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文章資料摘錄一 (不談政治)
資料收錄︰ 台灣大選系列(三):謝長廷馬英九大做西藏文章 2008/03/20 撰文 空戒僧
臺灣本週六(3月22日)將舉行“總統”大選投票,馬英九、謝長廷兩大陣營高度緊張,全面動員,進入掃街拜票的衝刺階段,向“總統府”發起最後衝鋒。島內及海峽兩岸略有風吹草動,都會刺激藍綠陣營極其敏感的神經。近日中國大陸西藏爆發騷亂,藍綠陣營均就此發聲指責大陸,馬英九更是一反溫文爾雅的常態,強烈譴責大陸平息西藏騷亂行為。
綠營方面,謝長廷借“踢館”事件乘勝追擊國民黨,不放過擴大戰場和戰果的任何機會。謝長廷痛批國民黨囂張,指責國民黨四立委侵門踏戶到他辦公室,還說是他設計的,“好在西藏離我們比較遠,不然也是說我設計的”;把風馬牛不相及的西藏事情牽扯進來,無疑是要把馬英九“抹紅”。
謝長廷又指,馬英九曾在國外表示,臺灣前途應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若兩岸共同決定,“西藏今天的下場就是未來的臺灣”。謝長廷競選總部發言人蕭美琴說得更加露骨﹕“1951年達賴喇嘛曾經與中國大陸簽下和平協議,並表達願意放棄獨立,可是中國大陸還是對於西藏進行武力鎮壓。”蕭美琴呼籲臺灣民眾應該看看西藏,想想臺灣的未來。
民進黨緊密配合謝長廷競選總部,借西藏問題大做文章,為謝長廷選情造勢拉票。3月17日,民進黨團幹事長賴清德、副幹事長管碧玲、書記長葉宜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並特意找來臺灣西藏人福利協會成員權佩、國際特赦組織成員齊馬諾;記者會一開始,賴清德率眾人默哀30秒,秉燭光祈福,故意營造悲情氣氛。
在記者會上,賴清德、葉宜津、管碧玲競相發言,譴責大陸武力平息西藏騷亂,其中尤數賴清德發言的火力最猛。但他們發言的落腳點卻是在馬英九,指桑駡槐,借西藏發力打馬。
管碧玲聲稱,馬英九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曾說,臺灣前途要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因此希望馬英九講清楚、說明白,也希望人民作出正確選擇。葉宜津表示,今天的西藏可能是明天的臺灣,希望人民以西藏為借鏡,“和平協議攏係假”(和平協議全是假的),只有靠選票和努力才能捍衛臺灣,否則臺灣明天可能是第二個西藏。賴清德指,馬英九主張與中國簽訂和平協議,再加上不統、不獨、不武,無法保護臺灣;賴呼籲臺灣人民在大選時應選擇能確實保護臺灣的候選人謝長廷,以避免步上西藏的後塵。
謝長廷時刻不忘攻擊馬英九,在選戰進入倒計時的關鍵時刻更是如此。謝長廷痛批馬英九對西藏事件冷酷無情,是“在西藏人傷口上撒鹽”。
綠營借西藏問題發出的連串炮火讓馬英九坐不住了。為防止民進黨鑽空子“抹紅”自己,導致自己“丟分”,馬英九立即接招,趕緊表態,就西藏作出超過度反應;其對大陸譴責的聲調之高比綠營有過之而無不及。
3月17日,馬英九、蕭萬長高調舉行國際媒體記者會,馬再次嚴厲譴責北京對西藏“使用暴力”;馬強調,臺灣不是西藏,不是香港,“我們是主權的國家,我們選舉自己的總統”;馬也不忘反擊謝長廷,指謝將臺灣與西藏相提比論,反而是傷害了臺灣。
18日,馬英九繼續抨擊大陸“武力鎮壓”西藏,揚言要通電“聲援西藏人民,聲援達賴”。馬英九並威脅﹕“若我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將不排除停止派團前往北京參加2008年奧運”。針對溫家寶總理在全國人大閉幕後記者會上關於反對“入聯”公投的談話,馬英九以前所未有的強硬姿態,批評是“蠻橫無理、自大愚蠢,自以為是”;馬重申“重返聯合國是2300萬臺灣人民共同的希望,我們會持續的努力”。馬英九的言論令人驚愕,今日的馬英九突顯強橫一面,全然不見了以前為人稱道的儒雅。
