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2 18:49:41| 人氣2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京自助心得二】日本人真的比較會賺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武日光山是日本列名世界文化遺產的木製古寺廟群,大大小小的寺廟雖然都集中在附近,全都是以木結構為主,但每一間的外觀都不盡相同,而且,座落的位置不會擁擠在一起,高高低低錯落開來,讓視野看起來很空曠,但事實上每一間都很近,互相連絡走路僅要數分鐘。

  雖然是人為的建築物,但日本把大自然的景緻維持得非常好,筆直高聳的樹木成林,步道由石頭砌成,只要是建築物以外的地方,放眼望去盡是綠蔭藍天,很有叢林道場的風情。

  我今年去的時候因為正逢五週年慶祝,所以在火車站就有賣優惠共通參拜券,一千日元可以參拜五間廟,既然是慕名而來,我當然不會只滿意於看看外面的景觀,這一千元從下了火車就先掏出來了。

  然後,火車站也兼賣優惠公車票,就是繞著東照寺附近的路線,可以無限次的上下車,可以參拜所有的廟和景點。聽起來很優惠,是吧,所以再掏出錢來買車票。

  而事實上,除非你的體力特佳、而且行程控制好,很早就從東京來到東武日光,否則,這車票根本不能算賺到。因為,其實這段路程並不長,而且以共通參拜券的五間廟,根本是用走就走得到了,那還需要上下車許多次。加上,東武日光山標高也有近二千公尺,一般上班族,我想也難有體力走上一整天。

  由於我這次自助旅行將旅館訂在東京,日光山與東京之間要在火車上晃盪一個多小時,一趟火車票也要一千多元,所以要記得x2。

  講了那麼多,這些還不是我的重點(喂,喂,不是重點還廢話那麼多!>.<被打飛),重點在寺廟內。

  不論你是常看漫畫還是看日劇,受到日本文化的“薰陶”(或者文化侵略)的年輕辣妹帥哥,亦或者,就只是像台灣進香團的歐吉桑歐巴桑,拜廟嘛,大概都免不了會知道要買一點護身符(日文叫“御守”)。

  重點來了,台灣的香火袋都長一個樣子,而日本人的御守變化可多了,求不同的願忘有不同的御守,求出入平安的、求生產順利的、求姻緣的,求行車安全的。
好,有不同的目的,當然應該有不同的御守來保護,這樣才夠專業嘛。我同意。但同樣是求這麼多不同的目的,每一間廟的御守又各不相同,有的是繡上廟的徽飾、有的直接繡寺廟名稱,總之,材質、花紋、大小、顏色都各不相同。

  即使你不迷信,你只是想要買個紀念品,光要挑選就頗傷腦筋,除非你財力雄厚,否則一定想要挑個最喜歡就好,但,別忘了,每一間廟都是要收門票的,你不可能一一比較完之後,才買你想要的那一個。

  除了御守,鑰匙圈、手機吊飾等紀念品一樣搭上這班“喔米押給”的列車,有太鼓形狀、有溫泉猴子,溫泉猴子還分一隻或三隻、有武士刀,有神像,..叭啦叭啦,一樣,每一間廟內賣的紀念品都各不相同,你絕對不會二荒山神社內看到和藥師堂內一模一樣的紀念品,怎麼辦?失血大了吧!

  日本神社和台灣寺廟一樣收香火錢的,除了正殿神像前當你要拜拜時有個香火櫃,那號稱夫妻樹啦、情人樹啦、靈龜石啦,綁上個紅袋子,前面照樣擺個木櫃子,善男信女零錢就“扣囉扣囉”地投進去了。

  其實,觀光產業嘛,賺錢,無可厚非啊,只是看看人家,想想自已。

  台灣的旅遊景點是不是常常讓你有似曾相識之感,想要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當個敗家子或敗家女,卻發現沒有什麼可以吸引你帶走的,不論是吃的或紀念品,你在淡水或在墾丁,大概沒有什麼大不同。

  台灣的政府發展觀光也只會弄個黑鮪魚季或翻車魚季,大伺掠奪大自然的資源然後生吞活剝吃下去,吃完了拉出去,還記得什麼?只讓關心環境的人士擔心這些魚群可以讓台灣人再吃幾年。

創意啊!

