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人 都是洗腎族
【民生報/記者楊清雄/報導】 「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但腎臟科醫師發現,越來越多家族,可能因為不良的生活形態相近,或者習慣一起分享補品,導致腎臟疾病,最後落得一起洗腎的下場,甚至有一家人包括媽媽、長子與兩個女兒都淪為洗腎族!
腎臟醫學會慢性腎臟病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黃尚志表示,上述案例,是卅多歲的大兒子先發病,洗腎五年後,大女兒跟著去洗腎,然後是母親、小女兒也相繼罹患尿毒症,全家人只有父親免於罹病。
黃尚志說,這一家四口先後洗腎的成因,未經深入探究,無法斷言,但推測除了遺傳問題外,不良生活形態相近,或者習慣服用相同的補品等,都可能是罹病的原因。
事實上,由於家人、親友間「呷好到相報」的情形,在國內很平常,不少腎臟科醫師對這種姊妹、兄弟、或夫妻等親人一起洗腎的案例,並不陌生。
「老爸、老媽愛吃重口味,兒子、女兒可能也跟著學。」醫師分析,即便家族成員沒有一起使用不當的補品、濫用藥物,不正確的生活形態也可能造成一家人都患腎臟病的後果。
為此,健保局已在10月啟動一項為期一年的計畫,針對透析病患與慢性腎臟病病患,其18歲以上二等親家屬做尿液篩檢,若發現問題,立即轉介治療。
黃尚志說,如果尿液篩檢沒問題,醫療單位也會加強這些親友的衛教;因為慢性腎臟病初期的症狀不明顯,更需要提前為民眾健康把關。
此外,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或年齡超過60歲、反覆性泌尿道感染、尿路結石或阻塞、代謝症候群等患者,也都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據了解,2003年國內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為每百萬人有1631人,高居全球第二,約四萬名洗腎患者,只佔總人口不到千分之二,一年卻花掉健保265億元,占健保總費用7%以上。
為了釐清腎臟病與生活形態、職業的關係,醫學會也在去年完成一項調查,抽測高雄378男性計程車駕駛,發現有12.3%的人已罹患第三期的慢性腎臟病。
黃尚志指出,這些職業駕駛人年齡介於40至60歲,可能因平日飲食、作息較不正常,又容易憋尿,加以第三期腎病沒有明顯症狀,疏於警覺,所以罹病率偏高;值得有類似生活形態的族群多加注意。
【2006/11/05 民生報】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