馬英九同時表示,若當選,將堅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不統、不獨、不武”;稱臺灣與中國大陸交往,必須要極大化機會、極小化威脅,臺灣未來要成為和平的製造者而非麻煩的製造者。
分析指出,藍綠此時高分貝大肆炒作西藏問題,首先是選戰需要。選戰打到這個時候,該用的手段都用上了,藍綠雙方都感到黔驢技窮,不放過任何可以利用的議題,於是正好借西藏騷亂事件拉抬聲勢,打擊對方。謝長廷基本上主攻,馬英九主守;謝逼使馬就西藏問題作出激烈表態。
民進黨追求台獨,國民黨目前的主調是“不統、不獨”,因此馬英九的西藏言論未必全是其內心想法。綠營經常“抹紅”馬,指責馬有大陸背景,“親中”,可能 “賣台”;謝更是猛轟馬的“一中市場”(“兩岸共同市場”),批馬開放一中市場,是圖利親戚、黨官在中國大陸吃香喝辣,“馬英九姊姊在大陸黑白兩道都通,另一大姊能在中國大陸做校長,不都因弟弟是馬英九?”。綠營的招數收到了成效,謝的選情升溫,縮小了與馬的差距;逼使馬借西藏問題趕緊與大陸“劃清界限”。
馬英九批評溫家寶更是神經過敏。溫家寶18日記者會上涉及臺灣內容的發言,基本屬於例行談話,維持大陸一貫的對台方針,並未升高對臺灣的批評力度;溫家寶重申反對“入聯”公投,並未提及國民黨的“返聯”公投,大陸為照顧國民黨的面子從未正式批評“返聯”公投。若在平時,最多是臺灣陸委會出來回應,輪不著馬英九來講話;馬英九搶著高分貝回嗆大陸,明顯是為了幾天後的大選投票。
馬英九把話說得如此重、如此過分,將來若然主政,在舉行兩岸和談時,他恐怕“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與馬英九冷若冰霜形成鮮明對照,溫家寶總理一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讓人感到溫情脈脈、春意融融。
臺灣綠藍炒作西藏議題,也不全是壞事。他們把臺灣與西藏類比,無意中等於自我承認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實。西藏一直在中國的管治之下,實行民族自治;中國有西藏、新疆、內蒙古、寧夏、廣西共五個自治區。嚴格說來,臺灣與西藏也有別,根據中國大陸規劃的藍圖,將來臺灣採取“一國兩制”的港澳模式,據說自治程度比港澳還高。
資料出處︰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7778&Itemid=110
資料收錄︰ 台灣大選系列(四) “超級事件”主導選情 2008/03/20 撰文 方德豪
在過去許多的台灣選舉的前夕,都會出現一件足以逆轉選情的“超級事件”;像1997年民進黨末期癌症的盧修一下跪,終把蘇貞昌推上台北縣長的台階;又例如1998年,一卷最終證實是造假的緋聞錄音帶,又讓國民黨的吳敦義無法連任高雄市長;2005年又有一起“走路工”傳聞,害得民進黨的羅文嘉敗走台北縣。至於台灣選舉史上最厲害的“超級事件”,自然是2004年的“3.19槍擊案”:當時的正副總統陳水扁、呂秀蓮中槍,最終順利擊敗連戰和宋楚瑜連任。
藍營支持者 法新社圖
形勢落後的政治人物,都渴望通過“超級事件”逆轉情勢,而享有優勢的一方,則儘量希望避免給“超級事件”拖垮。由於這次選舉是國民黨的馬英九領先,所以落後的謝長廷團隊近日也抖出連串的議題,例如馬英九的美國綠卡(美國非永久居民文件)是否有效,國民黨已否新台幣四億多元動員選民投票等,但這些議題,均非 “超級事件”。不過,這些議題,皆有為“超級事件”熱身的味道。一般媒體在報道上述議題時,都會儘量包羅雙方的說詞,選民也多會根據自己的政治取向,選擇相信某一方的說法。所以,這些議題,皆無“超級事件”的功效,在刹那間改變一批選民的投票取向。
因為過往“超級事件”不斷出現,現在媒體甚至身兼觀眾的選民,似乎都已預期甚至期待著今年的選舉也會突現“超級事件”。在今年的選舉前夕,馬英九陣營,謝長廷團隊都傳出有行刺的流言,甚至台灣總統陳水扁,也表示“願為台灣人民擋子彈”。
國民黨總部外有警察把守防止事故發生 法新社圖