政府和業者不要太偷懶.

再來,看看專家的意見吧!

參考文章
(1)
《觀點麥克風》
打造亞洲瑞士 想學中國菜就想到台灣 上貓空喝茶 到東海岸靈修… 只要懂得包裝 都大有可為
嚴長壽:搶救觀光業 塑造台灣味
本報記者王雪美
【2004-06-21/聯合報/A11版/綜合】

  「一塊很好的布料,如果剪裁壞了,做出來的衣服也毀了。台灣就這麼大,我們有幾塊好布料經得起摧殘?」亞都麗緻飯店集團總裁嚴長壽認為,在強者環伺下,台灣要發展觀光,必須有整體性、大格局的規劃,找出我們的優勢,塑造獨特的台灣情味,才有可能把餅做大,吸引源源不絕的觀光客。
  嚴長壽日前在一次演說中直言「政客們並不了解觀光」,他憂心政府執意花大錢,用老手法包裝觀光,只能爭取短期的成長,很難和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競爭。他甚至預測日本旅客來台觀光的黃金時期已告結束。
憂心之餘,嚴長壽也點出台灣觀光競爭的優勢是將「傳統的、僵化的中華文化,轉為活潑化、現代化」,台灣現在已有精緻的茶文化、一流的藝術表演、興盛的禪修環境、蓬勃的華語及中式餐飲教學等,別的地方無法複製;若精心包裝成吸引人的產品,可以彰顯台灣觀光文化的深度。他認為,政府若能以開闊的格局、全新的視野,運用台灣特有的優勢,打造出多元樣貌的台灣,發展觀光仍是前景可期。
<面臨的困境  手法老套 客源鄰國吸走>
以下以第一人稱記述訪談摘要:
 在六○、七○年代,歐美或日本觀光客想要到東方熱帶島嶼度假,就只有台灣、香港、夏威夷三種選擇。隨著東南亞崛起,韓國、大陸相繼開放觀光,台灣卻沿用舊有模式經營觀光,客源很快就被吸走。政府只看到來台旅客仍在成長的表面數字,卻未能洞察歐美日大幅成長的出國人口已被後起的國家所吸納。相對於東南亞國家的成長,我們充其量是以增加的商務客來填補,來台觀光客其實是在流失。
 主要的原因是,台灣欠缺宏觀的規畫,拿宜蘭縣發展觀光及華納要來台投資環球影城這兩個例子來看,我認為陳定南做宜蘭縣長時是非常努力的縣長,任內打造了冬山河及羅東運動公園。但如果當時有人說,宜蘭最重要的不是冬山河、羅東運動公園,而是將礁溪規畫成國際級的泡湯聖地,今天宜蘭的冬天不會這麼冷清,觀光業者一周七天不會只有兩天的周末生意。
  十幾年前華納要來台投資亞洲第一座環球影城,要求政府協助從高速公路建一條可通到華納的交流道,鄰近的部分區域能變更為商業用地。當時政府認為「有圖利財團之嫌」,沒有接受;環球影城後來移到日本大阪興建。當時沒有人惋惜,官員、民代、媒體,都沒人講話。但,我們損失的豈止一座環球影城?
< 搭友誼之橋 觀光 最沒有壓力的外交 >
  現在大陸提出各種誘因希望華納到大陸投資,試想華納每年拍多少電影?當年若在台灣落腳,今天有多少電影模擬場景會在台灣重現?可吸引多少亞洲旅客來台?對台灣的電影、道具、佈景工業會有多少幫助?以台灣人靈活的頭腦,相信一定會促使這些產業突飛猛進。
  不只沒有宏觀規畫,甚且還有意識形態的糾葛。去年美國紐約時報請藝術評論家挑選年度最傑出的藝術表演團體,第一名是台灣的雲門舞集,第二名是台灣的漢唐樂府,(表演主題是有千年歷史的南管古樂和唐朝盛行的梨園戲)。小小的台灣,包了前兩名,這是多麼榮耀的事!但是漢唐樂府在台灣經營得很辛苦,今年美國公共電視外製單位想來台灣拍漢唐樂府,卻得不到政府文化單位補助,據說是因為表演的是「中華文化」的關係。
  將傳統的、僵化的中華文化活潑化,是台灣最成功的地方。像茶的文化,茶藝館將茶精緻化,珍珠奶茶又將茶年輕化。雲門舞集最早的舞碼是「白蛇傳」,也是中華文化,而後太極、書法,都成為雲門創作的泉源,怎麼還在計較這是不是本土文化?是不是中國的東西?
  如果發展觀光只看到經濟產值,只看到數字,這是對觀光狹隘的認識。觀光是和世界做朋友最好的橋樑,是最軟性、最沒有壓力的外交,有兩個領域政府還沒有積極做,一個是MICE,一個是青年旅遊。
