓、花卉如蘭花,以及森林、烏龍茶、蔬果加工等。
安康山上除了梅、柿、梨之外,許多樹木樹種也來自台灣,1980年代台泰森林研究發展計畫,讓安康山上可見到台灣的相思樹、楓香、杉木、樟腦等,許多樹種甚至有了泰文名稱。
泰王山地計畫1993年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台灣2年後將合作任務從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改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執行。
派駐在清邁的國合會計畫經理張翊袖表示,台泰目前正在進行的是香菇、水柿、柑橘、百香果等4項計畫,泰方每年都會派人到台灣研習農技,如果泰國有技術上的困難時,台灣也會視實際需求,請台灣農業專家來泰考察,幫他們解決問題。
泰北山區已有現代化農業,皇家計畫為了保證銷路,每個工作站都設有包裝場,到參與計畫的農家收購作物,再進行生鮮包裝,送到市場銷售。皇家計畫也在重要地點設有專屬的超市。
有了技術與行銷通路,泰北山區的農民尤其是少數民族農民,得以在山上安身立命。
發展成觀光農場的安康山,將40年前種下的台灣梅樹保存完好,並興建觀光溫帶菜園提供欣賞,山區少數民族的村落,更是遊客尋幽訪勝的絕佳去處。1010730
受惠泰王計畫 孤軍泰北安身
- 2012-07-30 10:21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距離清邁安康農場不遠的安康村,是國共戰爭後退到泰北的其中一批國民黨孤軍落腳生根之地。82歲的王志明當年退役後種果樹改善生活,就是靠泰王山地計畫的台灣專家協助。
人稱副司長的王志明說,退役後一貧如洗,回家只能靠農業維持基本生活,直到農業專家協助改種果樹,生活環境才慢慢好轉。
王志明回憶,「第一年我種了100多棵桃樹,第2年開始收成,賣了5萬多銖,可以買好幾根金條子」,家裡的生活就慢慢改善,水果一年比一年增加。
王志明之後跟著專家學習農業技術,開始懂得生產,他指著剛從果園摘下的石榴說,「這個石榴就是我發展起來的品種」。
台灣1970年代答應參與泰王山地計畫,除了協助泰國消滅罌粟、改善山民生活以促進邦交之外,就近照顧國軍後裔也是其中一項考量。
當年跟著第三軍李文煥將軍留在泰北的國軍,部分落腳安康村。如今安康村多數家庭靠種植果樹維生,王志明家後院就是一大片果園,種植石榴、奇異果、酪梨等各式各樣果樹。
王志明兒子王維輯回憶,當年父親還在軍中,家裡十分清苦,只能種毛桃、馬鈴薯和用來提煉鴉片的罌粟,雖然種罌粟與馬鈴薯收入差不多,但因選擇有限,許多人知道鴉片煙不好,還是繼續種植。
王維輯說,直到皇家計畫推廣種植果樹,生活才獲得改善。剛從曼谷回安康村的王維輯,正計劃開辦自己的果園,準備種果樹營生。
皇家計畫外的華人村落因計畫推廣受惠,計畫內的少數民族更是如此。
見過泰王兩次的摩曼漢(Mo
Manheng),是安康農場附近少數民族「帕隆」族(Palong)族人,84歲的他接受採訪時,正與妻子及其他族人領取有機肥料與菜苗。
菜園位處泰緬邊界,當年摩曼漢從緬甸進入泰國,他回憶,當初見到泰王,第一件事就是請求泰王讓他合法留在泰國境內,泰王接受了他的請求。
摩曼漢說,皇家計畫協助後,生活獲得顯著改善,雖然他不是很有錢,但足以過活。
皇家計畫40多年來已協助358個村落,共3萬多個家庭、超過14萬人受惠。10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