“超級事件”的出現,跟媒體的發達有著密切的關連。隨著廿四小時播報的新聞頻道的出現後,“超級事件”已成為台灣政治生活的重要一環。震撼人心的畫面,每小時不斷重複播映,牽動著不少選民的情緒乃至投票行為。今天的媒體,節奏愈來愈快,馬英九的綠卡風波,似已被拋諸腦後,新興的一個熱門話題是西藏暴動;但這個話題還未說完,又有一個國民黨花新台幣四億多元動員選民的“醜聞”傳出;到選舉前夕,又會有甚麼新議題,仍是未知之數。可以說,如今選舉團隊的政治化妝師,都具有非常高超的技巧。
當一個社會充斥著太多對“超級事件”的期盼時,一些關繫著每一個選民的議題,反而好像變得毫不重要。例如: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在2002年時排名全球十六,到2006年時是全球廿二。2002年時台灣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中國大陸的三成,到2006年則只是大陸的18%。又再例如2000年,南韓的人均收入約為台灣的三份之二,到2006年南韓人均收入已超越台灣。高雄港的吞吐量在2000年是全亞洲第二,到2007年,高雄港是亞洲第七大港。2007年台灣的全球競爭力由十七降至十八,中國大陸則連升三位,到第十五,首次超越了台灣。不是說這些問題責任全在執政民進黨,在野的國民黨,也有可能因為拖著執政黨的後腿而導致問題惡化。最重要的是,在最關鍵時刻,台灣政客最熱議的問題,竟然是西藏人權而不是台灣人民的切身福祉!
不能不說“超級事件”不重要,但台灣選民,是否一定會給“超級事件”左右自己的投票取向?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可以說是台灣的民主化進程是否已突破瓶頸,真正步入鞏固期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資料出處︰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7799&Itemid=110
資料收錄︰ 台灣大選系列(五) 李登輝甚麼葫蘆賣甚麼藥? 2008/03/20 撰文 方德豪
有“政治精算大師”之稱的前台灣總統李登輝,在選前兩天(3月20日)終於表態,明確指出自己的一票會投給民進黨的謝長廷。
耐人尋味的是,信奉基督教的李登輝引述了一個“夢”。這一個“夢”,頗能引起各種聯想。
謝長廷 法新社圖
李登輝說,“最近我有做一個夢,就是聖經中的故事,馬太福音21張28節,是關於兩個兒子的故事,父親要兩個兒子去葡萄園工作,大兒子一開始說不要,但後來就去了;二兒子則說我一定要去,但實際上沒去。而現在正好有兩個人在選總統,誰是真的有符合條件,不是在說哪個政黨,而是誰可以為國家做事情。”
可圈可點的是,李登輝沒有說明誰是大兒子、誰是二兒子,留下了模糊空間。分析指出,李登輝這個“夢”之妙處,正好在於能讓外界聯想到他是馬太福音故事裡的父親,而馬英九和謝長廷則是兒子。不論誰是大兒子,誰是小兒子,讓外界聯想到馬英九是李登輝“政治上的兒子之一”,本身已不簡單。
“夢”裡的大兒子,口頭上說不聽父親的話,但行動上一直忠實執行著乃父的旨意。他的小兒子,口頭上唯唯諾諾,但行動上卻反其道而行。外界普遍認為馬英九支持統一中國,但事實上,被李登輝許為“新台灣人”的馬英九的作法,卻是深得李登輝的真傳。例如李登輝上任時也曾表態認為“始終是要(跟中國大陸)統一的”,但他上任後卻制訂 “國統綱領”,列明“民主、均富”等中國大陸當時均未做到的門檻;到現在中國大陸經濟起飛,馬英九則又開列“平反六四”這個北京現時做不到的事,作為跟對岸談判統一的先決條件。由此可見,即使外界把馬英九視為李登輝的“大兒子”,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至於謝長廷,到底又像“大兒子”抑或“小兒子”?當然,表面上,謝長廷的政治屬性是“支持台獨”,他自然是有資格當李登輝的“大兒子”的。可是,故事裡的“大兒子”,竟又曾在口頭上“忤逆”父親!
