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4-28 17:57:21| 人氣1,1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由中國號揚帆麥克文是大功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由中國號揚帆麥克文是大功臣

  • 2012-04-28 01:08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自由中國號記者會,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以視訊向船長周傳鈞致意(陳君瑋攝)。

 自由中國號記者會,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以視訊向船長周傳鈞致意(陳君瑋攝)。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以視訊向船員麥克文致意(陳君瑋攝)。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右上)以視訊向船員麥克文致意(陳君瑋攝)。

 右下圖為麥克文資料照。(陳君瑋翻攝)

 右下圖為麥克文資料照。(陳君瑋翻攝)

 五十七年前,六個年輕人乘著古帆船「自由中國號」從台灣橫渡太平洋到美國舊金山,全球轟動。今晨這艘船將從舊金山奧克蘭港啟程,透過貨輪運輸返台,預計五月廿日抵達基隆港。昨日文建會主委龍應台特別透過視訊與「六壯士」兩位成員對話,現場並展出《航海日誌》及古帆船模型。

 當年船長、現年八十六歲的周傳鈞,提起當年壯舉豪情不減。他說:「我就是想出去看看,愈是不能去的地方就愈想去挑戰,當時所有年輕人都想出國,但絕不是討厭這個地方,年輕人的想法很單純。」

 另一位船員、美國人麥克文則打趣說:「橫渡太平洋也不是什麼太危險的事!」當年他帶著十六釐米攝影機上船,為這一一四天的航程留下珍貴影片史料。

 周傳鈞表示,出海時他才廿九歲,他和种玉麟、胡露奇、徐家政、陳家琳等人計畫前往美國參加六月十一日舉行的瑞典國王盃國際帆船比賽。「我們幾個人都是漁夫,在上海一起受過現代航海訓練,也都當過船長,但沒駕過帆船。」周傳鈞當時認為,中國帆船航行數百年,歷經多少颱風洗禮都安然無恙,應該比西洋遊艇更經得起考驗,因此決定以中國古船參加比賽,放手一搏。

 不過當時台海情勢緊張,台灣又是肅清匪諜高峰期,人民沒有出國的自由,遑論駕船出航,第一次申請護照便遭駁回。沒想到負責相關業務的美國領事館副領事麥克文負責審理此案,發現有人如此瘋狂,毛遂自薦加入他們的陣容,同時向美國國務院申請留職停薪。

 因為麥克文的關係,事情出現轉折。當時台灣的處境艱險,需要多從事國民外交以利國際宣傳,透過美軍顧問團及相關人士的支持及說服,不但申請順利過關,官方及民間的支援與金援也陸續出現。原本年輕人的異想天開,竟成為全國皆知的重大事件。

 民國四十四年四月四日自由中國號啟航,基隆港擠滿觀禮人群及媒體,場面相當風光。沒想到出航沒幾天就碰到暴風雨,途經沖繩、橫濱等地修復後繼續航行,終於在八月八日抵達舊金山,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可惜已錯過比賽。


追蹤古船身世見證兩岸歷史
  • 2012-04-28 01:08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自由中國號」(見圖,本報資料照片)

 「自由中國號」(見圖,本報資料照片)

 「自由中國號」不僅因為當年橫渡大平洋的壯舉受到重視,若追蹤船的身世可發現,它是一八九○年代福州馬尾船廠製造的「勝孝利號」,一九四四年轉賣到台灣時改名「基隆號」,一九五五年才被當時省主席嚴家淦命名為「自由中國號」。

 龍應台表示,這艘船等於是另一個「大江大海」的故事,它見證了十九世紀末中國開始追求船堅炮利的時代;也經歷了抗戰時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在沿海轟炸港口,甚至是一九四九年的大撤退,國民政府不只沿途抓伕,也抓「船」;最後它載著一群年輕人的理想橫渡太平洋。

 龍應台指出,自由中國號出航的時代,正處於冷戰時期,也是台灣海峽最緊張的時期,大陳島、一江山的軍民撤退,國民政府在台灣海峽綁架外國船隻,甚至有傳言在台灣海峽布滿水雷。

 龍應台說:「在這樣兩岸局勢緊張的氣氛下,竟然有一群年輕人膽敢做這樣的事,某種程度當局也用這樣的方式,讓國際知道我們要自我突破封鎖,我們是追求自由的。」

 有趣的是,自由中國號出航前,當時的總統蔣中正接見所有的成員並予以勉勵,當時蔣中正便說台灣可以朝著海洋國家發展,發揮海洋精神,可見「海洋國家」的概念並非近期才形成。

 

自由中國號帆船 終於要回家

  • 2012-04-28 11:48
  • 新聞速報
  • 【中央社】

 「終於要回家了!」高齡86歲的周傳鈞上台高喊,流浪在美國近1甲子的「自由中國號」木製帆船,將於美西時間30日啟程,駛向基隆港。

 為了歡送目前全世界僅存橫渡太平洋中式木製帆船「自由中國號」返回台灣,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今天舉辦歡送茶會,找來了當年隨著「自由中國號」一同抵美的船員周傳鈞、陳家琳的女兒陳玲玲、种玉麟的兒子种恩北及當時美國駐台灣副領事麥克文(CalvinMehlert)等人出席。