  MICE是指Meeting(一般會議,如董事會等)、Incentive(企業獎勵旅遊)、Convention(大型會議)、Exhibition(展覽),這種會展旅遊多可到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再加上陪同前來的家屬更可觀,為什麼不做?像美國牙醫協會,光是開個年會,一動員就是八千人,平常旅行不能報銷,但參加這種會議可以抵稅,大家都想參加;而且為保持鮮度,每次舉行都換不同的地點。牙醫回國後,多少會把出門的所見所聞告訴朋友和病患;如果我們給他們留下好的印象,這種國民外交的力量有多大?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起步很早,過去一年有三、四十場大型會議,現在大概廿幾場。新加坡的國際會議中心比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晚一年啟用,現在一年承辦一千五百多場大小會議。台灣要努力推廣,不是坐著等人家上門。
  青年旅遊的背包族,比起其他觀光客,他們停留的天數動輒幾周、幾個月,雖然住宿支出低,但長期停留的消費支出很可觀。我們全台救國團的青年活動中心條件這麼好,又在各個風景區的精華點,加上近來興盛的民宿,沒有道理做不起來。
  如果還能結合科技,比如說讓手機業者提供兩萬個手機,觀光客一進機場就免費提供,撥鍵就連到廿四小時的旅客服務中心,和能說各種不同語言的志工連線,讓在台灣旅行的人一遇到問題可以隨時找到能以母語溝通的人協助,會不會讓外國人印象深刻?台灣科技島的形象是不是很容易傳播出去?
< 可以這麼做 參觀朱銘美術 再看雲門 >
  不講還沒做的,光看現成的東西,台灣觀光還有很多可以做。
  以果陀劇場請李立群、顧寶明、金士傑演「ART」為例,一個舞台劇就可以在台灣各地巡迴演出三十七場,搞三個月。蔡琴的「情盡夜上海」也是,演了二十場。如果有一個固定場所提供給他們,像紐約的百老匯,讓他們包幾個月,不要再當遊牧民族,外國觀光客來台,晚上就有精彩節目可看。我相信香港人、大陸人、東南亞人都會癡迷。優人神鼓在木柵山區像苦行僧似地修練,可不可以讓觀光客到木柵貓空先喝茶,再看優人神鼓撼人的擊鼓表演,或是參觀朱銘美術館,再看雲門排演,同時整合周邊,包裝出幾個行程,供自由行的觀光客選購?這都可以讓台灣的觀光彰顯文化的深度。
  歐美現在很流行禪修,不見得是宗教,有些是為健康,台灣佛教興盛、打禪到處都有,廟裏的住宿條件還不錯,能不能讓外國人來打禪?也可以不到廟裏,而到東海岸去接觸大自然式的靈修,讓他們一待就是七天、十天,行不行?
  台灣美食在世界是有名的,台灣餐飲學校的密度很高,能不能讓台灣成為亞洲的瑞士?想學中國菜就想到台灣。學中文現在是世界新興潮流,台灣過去是學華語的中心,現在很多外國人到大陸學中文,但是如果台灣的中文課程中,包含教外國人到大陸做生意要注意的各種招術,以台商累積的豐富經驗,你說外國人要不要先到台灣上「魔鬼訓練營」?一定叫好叫座。
< 要懂得包裝 臥虎藏龍竹景 竹山也有 >
  台灣導演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的竹子那麼美,外國人陶醉得不得了。這在南投竹山到處都是,竹山能不能塑造成「竹子的故鄉」,所有看的、玩的、買的、吃的,都與竹子有關?鹿谷能不能是「茶的故鄉」?集集能不能是「火車的故鄉」?
  太多東西可以包裝了。
  現在很多人成天想著:只要全面開放大陸人來台,觀光業就有做不完的生意,觀光客倍增計畫一下子就能達成。但有沒有想過大陸人要什麼?我聽到過一個笑話,大陸江蘇省沿海來的教授到台灣觀光,台灣導遊帶他們看東北角海岸,教授生氣地說:「我們大老遠跑來,你就帶我們看那兩塊石頭?」如果是四川人,也許對東北角會讚嘆不已;江蘇海邊來的人整天都在看海,海當然不稀奇。觀光客有不同的需求,但我們提供的只有一套,顧客怎麼會滿意。
  還有,剛才說的,觀光還可以讓外人更了解台灣,大陸人來了,台灣人如何對待客人,是消弭敵意,還是加深對立?
  很多人問我,以觀光局那麼低的行政層級,有足夠能力推動這些事嗎?現在的觀光業務已經不是觀光局的層級,早就到行政院的層級,層級還不夠高嗎?關鍵是,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不應該成為「訴苦大會」,老是討論些瑣事,應該從大方向解決困境。

