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宋代陳彭年奉旨官修《廣韻》(1008 )刊行一千年紀念,也是吾家廣、韻俱足的一年,人世之巧莫過於此。謹錄 黃坤堯老師《序》文一篇,提醒自己永誌莫忘。
中國幅員遼闊,方言複雜,詩韻的問題爭論很多,絮絮不休,絕不容易解決。隋文帝開皇初年(581),國家肇建,當時著名的語言學者劉臻、顏之推、魏淵、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源、薛道衡等八人匯聚長安的陸法言家中,酒闌夜咏,論及音韻,考慮到古今通塞、南北是非,以及前人韻書分部的歧異,各有土風,於是決心重編一部適用於古今南北方言的韻書,作為文人審音辨韻的標準。由陸法言執筆記錄,並於仁壽元年(601)編成《切韻》一書,影響唐詩創作,至為巨大。由唐及宋,語言又起了很大的變化,宋眞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陳彭年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廣韻》,今年剛好為一千年紀念,更為完備。以《廣韻》為基礎,可以上考古音,下推今音,源流正變,有條不紊。直到今天,《廣韻》還是適用於對應漢語八大方言的源流,都可以用作審音定韻的參照系,比對語言規律,一一可循。此外,《廣韻》音系跟粵語音系尤為接近,例如平上去入四調俱備,而粵語因應聲紐清濁的不同,則可以區分為陰陽八調,再從陰入長短分出陰入、中入兩調,也就成為現行粵語的九調了。此外粵語保留-m、-n、—ng三類鼻音韻尾,入聲則保留-p、-t、-k三類塞音韻尾,都很完備。現在我們用《廣韻》切語,還是可以切出相當準確的粵音,表現奇特。
至於北方官話,例如現行的普通話,由於長期跟遼、金、元等外族語言接觸頻繁,漢語的入聲韻尾消失了,而鼻音韻尾-m也有所轉化。周德清《中原音韻》成書於元泰定五年(1324),刋行於至正元年(1341),距今六百六十多年。《中原音韻》反映了元代的戲曲用語,共分十九韻部,沒有入聲韻尾,但卻保留侵尋、廉纖兩部,仍然有-m韻尾,也就大致反映普通話的現行格局,而互有同異了。
現在普通話已成了海峽兩岸及新加坡的共同語,又稱國語、華語等,地位重要,無可取代。而粵語僅通行於兩廣、港、澳及海外華埠等少數社區,人口比例較少,自然不可能跟普通話相提並論了。不過,在詩韻改革的問題上,可能又有不同的看法。近年詩韻改革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的,主要的論點是普通話已經成了強勢的語言,傳統詩韻平仄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不得不變。因此,很多新編的詩韻著作都因應普通話的語言規律加以調整,用者固然稱便,但跟傳統詩詞的韻律特點嚴重脫節,特別是入聲的干擾,寫不出原有的腔調韻味。反而用粵語寫詩詞,讀詩詞,韻律的表現古今一致,相互配合,聲韻鏗鏘,更顯得天衣無縫似的。粵語地區的詩人堅持用平水韻,符合《切韻》、《廣韻》的系統,拒絕改變,也就順理成章,甚至顯得振振有辭了。詩韻南北兩派之爭,各行各路,古已有之,於今為烈,陰差陽錯,只能說是歷史的基因作怪了。
太和子張志斌生長粵東,精硏詩學,嗜寫全押韻的五絕,兼顧國、粵二語,讀起來都能叶韻,產生諧美如歌的效果,也就是表現一種“太和”境界的美學思想了。同時更希望藉此統一南北的詩韻,編成了《太和正韻》一書,整合普通話及粵語兩種音韻系統。太和子首先將傳統韻書用字按普通話二十二部編韻,附列同韻的入聲,標出普通話的正音,按語音同異編列不同的欄目;同時又用直音或反切列出現行的廣州音讀法,亦具正音效應。希望詩人寫作時按欄選韻,兼顧南北古今的叶韻,相互配合,以期進入“太和”之境,無論用國語、粵語來讀都能上口及諧叶。因難見巧,如飮醇醪,表現新時代的審美品味,激發藝術創新的理念。今年剛好是重修《廣韻》一千年的紀念日,太和子依國、粵語的標準重新審音,甚至為粵語製作新時代的切語,或可稱之為“切韻新聲”,自然也是一項偉大的審音訂韻的工程了。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08-10/08/content_231324.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