 另外包括前船主以及許多出錢出力幫助「自由中國號」返台的台、美友人,都出席了今天的歡送茶會,場面溫馨而熱鬧。

 周傳鈞致詞時,第一句話就是「終於要回家了!」道出了「自由中國號」在美國近57年的辛酸。

 雖然已高齡86歲,但周傳鈞仍精神十足,談起過去那段在「自由中國號」上的經歷,更顯抖擻。他感謝所有協助「自由中國號」返回台灣的人,這是歷史性的時刻。

 周傳鈞表示,相對於當年他們6個人只花了4個月,就讓夢想成真,而讓「自由中國號」回到故土,從2007年開始籌劃,總共花了5年才完成。

 當年參與橫渡太平洋計畫的麥克文,身體也依然健壯,他說,「自由中國號」是全世界僅存唯一一艘橫渡太平洋的中式木製帆船,事實上,中式帆船從19世紀就宰制全球,構造與設計都獨步世界。

 對所有協助「自由中國號」返台的人,麥克文也心存感激,致詞時還一度哽咽。

 父親陳家琳過世之後,陳玲玲決定找回「自由中國號」,原本認為是件不可能的任務,但從2007年開始尋找、策劃與協調,今天終於達成目標,陳玲玲也感到相當開心。

 陳玲玲說,偉大的水手完成了許多航程,但這一次卻是獨一無二的,真的是夢想成真;在「自由中國號」返台前夕,她的第1個願望已經達成,希望未來中華民國政府能夠好好保存「自由中國號」。1010427


龍應台搶救古船 找企業護航

  • 2012-04-28 01:09
  • 工商時報
  •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自由中國號模型。圖/邱莉玲

 自由中國號模型。圖/邱莉玲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為了搶救全球現存最古老的中式木帆船「自由中國號」,昨(27)日向企業界喊話,希望金控、航運、文創等相關企業出錢出力「護航」,讓4月底自美國舊金山起航,重返57年前出發地基隆港,並將永久保存在海洋科技博物館的自由中國號,獲得修復、保存資金及發展文創商機

 目前已知第一金控、台灣中小企銀分別贊助200萬元,陽明海運負責自由中國號返台運輸費用,接下來文建會還有出版(預算80多萬元)、拍紀錄片(100多萬元)計劃陸續上網招標,也希望影視界可以拍成商業片。

 龍應台強調,文化資產是台灣發展文創產業主要內容來源,除了鼓勵企業界、文創業參與自由中國號的保存和開發,隨520文化部成立,下一步將推動海底水下考古,據悉首選在沉船密集區澎湖海域,挖掘更多文化資產。

 被自由中國號「離奇」的歷史迷住的龍應台表示,在1950年代台灣採「鎖國」政策、人民不能輕易離境的時期,竟有5名台灣20來歲的漁民與1名美國駐台副領事,這6個光棍帶著2隻母雞,駕船東渡太平洋,轉戰大西洋參加國際帆船比賽,簡直不可思議,讓正為520升格文化部焦頭爛額的她,一夜未眠上網搜尋資料,甚至動了拾筆為文的念頭。

 龍應台指出,當時自由中國號抵達舊金山時雖趕不上比賽時間,但由於是第一艘橫渡太平洋的中式帆船仍轟動國際,時隔半世紀,歷經3次轉手改裝,文建會文資總處耗時3年終於讓自由中國號產權回歸台灣,總計花費1,200多萬元。

 

龍應台:像台灣版少年紀事 船上種菜、養雞 日誌影片留身影

  • 2012-04-28 01:08
  • 中國時報
  • 【邱祖胤/台北報導】

 自由中國號在太平洋航行一一四天,過程全被麥克文的攝影機錄下,影片中可看到航員的生活及沿途風光,像在船上種菜、養雞。當時養兩隻母雞供應雞蛋,最後只剩一隻,另一隻成了周傳鈞生日的下酒菜。

 昨天周傳鈞透過視訊證實,「確實有兩隻母雞,也殺了一隻。不過牠不是因為我的生日而死,是因為牠就是不下蛋,而且一直欺負另一隻母雞。船員們看不慣,決定對牠處以死刑,而且廢物利用、把牠吃了。但沒想到這雞一死,另外一隻也不下蛋了。」

 周傳鈞說:「從此我們知道,人性不是我欺負你、你欺負我,而是互相陪伴,所以我們在船上吵架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天天吵架,但就跟這兩隻雞一樣,你要是殺了我們其中一個,我們其他人就活不下去。」

 根據現收藏於歷史博物館的《航海日誌》記載,麥克文最不守紀律。五月十日日誌中寫道:「麥克文想游泳勸不聽,他跳下水後,船長(种玉麟)擲繩索將他吊起。」但這段文字旁另有麥克文補註:「這記載與事實有出入。」影片中還可看到胡露奇吹笛子的瀟灑模樣,徐家政則以書法寫「決定」二字,船上的生活愜意,龍應台形容「有點像台灣版的少年紀事」。

 自由中國號完成任務後,麥克文搭機返台銷假復職;种玉麟返台結婚並從事捕漁業,子女長大後赴美定居;胡露奇則赴日進修,成為遠洋拖網漁業專家,退休移民澳洲,從事太極拳及圍棋教學;周傳鈞則留美讀書,取得柏克萊加大碩士、西北大學博士,成為物理學及天文學教授,已自北嶺大學退休。目前僅周傳鈞、麥克文、胡露奇三人健在,其餘三人已過世。

台長: 綺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