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譯自2012年3月19日ENS荷蘭,
阿姆斯特丹報導;
陳雅琦、莫聞編譯;
蔡麗伶審校
全球環境治理必須馬上來一次根本上的大翻修,才能避免人類踰越地球環境系統危險的「臨界點」!32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社會科學家及研究員16日在《科學》期刊中發表新論文,指出上述結論。不久之前,由全球前34大經濟體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才剛發表一份未來40年展望報告,同樣支持這個論點。
上述發表在《科學》期刊的論文,是由「地球系統治理(Earth System Governance, ESG)」研究群的32位治理專家聯合撰寫。論文指出,人類可能正在踰越所謂的「臨界點」,意即跨越了「地球的限度」(planetary boundaries)而越來越接近崩潰點 (points of no return)。專家舉例說,天災急遽增加、食物及水資源安全出問題、生物多樣性流失及氣候變遷等,僅僅只是一部分證據而已。
專家指出,要減少全球環境災害的風險,國際政治的「憲法時刻」(constitutional moment)已經到來,其規模和重要性不亞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政治改革。
「每個社會都必須調整方向,避免踰越關鍵的地球系統臨界點,否則那將導致令快速且不可逆轉的變遷。不能僅僅只是『多做一些改變』而已,因為要擋下地球系統轉變的趨勢,需要更深層且更快速的社會變革。」論文主要作者、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及瑞典隆德大學法蘭克兼任教授畢爾曼(Frank Biermann)如此呼籲。
畢爾曼同時也是「地球系統治理計畫」科學指導委員會主席,他進一步表示,「不論在聯合國體下內外,全球環境治理的結構必須有所改變,並且不論公部門、私部門都要參與其中。」
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延續1992年里約地球高峰會的Rio+20大會,預訂6月20至22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里約召開。上述這份論文,是科學社群對大會的重要貢獻。
該論文名為《導航「人類世」:改善地球系統治理》(Navigating the Anthropocene: Improving Earth System Governance),研究團隊在其中寫到,「科學評估顯示,人類活動已造成多個地球次系統的變動,其變動程度已超過了50萬年來自然變動的範圍」。
他們認為,應該讓G20的前20大經濟體扮演更強的角色,在聯合國新設一個「永續發展理事會」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cil),更完善地統整聯合國體系內的永續發展議題。他們也主張現行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應提升為聯合國正式機構,賦予更大的職權、充足無虞的經費,以促進國際環境法規與標準的制定和執行。
專家同時建議,應強化聯合國民間諮詢團體的權力,並採用更好的機制,使讓得民間社會代表之間影響和資源的差異得以平衡。
專家也建議更仰賴條件多數決(qualified majority voting)來改善決策速度。「按目前的國際協商程序,若沒有等到締約國全部達成共識,沒辦法採取任何行動。這種模式必須要改變。」論文作者之一、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國際關係教授阿巴特(Kenneth Abbott)如此表示。
另外,專家呼籲各國政府「在全球尺度上填平所有的法規落差,包括新興科技的使用。」阿巴特警告,「氣候變遷這類議題已獲得大量的關注,但像是奈米科技等新興技術,雖可能帶來巨大的利益,卻同時存在著永續發展的潛在風險。」
該論文主張增加對貧窮國家的財政援助,「透過全球排放交易市場或空中運輸環保稅等新工具,可提供穩固的財政資源。」
阿巴特指出,「打造更綠色的經濟,創造有效的永續發展憲法架構,會是今年夏天里約永續發展高峰會的兩大焦點。這份論文是要帶出討論該議題的急迫性,先描繪出一塊輪廓,替更有效的永續地球系統治理體系鋪路。」 不作為的後果
另一分報告《OECD 2050世界環境展望:不作為的後果》(OECD Environmental Outlook to 2050: The Consequences of Inaction)也支持了上述論點。這份報告提出對未來40年社會經濟趨勢的最新情境預測,並指出四個主要方面的關切: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水資源以及環境污染對衛生的衝擊。
該報告預測,即使受到近年來的衰退影響,全球經濟仍預計將在2050年成長將近四倍。生活水準的提升將伴隨著更多對能源、食物及天然資源的需求,更多污染也將接踵而至。「如今,已有更為環保的經濟成長工具,能夠幫助各國政府們因應這些急迫的挑戰。為因應全球超過90億人口的需求,在2050年前,發展出更環保的農業、水資源利用、能源供給和製造業,至關重要。」
OECD警告,「不論在經濟層面或對於人類的影響,不作為的代價極大。」該報告提出欠缺新政策的後果如下:
- 205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將會增加80%,大部分來自於新興經濟體,且其中85%是基於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這將導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50%並惡化空氣污染。北美的能源需求預計會增加15%, OECD歐洲會員國則增加28%、日本增加2.5%,墨西哥則增加112%。
- 城市空氣污染預計在2050年前變成全球最主要的環境致死因子,比水污染和衛生設施缺乏還嚴重。暴露於懸浮微粒而導致呼吸機並所造成的早逝人口 會增加,可能比現在的數量多出一倍;現在這個數目是全球每年3600萬人,大部分發生於中國和印度。因為老化及都市化的人口, OECD國家可能因地面臭氧在西元2050年前 出現更多的早逝人口,僅次於印度。
- 至於陸地範圍,全球生物多樣性估計會再流失10%,尤其在亞洲、歐洲及南部非洲大量減少。成熟林涵蓋面積預計縮減13%。目前全球河流與湖泊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已流失1/3,預計在2050年前會流失更多。
- 全球水資源需求將增加約55%,來自於製造業需求成長(+400%)、火力發電廠(140%)及民生需求(+130%)。這些需求彼此競爭,將使農業用水產生危機。 現今,全球人口有40%以上雖然居住在河流流域卻飽受嚴重缺水之苦,OECD報告預計,這樣的人口會增加到23億人,特別集中在北非洲、南非洲與中南美洲。 Experts: Avoid Disaster, Overhaul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March 19, 2012 (ENS)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mar2012/2012-03-19-01.html
極端氣候始作俑者 恐是人類
路透社 – 2012年3月26日 下午2:37(路透倫敦25日電)「自然氣候變遷」(NatureClimate Change)今天刊出的報告顯示,過去10年極端氣候日增,「極可能」是人為造成的全球暖化所引發。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科學家利用物理、統計分析及電腦模擬,研究極端降雨及熱浪和全球暖化關連性,但暖化和暴風雨間關聯則較不清楚。
研究顯示:「若沒有人為所造成的全球暖化,過去10年發生的若干前所未見的極端氣候,很可能就不會發生。」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Organisation)23日表示,過去10年氣溫可能是全球近千年來最暖。
美國和澳洲近來都觀測到創紀錄高溫及低溫天數幾近倍增;西歐夏季熱浪侵襲時間也增一倍,且自1880年到2005年期間,高溫炎熱日子出現頻率更增近兩倍。
研究表示,目前全球10%左右陸地在夏季觀測到極端酷熱天候,相較於1951年到1980年期間,僅約0.1%到0.2%地方出現酷熱天候。
報告進一步指出,暴風雨及颶風和全球暖化間的關連性尚不清楚,但至少近來部分極端降雨可歸咎於是人類對氣候所造成的影響。中央社(翻譯)
十年後 全球恐爆搶水戰爭
自由時報 – 2012年3月24日 上午4:32〔編譯張沛元/綜合二十三日外電報導〕呈交給美國國家情報首長(DNI)的一份報告指出,未來十年為了爭奪日益缺乏的水資源,恐將在南亞、中東與北非等地區引爆動盪與衝突。
水資源 恐怖份子新目標
這份為配合二十二日的世界水資源日、由美國國務院公布的報告認為,即便水資源議題導致國家內部與彼此之間的緊張,以及危及破壞國家與全球食物市場,但水議題在未來十年內引爆戰爭的風險微乎其微;不過,到了二○二二年之後,該報告認為,把水當成戰爭武器或恐怖主義工具的可能性增高,特別是在南亞、中東與北非等地區。
下令製作這份報告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二十二日在國務院表示,該報告所呈現的威脅既真實也引發重大安全顧慮,人口與經濟成長是水資源短缺的兩大近期驅動因素。
報告中指出,水患、缺水或水質不佳,再加上貧困、社會緊張,以及政府間的關係不佳與薄弱,都會造成讓許多國家失靈的動盪,導致區域緊張情勢惡化,以及讓這些國家無暇與美國在重要政策目標上合作。
該報告指出,各國過去曾試圖透過協商來解決水資源問題,但這種情況可能隨著水資源日益短缺而有所變化。
該報告預測,水短缺問題在未來十年之後日益嚴重,水資源因而變成一種籌碼,上游國家在水資源議題上比下游國家擁有更大影響力,將會基於政治理由限制存取水資源;上游國家也會利用規範國內水供應,來壓迫分離主義運動與異議人士。在此同時,恐怖份子與流氓國家可能會更頻繁地鎖定水資源相關的基礎建設發動攻擊,該報告認為,對引發大規模水患或損失水資源的恐懼,會讓大眾擔憂。
南亞、中東與北非 風險最高
該報告並未點名哪些國家的危機最大,但表示該研究是針對多個特定河川與水域,包括流經埃及、蘇丹與更南邊許多國家的尼羅河、伊拉克與中東地區的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中國與東南亞的湄公河(瀾滄江)、分隔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約旦河、位於印度與南亞的印度河與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以及中亞的阿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