在2000年,謝長廷當高雄市長時,曾為希望參訪中國大陸,表示“高雄及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當然,“高雄及廈門是一個國家的兩個城市”並不代表謝長廷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因為,按中華民國的憲法,廈門也屬其版圖。不過,這種說法已在事實上反映出謝是可以接受大多民進黨或深綠人士都反對的“憲法一中”。
說到底,李登輝在表態挺謝的同時,留下了這個“夢”的尾巴,這說明他確實有可能為了選後的各種可能留下伏筆,以免泛藍勝出他會遭到邊緣化。外界早傳李登輝會兩邊下注,受李登輝影響甚深的台聯前立委羅志明、錢林慧君早已相繼表態支持馬英九;在此關鍵時刻,李登輝的表態,只能算是意料中事。總之,他的大原則應是作沙盤推演,務求維持最大利益和影響力。
應該指出,選後的中國國民黨,應該會進入“集團領導,三頭馬車”的階段。由馬英九主導的馬團隊、由王金平主導的立委系統、由吳伯雄主導的黨務系統,將成分庭抗禮之勢。李登輝多年跟王金平互動良好,馬英九多年對李登輝也沒有口出惡言。換言之,李登輝有機會能影響到國民黨的三大系統之二,他能繼續“發揮餘熱” 的可能還是挺大的。
資料出處︰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7815&Itemid=47
資料收錄︰ 陳永綽「馬總統盼透過兩岸和解共創雙贏」 2008年10月7日13:0:5(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七日專電)駐韓國臺北代表部代表陳永綽今天在首爾市立大學國際關系中心強調﹐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的「活路外交」﹐是希望透過兩岸和解﹐讓海峽兩岸成為和平制造者﹐共同創造雙贏。
陳永綽指出﹐如果海峽兩岸領導人有長遠眼光和寬闊胸襟﹐朝著共同目標堅持到底﹐至少可以維持兩岸間的和平與西太平洋的安定。
陳永綽應首爾市立大學法政學院院長琴喜淵教授邀請﹐在該校自然科學館國際會議廳發表「兩岸關系的演變」演講時﹐作了前述發言。
陳永綽指出﹐自一九八零年代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崛起﹐至二零零七年﹐GDP已達三兆四千一百六十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預料今年將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陳永綽說﹐這個改變讓中國一躍成為經濟強國﹐也沖擊全世界政治經濟權力版圖﹐只有一海之隔的臺灣所受到影響比其他國家更是深遠。
一九八七年﹐臺灣除刪除戒嚴﹑開放組黨﹐言論解禁﹐並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帶動臺商赴中國大陸經商﹑投資﹑觀光﹐兩岸經貿關系也因而快速進展。
兩岸經貿交流二十年﹐中國已成為臺灣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臺灣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也高達百分之三十點一。
陳永綽指出﹐盡管兩岸經貿關系已經密切得難以分割﹐但是在政治上因為雙方在國家主權方面的堅持絲毫沒有讓步﹐因此始終沒有任何進展。
他強調﹐過去八年臺灣在民進黨執政期間﹐無論內政和外交各種政策都以強化臺灣主體意識作為施政理念的主軸﹐企圖在被孤立的國際社會中尋求法理獨立的可能性﹐主張一個中國政策的北京政府當然無法接受。因此盡管兩岸在經貿投資方面關系日益密切﹐但是政治上的敵意卻有增無減。
今年三月二十日馬英九當選臺灣第十二屆總統﹐五月二十日國民黨重新執政。其後蕭萬長﹑吳伯雄分別以臺灣副總統當選人及國民黨主席身分訪問中國大陸﹐並與胡錦濤會晤﹐意義重大。
接著臺灣海基會會長江丙坤和中國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六月十三日在北京簽署了「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和「海峽兩岸關于大陸居民赴臺灣旅游協議」兩項重要文件﹐開展兩岸交流新頁。
陳永綽表示﹐當前的交流只不過是朝和解方向跨出一大步而已﹐實質上的主權爭議雖然暫時擱置﹐但是仍然存在。
他強調﹐因此﹐馬總統有「活路外交」之議﹐希望透過兩岸和解﹐制造雙贏。馬總統不顧國內反對黨的強大壓力對中國表現善意﹐對兩岸和解和亞太地區安定有決定性的助益﹐當前國際社會包括美國﹑日本﹑澳洲﹑新西蘭及歐盟均有善意的回應。
陳永綽表示﹐敵對六十年的兩岸關系錯綜復雜﹐不可能在短期間內得到圓滿解決﹐只要海峽兩岸領導人有長遠眼光和寬闊胸襟﹐朝著共同目標堅持到底﹐至少可以維持兩岸間和平與西太平洋的安定。希望韓國和國際社會多給臺灣支持和鼓勵。
演講結束後﹐在該校留學的中國學生陸續提出臺灣加入聯合國﹑兩岸社會多元化之比較等問題﹐從場內問到場外﹐陳永綽都一一予以解釋說明。
今天參加這項演講活動的人士﹐有該校國際關系系教授及學生約一百二十人﹐國際會議廳座無虛席﹐場面熱烈。
資料出處︰ http://www.dwnews.com/big5/MainNews/Topics/cna_2008_10_07_13_0_28_727.html
資料收錄︰ 思想大解放經濟大發展之路 李惠武 2008年10月01日13:52 《南方日報》
思想大解放、社會大變革、經濟大發展、生活大提高的黃金時代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廣東有幸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區,承擔起了在前無古人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先走一步”的歷史重任,充分借助政策、區位和人文優勢,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開創了一個思想大解放、社會大變革、經濟大發展、生活大提高的黃金時代。