(2)
側寫
他深入原鄉 協助發展部落觀光
藝術團體海外演出 熱心張羅機票 他的成就感 來自為別人為社會付出
【2004-06-21聯合報/A11版/綜合】
本報記者沈蓉華、王雪美
  行事低調、溫文儒雅的嚴長壽,一年前卸下台灣觀光協會會長一職,前不久又辭去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委員、行政院及觀光局顧問職務。和政府體制脫勾後,嚴長壽沒有了顧慮,放言他所看到的憂慮,希望能喚起社會對台灣這塊土地更多的關注,打造深度內涵的美麗台灣。
  嚴長壽關心的不止是觀光。他說,很多人找他投資,他都不心動。他說,「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對這個社會有益」,譬如,他運用自己的資源,為困苦經營的民間藝術表演團體找機票、找贊助商,讓他們有機會在國際舞台演出、嶄露頭角。他到偏遠的台東,帶領他的管理團隊深入部落,希望協助原住民開發經營部落觀光。
  他不吝與年輕人分享自己成長奮鬥的經驗,他寫的第一本書「總裁獅子心」,讓很多像他一樣沒有背景、沒有高學歷的年輕人看到,只要努力不懈,生命就有無限可能的美好希望。他再為年輕人寫的第二本書「御風而上」,以「個人生活中的省思和領悟」,鼓勵年輕人勇於嘗試。
  嚴長壽說,「我的一生中,最讓我有成就感的不是得到的地位、財富、頭銜,而是我有付出的能量,在最關鍵的時刻,為別人,為這個社會付出,並且看到一些改變」。嚴長壽不只如是說,而且如此實踐。

(3)
休旅業:加快實施腳步
記者黃仁謙/台北報導
【2004-06-22/經濟日報/6版/綜合新聞】

  全面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又露曙光,已經期待很久的國內休旅業者表示樂觀其成,且希望政府能加快腳步。
  身兼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委員、涵碧樓及鄉林集團董事長的賴正鎰表示,就他的了解,開放第一類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是政府既定的政策,政府已經推動了很久,但還要看對岸的反應,業者也只能樂觀其成了。
  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嚴長壽則指出,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可以創造很多新商機,對國內所有休旅業者來說,都是好事。但這是國家的政策和政治問題,民間不太方便多說什麼,或加以評論。
  嚴長壽說,不管開不開放第一類大陸地區人士來台觀光,他最關心的還是品質問題,面對大陸觀光客或其他國家的客人,業者都要拿出最好的產品,要服務品質做好,並配上各種良好的配套行程,否則大陸觀光客來了以後,得不到最好的服務品質,下次他們就不會再來了。

台長: yinyin
人氣(2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