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呂炯昌/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公開呼籲,希望台灣從人道角度出發,儘早同意叛逃軍官林毅夫回台祭祖。今(29)日立法院外交與國防委員會中,朝野立委不約而同就此質詢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並一同表達反對立場。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表達堅決反對立場,她表示,林毅夫家屬在台祭祖時,都對祖先說: 「毅夫因為工作繁忙,所以沒空回來祭祖」,但是羅淑蕾認為,林的家屬應該跟祖先坦承,林毅夫已叛逃到敵國,丟光祖先的臉。
國民黨立委詹凱臣表示,不能因為「人道因素」讓林毅夫返台,因為他當年叛逃時,有不少人受牽連處罰,如果讓他返台,如何跟當年受處罰的軍人交代。
趙世璋則表示,「國防部反對林毅夫返台的立場始終不變。」
林激動:沒帶文件、沒害長官
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十六日電】
2012.04.18 02:16 am
林毅夫昨天回憶當年「叛逃」事件時說,他離開台灣,外界對他有兩大質疑,一個是傷害很多人,另外則是攜帶機密文件到對岸。
昨天他為這段「塵封」卅三年的往事,主動「澄清」,為己辯護。
林毅夫說,當時政府以人間蒸發的方式把影響降到最低,原先的營長高華柱仕途未受影響,離開時的營長侯金生也正常退伍,旅長、師長也從中將、上將退伍。
林毅夫感嘆說,選擇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離開,是很困難的選擇,因為女兒尚未出世。他說,我在二月十六日離開高營長(高華柱),因為當時規定一個人離開三個月,過去的長官不負政治責任,到任不到三個月,當時的長官也不用負責;選擇當天離開,兩位長官因此沒事。
此外,他當時也沒帶四顆籃球和機密文件渡海。他說,當時到大陸只帶兩種東西,一個是能證明他是中華民國軍官的證件,另外則是水壺、救生衣等救生用品,「絕無任何機密文件」。
林毅夫略為激動的說,有沒有帶機密文件,兩邊國防部都可以查。此外,他服役的連上沒有四顆籃球,而且游泳怎麼馱著四個籃球,重點是連上並沒有那些機密文件。
倒帶1979年…趁大退潮 2小時游過2130公尺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2012.04.18 02:16 am
林毅夫當年如何從金門游泳到對岸?是否真如外傳的籃球?根據軍方調查,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六日晚間,林毅夫穿著由連長保管的救生衣,趁著大退潮游泳到金廈之間的角嶼投敵。
帶走連旗、連長戰備包
林毅夫昨天聲稱沒帶任何機密資料投敵,但軍方調查報告顯示,他失蹤時連旗與連長戰備包都不翼而飛,戰備包裝有連長保管的作戰計畫、「金門防衛司令官對防衛作戰指導講話全文」與馬山連兵要圖等機密文件。
軍方指出,林毅夫原名林正義,從軍後改名為林正誼,叛逃後再改為林毅夫。案發當時是金門二八四師八五一旅步五營二連的連長,此連當時駐防於馬山,馬山距離大陸最近,設有播音站,通常是準備重點培養的軍官才派為馬山連長。
向文書兵查閱潮汐表
但林毅夫在金門服役狀況並不好,金防部調查報告顯示,林毅夫一開始很排斥被派為馬山連長,覺得像是被利用。而且當年四月廿六日林毅夫從台灣休假返金,情緒明顯不穩定,曾表示希望能回陸軍官校兼課教書,也對沒有被排入培英案考試感到很失意。
調查報告指出,五月十四日林毅夫巡查海岸班哨時曾嚇唬班兵,遇到共軍水鬼,如果對方沒招惹,就不需要開槍,以免死後報復;他還在五月十六日上午向連上文書兵廖振柱索取潮汐表查閱,而根據潮汐表,當天下午四時滿潮,晚間十時退潮。
全島大搜索找到球鞋
軍方表示,當晚最後見到林毅夫的人是連上文書兵童進耀,他在晚間八時卅分於伙房向林毅夫報告將到營部接新兵,但當他在晚間九時卅分接到新兵想向連長報告時,林毅夫已不在寢室,研判林毅夫叛逃時間應該就在這一個小時之內。
馬山連內部搜索未果,十七日零時上報師部,師長周仲南指派副師長劉國嶼前往仍然找不到人,後來在馬山連陣地前緣斜坡雷區內,一條通往海邊的小路找到一雙寫有「連長」的球鞋,這也是軍方研判林毅夫可能叛逃的證據之一;金防部稍晚接獲二八四師通報,旋即下令執行「雷霆演習」,進行全島大搜索。
馬山連距離角嶼最近
軍方透露,角嶼距離馬山連二千一百三十公尺,那天的退潮恰好是當年最大的一次退潮,兩端的海底幾近浮現,可以踩著海底走上一段,真正需要游泳的距離並不長,不到二小時就能到角嶼,水文因素讓林毅夫叛逃成功機率大增。
軍方事後在調查報告評論,林毅夫自視甚高,性格急功近利,才會有見異思遷之舉。
林毅夫說鄉愁 軍方:返台一定法辦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記者許紹軒/連線報導】
2012.04.18 05:22 am
世界銀行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十六日在華府表示,如果回台灣會讓國防部長高華柱覺得尷尬,「我可以再等」。對於當年「叛逃」大陸「追求理想」的舉動,導致無法回台灣,林毅夫說,「會遺憾、不會後悔。」
軍事發言人羅紹和昨天在臨時記者會表示,林毅夫若返台,「不是尷尬的問題」,一定依法辦理,沒有模糊空間與例外。
羅紹和表示,林毅夫在二○○二年申請返台奔喪,內政部、國防部、陸委會即於同年五月卅一日發共同新聞稿,明確表明「人道考量同意入境、法律責任依法處理、叛逃行為嚴予譴責」等三點立場,這三點立場依舊沒有改變,「林毅夫案是法律問題」。
林毅夫昨天在華府舉行新書發表會,他在會後接受台灣駐華府記者訪問,談到他在卅三年前以中華民國軍官的身分渡海到對岸的心路歷程說,離開台灣不是不喜歡台灣,而是對台灣人、中國人而言,追求中國統一和富強,「是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的責任」。
|
一九七二年二月廿九日台大校長閻振興(左)歡送林正義(林毅夫)投筆從戎進入陸軍官校,當年廣受社會矚目。 本報資料照片 |
被問及如今為何想回台灣,林毅夫說,「鄉愁像鄉音一樣,是我潛意識的一部分;我是台灣人,對生我長我養我以及父母懷念,我當然希望回去。」
林毅夫表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台灣和大陸分離是歷史悲劇,追求中國統一和富強是責任是這一代知識分子追求的責任。然而,當年他追求理想,如今面臨「有家歸不得」的情況,林毅夫說,會覺得遺憾,但不會後悔。
國防部至今仍視林毅夫為叛逃軍官,林毅夫對此回應說,在大時代裡面,最重要的是當時追求的是什麼,「是非功過任人憑說」,不影響內心的抉擇。
林毅夫在一九七九年擔任金門馬山連長時渡海到廈門,之後在大陸學術界嶄露頭角,先是創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二○○八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副總裁,任期至六月一日屆滿,將重返中國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