30年間,廣東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3.8%,扣除價格因素增長了42倍﹔人均GDP增長29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66倍,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600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4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8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1310倍。至2007年,廣東本地生產總值達到31084億元,分別超過了“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香港和台灣﹔人均GDP33151元(按1:7折算,約合4736美元),經歷30年的快速發展,廣東已經完成了從小康型社會到“中等收入國家”的過渡,正處於工業化的中期向中后期發展的階段,並開始進入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國際化促進市場化,以城市化為載體,加快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的新時期。
不斷解放思想,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使中央各項試驗性的政策在廣東結出了豐碩成果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把黨中央各個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廣東的實際結合起來,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每一項重大舉措的出台和實施,都是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辟道路的。我們把中央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具體化為“對外更加開放,對內更加搞活,對下更加放權”,創造了諸如對外經濟合作中的“三來一補”、“兩頭在外”、“借船出海”,價格改革中的“突破中間、帶動兩頭”,激勵機制中的“財政包干”,以及基建籌資中的“以路養路、以電養電”等鮮活經驗。對各地的改革試驗,隻要符合“三個有利於”標准的,就大膽地闖,看准了就趕快做,錯了就馬上改。寬鬆的環境提供了改革創新的良好氛圍,也使中央各項試驗性的政策在廣東結出了豐碩成果。
以開放促改革,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成為目前全國開放程度和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區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和“三個有利於”的標准,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改革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廣東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和成本優勢,能夠與外資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和國際銷售網絡的優勢結合起來,大量承接國外的制造業轉移,迅速完成了工業化的資本原始積累,建立了以外向型為突出特征的充滿活力的工業產業體系。30年來,廣東從創辦經濟特區開始,逐步開放沿海城市﹔從粵港澳合作起步,積極利用華僑眾多的優勢把合作推向五大洲,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廣東成為目前全國開放程度和市場化程度最高的省區。
始終堅持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經濟發展每隔幾年上一個大台階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緊緊抓住每一次的發展機遇,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上新的台階。整個1980年代,廣東緊緊抓住港澳兩地制造業轉移的機遇,大力發展輕型加工業,創造了“全國喝珠江水、吃廣東糧、穿嶺南衣、用粵家電”的奇跡﹔1990年代開始,廣東抓住“追趕亞洲四小龍”的機遇,大力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創造了“遠看是洋貨,近看是廣貨”的奇跡﹔新世紀到來之后,廣東又抓住了全球化背景下發達國家轉移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機遇,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使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30年中,廣東的經濟發展每隔幾年就上一個大的台階:GDP從1978年的186億元增加到1000億元,整整用了10年﹔從1000億元到5000億元用了7年,從5000億元到10000億元用了5年,從10000億元到20000億元隻用了5年時間,達到30000億元則僅僅用了2年。
始終堅持以先富帶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斷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以先富帶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斷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歷屆省委始終注意加強運用“看得見的手”,積極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民心工程”建設,去彌補市場調節的盲點和不足,避免出現過大的利益和收入差距。從連續10年每年一次的山區工作會議,到建立一對一的幫扶機制﹔從大規模建立和完善全省基礎設施網絡,到每兩年舉辦一屆的“山洽會”﹔從鼓勵珠三角產業向東、西、北轉移,到實施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從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到形成比較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等等。所有這些,無一不是舉全省之力,力求有效抑制地區、城鄉和不同社會階層之間貧富差距過分擴大的勢頭,實現共同富裕。
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人民群眾成為改革開放與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強大推動力量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使人民群眾成為改革開放與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強大推動力量。從廣州街頭出現的“太爺雞”,到今天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營經濟﹔從“星期六工程師”,到“下海”創業的公務員﹔從“孔雀東南飛”到數千萬入粵的外省民工……廣東人秉承“開放、兼容、務實、創新”的傳統精神,以寬廣的襟懷和創業的激情,使南粵大地成為四海英才干事創業的熱土,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事業在廣東結出累累碩果。
始終堅持“兩手抓”,精神文明不斷進步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精神文明也不斷進步。抗擊“非典”疫情過程中的“大醫精神”,支援汶川地震災區過程中的“大愛精神”等,就是精神文明成果的集中體現。
始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駕馭經濟、抵御風險的執政能力
30年來,廣東始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斷提高駕馭經濟、抵御風險的執政能力。歷屆省委始終按照“政治堅定、團結實干、開拓創新、廉潔為民”的標准,努力加強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建設。鼓勵探索,反對僵化,克服惰性,積極營造改革創新和一心一意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各級黨委成為帶領人民改革開放、謀劃發展、創業興家的堅強核心。(作者系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資料出處︰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093/64099/8125816.html
資料收錄︰ 大陸去年GDP 升至全球第四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大陸經濟實力快速提升,進出口貿易總額去年已進至第三名,僅次美國、德國之後,而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上升到第四位,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大陸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的份額從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1979年到2007年,大陸GDP年均實際成長率9.8%,超出同期世界經濟年均3%的速度,與日本經濟起飛階段GDP年均成長9.2%,和韓國經濟起飛年均成長率8.5%不相上下。
統計局指出,大陸2007年GDP為3.28兆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3.7%、日本的74.9%和德國的99.5%;大陸人均國民總收入已上升至2007年的2,306美元,按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大陸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國家行列。
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由1978年的第29名躍升到2007年的第三位,占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儘管大陸第三季國民經濟運行成長速度,近年來首次降至10%以下
後記:
過往的資料也許因為時間推移有所出入,但那是既成的事實,卻也更能看出個什麼吧,以歷史為鏡,不也就是如此嗎? 大陸掘起之快、難以想像,也許現在有差距,但5年、10年、20年後呢? 我們都熱愛這塊土地、家園,每個人的家人、親戚、朋友和所愛的人都生長在這裡、也活在這裡,我們也會有下一代,而未來的結果不就是今日開始的嗎? 現在應該是好好思考什麼是應該做的時後了。
收錄文章中的法國第五共和的總統戴高樂曾說:「進步是維護國家獨立的唯一條件,一個經濟衰弱的法國,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說的很好,不僅貼切、也是事實,那天大陸掘起到超越我們,甚至是讓我們無法使之對抗的那一天,我們能靠誰? 歐、美、日會來替我們打戰? 出力? 還是變成我們反過來求他們? 我們不能被歷史洪流犧牲、淹埋,所以需要更團結、更多的力量。 (好啦... 關於政治、國家的事就到此為止吧... =.=||| 搞什麼啊... 把自己弄的像民運人士... 囧" 哦呵呵... 無言到最高點了... >//<真的是哭笑不得啊... 哈哈哈... =.=額頭3條線ing...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